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國內首部概括總結從先秦到民國的反貪啓示錄,史實與史識和的完美結閤,極大豐富瞭反貪治腐的理論體係。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從曆史中學習成功經驗,十八大以後,高壓反貪腐已然成為新常態,本書恰如“一麵明亮的鏡子,摺射齣曆朝曆代反貪鬥爭的經驗與教訓”。
★《求是》《中國紀檢監察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廉政網,隆重推薦!
內容簡介
雖曆代王朝興亡更替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貪汙腐敗如蟻嚙柱,久而久之,柱朽如渣,華屋遂轟然倒塌。在君主專製時代,反貪鬥爭猶如“割韭菜”,割瞭一茬又長齣一茬:開國之初狠抓反貪,中後期“尋租”之風愈演愈烈,到瞭執政末年則是民不聊生,始終無法走齣輪迴怪圈的尷尬。
《簡明中國反貪史》共分為先朝、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等十個章節,概括總結瞭中國曆史上各時期的反貪機製、反貪實踐以及反貪啓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總結曆史各時期反貪鬥爭的經驗,無疑對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十八大以後,高壓反貪腐已然成為新常態,“老虎”紛紛落馬,“蒼蠅”頻頻墜地。政府的屢屢重拳舉措,也促使整個社會對懲治和預防貪腐做進一步的思考。
作者簡介
王春瑜,1937年生於蘇州,後避日寇戰火,在建湖水鄉長大。196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班,1979年由上海師大奉調至中國社科院,曆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及明史研究室副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起,著有《明清史散論》《明朝酒文化》《交誼誌》《古今集》等學術專著七種,散雜文集二十餘種。主編《中國反貪史》獲第13屆中國圖書奬。《王春瑜明史文存》五捲本(商務印書館)、《王春瑜雜文精選集》上、下冊(人民齣版社)即將齣版。
精彩書評
★反貪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全麵深化改革的當下,加強用製度建設、法治規範、程序正義、紀律懲戒,使貪腐無以遁形,令握有公共權力者望而卻步!
——白鋼(著名政治學傢、曆史學傢) ★從上古賢王商湯久旱時的禱告詞,可知貪腐是人類社會的頑疾。《簡明中國反貪史》告訴我們,列祖列宗在澄清吏治方麵的不懈探索。存亡非天定,興衰豈無憑,曆史的經驗教訓不可不察。
——鄢烈山(著名時評傢、雜文傢) ★這書是貪官墨吏的錄鬼簿,更是打鬼捉妖的反貪經。古今一脈,且看其中的大教訓、好手段。
——李喬(《北京日報》編委、理論部主任) ★以古鑒今,知反腐倡廉任重道遠;鐵腕治貪,讓老虎蒼蠅無從藏身。王春瑜先生的《簡明中國反貪史》再版,對於黨中央零容忍、全覆蓋的反貪腐工作,毫無疑問具有重要的曆史藉鑒和現實促進作用。
——硃鐵誌(《求是》雜誌社副總編輯) ★史事驚心,乃政軌之鏡鑒;見微知著,是學術之正宗。
——伍立楊(知名散文傢) 目錄
再版序
第一章 先秦時期
第一節 上古三代貪賄的萌生
一、“大道既隱”,貪人齣現
二、“三代”國傢政權及貪賄和反貪的特徵
三、早期倡廉勤反貪賄的政治倫理
第二節 春鞦戰國貪賄與反貪的發展
一、春鞦時期列國間的貪賄
二、春鞦時期各諸侯國內的貪賄
三、春鞦時期反貪拒賄的義舉
四、戰國時期的貪賄與反貪
第三節 反貪賄暴斂的思想文化
一、揭露與譴責貪賄
二、樹立清廉勤政的典型
三、反貪賄暴斂內容
附論一 略述先秦時期反貪機製
附論二 早期反貪鬥爭的幾點啓示
第二章 秦漢時期
第一節 短命的秦皇朝
一、秦朝的監察機製及其運作
二、貪賄與急政
三、法傢政治文化中的反貪意識
第二節 在輝煌中走嚮滅亡的西漢皇朝
一、西漢的監察機製及其運作
二、貪汙橫行與漢武帝加強反貪力度
三、愈演愈烈的貪賄風
第三節 與腐敗為伍的新皇朝
第四節 在外戚宦官擅權中導嚮滅亡的東漢皇朝
一、東漢的監察機製及其運作
二、“退功臣,進文吏”政策下的前期吏治
三、難以遏製的貪賄風
第五節 秦漢時期反貪的啓示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
第一節 三國
一、監察機製及運作
二、曹魏政權的反貪實踐與吏政
三、諸葛亮的法治與清廉
四、孫吳的吏政
第二節 兩晉十六國
一、反貪機製及運作
二、西晉腐敗之風
三、東晉貪汙概況
四、十六國政權的反貪機製及實踐
第三節 南朝
一、南朝監察製度
二、劉宋吏治與寒人掌機要
三、齊統治集團的腐敗
四、梁朝貪汙之風與賀琛上疏
五、陳朝吏治及其覆亡
第四節 北朝
一、北朝監察製度
二、孝文帝班行俸祿與整頓吏治
三、北魏後期貪汙盛行與腐敗之風
四、東魏北齊的貪汙腐敗和反貪活動
五、西魏北周的改革與吏治
第五節 魏晉南北朝反貪的啓示
一、貪汙與門閥特權
二、反貪和改革
三、貪汙與政權存亡
第四章 隋唐時期
第一節 隋唐時期的貪汙
一、隋代的貪汙
二、唐代前期的貪汙
三、唐代後期的貪汙
第二節 隋唐時期的反貪機製
一、法律監督
二、監察製度
三、官吏管理製度
第三節 反貪實踐
一、隋代反貪汙
二、唐代前期反貪實踐
三、唐代後期的反貪實踐
第四節 反貪文化
第五節 反貪啓示錄
第五章 五代十國時期
第一節 五代十國時期的貪汙概述
一、五代十國的更替綫索
二、五代時期的貪汙狀況
三、十國時期的貪汙腐敗
第二節 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機製與成效
一、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製度
二、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成效
第三節 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文化
一、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文化
二、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啓示
第六章 宋遼西夏金
第一節 兩宋時期的貪汙腐敗
一、北宋的貪汙狀況
二、遼夏金的貪汙狀況
三、南宋的貪汙狀況
第二節 廉政與反貪機製
一、監察製度
二、法律規定
三、廉政措施
四、遼夏金的廉政與反貪機製
第三節 反貪實踐與成效
一、北宋時期的反貪狀況
二、南宋時期的反貪狀況
三、遼夏金的反貪實踐與成效
第四節 反貪文化
一、官員上書
二、儒士清議
三、史書方誌
四、民間諺語
第五節 反貪啓示錄
一、“吏不廉則政治削”
二、“嚴貪墨之罪”
三、“王者禁人為非,莫先於法令”
四、強化監督,防治並舉
五、反對“貪利祿而不貪道義”,提倡“做好人而不做貴人”
第七章 元朝
第一節 大濛古國時期的反貪措施
一、耶律楚材的反貪措施
二、乃馬貞氏稱製時期的貪汙之風
三、濛哥汗的反貪措施
第二節 元朝前期的貪汙與反貪汙鬥爭
一、世祖朝的法製建設和監察製度
二、阿閤馬理財及其違法活動
三、盧世榮事件
四、桑哥擅權及其貪贓
第三節 元朝中期的反貪鬥爭
一、成宗朝的貪贓之風與反貪鬥爭
二、仁宗之治與鐵木迭兒之奸
三、英宗新政與南坡之變
第四節 元朝後期的社會腐敗
一、燕鐵木兒和伯顔的擅權
二、脫脫“更化”
三、元朝最黑暗的歲月
第五節 元代的反貪文化和反貪啓示
一、士人和民間創造的反貪文化
二、元代的反貪啓示
第八章 明朝
第一節 明初反貪活動及反貪機製的建立
一、洪武時期的反貪風暴
二、明初反貪機製的建立
三、永樂、仁宣時期反貪鬥爭的繼續
四、正統年間貪風復燃
第二節 明中後期反貪鬥爭的新形勢
一、社會風氣的變化
二、明中後期貪汙受賄麵麵觀
三、明中後期反貪機製的逐漸破壞
四、明中後期統治階級內部的反貪人物
五、明中後期農民起義軍的反貪倡廉
第三節 明代的反貪文化
第四節 明代反貪鬥爭的啓示
第九章 清朝
第一節 清朝反貪概述
第二節 清朝反貪機製
一、反貪立法
二、清朝懲貪案舉要
三、監督防範機製
四、清朝財政經濟製度對反貪的影響
第三節 清朝反貪文化
第四節 清朝反貪的啓示
第十章 中華民國時期
第一節 臨時政府時期的反貪機製
一、《鄂州約法》的反貪原則
二、湖北軍政府的反貪法規和反貪機構——總監察處
三、南京臨時政府和《臨時約法》的反貪原則
四、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刑律中對貪汙腐敗罪行的具體規定
第二節 北洋政府時期的反貪機製
一、北洋政府時期的貪汙狀況
二、北洋政府時期根本大法中的反貪原則
三、北洋政府的反貪法規和機構
四、四個特殊形式的北洋軍閥政府的反貪法規
第三節 廣州武漢國民政府政治體係中的反貪機製
一、廣州武漢國民政府的反貪規定
二、廣州武漢國民政府的反貪機構
第四節 南京國民政府的“訓政”時期
一、《訓政綱領》、《“訓政”時期約法》和《五五憲草》中的反貪原則
二、南京國民政府“訓政”時期的反貪法規
三、南京國民政府“訓政”時期的反貪機構和運作
第五節 五院製度中的反貪立法和運作
一、監察院的反貪機製
二、中華民國的審計製度
三、南京國民政府的懲戒製度
第六節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反貪
一、抗戰時期的貪汙狀況
二、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反貪機構
三、戰時體製中的反貪運作
第七節 崩潰時期的南京國民政府
一、抗戰勝利後南京國民政府的腐敗
二、“崩潰”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的反貪機構
三、“軟骨”的南京國民政府反貪運作
第八節 民國時期的反貪文化及其反貪鬥爭的啓示
一、民國時期的反貪文化
二、民國時期反貪的經驗教訓
精彩書摘
兩宋民謠中的頌廉反貪
民謠諺語,是人們世世代代的生活經驗的高度總結與卓越智慧的長期積澱,有著極為豐富、深厚的內涵,是極富特色的傳統民間文化的形式之一。它是普通老百姓口頭創作的短篇韻文作品。其彆名俗稱很多,如“風謠”、“諺語”、“謠辭”、“民謠”、“百姓謠”等。
一個時代的民謠諺語,代錶瞭當時廣大民眾的意誌和情感,既能概括地反映現實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及其特色,又能典型地錶現當地老百姓的好惡與褒貶,具有鮮明的個性、針對性與諷喻性。兩宋時期的許多民間謠諺,就反映瞭人們對清官廉政的美好期望贊頌;同時也錶現齣入們對貪官汙吏的嚴厲譴責與憤恨;而且有的還揭露瞭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控訴瞭貪贓者的罪惡,貪汙行為的無恥;反映瞭廣大民眾遭受掠奪與勒索的痛苦和辛酸;從而,成為傳統的反貪文化內容之一。
兩宋時期的民間謠諺中,有大量的倡導廉潔、頌揚廉政的內容。宋人認為:往官之要,曰廉曰勤。嶽飛更是直率地指齣: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至於名相範仲淹,則其境界更高。他提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清心做官,莫營私利。這些至理名言,後多成為人們的口頭禪,轉化為歌謠民諺。
另外,當時還有勸廉、守廉的民謠。例如:世常羞貧賤,貧賤非我羞;人人為官莫斂財;住世一日,則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則做一日好事。否則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些或詩或歌的民謠,代錶瞭廣大民眾希望官場廉潔、官員廉正、不奢華、莫斂財的良好願望。
據傳,當時民歌謠諺中還廣為流傳著宋真宗寫的《勸學詩》:“富傢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韆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顔如玉。齣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誌,六經勤嚮窗前讀。”詩歌中既有勸人勤學苦讀的用意,也將讀書、做官、發財之間的關係寫得清楚明白。但不論怎麼說,學而優則仕,總比不學無術、隻顧投機鑽營和貪贓枉法要好。因此,時人又唱道:誰不愛,黃金屋;誰不羨,韆鍾粟;但他們也深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為官去貪汙;且富貴有餘樂,貧賤不堪憂。
兩宋時期,大量的民謠諺語錶達瞭人們對貪官汙吏的憤恨,尤其是對北宋末年童貫、蔡京、硃勔等人的切齒之恨。如貪官硃勔受寵,僅傢奴即有百餘人封官賜爵。其中受金帶者至有數十人。當時民謠說:金腰帶,銀腰帶,趙傢世界,硃傢壞!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以貪汙勒索的錢財而換取的腰帶到手後,又被高價轉賣,從而大獲其利。因此,人們對貪贓枉法之徒憤慨至極,認為“打破筒(指童貫),潑瞭菜(指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
有些詩歌民諺還揭露瞭貪官的罪惡與崇拜金錢的無恥嘴臉。南宋初,因大將張俊所領士兵自臀而下,文刺至足,故有“花腿軍”之名。然而,這些花腿軍成瞭他的私僕。他役使這些花腿搬運花石,在杭州為他修蓋太平樓。當時民謠道:“張傢寨裏沒由來,使他花腿抬石頭,二聖猶自救不得,行在蓋起太平樓。”不僅如此,他還派人到海外貿易,獲利幾十倍。於是,張俊成瞭當時的一大富翁,僅“歲收租米六十萬緡”,而且“傢多銀,每以韆兩鑄一毬,目為‘沒奈何’”。但人皆怨之,把他叫做“錢眼內坐”,給他取瞭個“鐵臉”的綽號。“鐵臉”者,“無廉恥,不畏人”之謂也。
貪官汙吏無恥,他們崇尚“欲得富,須鬍做”之道。其中,王黼尤為突齣,他公然把各種官職按不同等級定價齣售。於是,人們為他編瞭順口溜:三韆索,直秘閣;五韆貫,擢通判。以緻大官大貪,小官小貪,甚至無官不貪。官吏貪汙,實同盜賊,有時,貪官為害甚至倍過於賊。
在西夏的反貪文化中,同樣有許多哲理性、思想性、文學性三者兼具的民謠諺語。如對貪官汙吏追逐升官發財、貪婪成性、惟求享受的寄生生活抨擊道:“又穿服,又貯財寶,不用藉債;官爵已升,宮室已成,不缺用品”;“戶戶紫衣不繅絲,人人為官莫斂財”!這其中,既有控訴,也有諷刺,還有勸善戒惡民謠;世上正事三件:“畜牧、耕作和商販;天下壞事三件:騙盜、貪索和賭錢”。
洪武時期的反貪風暴
元朝末年,貪汙賄賂之風盛行,政府公開賣官鬻爵,大小官吏拼命搜括錢財,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硃元璋參加瞭起義,並領導農民推翻瞭元朝的統治,建立瞭明朝。
明朝建立後,伴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在許多開國功臣中孳生瞭居功自傲、貪圖富貴的享樂主義思想。另外,在明朝官僚機構中有許多元朝歸附的官吏,元末的貪汙之風也被他們帶到瞭官場中。因此,洪武初年的吏治較之元末並沒有多大改善,各級官吏貪贓枉法,地方豪強橫行無忌。在中央,戶部侍郎郭桓利用職權,勾結地方官吏,貪汙鞦糧190餘萬石,此外,他還侵吞瞭大量的金銀和寶鈔(摺閤成米達2200餘萬石);兵部侍郎王誌藉勾捕逃軍等事收受賄賂22萬貫;寶鈔提舉司官員造鈔690餘萬錠,隱匿143萬餘錠。連中央派往各地負責糾劾貪官的監察禦史也藉監察之名,瘋狂貪汙受賄。地方官吏的貪汙受賄行為也絲毫不比中央官吏遜色,他們利用徵收錢糧等機會肆意侵漁百姓,如浙西的州縣官吏在收鞦糧時,每收米一石,藉各種名目額外索取達900文,比正稅增加瞭近一倍。衙門的吏員也經常到村裏騷擾掠奪百姓。
硃元璋齣身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傢庭,17歲時,父母和兄長相繼死於災荒飢疫,從此無依無靠,過著以乞討為生、孤苦伶仃的生活。正是這樣的生活經曆,使硃元璋深知民間疾苦和貪官汙吏之危害,對勞動人民非常同情,對貪官汙吏恨之入骨,稱帝後經常勸勉官吏體恤民情,力戒貪賄。硃元璋認為官吏廉潔與否關係到民心嚮背和國之存亡,元朝就是亡於貪官汙吏,為此他立下瞭“殺盡貪官”的誓言,並采取瞭強有力的措施。
第一,硃元璋頒布瞭許多勸勉官吏的文書和誥諭,如《祖訓錄》、《臣戒錄》、《醒貪簡要錄》、《彰善癉惡錄》等。他還親自組織編寫瞭《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以下多總稱《大誥》三編)和《大誥武臣》。《大誥》三編選錄瞭當時全國刑事案件中的官民事例,連同《大誥武臣》共236個條目,其中150個條目是屬於懲治貪官汙吏的,因此《大誥》三編和《大誥武臣》實際上就是以懲治貪汙為主的案例匯編。硃元璋要求全體臣民戶備一套《大誥》三編,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有《大誥》三編者減一等,沒有者加一等。他還把《大明律》和《大誥》三編作為學生的必修課,並把它們列為科舉考試內容。在硃元璋的倡導下,《大誥》三編風行全國,人人讀之,人人講之。另外,硃元璋還規定每縣乃至村都要建“申明亭”,把貪官汙吏的名字及其罪狀列於其上,讓人人皆知,以示警戒。
第二,重典懲貪。硃元璋認為,治亂世必須用重典,對貪官汙吏尤其應當嚴懲。前麵所說的《大誥》三編和《大誥武臣》就是重典懲貪思想的反映。《大誥》並不是法律條文和量刑標準,而是一種“法外之法”,把“法外用刑”閤法化。《大誥》三編中的許多酷刑如族誅、淩遲、極刑、梟令、墨麵文身、挑筋去膝蓋、剁指、斷手、刖足、閹割為奴、斬趾枷令等30餘種都為《大明律》所未設。同一犯罪,尤其是貪汙罪,《大誥》三編的處罰要比《大明律》大大加重瞭。硃元璋還創立瞭“剝皮實草”之刑,規定貪汙60兩銀子以上者,砍頭示眾,並剝皮實草,將之掛於公座之旁,使官吏一見便觸目驚心。
第三,對於貪官汙吏,即便是功臣宗親,硃元璋也一律嚴懲不貸。永嘉侯硃亮祖齣鎮廣東時,收受賄賂、貪贓枉法,強迫番禺知縣道同釋放犯法的土豪和親戚,並誣告道同緻死。硃元璋得知此事後,將硃亮祖及其侄子硃暹依法處死。
第四,查辦大案要案。最為有名的兩樁大案是“空印案”和“郭桓案”。
當時按照規定,每年布政司和府、州、縣衙都得派計吏到戶部報告錢糧、軍需等財政收支項目,經過戶部審核數目完全符閤者,纔準許報銷。如果錢糧數字有分、毫、升閤不攏,整個報銷冊便被駁迴,重新填造。布政司離京師遠的有六七韆裏,近的也有韆裏上下,所以為瞭減少來迴奔走的麻煩,上計吏習慣上都帶有預備好的蓋過官印的空白文冊,如遇戶部駁迴則改填。洪武十五年,硃元璋發現瞭這一情況,認為其中一定有貪汙舞弊行為,決定嚴加查辦,自尚書至守令皆被處死,其他被判處杖刑並發配邊關者不計其數,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空印案”。“空印案”隻是硃元璋懷疑其中有詐,未有貪汙之確證,但預持空白文書,遇戶部駁迴即改填的做法畢竟不符閤財政審查製度,無疑為貪汙分子大開方便之門,久而久之,到戶部核錢糧、軍需之差也必定會成為貪汙受賄的淵藪。因此“空印案”是硃元璋打擊貪官汙吏的重大舉措。
繼“空印案”之後,洪武十八年,硃元璋又查處瞭一件侵吞鞦糧的特大貪汙案件——“郭桓案”。如前所述,郭桓利用職權貪汙瞭大量鞦糧以及金銀和寶鈔,摺閤米共達2400餘萬石。此案還牽連到戶部其他官吏以及布政司的官吏和地方豪強。案發後,硃元璋下令“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處死”,追還贓款遍天下。
“空印案”和“郭桓案”共殺瞭八萬人之多,規模之大可想而知。
第五,在反貪運動中,硃元璋還規定百姓可以將貪官汙吏“綁縛赴京治罪”,即使沒有文引(明代過關卡需要的憑證),關津也要放行,不得阻擋,有敢阻擋者,一律處死,而且株連九族。又鼓勵人民加強對官吏的監督,規定如果地方官巧立名目、害民取財,允許百姓聯名赴京告發。在硃元璋的號召下,常熟縣陳壽六等三人把貪殘害民的官吏顧英綁縛至京麵奏,硃元璋當即賞賜陳壽六鈔30錠,三人衣服各兩件,還免除瞭他們的雜役,並警告地方官吏:膽敢對陳壽六打擊報復者,一律處死並株連九族。
第六,大力錶彰廉吏。奬廉與懲貪是相輔相成的,也是反貪運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硃元璋對此給予瞭高度的重視,大膽破格提拔著名的廉吏,如金華知縣王興宗以清正廉潔聞名,被提升為蘇州知府,後又提升為河南布政使。硃元璋還親自召見或旌錶廉能卓異者,如洪武八年,因濟寜知府方剋勤為官清廉,所轄之地百姓富足,安居樂業,硃元璋乃親自召見;嘉興府布衣王升寫信給其子平涼知縣王軫,勸勉他“凡事須清心潔己,以廉自守”,“勿以富貴為念”,硃元璋得知此事後,立即派人到王升傢予以奬賞,還親自撰寫詔書旌錶,並將王升的傢信公布於全國,以樹立典範。綜觀硃元璋的整個帝王生涯,一手抓懲貪,一手抓倡廉是他一貫的反貪措施。
硃元璋所進行的反貪運動,無論其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用刑之酷及深入程度,都是史無前例的。
……
簡明中國反貪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明中國反貪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