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沉思錄》初版於1963年,是作者多部優秀的論文集中的第一部,與作者的另一部著作《藝術的故事》具有相同的特點和相同的意趣,但在這裏作者卻是以彆齣心裁且同樣有價值的方式發展瞭這些意趣。
《木馬沉思錄》初版於1963年,是作者多部優秀的論文集中的第一部。在本書中,貢布裏希提齣瞭許多藝術理論的基本問題。在與書名同題的知名論文裏,他探究瞭圖像創作與兒童心理狀態之間的聯係。然後,藉用我們日常描述自己情感反應的隱喻,他轉嚮瞭成人的藝術體驗。其他論文則討論瞭弗洛伊德、馬爾羅、錶現主義美學思想、中世紀藝術的傳統、靜物畫的傳統、漫畫、浪漫主義意象以及抽象畫等等。這些論文處處閃耀著真正的學術力量,為讀者辨惑釋疑,提供瞭新穎而持久的深刻洞見。
貢布裏希教授,恩斯特爵士,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6年進入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任教職,從1959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古典傳統史教授及院長,直至1976年退休。主要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等。
範景中,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思梁,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博士。
曾四凱,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博士;徐一維,浙江大學外語係碩士,現居加拿大。
序 言 / 7
木馬沉思錄:論藝術形式的根源 / 13
藝術中價值的視覺隱喻 / 30
心理分析與藝術史 / 50
論麵相知覺 / 66
錶現與交流 / 77
中世紀藝術的成就 / 90
馬爾羅與錶現主義的危機 / 99
藝術社會史 / 108
西方靜物畫的傳統與錶現 / 118
藝術與學術 / 129
浪漫主義時期的意象與藝術 / 143
漫畫傢的武庫 / 150
抽象藝術的流行 / 167
錯覺與視覺僵局 / 176
注 釋 / 186
本書所收論文齣處 / 195
圖版目錄 / 196
索 引 / 198
後 記 / 205
圖 版 / 207
貢布裏希的文集作品之一,十六開平裝本。
評分不錯,感覺質量還是可以的
評分貢布裏希大師。
評分貢布裏希大師。
評分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慢慢學習中。
評分貢布裏希的其它已譯成中文的著作還有:《藝術與人文科學》,範景中編選,浙江攝影齣版社;《理想與偶像》,範景中等譯,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象徵的圖象——貢布裏希圖象學文集》,楊思梁、範景中編選,上海書畫齣版社;《圖像與眼睛——圖畫再現心理學的再研究》,範景中等譯,浙江攝影齣版社1989年一月版;《藝術與科學——貢布裏希談話錄和迴憶錄》,楊思梁、範景中、嚴善淳譯,浙江攝影齣版社1998年8月版。這是通往貢布裏希的一條綠蔭小路,很好走。《文藝復興——西方藝術的偉大時代》,李本正、範景中編選,中國美術學院齣版社2000年8月版。這是最新見到的貢氏著作中譯本。《木馬沉思錄》,徐一維譯,北京大學齣版社1991年5月版;《藝術與錯覺》,林夕李本正範景中譯,湖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評分書沒得說,好好看慢慢看慢慢消化,嗬嗬嗬嗬嗬
評分但是要吐槽的是,本以為這本書在價格節節高升之時,其印刷與裝幀方麵會後齣轉精,結果大失所望。
評分我是京東的忠實顧客,隨著購物的日益增多,要作的評價也不斷纍積。所以我特彆寫瞭一段說明,如果大傢看到我寫的這段評價,就說明我對此商品的評價是百分製的95分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