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WCDMA接入网技术原理)第2版

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WCDMA接入网技术原理)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秀英 编
图书标签:
  • 3G
  • WCDMA
  • 移动通信
  • 接入网
  • 运行维护
  • 技术原理
  • 无线通信
  • 通信工程
  • 网络技术
  • 移动网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88811
版次:2
商品编码:11651693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WCDMA接入网技术原理)第2版》以WCDMA技术原理为主线,详细介绍了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相关技术理论,教材内容设计为3篇,共8章。其中,技术篇包括第1章移动通信技术与发展,第2章WCDMA技术,第3章WCDMA网络结构与接口;设备篇包括第4章RNC设备,第5章NodeB设备;操作维护篇包括第6章WCDMA接入网操作维护,第7章RNC数据配置和第8章NodeB数据配置。教材增加了附录WCDMA缩略语,方便教师授课使用和学习者学习。教材使用建议:使用本教材授课课时为90学时。教材包含大量WCDMA网络运行维护案例,设计了与现网一致的网络结构、设备插图和原理框图,通俗易懂。如果没有WCDMA设备,也可以使用本教材中的真实设备插图和结构框图进行授课;有设备则可进行理实一体化授课。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或本科通信技术专业、移动通信专业、通信工程施工等专业的授课教材,也可作为电信机务员的岗前培训教材和3G基站建设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前言/序言


《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WCDMA接入网技术原理)第2版》 内容概述 本书是针对3G移动通信系统中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网的运行维护工作,深入剖析其技术原理并提供实践指导的第二版。本书的编写旨在为广大通信网络工程师、技术维护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实用的技术参考。 第一部分:WCDMA网络基础与演进 本部分将从3G移动通信的宏观背景出发,逐步深入到WCDMA技术的核心。 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与3G的定位: 回顾1G、2G时代的演进,阐述3G技术诞生的必然性,及其相对于前代技术的飞跃。重点介绍IMT-2000(国际移动通信2000)标准,以及WCDMA作为其中一种关键技术的地位和优势。 1.2 WCDMA技术的核心概念: 1.2.1 码分多址(CDMA)原理: 详细解释CDMA的基本原理,包括扩频、编码、解扩等关键技术,以及其在提高频谱利用率、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 1.2.2 核心网络与接入网架构: 介绍WCDMA网络整体架构,重点阐述接入网(U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与核心网(CN)之间的接口关系和功能划分。 1.2.3 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组成: 详细介绍UTRAN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NodeB(基站)和RNC(无线网络控制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通信协议。 1.3 WCDMA的关键技术特性: 1.3.1 扩频与信道编码: 深入讲解WCDMA使用的扩频码(伪随机噪声码PN、正交码OC)和信道编码(卷积码、Turbo码)的原理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实现多用户共享同一频段。 1.3.2 分集技术: 介绍宏分集、微分集等分集技术的原理和在WCDMA中的应用,如何通过接收来自不同路径的信号来提高信号质量和通信可靠性。 1.3.3 交织与解交织: 讲解交织(Interleaving)和解交织(Deinterleaving)的作用,如何对抗突发性干扰和信道衰落。 1.3.4 功率控制: 详细阐述WCDMA中的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原理,以及它们在维持系统容量、减少小区内干扰中的关键作用。 1.3.5 切换: 深入分析硬切换(Hard Handover)和软切换(Soft Handover)的概念、原理、过程和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保证用户移动通信连续性中的重要性。 1.3.6 话务管理与资源分配: 介绍WCDMA系统中话务的产生、统计以及信道资源的分配机制,包括话务模型和性能指标。 第二部分:WCDMA接入网关键设备与接口 本部分将聚焦于WCDMA接入网中的具体设备和它们之间的接口,这是运行维护工作的直接对象。 2.1 NodeB(基站)详解: 2.1.1 NodeB的功能与组成: 详细介绍NodeB的硬件组成(射频单元、基带处理单元、接口模块等)和软件功能(信号收发、扩频解扩、信道编解码、功率控制等)。 2.1.2 NodeB的接口: 重点讲解NodeB与RNC之间的Iub接口,包括Iub接口的物理层(E1/T1、STM-1等)、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ATM、IP等),以及Iub接口传输的数据内容(用户数据、控制信令)。 2.1.3 NodeB的常见告警与故障分析: 列举NodeB运行维护中可能出现的常见告警(如硬件故障、性能下降、连接中断等)及其初步的故障定位与处理方法。 2.2 RNC(无线网络控制器)详解: 2.2.1 RNC的功能与组成: 详细介绍RNC的硬件组成(CPU、内存、接口卡等)和核心功能(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话务管理、业务切换控制、接口信令处理等)。 2.2.2 RNC与NodeB之间的Iub接口: 重申Iub接口的重要性和在RNC配置、管理中的作用。 2.2.3 RNC与核心网之间的Iu接口: 介绍Iu接口(Iu-CS和Iu-PS)的概念,以及RNC与核心网(MSC/SGSN)之间的信令交互,包括建立、释放连接,以及业务承载等。 2.2.4 RNC之间的Iur接口: 解释Iur接口在实现软切换和负载均衡方面的作用,以及Iur接口的协议栈。 2.2.5 RNC的常见告警与故障分析: 分析RNC在运行维护中可能遇到的告警,如性能下降、信令错误、资源不足等,以及相应的排查思路。 2.3 接口协议栈详解: 2.3.1 Uu接口: 概述Uu接口(UE与NodeB之间)的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以及空中接口的信道结构(上行、下行、传输信道、物理信道)。 2.3.2 Iub接口: 深入剖析Iub接口的传输层(ATM/IP)、承载控制层(NBAP)和业务承载层(RNSAP)的协议栈,以及它们在NodeB与RNC通信中的具体实现。 2.3.3 Iu接口: 介绍Iu接口(Iu-CS/Iu-PS)的协议栈,包括RANAP、SM、DTAP等信令协议,以及它们与核心网信令交互的关系。 2.3.4 Iur接口: 讲解Iur接口的协议栈,以及其在RNC之间进行协调和信息交换的作用。 第三部分:WCDMA接入网运行维护实践 本部分将聚焦于实际的运行维护操作、故障处理和性能优化。 3.1 运行维护体系与流程: 3.1.1 运维组织与职责: 介绍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的典型组织架构、各岗位职责,以及跨部门协作的重要性。 3.1.2 日常巡检与监控: 详细阐述日常巡检的内容(设备状态、告警信息、性能指标等)和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作用,如何通过集中监控平台及时发现和预警问题。 3.1.3 故障管理流程: 介绍故障的发现、记录、定级、派单、处理、验证和关闭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3.1.4 变更管理流程: 阐述设备升级、参数配置调整等变更操作的安全流程和风险评估。 3.2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3.2.1 接入中断类故障: 分析用户无法接入网络、掉线率高等故障现象,追溯到NodeB、RNC或接口层面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排查步骤。 3.2.2 性能下降类故障: 针对话务量下降、掉话率升高、速率受限等性能问题,分析可能是由于功率控制异常、切换失败、干扰过大或资源不足等原因,并给出优化建议。 3.2.3 告警信息分析与处理: 针对设备告警信息(如硬件告警、通信告警、性能告警等),提供分类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步骤。 3.2.4 疑难故障排查: 介绍利用日志分析、信令跟踪、场景模拟等高级排查手段,解决复杂和偶发性故障。 3.3 性能监控与优化: 3.3.1 关键性能指标(KPI)详解: 详细解释WCDMA接入网的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如覆盖率、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上下行速率、干扰电平等,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3.3.2 性能监控工具与方法: 介绍常用的性能监控工具和方法,如何利用可视化报表和趋势分析来评估网络健康状况。 3.3.3 常见性能问题优化: 针对信号覆盖弱、切换失败多、干扰严重等常见性能瓶颈,提供具体的优化策略,例如: 覆盖优化: 天线调整、站址选择、参数配置优化(如覆盖小区参数、功率参数)。 切换优化: 切换参数调整(如切换门限、切换延迟)、软切换小区配置优化。 干扰抑制: 干扰源定位与排除、功率控制参数调整、小区参数优化。 容量提升: 话务均衡、负载均衡、频点规划优化。 3.4 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 3.4.1 网络安全防护: 介绍接入网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 3.4.2 应急预案与演练: 强调制定详细的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4.3 灾难恢复: 简述接入网的灾难恢复计划,保障业务连续性。 第四部分:WCDMA技术向LTE/5G的演进与运维挑战 在WCDMA网络运行维护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向更先进技术演进的趋势,并预见相应的运维挑战。 4.1 3G向4G/5G演进的趋势: 简要介绍LTE(Long Term Evolution)和5G NR(New Radio)等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与WCDMA在架构、技术和应用上的差异。 4.2 WCDMA的退网与演进策略: 讨论部分地区WCDMA网络面临退网的现状,以及如何通过逐步退网、资源重耕等策略来应对。 4.3 跨代网络运维的挑战: 分析在同时运行WCDMA、LTE、5G等多个制式网络时,运维人员面临的设备管理、故障排查、性能优化、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复合型挑战。 4.4 新技术对运维能力的要求: 探讨 SDN/NFV(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新技术在未来移动通信网络运维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对运维人员技能提升的驱动。 本书旨在通过系统性的讲解和实践性的指导,帮助读者全面掌握WCDMA接入网的技术原理和运行维护技能,从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效、稳定地保障3G移动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并为应对未来网络技术演进打下坚实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真是太棒了!我是一个相当感性的学习者,所以对我来说,清晰、直观的视觉辅助材料至关重要,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那些分解出来的网络架构图,我真的可以花上几个小时去仔细琢磨,每一次回顾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联系。还有那些流程图,简直就是把复杂的WCDMA信令交互过程一览无余地呈现在眼前,让我这个刚入行不久的菜鸟都能快速理清头绪,不再感到迷茫。即使是那些关于硬件设备的图片,也清晰地展示了天线、基站单元等关键组件的实际外观和连接方式,这对于我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样子非常有帮助。我觉得作者在图文结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我一直觉得,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真正掌握一门技术,而这本书恰好做到了这一点,通过丰富的视觉元素,让我对WCDMA的运行维护有了更深刻、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

尽管这本书在技术原理方面讲解得相当透彻,但我认为它在某些章节的深度上还可以再进一步。例如,在讨论关于资源管理的章节时,虽然提到了各种策略和算法,但对于一些高级的动态资源分配机制,以及它们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具体优化方案,我觉得可以有更详尽的阐述。对于一些非常规的网络配置参数,以及它们对网络性能的具体影响,如果能有更多的实证数据或者案例分析来支撑,会更有说服力。我也注意到,书中关于新技术的展望部分,虽然提到了对未来演进的一些设想,但对于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技术瓶颈,并没有过多涉及。我个人对于学习一些更深层次的优化技术和前沿理论非常感兴趣,希望在未来的版本中,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技术的发展趋势。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这本书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它鼓励我去思考问题,去分析原因,而不是仅仅接受现成的答案。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尝试自己去推导书中的公式,或者模拟书中的场景,思考如果是我来设计这个方案,会有什么不同的考量。作者在讲解一些复杂的概念时,会采用多种不同的角度和比喻,这让我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从而形成更全面的认识。书中提供的练习题也非常有价值,它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喜欢那种能够激发我独立思考的书籍,而这本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它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学习WCDMA接入网的运行维护,更是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通信工程师。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且严谨,这对于理解技术细节至关重要。每一个术语都经过了精确的定义,每一个概念的阐述都力求客观准确。我常常会因为某个技术细节的模糊而感到困扰,但在这本书中,我总能找到清晰的解释。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非常讲究,很少出现模棱两可的表达,这使得我在阅读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技术内容,而不用担心被含糊不清的语言所误导。同时,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标准和规范,这为我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虽然有时候一些专业术语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完全理解,但这恰恰说明了这本书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对于我来说,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正是学习技术类书籍所需要的,它让我能够建立起扎实的技术基础,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对于实际操作的指导性真的很强,我常常会参照书中的步骤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当遇到网络性能下降或者用户投诉时,我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会翻阅书中关于故障排除的章节,里面详细列出了可能的原因分析、排查步骤以及常用的诊断命令。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每一个操作背后的原理都解释得很清楚,这让我不仅仅是机械地执行,而是能够理解其逻辑,从而在面对复杂或非标准问题时,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书中提供的很多案例分析也非常贴近实际工作场景,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亲身经历了一次故障处理,很有代入感。而且,书中提到的很多维护工具和软件,我也在实际工作中尝试使用,发现它们确实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误判率。这本书记载的经验和技巧,对于我这样的基层维护人员来说,简直是宝贵的财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