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型规划教材》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应用型电子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基于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为高职高专和二三类本科电子信息等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全书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小功率晶体管的设计、高保真放大器的设计、立体声调音控制器的设计、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扩音器7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分为设计指标、必备知识、任务实施、扩充知识4个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型规划教材》内容精练、实用性和针对性强,既可作为高等专科和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技能大赛以及应用型电子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高职高专和二三类本科电子信息等专业学生的“模拟电子技术”教材,还可以作为电子设计与制作者的参考书。
项目1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1.1 设计指标
1.2 必备知识
1.2.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1.2.2 半导体基本知识
1.2.3 二极管简介
1.2.4 二极管整流电路
1.2.5 二极管滤波电路
1.2.6 二极管稳压电路
1.3 任务实施
1.3.1 构思——方案论证
1.3.2 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
1.3.3 实现——组装与调试
1.3.4 运行——测试结果分析
1.4 扩充知识
1.4.1 分立元件稳压电路
1.4.2 恒流源
1.4.3 DC-DC电源
1.4.4 逆变电源
1.4.5 精密稳压电源
项目小结
课外练习
能力测试
项目2 小功率晶体管放大器设计与实现
2.1 项目内容
2.2 必备知识
2.2.1 晶体管
2.2.2 基本放大电路
2.2.3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2.4 共集电极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2.2.5 多级放大电路
2.3 项目实施
2.3.1 构思——方案论证
2.3.2 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
2.3.3 实现——组装与调试
2.3.4 运行——测试结果分析
2.4 扩充知识
2.4.1 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
2.4.2 场效应管
2.4.3 复合管
项目小结
课外练习
能力测试
项目3 高保真放大器设计与实现
3.1 项目内容
3.2 必备知识
3.2.1 放大电路频率失真与非线性失真
3.2.2 集成运放
3.2.3 负反馈放大电路
3.2.4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3 项目实施
3.3.1 构思——方案论证
3.3.2 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
3.3.3 实现——组装与调试
3.3.4 运行——测试结果分析
3.4 知识扩充
3.4.1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分析
3.4.2 非线性失真的图解分析法
3.4.3 差分放大电路
3.4.4 集成电路
项目小结
课外练习
能力测试
项目4 立体声调音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4.1 项目内容
4.2 必备知识
4.2.1 有源滤波器
4.2.2 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
项目5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6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7 扩音器的设计与实现
附录A 项目报告
附录B IN系列常见普通整流二极管的性能表
附录C 国内外常用整流二极管的型号与参数
附录D 常用三极管型号及参数
附录E 集成运放的分类、封装及引脚功能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个还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摸索前行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在此之前,我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总感觉像是隔着一层纱,概念虽然知道,但总是无法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更别提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电路设计中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模糊感。它不仅仅是罗列公式和电路图,而是将每一个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每一个电路模块的设计思路都剖析得淋漓尽致。作者在讲解MOSFET的跨导时,不仅仅给出了公式,更详细地解释了电荷如何在沟道中移动,以及栅极电压如何影响这种移动,这种“为什么”的深入探究,让我豁然开朗。而且,书中对各种经典模拟电路,比如运算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都进行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解,从最基础的二极管模型,到复杂的差分放大器、多级放大器,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滤波器那一章,以前觉得滤波器就是简单地滤除某些频率,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不同的滤波器类型(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背后有着精妙的数学设计和权衡,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书中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导。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地理解了模拟电子的魅力。
评分我个人一直对信号处理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模拟电子技术正是信号处理的基础。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讲解了基础的放大、滤波、振荡电路,更注重将这些基本模块组合起来,去实现更复杂的信号处理功能。例如,在介绍采样和保持电路时,作者不仅解释了其工作原理,还详细探讨了采样时钟抖动、保持电容漏电等实际应用中会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步入实际项目开发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宝贵的经验。书中还对一些高级的模拟电路,比如锁相环(PLL)和模数转换器(ADC)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部分内容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作者通过清晰的框图和详细的数学推导,让我能够逐步理解其工作机制。尤其是对ADC的各种分辨率和速度指标的分析,以及不同类型ADC(如逐次逼近型、Σ-Δ型)的优缺点对比,让我对如何选择合适的ADC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设计实例,这些实例不仅仅是简单的电路图,而是包含了完整的分析过程、参数选择依据,甚至是一些在实际PCB布局布线时需要注意的细节。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科书,更像是一本指导实践的工程师手册。
评分我之前学习模拟电子的时候,最大的痛点就是概念之间的割裂感,感觉各种电路像是孤立的存在,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更不知道如何将它们整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不是简单地把各个章节独立出来,而是强调了模块化设计和系统级思维。比如,在介绍了各种放大器、滤波器之后,会专门讲解如何将这些模块组合起来,构建一个音频放大器系统,或者一个信号发生器。书中对这些系统的整体架构、各个模块的接口和交互方式都有详细的说明。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工业界”的应用,比如射频电路、功率电子器件的驱动和控制等,都进行了初步的介绍,虽然不深入,但足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到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觉得学习模拟电子技术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掌握一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技术。书中还给出了很多关于电路设计流程的建议,比如如何从需求分析开始,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何进行初步的原理图设计,以及如何进行后期的调试和优化。这些宝贵的工程经验,是书本上很难直接学到的。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和章节安排,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真的太友好了。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概念,而是从最基本、最核心的元器件——晶体管(BJT和MOSFET)开始讲起。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解这两种器件的物理特性和等效模型,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它们的电流放大作用和开关特性。我之前总觉得BJT和MOSFET很难区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它们内部的PN结如何工作,以及载流子是如何运动的。然后,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各种基本放大电路,比如单级放大器、差分放大器,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频率响应。每种电路都配有详细的计算和仿真结果,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理论计算与实际电路性能之间的关系。而且,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工程实践”的重要性,在介绍每一个电路时,都会提醒我们考虑实际因素,比如元器件的非理想性、电源的纹波、噪声的影响等等。这种贯穿始终的工程思维,让我受益匪浅。书中还引入了MATLAB/Simulink的仿真案例,这极大地帮助我巩固了理论知识,并学会了如何利用仿真工具来验证和优化电路设计。
评分坦白说,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模拟电子技术”这个题目听起来就有点枯燥。然而,这本书的编写风格却出乎我的意料。它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式的语言,而是用一种更贴近实际应用、更具启发性的方式来讲解。作者似乎非常理解我们这些学生的困惑,他们在解释每一个概念时,都会引用实际的工程案例,比如在讲解电源的稳定性时,会提到如何设计一个能抵御电网电压波动的高性能电源。而且,书中非常注重对概念的“直觉”培养,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数学公式。例如,在讲解反馈的稳定性和增益时,作者会用类比的方式,比如水管中的水位控制,来帮助我们理解负反馈是如何稳定电路的。这种“讲故事”式的讲解,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疲惫,反而会越来越有兴趣。另外,书中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分析,比如寄生参数的影响、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器件行为等,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释。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指导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