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著作集:唐宋词名家论稿(第二版)

迦陵著作集:唐宋词名家论稿(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拿大] 叶嘉莹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43350
版次:2
商品编码:1156590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迦陵著作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普通大众
  《唐宋词名家论稿》原为与缪钺合撰《灵谿词说》中的一部分,出版以来广受好评。叶氏将所撰部分抽出,定名为《唐宋名家词论稿》。书名比较学术,然文字精美,对唐宋词中的十六位名家作了极为精简的介绍,非常好读。
  
  海报:
  

内容简介

  《唐宋词名家论稿》是作者论词著作中论说最具系统、探讨也最为深入的一本书,分别论述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陆游、辛弃疾、吴文英及王沂孙共十六位名家的词作,既注意揭示各家词作的精微品质、在词史中的地位,又注意寻绎其间纵横交织的联系与演进,因而本书可视为一部唐宋词发展简史。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蒙古裔满族人,出身叶赫那拉氏。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目录

前言——谈撰写此书的动机、体例以及论词绝句、词话、
词论诸体之得失
论词的起源
论温庭筠词
论韦庄词
论冯延巳词
论李璟词
论李煜词
论晏殊词
论欧阳修词
论柳永词
论晏几道词在词史中之地位
论苏轼词
论秦观词
论周邦彦词
论陆游词
论辛弃疾词
论吴文英词
论咏物词之发展及王沂孙之咏物词
附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作家,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瑞典的国宝,世界现代戏剧之父。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破产商人家庭。1867年考入乌普萨拉大学。他在大学时期开始

评分

一次买了好多书,囤着慢慢看。

评分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1979年首版于香港,1982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此后在国内多次重版。中国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先生以自沉湖水了结了自己的一生,这一令人惊愕的举动留给后人颇多疑惑。正当五十一岁盛年的他,何以在学术研究如日中天的辉煌时刻,遽尔轻生?早期致力于西方哲学和文学研究的他又何以在治学后期转而做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的考证研究?对于这两个令人百思难解的疑问,本书在编论王国维的生平中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也是本书极引人入胜之处。本书的第二编论王国维的文学研究,主要探讨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及《人间词话》。这一部分的理论思辨较强,其中部分观点被多数学者沿袭,被点评为二十世纪的评价。

评分

看了于丹的节目,受到推荐来买的这本书,看了才知道,原来是有出处的,火车读毕——阅读过程中一直在一星和五星之间徘徊:叶先生的诗词旧学功底毫无疑问是非常扎实的,基于文本的解读与史实考证也无太大问题。然而讲课过程中的西学引入在我看来十分生硬,除了让门外汉不明就里、专业人士看笑话外并无太大意思。更让人崩溃的地方在于全书只能“看”不能“用”——不是把录音敲出来订正字句的讲稿就能拿来出书的

评分

很有质感的书!是叶嘉莹和缪鉞合著的《灵谿词说》的一部分,讲得很系统,但是由缪鉞撰写的那部分词人未收录,如李清照、姜夔等。

评分

买全了,慢慢看吧。以后再评!

评分

叶老的这套书需细看,她谦虚的说,余虽不敏,但余诚矣!纸张和排版我都很喜欢,满意!

评分

知乎上对叶先生的迦陵论诗词丛稿评价蛮好,这两本装帧很漂亮,硬皮线装,很有份量;但印刷却有大的缺憾,好多书页整篇字都印歪了,字印的也不够锐。书寄来都有塑封,完好无损。

评分

  在诗已开始失去辉煌的晚唐五代,词正在以朝气蓬勃之势兴起。这种并非以抒情言志为目的而只是在歌酒宴席上为娱乐而作的配乐歌词,到底凭借什么,竟能够在不久以后的宋代形成了不亚于唐诗的辉煌,又在清代再次兴盛?这里面的消息,在花间的温庭筠、韦庄,南唐的冯延巳、李煜词作中已露端倪;在北宋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苏轼的词作中则完全展露,而在南宋的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的词作则又转向隐晦;及至清代,国难接踵而来,但许多词人在经历了“世变”的灾难之后,竟然在无意之中找回了元明两代丢失已久的词的那种不同于诗的言外意蕴之美。原来在中国文学中,词的幽约怨悱,也曾经历一波三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