防拆卸螺栓 QC/T 880-2011

防拆卸螺栓 QC/T 880-20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防拆卸螺栓
  • QC/T 880-2011
  • 螺栓
  • 紧固件
  • 标准
  • 机械
  • 工业
  • 质量控制
  • 技术标准
  • 材料
  • 连接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17784305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704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前言/序言


《机械设计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构建》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机械工程专业师生以及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注重实践的机械设计基础理论体系。本书的编纂严格遵循工程教育的规律,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工程应用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确保读者不仅理解“是什么”,更能掌握“如何做”。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 本部分首先界定了现代机械设计的核心概念、基本原则和系统的设计流程。我们强调从需求分析到概念生成,再到详细设计和优化验证的完整周期。内容覆盖了工程材料的选择标准,包括金属、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温度和工况下的适用性分析。特别引入了可靠性工程和安全性评估的初步概念,指导读者建立一种面向全寿命周期的设计思维。 第二部分:机械传动系统的核心理论 本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系统阐述了机械中最常见的能量和运动传递方式。 齿轮传动设计: 深入剖析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以及锥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强度校核(考虑弯曲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内容涵盖了齿轮的制造精度、公差配合及其对传动性能的影响。此外,本书还详细介绍了蜗轮蜗杆传动的特性、效率计算及特殊工况下的处理方法。 带传动与链传动: 对V带、平带以及各种类型的链条(如滚子链、套筒链)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重点阐述了初拉力的确定、中心距的调整对传动比的影响,以及在变载荷情况下如何进行寿命预测和维护设计。 摩擦与润滑: 深入探讨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机理,流体润滑、边界润滑的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润滑剂的选择标准(粘度、添加剂)以及不同类型的轴承(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的寿命计算模型(如L10寿命标准),并结合润滑系统的设计,确保机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第三部分:连接技术与零部件设计 本部分聚焦于机械结构中实现相对固定或可动连接的各种技术。 静联接设计: 螺纹连接是本章的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讲解了普通螺纹、紧固件(螺栓、螺母、垫圈)的强度计算和预紧力的控制,还结合爆炸载荷和交变载荷,探讨了疲劳载荷下螺纹联接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同时,详细讨论了铆接、键连接、销连接的设计准则和应用场景。 动联接设计: 深入研究了轴的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强度校核(静强度、疲劳强度)、刚度校核以及关键部位的尺寸优化。轴与轴孔的配合与公差选择,确保了传动系统的装配精度和运行平稳性。 第四部分:弹性力学基础与结构强度分析 本部分为理解零部件在应力状态下的行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工具。 应力与应变分析: 详细介绍了平面应力、平面应变的概念,以及主应力、最大剪应力的计算方法。基于莫尔圆原理,指导读者准确判断复杂载荷下的危险区域。 疲劳与断裂: 阐述了材料的疲劳特性曲线(S-N曲线),疲劳极限、疲劳强度系数的确定。重点分析了各种应力集中源(如孔洞、阶梯轴、键槽)的应力集中系数K_t的选取和使用,并引入了断裂力学基础知识,帮助工程师理解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 刚度和稳定性: 对梁的挠度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分析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了在高速运转机械中避免共振的设计要求。对于受压杆件,则详细介绍了欧拉公式及其适用范围,以及在工程实际中如何结合容许偏心进行整体稳定性校核。 第五部分:现代设计方法与案例分析 为紧跟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本书引入了先进的设计理念。 标准化与互换性: 系统介绍国家标准(GB)和国际标准(ISO)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讲解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确保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和快速装配。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有限元分析(FEA)导论: 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的桥梁。我们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CAE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快速迭代和性能验证,并强调了FEA结果的正确解读,避免“黑箱”式应用。 典型机构设计实例: 通过对凸轮机构、棘轮棘爪机构以及简单的机床进给机构的综合设计,将前述所有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展示一个完整、合理的机械设计过程。 本书结构严谨,图表丰富,配有大量精选的例题和课后习题,以巩固读者的理论理解和工程计算能力。它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面向实际问题的设计参考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解决特定难题”的使命感。我常常想,面对那些企图通过简单暴力手段破坏设备的人来说,防拆卸螺栓是如何做到既坚固又“聪明”的?我猜测,《防拆卸螺栓 QC/T 880-2011》可能会涵盖一些关于螺栓材料的抗剪切、抗扭转的极限数据,这是基础。但更引人入胜的,或许是关于“触发机制”的描述。例如,某些高级防拆设计可能需要特定的温度变化或电磁脉冲才能被激活或解除锁定。如果书中能够详细解析这些隐藏的“机关设计”,比如如何通过材料的应力敏感性来实现防拆,那将是非常精彩的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看似简单的螺栓背后,蕴含着多么深奥的材料学和结构力学知识。

评分

我脑海中浮现的这本书的模样,是一本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工具书。我猜测,在标准化的框架下,内容组织必然是层层递进的。首先是对术语的界定,确保业内人士对“防拆卸”的理解不产生歧义。接着,必然会是关于螺栓结构形式的分类,什么样式的头部设计(比如内梅花、异形槽)对应什么样的安全级别。更关键的是,我期待在方法论部分,它能给出关于如何评估一个防拆螺栓系统有效性的量化指标。这不仅仅是拉拔力、扭矩的测试,更可能是关于“所需时间”和“所需工具复杂度的组合评分”。如果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可被全球同行引用的评估体系,那么它对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基线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

这本《防拆卸螺栓 QC/T 880-2011》的介绍,着实让我这个机械爱好者眼前一亮,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它,光看名字就能感受到那种工业设计的严谨与专业性。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肯定会深入探讨螺栓在防止非法拆卸方面的各种技术细节。比如,它会不会详细解析不同材质的防拆卸螺栓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对那些需要高强度安全保障的领域,比如航空航天或者高端安防设备中使用的特殊防拆螺栓进行案例分析。毕竟,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防拆”,绝不仅仅是螺纹设计上的小修小补,它可能涉及到材料的改性、表面处理工艺,甚至是如何结合特定的安装工具才能激活其防盗功能的“系统工程”。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不同防拆等级的对比测试数据,那就太棒了,这样读者就能更直观地理解标准背后的工程价值。我期待它能像一本技术手册一样,既有理论高度,又能指导实践操作,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案头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用户”角度来看,我更关心这个标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标准制定出来是为了统一规范,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比如极端温度、强腐蚀环境或者需要频繁维护的设备上,这个“防拆”特性会不会成为“维护便利性”的巨大障碍?我非常希望《防拆卸螺栓 QC/T 880-2011》能够涵盖关于权衡(Trade-off)的讨论。毕竟,一个螺栓不可能十全十美,它需要在安全性和可维护性之间找到一个最优解。书中是否探讨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维护工具和流程设计,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专业人员”的拆卸难度,同时又对“非授权人员”保持绝对的阻碍力?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针对不同行业(例如汽车、轨道交通、电子设备)的优化建议清单,那它对于工程师来说的实用价值就不是翻倍,而是指数级增长了。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种国家或行业标准类的书籍通常抱有一种敬畏又略带挑剔的态度。我对《防拆卸螺栓 QC/T 880-2011》的期待是,它不仅仅是罗列一堆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更希望能从中窥见制定这个标准的初衷和背景。想象一下,在某些关键基础设施领域,一个未经授权的拆卸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个标准就是在这种风险面前构建起的第一道物理屏障。我希望书中能有专门的章节来阐述“不可逆性”和“可识别性”的设计哲学。例如,拆卸失败后,螺栓是如何“自我牺牲”以表明被动过手脚的?这种设计上的巧妙之处,往往是衡量一个标准先进与否的关键。如果能配上清晰的剖面图和失效分析图示,那就更完美了,能让那些刚接触这个领域的年轻人,迅速建立起对安全紧固件的整体认知框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