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基础理论01:内经运气病释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基础理论01:内经运气病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陆懋修 著,周国琪,李海峰 注
图书标签:
  • 中医
  • 内经
  • 基础理论
  • 古医籍
  • 养生
  • 运气
  • 病理
  • 中医经典
  • 中医历史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23478
版次:1
商品编码:1166103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8
字数:4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内经运气病释》九卷,清代陆懋修著。前七卷专取《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以及《六节藏象论》中运气变化与疾病关系的原文,进行归类、注释、阐发,特别注重从运气角度解释病机、后二卷取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16首方剂、清代嘉庆年间缪问《司天方论》对方剂的分析书后附《内经遗篇病释》一卷,是对《素问》遗篇的病证注释、分述五疫推算机理又附《内经运气表》一卷,以13份表格演绎运气推算,本次整理以《世补斋医书》清光绪十年(1884)初刻本为底本。

作者简介

  陆懋修(1818-1886),字九芝、勉旃,号江左下工,又号林屋山人,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先世显,皆通医。其外曾祖王丙(朴庄)为名医,精伤寒。懋修少攻举子业,累试不售,中年始肆力于医,博览群书,成为清代后期著名医学家。著作颇丰,撰有《世补斋医书》三十三卷,其中包括《文集》十六卷、《不谢方》一卷、《伤寒阳明病释》四卷、《内经运气病释》九卷、《内经遗篇病释》一卷、《内经运气表》一卷、《内经难字音义》一卷。又重订及校正《傅青主女科》《广温热论》《理虚元鉴》《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合为《世补斋医书续集》。

目录

内经运气病释一
六节藏象论篇
天元纪大论篇
五运行大论篇
六微旨大论篇
气交变大论篇
内经运气病释二
五常政大论篇
内经运气病释三
六元正纪大论篇
内经运气病释四
至真要大论篇
内经运气病释五
至真要大论篇
内经运气病释六
至真要大论篇
内经运气病释七
至真要大论篇
内经运气病释八
内经运气病释九
附:内经遗篇病释小引
内经遗篇病释一卷
《刺法》《本病》二篇
巳亥年火金二郁证
子午年土水二郁证
丑未年火木二郁证
寅申年金火二郁证
卯酉年水土二郁证
辰戌年木火二郁证
木疫解
火疫解
土疫解
金疫解
水疫解
内经运气表一卷
内经运气表
五气经天表第一
五行化为六气表第二
五运合五音太少相生表第三
司天在泉左右间气表第四
阴阳五行中运年表第五
六政六纪上中下年表第六
客气加临主气年表第七
五运齐化兼化表第八
天符岁会年表第九
运气中上顺逆年表第十
六元本标中气治法表第十一
五行胜复表第十二
司天在泉胜复补泻合表第
十三
校注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基础理论01:内经运气病释》:
  陈无择《三因方》白术厚朴汤
  此以六己年少宫运,岁土不及,风乃盛行,木胜金复,而民病焉。故宜以此方治之。
  缪问解此方日:岁土不及,寒水无畏,风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乱等证,皆土虚所见端。但土虚则木必乘之,是补太阴必兼泄厥阴也。夫脾为阴土,所恶者湿,所畏者肝,其取资则本于胃。古人治脾必及胃者,恐胃气不得下降,则脾气不得上升,胃不能游溢精气,脾即无所取资。故君以白术,甘苦入脾燥湿,即佐以厚朴苦温平胃理气,是补脏通腑之法也。肝为将军之官,乘土不足而陵犯中州,是宜泄之。桂心辛甘,泄肝之气;青皮苦酸,泄肝之血。辛酸相合,足以化肝。复以甘草缓肝之急,监制过泄之品,毋令过侵脏气。再合藿香之辛芬,横入脾络;炮姜之苦辛,上行脾经;半夏之辛润,下宣脾气。其种种顾虑,总不外乎奠安中土,使脾气固密,自不畏乎风气之流行矣。金气来复,又得厚朴、半夏泻肺气之有余,不用苦寒戕土,即《内经》以平为期,不可太过之义也。是方不用姜、枣,以脾之气分受邪,无藉大枣入营之品,且畏姜之峻补肝阳。锦心妙谛,岂语言所能推赞哉!
  陈无择《三因方》紫菀汤
  此以六乙年少商运,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火胜水复,而民病焉。故宜以此方治之。
  缪问解此方日:凡岁金不及之年,补肺即当泻火,以折其炎上之势。若肺金自馁,火乘其敝,民病肩背痛、瞀重、鼽嚏、便血、注下,不救其根本可乎哉?盖肩背为云门中府之会,肺脉所循,鼻为肺窍,肺伤则鼽嚏。肺与大肠为表里,气不下摄,则为便血、注下。脏病而腑亦病,此时惟有清火止泄一法,急补肺金,斯为得耳。紫菀苦温,下气和血,寒热咸治。桑皮甘寒,补血益气,吐畜所需。而尤赖参、芪固无形之气,即以摄走泄之阴也。气交之火必潜伏金中,地骨皮甘平微苦,能泻肺中伏火,止其血之沸腾。又肺苦气上逆,泄之以杏仁之苦。肺欲收,敛之以白芍之酸。合之甘草补土生金,姜、枣调和营卫,缓诸药于至高之分,而参、芪得收指臂之功。为水所复,不用别药,盖补土可以生金,而实土即以御水也。
  陈无择《三因方》牛膝木瓜汤
  此以六庚年太商运,岁金太过,燥气流行,金胜火复,而民病焉。故宜以此方治之。
  牛膝木瓜白芍药杜仲黄松节菟丝子枸杞子天麻生姜大枣甘草
  缪问解此方日:此治岁金太过,肝木受邪之方也。夫金性至刚,害必陵木,民病两胁与少腹痛、目赤痛、肩背至胻足皆痛。是非肝为金遏,郁而不舒,胡上下诸痛悉见耶?盖肝藏血,而所畏惟金。肺气逆行,不独上蒙清窍,且无以荣养百骸,缘见诸痛。及其火复阴伤,更致气血交病,用药之例,补肝血者可以从酸,补肝气者必不得从辛矣。何则?酸可育肝之阴,辛则劫肝之血也。故方用牛膝酸平下达为君,木瓜酸温舒筋为臣。而即佐以白芍,和厥阴之阴,且制肺金之横。杜仲养风木之气,自无辛烈之偏。同为气血交补,义仍重取肝阴,最为有见至。松节利血中之湿,且治关节之疼。菟丝人三阴之经,专助筋脉之力。复以枸杞甘平润肺,合之天麻辛温息风,金安而木亦平,此则柔克之道也。顾虑周密,虽有火气来复,喘咳气逆等证,亦可无忧矣。
  ……

前言/序言


《黄帝内经》运气学说与疾病发生机制的深度解析 本书并非《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基础理论01:内经运气病释》的直接内容摘要,而是一部独立成篇的著作,旨在深入剖析中医理论体系中至关重要的“运气学说”,并以此为线索,阐释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传变规律以及防治之道。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既尊重古籍原貌,又融入现代医学的视角,力求使千年智慧与当代认知融会贯通,为中医爱好者、学习者及临床医生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刻的理论指南。 核心内容概览: 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运气学说”的系统性梳理与创新性解读。运气学说,作为《黄帝内经》中最为复杂也最为精妙的理论体系之一,它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人体脏腑功能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本书将从以下几个维度深入展开: 1. 运气学说的源流与构建: 追溯运气学说的历史渊源,探讨其在先秦诸子思想中的萌芽,以及在《内经》时代的成熟。 详细解析运气学说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五运(木、火、土、金、水)、六气(风、热、火、湿、燥、寒)及其相生相克、主客岁运、岁运相兼等概念。 阐释运气学说与五行学说、阴阳学说、藏象学说等中医基础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其作为中医宏观调控理论的独特地位。 2. 运气与疾病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疾病诱发: 深入分析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如风、寒、暑、湿、燥、火等)的疠气(致病因素)如何侵犯人体,导致不同脏腑、不同经络的病变。例如,风邪易伤肝,寒邪易伤肾,暑邪易伤心等。 脏腑功能与运气失调: 阐述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如何与外界的运气变化相互感应。当人体脏腑功能相对虚弱时,更容易受到相应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发病。反之,不良的气候变化也可能损伤脏腑功能,引发疾病。 个体体质与疾病易感性: 探讨运气学说与个体体质差异之间的关系。不同体质的人对不同气候因素的抵抗力不同,容易患上相应的疾病。本书将结合《内经》的体质分类思想,进行深入阐述。 疾病的传变规律: 利用运气学说的框架,解析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脏腑之间的传变路径。例如,某一年因为岁运失常,可能导致某类疾病(如肝病)的流行,并分析其可能进一步向其他脏腑传变的规律。 3. 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价值: 辨证论治的宏观指导: 强调运气学说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作用,它能帮助医者从宏观上把握疾病发生的整体态势,理解疾病的季节性、地域性特点,从而更精准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疾病的预测与预防: 讨论如何运用运气学说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调整起居作息、饮食,以及运用中药进行“治未病”等。 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 阐释运气学说在指导个体养生保健方面的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令的气候特点,指导人们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顺应自然,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创新性与深度: 本书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同时,力求有所突破。其创新性体现在: 系统性与整体性: 摒弃碎片化的知识点,将运气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构建和讲解,强调其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不仅深入阐述理论,还尝试结合古代医案和现代临床观察,论证运气学说的实际应用价值,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临床思路。 多学科的对话: 在不失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借鉴一些现代科学(如气候学、流行病学、生理学等)的理念,尝试用更易于现代人理解的方式来阐释运气学说,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 语言的通俗化与学术性并存: 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尽量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避免过多的艰涩术语,让更多读者能够领略中医智慧的魅力。 本书适合读者: 中医爱好者: 对中国传统医学充满好奇,希望了解中医核心理论的读者。 中医学生: 需要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内经》)的学生。 中医师及相关从业者: 希望深化对运气学说的认识,提升临床辨证思维和遣方用药水平的专业人士。 对传统文化与养生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希望通过中医理论指导自身健康生活的普通大众。 本书通过对运气学说的深度挖掘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宏观、整体、动态的中医思维模式,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健康、维护健康,乃至运用中医智慧去解决健康问题。它是一扇通往中医深邃思想殿堂的窗口,也是一次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奥秘的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把这本《内经运气病释》捧在手里了,沉甸甸的,光是这封面和装帧,就透着一股子古朴的韵味。我一直对中医的理论基础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内经》部分,总觉得那是整个中医大厦的基石,但又苦于晦涩难懂,很多概念一知半解。这次看到有“基础理论01”这样的编号,就知道这系列是专门打基础的,心里就燃起了希望。这本书的标题“内经运气病释”也正是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运气学说”和它如何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目录就让我眼前一亮,分门别类地将“运气”与“五运六气”的原理、脏腑经络的对应、以及如何从“运气”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各种病症一一列出。这种条理清晰的编排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期待书中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的病例(虽然我还没看到具体内容),来阐释这些复杂的理论,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如何渗透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中的。毕竟,中医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方术,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理解生命的哲学。这本书,感觉会是一把打开《内经》大门的钥匙,让我能更深入地窥探古代医家们的智慧。

评分

我购买这本《内经运气病释》,纯粹是出于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探索欲。我一直认为,要想真正理解中医,就必须啃下《内经》这块硬骨头。但《内经》的文字古奥,概念抽象,尤其是关于“运气”的部分,更是让人望而却步。我尝试过阅读一些市面上的《内经》解读,但往往要么过于浅显,要么又过于学术化,让我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这次看到这本《内经运气病释》,而且是“基础理论01”这个系列的第一本,让我看到了希望。书名直接点明了“运气病释”的核心内容,这正是我急需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系统化的梳理,将“运气”的理论框架和它在解释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一剖析。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论述,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是如何落地,如何指导临床的。毕竟,学以致用是我的最终目的。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绝佳机会,我希望它能带我走出“运气学说”的迷雾,真正领略中医的博大精深。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我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去购买的。他是个资深的中医爱好者,平时搜集了不少古籍,但凡他赞不绝口的,我都会格外留意。这次他跟我说,这本《内经运气病释》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良心之作”,尤其是在“运气学说”这个大家普遍觉得枯燥、难以掌握的领域,做得尤为出色。我平时工作比较忙,读书时间不多,所以对书籍的要求就是“精悍”,既要有深度,又不能过于冗长。这本书的书名就直接点出了主题,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副标题,看起来就非常扎实。我拿到后,大致浏览了一下章节结构,发现它似乎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将“运气”与“病”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病释”的角度,我非常喜欢,因为我更关注的是理论如何指导实践。我一直觉得,中医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运气学说”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古人是如何通过观察天文、气候的变化来预测和解释疾病的发生,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指导养生和治疗。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走进一个更深邃的中医理论世界。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寻觅一本能够真正让我领略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书,而《内经运气病释》这个书名,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觉得,中医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将人体视为一个独立而又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而“运气学说”正是这种思想的精髓所在。很多时候,我阅读《内经》,都会被其中关于气候、节气、天文现象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所震撼,但往往又因为缺乏系统性的解读而感到困惑。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非常期待它能够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揭示“运气”是如何影响人体的生理状态,又是如何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实的论述,解释清楚五运六气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基本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或者一些分析疾病的思路,让我能够将这些抽象的理论,真正地运用到理解和认识疾病的过程中。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次深入探索中医智慧的旅程。

评分

对于我来说,选择一本关于中医古籍的书,往往是看其对传统理论的解读是否深刻,以及其整理和编排的系统性。这本《内经运气病释》的标题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直指《内经》中一个尤为核心且不易理解的部分——运气学说,并进一步将其与“病”联系起来,进行“释义”。我一直认为,《内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文字本身,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深邃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而运气学说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我渴望看到这本书能够以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清晰的方式,阐释清楚运气学说的基本原理,包括五运六气的周期性变化、天人感应的机制,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我尤其看重的是“病释”这一部分,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搬运,而是尝试将理论与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联系起来,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解疾病的视角。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让我能从更宏观、更整体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疾病。

评分

好书,京东正版,发货送货超快!

评分

好书,主要是对运气七篇的解释。

评分

感觉不错,自己收藏 看看

评分

我对一些事情不再有耐心,不是因为我变得自大,而仅仅是因为我生命到了这个时期——我不想再浪费一点时间在那些让我不高兴或者受伤害的事上。我对愤世嫉俗、过度批评以及把别人的好当作理所当然的行为失去了耐心。

评分

非常好,这套书就是定价有点高,其他都不错

评分

感觉不错,自己收藏 看看

评分

感觉不错,自己收藏 看看

评分

我既不评判别人也不八卦他们。我讨厌冲突和比较。我相信世界不仅仅只有一面,所以我避免与顽固僵化、毫无弹性的人打交道。我介意缺乏忠诚的友谊,更介意背叛。我与从来不会给人带来表扬与鼓励的人也处不来。夸张到了我这份上,都难接受那些不喜欢动物的人。

评分

我对一些事情不再有耐心,不是因为我变得自大,而仅仅是因为我生命到了这个时期——我不想再浪费一点时间在那些让我不高兴或者受伤害的事上。我对愤世嫉俗、过度批评以及把别人的好当作理所当然的行为失去了耐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