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王鼎钧作品开始与内地读者见面,《台港澳文学选刊》《读者》等多家报刊杂志登载其作品。出版个人著作有:《大气游虹》中国友谊公司 1994/12;《王鼎钧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6/3;《昨天的云》,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0/1;《风雨阴晴》,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4;《情人眼》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6。
评分不错,初入行律师的不二选择
评分写了大半辈子,王鼎钧最念念不忘的是他一直要写的回忆录,这部回忆录已经出版了三册,第一册「昨天的云」,出版于1992年,写他的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第二册「怒目少年」,出版于1995年,写抗战後期到大後方做流亡学生的情形。第三册「关山夺路」,出版于2005年,写国共内战时期跋涉六千七百里路的坎坷。最後一册,王鼎钧要写他在台湾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和付出了什么。王鼎钧要用这四本书显示那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这样宏大的写作心愿,完全显示出王鼎钧先生的豪迈与气魄。
评分学习学习学习
评分 评分王鼎钧的文学生命丰富。论时代,他历经抗战、内战、台北时期和纽约时期;论文学潮流,眼见写实主义挂帅、现代主义挂帅到后现代。文学发展的道路曲折,有左翼导向,党部导向,学院导向,本土导向和市场导向几个阶段,兼收并蓄,取精用宏,以 "良工式古不违时" 自我经营,颇耐时潮淘洗。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眼泪和痛苦,但也看到中国人的微笑和希望。凭借他的观察力、想象力,写出了他最好的散文。王鼎钧的写作范围多元化,诗、散文、小说、剧本、杂文,其中以散文最具感性和知性。在台湾文学界,王鼎钧是大家公认的散文大家,他在台湾为力行将小说戏剧技巧溶入散文之一人,对文体的混合(在台湾)或有首开风气之功。自称“在媒体间忘返、在媒体中忘倦”,发现媒体特性处处影响文学作品之形式及内容,发为论述,促进媒体及文学之圆满合作,亦主张作家对报纸广播电视不能过份依赖,在当时皆言人所未言。所作论述得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之三昧,可读性高,雅俗共赏。长年浸润,对文学尚有若干独到的见解,发为随笔杂感书评剧评,对同时代的人多所启发。蔡倩茹的《王鼎钧论》曾描写到:王鼎钧以他的生命历程创造了一种可能性,纵然生命的年轮里,有太多时代的辙痕,在他作品中,却能将根须吸收的人生经验加以升华,复能在文路上日益精进,无论是理性的哲思,或是抒情的时代刻划,都给人宽厚的温暖、清明的指引、心灵的飨宴,彷佛那浓浓的树荫。
评分上世纪90年代王鼎钧作品开始与内地读者见面,《台港澳文学选刊》《读者》等多家报刊杂志登载其作品。出版个人著作有:《大气游虹》中国友谊公司 1994/12;《王鼎钧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6/3;《昨天的云》,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0/1;《风雨阴晴》,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4;《情人眼》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