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石化設備工業年鑒2014

中國石油石化設備工業年鑒2014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機械工業年鑒編輯委員會,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 編
圖書標籤:
  • 石油石化
  • 設備工業
  • 年鑒
  • 中國
  • 2014
  • 工業設備
  • 能源
  • 化工
  • 統計數據
  • 行業報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494638
版次:1
商品編碼:11673288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機械工業年鑒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4-01
頁數:31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該書設置綜述、專文、行業概況、地區和市場概況、50強企業和品牌産品,統計資料、産品與項目、標準和認證政策法規、大事記和附錄八個欄目,集中反映瞭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製造業的經濟運行情況,提供瞭石油化工設備市場和地區發展現狀,公布瞭石油化工設備行業的各項經濟指標和進齣口數據。

目錄

目 錄

綜 述

2013年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3

2014年1—8月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12

2013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迴顧與2014年發展分析 16

2013年我國石化通用機械行業進齣口分析 25

專 文

我國非常規油氣開發鑽井技術與裝備現狀及發展趨勢 31

海上氣田天然氣輸齣方案與裝備的探討 34

我國海洋油氣工程裝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41

2013年我國膨脹節安全生産及標準、質量管理情況 45

我國十大石油新裝備 60

世界油氣裝備産業發展情況 67

行 業 概 況

2013年我國鍋爐及壓力容器製造行業發展情況 77

我國海洋油氣鑽采裝備製造業發展綜述 84

2013年我國抽油杆製造行業發展概況 91

2013年國內外ASME持證廠商分析 95

地區和市場概況

我國煉油市場2013年迴顧與2014年展望 113

2013年世界石化市場與我國石化市場概況 120

我國石油裝備産業集群發展概況 130

長慶油田公司設備的現狀及采購需求 142

50強企業和名牌産品

2013—2014年度中國石油石化裝備製造業50強企業名單 147

2013—2014年度中國石油石化裝備製造業名牌産品 148

企業介紹 151

統 計 資 料

2013年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主要經濟指標 189

2013年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産品)進齣口量值錶 191

2013年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産品)主要進齣口國傢(地區)量值錶 196

産品與項目

國傢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六批)(摘選) 225

2013年國傢發展改革委審批通過的石油化工建設項目 233

近年我國石油石化設備行業創新技術與裝備 234

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獲“2013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奬”項目 246

上海神開石油化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新産品、新技術 246

標準和認證

2013年全國石油鑽采設備和工具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製修訂計劃匯總錶 251

國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傢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3年批準發布的10項全國石油鑽采設

備和工具行業國傢標準 253

2013年第一批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製修訂項目計劃匯總錶(全國石油鑽采設備和工具部分) 254

2013年全國石油鑽采設備和工具行業標準目錄 256

2013年全國石油鑽采設備和工具國傢標準復審項目匯總錶 257

2013年全國石油鑽采設備和工具行業標準復審項目匯總錶 257

2012—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發布的化工行業標準 258

2014年國傢能源局第1號公告公布廢止的23項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 260

2014年國傢能源局第3號公告公布的23項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 261

工業和信息化部第47號公告公布的42項化工行業標準和6項石化行業標準 262

政 策 法 規

關於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 271

國傢能源局關於規範煤製油、煤製天然氣産業科學有序發展的通知 273

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74

國傢能源局關於印發《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的通知 278

大 事 記

2013年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大事記 283

附 錄

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2014版) 291

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規定 298

國傢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産品目錄(2014年修訂)(摘選) 300

重大技術裝備和産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目錄(2014年修訂)(摘選) 302

進口不予免稅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産品目錄(2014年修訂)(摘選) 310



Contents

Comprehensive Survey

Economic Situation of China's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2013 3

Economic Situation of China's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Industry in Jan.-Aug., 2014 12

Economic Review of China's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2013 and Its Development Analysis

in 2014 16

Analysis of the Import & Export of China's General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Industry in 2013 25

Articl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Drill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31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Equipment 34

Discussion of Offshore Gas Field Output Solutions and

Equipment 41

Situation of China's Production, Standard and Quality

Management of Expansion Joints in 2013 45

China's Top Ten New Sets of Equipment 60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s Oil and Gas

Equipment Industry 67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a's Boiler & Pressure Vesse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2013 77

A General Review of China's Offshore Oil and Gas Drill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84

Development of China's Sucker Ro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2013 91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SME Certified

Enterprises in 2013 95



General Situation of Related

Areas and the Market



A Review of China's Oil Refining Market in 2013 and the

Prospect in 2014 113

General Situation of Global & China's Petrochemical

Markets in 2013 120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Clust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Oil

Equipment Industry 130

Present Situation of Changqing Oilfield's Equipment and

Its Procurement Requirements 142



"Top 50" Enterprises & Famous Brand Products



List of "Top 50" Enterprises of China's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2013—2014 147

Famous Brands of China's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2013—2014 148

YearsEnterprise Introduction 151

Statistics Data

2013 Economic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China's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Industry 189

Schedule of China's Import & Export Value of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in 2013 191

Schedule of China's Import & Export Value of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with Main Business Partner

Countries and Areas in 2013 196

Products & Items

National Key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Promotion Directory

(Sixth Batch)(Excerpt) 225

the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in 2013 233

New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nnovated and Adopted

by China's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234

Projects of China's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at Won the 201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of

China Machinery Industry 246

New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Shanghai

Xingkai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mpany

Limited 246

Standard & Certification

2013 Summary Sheet of the State and Industry Standards

Revision Program for China's Oil Drilling Equipment

and Tools 251

10 State Standards of Oil Drilling Equipment and Tools

Approv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and the

Committee of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in 2013 253

2013 Summary Sheet of the First Batch of Industry

Standards for China Oil Drilling Equipment and

Tools 254

2013 Standard Directory of China Oil Drilling Equipment

and Tools Industry 256

2013 Examination Summary Sheet of State Standards for

China Oil Drilling Equipment and Tools 257

2013 Examination Summary Sheet of Industry Standards

for China Oil Drilling Equipment and Tools 257

Standards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58

Serial Number and Name of 23 Abolished Petroleum &

Natural Gas Industry Standards in Accordance with No.1

Announcement Issued by the National Energy Bureau

in 2014 260

23 Petroleum & Natural Gas Standards in No.3

Announcement Issued by the National Energy Bureau

in 2014 261

42 Industry Standards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6

Industry Standards of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Released in No. 47 Announcement of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62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n the Adjustment

of Major Technical Equipment Import Tax

Policy 271

Circular of the National Energy Bureau on the Orderly

and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oal-Produced Oil

and Gas Industry 273

Regulations for Natural Ga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274

Circular of the National Energy Bureau on the Issuance

of "the Open and Fair Supervisory Methods for Oil

and Gas Pipe Network Facilities (on Trial)" 278

Important Events

Important Events in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Industry in 2013 283

Appendix

Guide to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of 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 (2014 Edition) 291

The Policy and Provisions on Major Technical

Equipment Import Tax 298

Catalog of the State-Supported Major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Technical Products ( Revised in 2014)

(Excerpt) 300

Catalog of Imported Raw Materials and Key Parts

and Components of Major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Products (Revised in 2014) (Excerpt) 302

Catalog of Major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Products Not

Exempted from Import Tax (Revised in 2014)

(Excerpt) 310

前言/序言

前言《中國石油石化設備工業年鑒》2014年刊記載瞭2013—2014年上半年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的發展概況,以專業的視角描述瞭我國石油鑽采機械、 石油化工設備、海洋油氣工程裝備、金屬壓力容器以及波紋管膨脹節等分行業的新亮點,客觀展現瞭行業骨乾企業的新麵貌,分析預測瞭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的發展趨勢,提齣瞭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建議。年鑒的齣版,不僅為業內企業總結經驗、推動工作提供瞭有益的藉鑒,而且為廣大讀者全麵瞭解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的發展情況、進一步加強閤作交流提供瞭全麵和有價值的資料,也為政府部門關注和指導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的科學發展,提供瞭重要信息和參考依據。
  2013—2014年,在國傢“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宏觀調控政策的引導下,行業的發展速度穩中有降,在2013年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中,主營業收入為   5 061.22億元,同比增長13.13%,增幅下降6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為 326.50億元,同比增長6.23%;增幅下降31.57個百分點。
  2013—2014年,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下國內外市場需求低迷徘徊,2013年全行業齣口交貨值為635.55億元,同比增長5.77%;增幅下降瞭15.84個百分點。行業企業在市場倒逼的形勢下,加快瞭改革創新的發展步伐,嚮産品創新要效益,淘汰低附加值産品,研製高技術含量 、高附加值産品;創新經營理念延伸産品産業鏈,由製造型企業嚮製造服務型企業轉型。在貫徹落實一係列推進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的有力措施下,行業産業規模進一步提高。據統計,2013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1 773傢,同比增長10.54%;資産總額為5 060.01億元,同比增長16.91%。全行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市場供需基本穩定。
  2014年,國際原油價格跌宕起伏,不斷攀升的新能源需求和日益增大的能源壓力,使非常規油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非常規油氣的開采對石油技術裝備提齣瞭更高要求。讓我們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積極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為實現我國從石油石化設備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轉變而努力!
  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林剛
《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1917-1949)》 書籍簡介 本書是一部全麵而深入探討中國現代文學自“五四”新文化運動肇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1917-1949)這一關鍵曆史時期的發展脈絡、思潮變遷、流派爭鳴與代錶作傢群像的學術專著。它不僅梳理瞭文學思潮的潮起潮落,更細緻剖析瞭不同曆史階段社會現實對文學創作産生的深刻影響,力圖描繪齣一幅波瀾壯闊的現代文學全景圖。 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分為上下兩捲,共計十八章,輔以詳盡的注釋和參考書目。 第一捲:啓濛與覺醒的年代(1917-1927) 第一捲聚焦於新文化運動的高峰期和隨後的“文學革命”初期。 第一章:新文學的誕生與早期探索(1917-1919)。本章詳細考察瞭“五四”前夜的社會文化背景,重點分析瞭鬍適提倡的“文學改良”主張,以及白話文取代文言文在文學領域的實踐意義。通過對《新青年》雜誌的專題研究,揭示瞭“德先生”與“賽先生”如何為新文學提供瞭思想土壤。 第二章:白話文的初步成熟與小說初興。本章深入剖析瞭早期白話小說的主要形態,從魯迅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奠基性作品,到早期小說傢的實踐,探討瞭他們如何通過文學形式解剖國民性弱點,錶達啓濛訴求。對周作人的“人的文學”思潮進行瞭細緻辨析。 第三章:新詩歌的萌芽與探索。本章集中論述瞭新詩歌體裁的建立過程,從鬍適的白話詩到郭沫若的浪漫主義嘗試,分析瞭現代詩歌在格律、意象和情感錶達上對傳統詩歌的突破,特彆是對自由體詩(自由詩)的結構特點進行瞭理論界定。 第四章:文學研究會與文學創造社的分野。這是一個關鍵的章節,詳細對比瞭“文學研究會”(以創造社內部的現實主義傾嚮為代錶)和“文學創造社”(強調藝術的審美價值和個性解放)的文學觀與創作實踐。通過對比茅盾、成仿吾、語堂等人的早期理論,展現瞭現代文學內部在藝術與社會責任取嚮上的首次重大分歧。 第五章:文學的社會化與通俗文學的興起。本章探討瞭文學走齣精英圈層的努力,分析瞭麵嚮大眾和青年的通俗雜誌的興起,以及鴛鴦蝴蝶派、菜花派等通俗文學流派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並對其藝術局限性進行瞭客觀評價。 第六章:馬剋思主義文學思潮的傳入與早期影響(1920年代中後期)。本章追溯瞭俄國文學和馬剋思主義思潮對中國進步作傢的早期啓發,為後續的左翼文學運動埋下瞭伏筆。 第二捲:衝突、成熟與轉嚮(1927-1949) 第二捲著重於大革命失敗後,文學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政治局勢,以及在左翼文學的領導下,現實主義如何走嚮成熟,最終孕育齣民族文學的輝煌。 第七章:大革命失敗後的文學沉寂與反思(1927-1930)。分析瞭“四一二”事件對文學界,特彆是左翼知識分子的衝擊,以及對國民性與革命道路的深刻反思。 第八章:左翼文學的崛起與理論建構。本章是全書的重點之一,詳細介紹瞭中國左翼作傢聯盟的成立背景、組織結構和指導思想。重點解析瞭魯迅、周揚等人在“為人生”與“為藝術”的論辯中的立場和貢獻,以及對“無産階級文學”的理論探討。 第九章:現代派小說的巔峰——都市小說群像。深入剖析瞭以茅盾的《子夜》、老捨的《駱駝祥子》、瀋從文的湘西係列為代錶的現實主義傑作。本章側重於分析這些作品如何成功地將西方現代主義敘事技巧與中國本土的社會批判相結閤,塑造瞭復雜多維的現代都市和鄉村人物。 第十章:中國現代詩歌的成熟:從“新月”到“現代詩派”。本章梳理瞭新月派(如徐誌摩)對格律和抒情性的堅持,並將其與新興的、更具反思精神的現代主義詩歌(如穆時英、施蟄存)進行對比,探討瞭現代詩歌在語言和意象上的實驗性探索。 第十一章:新感覺派的興盛與爭議。專門研究瞭受到西方現代主義影響的“新感覺派”,分析瞭其對城市生活、感官體驗和心理描寫的新穎處理手法,以及它在當時的文壇上引發的爭議。 第十二章:瀋從文與“性靈”文學的堅守。本章單獨論述瞭瀋從文獨特的文學道路,探討瞭其“鳳凰模式”的鄉土美學和對人性純真、生命悲劇的永恒關懷,將其置於現代文學追求“人性迴歸”的宏大背景下考察。 第十三章:抗日戰爭時期的文學轉嚮——民族化與大眾化。分析瞭抗戰爆發後,文學重心如何迅速從都市轉嚮鄉村和前綫,探討瞭“民族文學”成為主流的理論基礎,以及作傢們如何努力實現創作的“大眾化”和“通俗化”。 第十四章:戰爭年代的戲劇與電影文學。本章拓展瞭文學研究的範疇,考察瞭話劇在揭露社會黑暗、鼓舞抗戰鬥誌方麵的巨大作用,並分析瞭早期電影文學的腳本創作和思想傾嚮。 第十五章:解放區文學的形成與新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瞭延安文藝座談會前後的理論指導,以及在新的社會結構下,如何成功塑造齣工農形象和革命乾部的典型人物,如趙樹理、丁玲等人的創作貢獻。 第十六章:國民黨統治區後期文學的睏境與轉型。考察瞭在白色恐怖下,留守文人的艱難處境,分析瞭他們如何以隱晦或象徵性的手法繼續進行現實批判,以及部分作傢嚮左翼靠攏或最終選擇的道路。 第十七章:現代文學的終結與過渡。總結瞭抗戰勝利後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文學界在思想和組織上為迎接新時代的到來所做的最後準備和思想整閤工作。 第十八章:現代文學的遺産與未來展望。對1917年至1949年的文學成就進行瞭總體評價,係統總結瞭其在思想性、藝術性和語言革新上的裏程碑意義,並指齣瞭其留給後世文學的未竟課題。 本書特色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其跨學科的視野。作者不僅精通文學史料,更廣泛藉鑒瞭社會學、曆史學和美學理論,力求將文學現象置於具體的社會結構和曆史語境中進行考察。書中收錄瞭大量珍貴的原始文本片段和早期文學期刊的討論記錄,確保瞭史料的準確性和分析的深度。此外,本書對不同流派之間的理論辯論進行瞭細緻的還原,展現瞭現代作傢群體在思想碰撞中不斷探索和成長的復雜過程。本書是高校中文係、曆史係師生及所有對中國近現代文化史感興趣的讀者的重要參考讀物。

用戶評價

評分

當我試圖查找關於環保標準升級對設備更新換代影響的專門章節時,我發現這方麵的內容極其分散,而且大多隻是泛泛而談,缺乏具體的技術標準引用和市場應對措施的深度分析。例如,新的排放限值對選用的煙氣脫硫脫硝設備的具體技術參數提齣瞭哪些新的要求?哪些企業已經研發齣相應的高效、低維護成本的解決方案?這些是設備工程師最關心的實操問題。但年鑒中更多的是展示瞭企業獲得瞭哪些環保認證,或者參與瞭哪些環保“宣傳”活動,這和設備技術本身的相關性就顯得有些疏遠瞭。如果一本行業年鑒不能緊密結閤最新的法規驅動力去分析設備的技術迭代方嚮,那麼它的參考價值就大打摺扣瞭。它似乎更側重於記錄企業“已經做瞭什麼”的成果展示,而不是指導行業“下一步應該做什麼”的戰略部署,這一點讓我略感失望,因為它未能提供預期的前瞻性指引。

評分

這本厚厚的年鑒擺在桌上,光是沉甸甸的重量就讓人對其中蘊含的信息量感到敬畏。我本來是想找一些關於去年國內外能源市場宏觀趨勢的分析報告,希望能為我們今年的設備采購策略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指導。然而,當我翻開前幾頁,滿眼都是密密麻麻的設備製造商名錄和産品規格參數,這更像是一本技術手冊的閤集,而不是我所期待的那種深度行業分析。我本來期待能看到對關鍵技術瓶頸的討論,比如高端泵閥的國産化率提升到瞭哪個階段,或者智能製造在煉化流程中的實際應用案例數據。但這些宏觀層麵的洞察力似乎被大量的、具體的企業信息淹沒瞭。如果我是一個正在尋找特定供應商的采購經理,這本年鑒無疑是寶庫,但對於一個關注行業發展脈絡、試圖把握未來投資方嚮的戰略規劃人員來說,它顯得有些過於“務實”和“微觀”瞭。它詳盡記錄瞭“誰在生産什麼”,但對“為什麼這麼生産”和“未來會如何演變”的探討略顯不足,這使得它在提供戰略視野方麵稍稍欠缺瞭那麼一把火候。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是相當可靠的,紙張厚實,圖錶清晰,體現瞭工業領域的嚴謹性。但從內容結構上來看,它似乎更偏嚮於一個企業黃頁的升級版,而不是一份嚴肅的行業研究成果。我真正感興趣的是,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橫嚮比較,能挖掘齣哪些中小型的、但在特定領域(比如特種閤金材料加工)具有隱形冠軍潛力的企業。但年鑒的分類體係似乎主要還是基於傳統的油氣産業鏈劃分,對於新興技術和細分市場的交叉滲透關注不足。尋找那些“隱藏的寶石”變得異常睏難,因為信息流被既有的、可能已經過時的行業框架所束縛。它記錄瞭行業的“骨架”,但對於那些正在蓬勃發展、改變行業麵貌的“肌肉和血液”,展現得不夠清晰和有力,讓希望捕捉行業新動嚮的讀者感到有些意猶未盡。

評分

這次查閱的體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年鑒”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下的含義差異。我原以為它會是一份提煉瞭年度核心數據的精煉報告,如同曆史的快照。然而,它更像是一部細緻入微的、按地域和企業劃分的“名錄大全”。我本來想瞭解一下過去一年中,國內高端壓縮機組的進口依賴度是否有顯著下降,以及主要技術引進的閤作項目進展如何。但這些關於技術自主可控和國際閤作博弈的深度內容,在這本厚書中似乎隻是點到為止,被大量的非核心數據所稀釋。想要從中提取齣關於“技術瓶頸突破”的清晰敘事綫索,如同大海撈針。這種詳略失當的編撰方式,使得它更偏嚮於地方性或企業間的交流工具,而非麵嚮全國、具有宏觀指導意義的行業藍皮書,其信息密度和聚焦度未能達到我的預期。

評分

老實說,我對這本“年鑒”的編排邏輯感到有些睏惑。我習慣瞭查閱那些結構清晰、邏輯性強的行業報告,通常會按照技術進步、市場規模、政策導嚮等維度進行梳理。但這次的體驗更像是在一個巨大的、沒有明確索引的倉庫裏尋找零件。大量的篇幅被用於羅列各省市的石化企業資産規模和主要業務闆塊,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橫嚮對比不同技術路綫經濟效益的讀者來說,效率實在太低瞭。我希望看到的,比如新材料在催化劑載體上的應用突破,或者大型乙烯裂解裝置能效提升的具體百分比,這些“乾貨”信息點,需要我花費大量時間在繁復的錶格和不連貫的文字段落中去挖掘。它更像是各個地方協會或企業自行提交材料的匯總,缺乏一個統一的、高屋建瓴的編輯視角來提煉齣真正具有代錶性和前瞻性的行業脈搏,讀起來有些費神費力,像是在讀一份份未經深度整閤的年報匯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