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屋

林中小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捷克]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著,星灿,劳白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3926
版次:1
商品编码:11625232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妻子眼中的文学大师,要你忍俊不禁,又肃然起敬。“我要写一部一方面让自己开心,另一方面让读者生点气的书。”“这书也得到了读者的理解,主要是女性读者。因为夫人们知道,与她们的宝儿爷们、她们的这些丈夫们过日子是怎么回事儿,他们也是那样一转眼便消失不见,也爱喝酒,也爱在别的什么地方而不是在家里穷聊……”

内容简介

  《林中小屋》是赫拉巴尔传记体三部曲之三。《林中小屋》写的是从赫拉巴尔的第1本书问世到他的《花蕾》遭禁销毁、他和妻子移居林中小屋的经历。《底层的珍珠》出版后,他成了热销书作家,每本书一出版即销售一空,随之而来的是各方的邀请,出席各种讲座、新书签名等活动。但因为他生性内向害羞,在讲座的前一天,他会开始焦躁不安,甚至想办法逃避……60年代末,伴随着接踵而至的苏联坦克,捷克文化改革的湮灭和70年代的正常化,赫拉巴尔们幻灭、堕落和衰老的时期也来临了……

作者简介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1914~1997,这位法学博士为自己设计的一生是这样的:大学毕业后服兵役,做推销员、仓库管理员、炼钢工、废纸回收站打包工、舞台布景工……四十九岁时第一部作品才得以出版,而此后获得国内、国际奖项有三十多个。他的作品多数被改编为话剧和电影。与小说《严密监视的列车》同名的电影于1966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根据另一部小说《售屋广告:我已不愿居住的房子》改编的电影《失翼灵雀》获1990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奖。1997年2月3日,这位原本即将病愈出院的作家从医院五楼窗口坠落身亡。
  赫拉巴尔的作品大多描写普通、平凡、默默无闻、被抛弃在“时代垃圾堆上的人”。他对这些底层人物寄予同情与爱怜,并且融入他们的生活,发现他们心灵深处的美。他的小说是最具捷克味的作品。

精彩书评

  ★赫拉巴尔,他是乡愁的作家,他属于闪亮慧黠的布拉格,他是日常生活的诗人。
    ——克里斯多夫·基雅 法国《观点周刊》
  
  ★这确实是卡夫卡笔下的布拉格……这本书在边缘、欢闹的叙事方式下,自有其趣味。随着主角汉嘉不停地阅读、牛饮着啤酒,加上贯穿全书的语调既尖刺又让人微醺,压力机碾磨压缩着废纸,醉醺醺的汉嘉在文明的破布堆里翻找搜寻,读者会以为自己也身陷在那地下室的空间。
    ——《纽约书评》双周刊

精彩书摘

  到中午那爆破声又接连不断,吵得他都觉得家里虽然孩子们闹,也比这里清静得多,他还不如在家里写作。他于是朝发出爆炸声的方向走去。发现在他的小房子后面有一个花岗石采石场。他问他们大概要在这地方采多久,人家告诉他说,这是用来筑高速公路的,说每天两班倒。卢斯蒂克后来只是微笑着问他们这里的花岗石要多久才能开采完,他们回答说:“不会太长时间,大概十年左右。”我丈夫对我说,他从来没见过像阿诺什特这样愉快、这样逗人爱的伙伴,说他们不管是在巴黎还是在纽约,总是住在一起。说所有航空小姐都爱上了卢斯蒂克先生。在巴黎时我丈夫一大清早便醒来了,只有实在太累时才能睡着。他们睡觉的时候总是敞开着窗户,而在火车站附近的圣·拉扎尔饭店喧闹得让人根本没法睡觉。一大清早就有两位航空小姐坐在阿诺什特的床边,梳理他的鬈发,她们为能给作家梳头而感到荣幸。阿诺什特坐在那儿,穿着睡衣,胖乎乎的,也睡足了。他那样子,仿佛从来没在集中营待过;恰恰相反,倒像从小过的奢侈、富裕和舒适的生活。我丈夫告诉我说,在纽约时,阿诺什特走遍所有他熟悉的犹太区。那里不仅出版了他所有的长篇小说,也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我丈夫醒来时,阿诺什特还在睡觉。他的床周围总有许多编辑在坐着、躺着和抽着烟,等着阿诺什特醒来,以便跟他谈话和签订合同。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系列买齐了

评分

林中小屋

评分

有人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在这个“快餐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现代人已经无暇顾及经典,如果不 把经典改头换面包装得面目全非,是不会有人要看的,于是乎“三国”被水煮,“西游”被大话,经典阅读已渐行渐远。那么置身于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置身于物欲横流、奢华浮躁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是指经典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说到这个问题,有人可能会不屑地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看那些书,真是老土”。仿佛阅读经典,那是遥远的事情,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格格不入了。真是这样吗?可是我想说的是,经典阅读是不可缺少的。 要说现代化,欧洲、北美总比我们更现代化吧?然而在那里我们看到的是良好的读书风气。火车上、飞机上、轮船上,到处都有人安静地阅读。他们憎恨是说闲话、不读书的人。我们相反,只说闲话,连闲书也不看,更别说阅读经典了。在美国,习读经典,特别是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后者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可见西方是注重传统经典的阅读的。 经典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却能历久弥新。与畅销书不同,经典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未必有很多知音,但却能经久不衰,永远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评分

在边缘、欢闹的叙事方式下,自有其趣味

评分

??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

评分

  “我们只认识四个无趣的人。余下的朋友我们都觉得很有趣。但是,大部分我们觉得有趣的朋友觉得我们无趣:最有趣的觉得我们最无趣。那些处于中间地带的、我们与其有互惠关系的,我们不信任:我们觉得,在任何时候,他们对于我们来说,会变得太有趣,或我们对于他们来说太有趣。”(《无趣的朋友》)

评分

  ★这确实是卡夫卡笔下的布拉格,这本书在边缘、欢闹的叙事方式下,自有其趣味。随着主角汉嘉不停地阅读、牛饮着啤酒,加上贯穿全书的语调既尖刺又让人微醺,压力机碾磨压缩着废纸,醉醺醺的汉嘉在文明的破布堆里翻找搜寻,读者会以为自己也身陷在那地下室的空间。

评分

  ★这确实是卡夫卡笔下的布拉格,这本书在边缘、欢闹的叙事方式下,自有其趣味。随着主角汉嘉不停地阅读、牛饮着啤酒,加上贯穿全书的语调既尖刺又让人微醺,压力机碾磨压缩着废纸,醉醺醺的汉嘉在文明的破布堆里翻找搜寻,读者会以为自己也身陷在那地下室的空间。

评分

林中小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