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魏氏伤科的创始人魏指薪先生出生于中医世家,他于1925年到上海开设门诊,逐渐名声大噪。历经四代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魏氏伤科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一大骨伤流派。
《中医骨科特色流派丛书:魏氏伤科外用药精粹》由魏氏伤科第三代传人李飞跃和第四代传人胡劲松编著,详细介绍了魏氏伤科的外用药经验,可供中医骨伤科、中医外科、中药制剂等相关专业临床、教学与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 中医伤科外治源流
第二章 中药外治法现代研究
第一节 中药外治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中药外治的作用机理研究
第三节 中药外用功效研究
第三章 中药外治的优点
第四章 常用的中药外治法
第一节 敷贴法
第二节 搽擦法
第三节 熏洗湿敷法
第四节 热熨法
第五节 药条
第六节 中药离子导人
第五章 魏氏伤科源流
第一节 魏氏伤科发展简史
第二节 魏氏伤科学术医技特色
第三节 魏氏伤科学术思想
第四节 魏氏伤科部分传人简介
第六章 魏氏伤科外用药物
第一节 敷药
第二节 软膏
第三节 膏药
第四节 散剂
第五节 药水
第六节 洗方
第七节 熨药
第八节 熏蒸方
第七章 魏氏伤科中药外治验案举隅
第一节 内伤
第二节 骨折
第三节 脱骱
第四节 伤筋
第五节 杂病
第六节 汤火伤
第八章 魏氏伤科外治中药现代研究
第一节 断骨膏(衡通贴膏)
第二节 消肿散
第三节 消瘀散
第四节 蒸敷方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中医骨科特色流派丛书:魏氏伤科外用药精粹》:
经过几次医疗活动,魏指薪声名鹊起,逐渐在上海人民群众中建立了声望,就诊者日见增多。
抗日战争爆发后,魏指薪从南市迁至法租界的吕班路(现为重庆南路),先后在两个地方设立诊所,每天就诊者竞达400人次左右,各种创伤与疾病众多,使魏氏伤科学术流派的理法方药更臻完善,并具有鲜明的特色。
1955年,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魏指薪放弃了私人开业,带领两个女儿淑英、淑云和两个门婿施家忠、李国衡一起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及其附属广慈医院、仁济医院工作。进入高等学府后,魏指薪接触更多西医同道,也更多地获得向西医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所谓医海无涯,唯德是馨,唯效是尚,他开始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从此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二、第二代传人李国衡李国衡出生于江苏扬州邗江方巷乡一个农民家庭,从小聪明懂事,幼时入私塾读书,1938年通过亲戚介绍,到上海学医,师从魏指薪。中医伤科的学徒与其他科的不同,既要能文,又要善武,还要学会中药炮制及制药。在拜师后的5年里,李国衡学文习武,并且学习中药炮制及研粉、制丸、做膏药等制药技术。中医骨伤科需要为脱位、骨折的患者复位愈伤,所以需要医者具有深厚的功力。李国衡勤奋努力,每天早上5点起床,跟随魏指薪到公园习拳练武,练习少林拳基本功,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老年,寒暑不易,风雨无阻。他的严格自律和勤奋为手法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学习中医需要良好的中文基础,所以,上过9年私塾的李国衡晚上还自己到邻居处继续进修中文。
魏指薪为人和善,但是对待学生异常严苛。他的两个亲戚跟他学医,因为总达不到他的要求,都被他不留情面地打发走了。而对聪明好学、刻苦努力的李国衡,魏指薪非常看重,认为他大有培养前途。1年后,李国衡正式拜师,5年满师后,他又在当时的卫生部门考核中以优异的各科成绩顺利获得开业许可证。
李国衡没有就此离开魏指薪,他认为老师培养自己费了一番苦心,应有所回报。于是他继续留在位于法租界吕班路的魏指薪诊所,尊师如父,协助魏指薪诊治病患,每日多达400余人,其中200人是免费治疗。魏指薪不仅有了一个得力的助手,并且认准李国衡继承自己的医术衣钵。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国衡与魏家的关系日益亲密,他待师如父,魏指薪视其如子,有心选他为婿。1949年他与魏指薪三女儿魏淑云成婚,他和魏指薪也由师徒关系转为翁婿关系。
悬壶济世是最崇高的为医境界,也是李国衡毕生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跟随岳父魏指薪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关闭了私人诊所,来到当时的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工作,之后又到了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及瑞金医院工作,将他的才能全面发挥在科研、教学和医疗上,积极推动中医伤科发展及中医和西医的结合。
1958年,李国衡在仁济医院担任伤科主治医师。一天,一家工厂送来一位急诊患者,其腰部被从楼上掉下的一包几百斤的棉纱压伤,造成髋关节前脱位,而且是髋关节脱位中最严重的闭孔脱位。患者、家属及同事都焦急地望着李国衡,西医问他是否需要医疗配合,他沉着地说:“不用麻醉,也不要什么药物,只要一块门板!”患者被送往一间大治疗室后,躺在门板上,李国衡在无麻醉情况下,用手法对患者进行了一次性复位。
……
前言/序言
中医骨科特色流派丛书:魏氏伤科外用药精粹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医骨科特色流派丛书:魏氏伤科外用药精粹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