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綫與電波傳播

天綫與電波傳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曹祥玉,高軍,鄭鞦容 著
圖書標籤:
  • 天綫
  • 電波傳播
  • 電磁場
  • 無綫通信
  • 射頻電路
  • 天綫設計
  • 電波特性
  • 無綫電工程
  • 通信工程
  • 信號處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61503
版次:1
商品編碼:1170634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通信與導航係列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教材根據“天綫與電波傳播”課程標準的要求而編寫,詳細介紹瞭天綫與電波傳播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基本規律以及工程應用實際和相關新技術,內容包括天綫及電波傳播兩大部分。
天綫部分介紹瞭天綫理論基礎、對稱振子與陣列天綫、常用綫天綫、麵天綫以及工程中應用較多的智能天綫、衛星通信天綫、航空綫電導航係統地麵設備天綫,以及近年來齣現的超材料天綫。電波傳播分為綫電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地麵波傳播、天波傳播以及視距傳播五部分。結閤作者多年來的教學和科研經驗,重點拓展瞭天綫與電波傳播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以及近年來新的天綫技術。為瞭切實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所學內容,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中每章末均附有習題。

作者簡介

空軍工程大學信息與導航學院教授,曾獲國傢科技進步三等奬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奬各2項;編著有:微波技術與天綫(2008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齣版社,獲空軍工程大學信息與導航學院優秀教材一等奬。

目錄

目 錄

第1章 天綫理論基礎 1
1.1 概述 1
1.1.1 天綫的主要功能 1
1.1.2 天綫的輻射機理 2
1.1.3 天綫的分類 5
1.2 天綫輻射問題的麥剋斯韋方程解 6
1.3 天綫的基本輻射單元 8
1.3.1 電基本振子 8
1.3.2 磁基本振子 13
1.3.3 縫隙基本振子 18
1.4 天綫的基本電參數 19
1.4.1 方嚮圖函數及方嚮圖 19
1.4.2 主瓣寬度、副瓣電平與前後比 22
1.4.3 方嚮性係數、效率和增益 24
1.4.4 天綫的輸入阻抗 27
1.4.5 天綫的極化 28
1.4.6 天綫的帶寬 29
1.4.7 天綫的有效長度 30
1.5 互易定理與接收天綫電參數 31
1.5.1 互易定理 31
1.5.2 接收天綫的等效電路和最大接收功率 35
1.5.3 有效麵積Ae 36
1.5.4 等效噪聲溫度* 38
本章小結 41
習題1 42
參考文獻 44
第2章 對稱振子與陣列天綫 45
2.1 對稱振子天綫 45
2.1.1 對稱振子上的電流分布 45
2.1.2 對稱振子的遠區輻射場和方嚮圖 46
2.1.3 對稱振子的主要特性參量及輻射場統一錶達式 49
2.1.4 印刷對稱振子 53
2.2 天綫陣 54
2.2.1 二元天綫陣 54
2.2.2 N元均勻直綫式天綫陣 57
2.2.3 方嚮圖乘積定理及其應用 67
2.3 地麵對天綫方嚮圖的影響 77
2.3.1 鏡像法 77
2.3.2 理想導電地麵上垂直對稱振子 79
2.3.3 理想導電麵上水平對稱振子 80
2.3.4 鏡像原理在陣列天綫中的應用 81
2.4 自適應天綫 82
2.4.1 自適應天綫的基本結構 83
2.4.2 自適應天綫的工作原理 84
2.4.3 最佳準則和自適應算法 85
2.4.4 自適應天綫的基本用途 85
本章小結 86
習題2 87
參考文獻 88
第3章 常用綫天綫 89
3.1 水平對稱天綫(短波通信天綫) 89
3.1.1 雙極天綫 89
3.1.2 籠形天綫 94
3.1.3 摺閤振子天綫 96
3.2 直立天綫 97
3.2.1 直立架設天綫 97
3.2.2 直立天綫性能的改善 98
3.2.3 常見的幾種垂直天綫 100
3.3 環天綫 103
3.4 綫天綫的饋電 104
3.4.1 平行雙綫饋電 105
3.4.2 同軸傳輸綫饋電 105
3.5 行波天綫 108
3.5.1 菱形天綫 108
3.5.2 魚骨天綫 114
3.5.3 八木天綫(YAGI―UDA Antenna) 115
3.5.4 背射天綫 121
3.5.5 對數周期天綫 121
3.5.6 螺鏇天綫(Helical Antenna or Helix Antenna) 128
3.6 電視發射天綫 133
3.6.1 正交振子 133
3.6.2 電視發射天綫(蝙蝠翼天綫) 134
3.7 縫隙天綫 135
3.7.1 有限金屬平麵上的縫隙天綫 135
3.7.2 波導縫隙天綫 135
3.7.3 諧振式縫隙陣 137
3.7.4 非諧振式縫隙陣 138
3.8 微帶天綫 139
3.8.1 微帶天綫輻射原理 139
3.8.2 輻射場及方嚮圖函數 139
3.8.3 散射特性及RCS減縮技術 141
3.8.4 微帶天綫陣 148
本章小結 148
習題3 148
參考文獻 150
第4章 麵天綫理論和常用麵天綫 151
4.1 麵天綫理論 151
4.2 惠更斯-菲涅爾原理 152
4.3 等效原理和麵元的輻射場 152
4.3.1 等效原理 152
4.3.2 惠更斯源的場 153
4.4 平麵口麵輻射場特性 154
4.4.1 矩形同相口徑的輻射場 154
4.4.2 圓形同相口徑的輻射場 159
4.4.3 口麵場相位分布對方嚮圖的影響 160
4.5 喇叭天綫 164
4.5.1 喇叭天綫的結構及分類 164
4.5.2 喇叭天綫的口麵場分布 165
4.5.3 喇叭天綫的方嚮性 167
4.5.4 喇叭天綫的設計 170
4.5.5 喇叭天綫的阻抗及匹配 173
4.6 反射麵天綫 173
4.6.1 鏇轉拋物麵天綫 174
4.6.2 卡賽格倫天綫 179
4.6.3 賦形拋物麵天綫 182
本章小結 183
習題4 184
參考文獻 185
第5章 智能天綫 186
5.1 概述 186
5.1.1 智能天綫的基本概念 186
5.1.2 智能天綫工作原理 186
5.1.3 智能天綫的分類 187
5.1.4 智能天綫的基本用途 188
5.2 自適應波束形成 189
5.2.1 自適應波束形成最優準則 189
5.2.2 自適應波束形成算法 191
5.2.3 魯棒自適應波束形成算法 201
5.3 波達方嚮估計 204
5.3.1 DOA估計傳統算法 204
5.3.2 MUSIC算法 205
5.3.3 ESPRIT算法 207
5.3.4 解相關算法 209
5.4 陣列誤差校正 216
5.4.1 陣列誤差校正概念和作用 217
5.4.2 陣列誤差校正算法 217
5.5 智能天綫的實現 220
5.5.1 實現方案 220
5.5.2 智能天綫的硬件實現 221
5.5.3 智能天綫算法軟件實現 222
本章小結 231
習題5 231
參考文獻 231

第6章 常用衛星通信天綫 234
6.1 反射麵天綫 234
6.1.1 拋物麵天綫 234
6.1.2 卡塞格倫天綫 235
6.1.3 格裏高利天綫 235
6.1.4 環焦天綫 236
6.1.5 偏饋型天綫 236
6.1.6 多頻段天綫 237
6.2 平闆陣列天綫 239
6.3 螺鏇天綫 241
6.4 喇叭天綫 241
6.5 動中通天綫 242
6.5.1 機械掃描反射麵天綫 243
6.5.2 一維相掃的平闆陣列天綫 247
6.5.3 全相掃共形相控陣天綫 249
參考文獻 252
第7章 航空綫電導航係統地麵設備
天綫 253
7.1 中波導航機天綫 253
7.1.1 應用、配置與性能 254
7.1.2 天綫類型 254
7.1.3 天綫調諧箱 254
7.1.4 天綫轉換裝置 255
7.2 超短波定嚮係統天綫 255
7.2.1 應用、配置與性能 256
7.2.2 超短波定嚮天綫類型 256
7.2.3 超短波定嚮天綫發展 256
7.2.4 準多普勒相位式測角 256
7.3 伏爾係統地麵天綫 257
7.3.1 性能 257
7.3.2 普通伏爾天綫 257
7.3.3 多普勒伏爾天綫 258
7.3.4 精密伏爾天綫 259
7.4 塔康天綫 259
7.4.1 配置及性能 260
7.4.2 類型 260
7.4.3 關鍵技術 260
7.4.4 機械掃描塔康天綫 261
7.4.5 電子掃描塔康天綫 262
7.5 精密進場雷達天綫 263
7.5.1 配置與性能 264
7.5.2 天綫組成 264
7.5.3 天綫饋電方式 264
7.5.4 輻射波束形成及工作過程 264
7.6 米波儀錶著陸係統天綫 264
7.6.1 天綫的組成及功能 265
7.6.2 航嚮天綫 265
7.6.3 下滑天綫 267
7.6.4 指點信標天綫 269
7.7 分米波儀錶著陸係統天綫 270
7.7.1 航嚮天綫陣 271
7.7.2 下滑天綫陣 272
7.7.3 測距應答器天綫陣 274
7.7.4 外場監測天綫 275
7.8 微波著陸係統天綫 275
7.8.1 天綫的組成、配置與功能 276
7.8.2 掃描天綫 276
7.8.3 輔助天綫 280
習題7 281
參考文獻 282
第8章 超材料天綫 283
8.1 超材料的概念 283
8.1.1 電磁帶隙結構(EBG, Electromagnetic Band Gap) 284
8.1.2 左手媒質(LHM, Left-hand
Material) 285
8.1.3 逆Snell定律 285
8.1.4 逆多普勒(Doppler)效應 286
8.1.5 逆Goos_Hanchen效應 286
8.1.6 頻率選擇錶麵(FSS,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287
8.2 超材料寬帶天綫 287
8.2.1 寬帶超材料結構設計 287
8.2.2 超材料加載寬帶天綫設計與實現 289
8.2.3 基於SRR結構的超寬帶陷波天綫 290
8.3 超材料高增益天綫 292
8.3.1 超材料覆層提高天綫增益原理 292
8.3.2 基於超材料的高增益喇叭天綫 297
8.4 超材料隱身天綫 300
8.4.1 基於空間場對消原理的隱身天綫 300
8.4.2 加載吸收電阻的超材料隱身天綫 312
8.4.3 完美吸波材料隱身天綫 323
本章小結 338
參考文獻 338
第9章 電波傳播 340
9.1 引言 340
9.2 綫電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 343
9.2.1 自由空間傳播的場強及
接收功率 343
9.2.2 自由空間基本傳播損耗L0 344
9.2.3 實際電道傳播損耗L和基本
傳播損耗Lw 344
9.3 地麵波傳播 345
9.3.1 地球錶麵的特性 345
9.3.2 大地對電波的吸收與波前傾斜的概念 347
9.3.3 地麵波場強的計算 349
9.3.4 不均勻性對電波傳播的影響 353
9.3.5 地下和水下傳播 354
9.4 天波傳播 358
9.4.1 電離層的形成、結構與變化 358
9.4.2 電離層的等效電參數 361
9.4.3 電波在電離層中的傳播 363
9.4.4 短波天波傳播 366
9.4.5 中波天波傳播 371
9.4.6 長波天波傳播 372
9.4.7 外層空間傳播 373
9.5 視距傳播 378
9.5.1 視綫距離與亮區場的計算 379
9.5.2 地形起伏對微波傳播的影響 386
9.5.3 低空大氣層對微波傳播的影響 393
9.5.4 地麵移動通信中的電波傳播 397
本章小結 402
習題9 404
參考文獻 405

前言/序言


《星辰的低語:宇宙電波的奧秘與探索》 仰望浩瀚星空,我們總會被那閃爍的星光所吸引,而在這光芒背後,隱藏著更深邃、更廣闊的秘密——宇宙中的電波。它們如同無形的信使,穿越億萬光年的距離,攜帶著恒星的誕生與毀滅、星係的碰撞與演化,甚至可能是來自遙遠文明的低語。《星辰的低語》將帶領您踏上一段激動人心的宇宙探索之旅,揭開宇宙電波的神秘麵紗,領略天體物理學的無窮魅力。 第一章:電波的起源——從普朗剋到哈勃的目光 宇宙中的電波並非憑空産生,它們是物理定律作用下的必然産物。本章將從微觀的量子世界齣發,介紹黑體輻射的經典理論,引齣普朗剋量子假說如何革新瞭我們對能量發射的理解。我們將詳細闡述熱輻射的原理,解釋為什麼炙熱的天體能夠發齣各種頻率的電磁波,包括我們肉眼可見的光。 隨後,我們將視角轉嚮宏觀宇宙,介紹赫茲通過實驗驗證電磁波的存在,以及麥剋斯韋方程組如何統一瞭電與磁,預言瞭電磁波的存在及其傳播速度。這一理論的提齣,為後來天文學傢利用電波觀測宇宙奠定瞭堅實的理論基礎。 我們將深入探討恒星的生命周期中所産生的電波。從年輕恒星形成區域的分子雲輻射,到主序星的日冕活動産生的射電噪聲,再到紅巨星和白矮星的演化過程中釋放齣的不同譜段的電波,每一類恒星都在用電波訴說著自己的故事。超新星爆發,作為恒星生命終結的壯麗景象,會産生極其強大的射電輻射,其衰變過程更是為我們提供瞭研究宇宙高能粒子加速機製的寶貴窗口。 第二章:電波的載體——從微波背景到星係核心的脈衝 宇宙廣闊無垠,電波的傳播離不開各種“載體”的媒介。本章將聚焦於那些能夠顯著影響或攜帶宇宙電波的重要天體結構和現象。 我們首先將深入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這束來自宇宙大爆炸“餘暉”的微弱信號,承載著宇宙最古老的信息,是理解宇宙早期演化、幾何結構和物質組成的“金標準”。我們將詳細介紹CMB的發現曆程,分析其在不同頻率上的漲落,以及這些漲落背後所蘊含的宇宙學參數,例如宇宙的年齡、物質密度和暗能量的含量。 接著,我們將目光投嚮星係。星係不僅是恒星的集閤體,更是復雜的射電輻射源。本章將重點介紹活動星係核(AGN)的射電發射。這些位於星係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通過吸積物質形成吸積盤,並噴射齣強大的相對論性等離子體噴流,成為宇宙中最強的射電輻射源之一。我們將剖析不同類型的AGN,如塞弗特星係、射電星係和類星體,闡述它們的射電光譜特徵以及噴流的形成機製。 此外,我們還將探討中性氫(HI)的存在如何成為觀測宇宙大尺度結構的“探針”。中性氫原子在21厘米波長處會發齣特徵譜綫,通過觀測這些譜綫,天文學傢可以繪製齣宇宙中物質的分布圖,研究暗物質的分布和星係的形成與演化。 第三章:電波的偵測——從地麵射電望遠鏡到太空探測器的眼睛 要捕捉那些穿越星辰大海的電波信號,需要極其靈敏和先進的觀測設備。本章將帶您走近那些“傾聽”宇宙的眼睛——各種類型的射電望遠鏡及其觀測技術。 我們將詳細介紹地麵射電望遠鏡的構造原理,從單碟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拋物麵天綫,到射電乾涉儀如何通過閤成孔徑技術實現更高的分辨率,我們將一一解讀。您將瞭解到不同口徑的望遠鏡如何觀測不同頻率的電波,以及它們在科學研究中的具體應用,例如觀測脈衝星、分子雲和係外行星的射電信號。 然而,地球的大氣層會對某些頻率的電波産生吸收和乾擾。因此,太空射電望遠鏡的齣現,為我們打開瞭觀測宇宙的新窗口。我們將介紹不同軌道上的太空望遠鏡,例如那些專注於微波觀測或更高頻率射電觀測的設備,以及它們如何剋服大氣層的影響,捕捉到更純淨、更微弱的宇宙電波信號。 此外,本章還將介紹脈衝星和類星體等天體的射電輻射如何被用來作為“宇宙時鍾”和“宇宙燈塔”,為我們精確測量宇宙距離和探測引力波提供重要的參考。我們將深入探討射電望遠鏡在搜尋地外文明(SETI)項目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分析接收到的射電信號來尋找可能的智慧生命跡象。 第四章:電波的解讀——從光譜分析到宇宙演化的故事 接收到電波信號隻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解讀這些信號所蘊含的豐富信息。本章將帶您領略電波數據的分析方法,以及它們如何幫助我們構建宇宙的演化圖景。 我們將深入探討光譜分析技術。通過分析不同頻率的電波強度,我們可以獲得天體的溫度、密度、化學組成以及運動速度等關鍵信息。例如,特定元素的譜綫可以指示齣恒星和星際介質的化學構成,多普勒效應可以揭示天體的運動方嚮和速度,從而幫助我們計算恒星的軌道、星係的鏇轉以及宇宙的膨脹速率。 本章還將重點介紹塞曼效應和法拉第鏇轉等現象,它們如何幫助我們研究天體磁場的強度和方嚮。磁場在恒星活動、星係形成以及宇宙射綫傳播等方麵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我們將深入分析射電輻射的各項參數,例如亮度溫度、譜指數和極化率,以及它們如何反映天體的物理狀態和輻射機製。例如,同步輻射是許多高能天體(如脈衝星和活動星係核)的射電輻射的主要機製,通過分析其譜指數,我們可以推斷齣加速粒子的能譜。 最後,我們將以一個宏大的視角審視電波天文學如何幫助我們構建一幅完整的宇宙演化圖景。從早期宇宙的暴脹模型,到第一代恒星和星係的形成,再到星係的碰撞與閤並,直至我們今天所見的宇宙結構,電波觀測為我們提供瞭不可或缺的證據,幫助我們理解宇宙從誕生至今的跌宕起伏。 第五章:電波的未來——從係外行星的生命信號到宇宙的終極奧秘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對宇宙電波的探索也將邁嚮更遙遠的未來。《星辰的低語》的最後一章將展望電波天文學的未來發展方嚮,以及它可能為我們揭示的宇宙終極奧秘。 我們將探討新一代射電望遠鏡陣列的建設,例如平方公裏陣列(SKA),它們將以前所未有的靈敏度和分辨率,深入觀測宇宙的每一個角落,探測更微弱的信號,揭示更遙遠的宇宙。 本章還將重點關注利用射電波探測係外行星及其潛在生命信號的可能性。雖然目前主要集中在光學和紅外波段,但對係外行星大氣的射電觀測,以及尋找潛在智慧文明發齣的“技術信號”,將成為未來射電天文學的重要方嚮。 我們將深入探討引力波與射電波的聯閤觀測,以及它們如何為我們提供理解黑洞閤並、中子星碰撞等極端宇宙事件的全新視角。引力波探測器能夠感知時空的漣漪,而射電望遠鏡則能捕捉到這些事件發齣的電磁輻射,兩者的結閤將提供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 最後,我們將思考電波天文學可能為我們解答的宇宙終極問題。例如,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是否還有其他我們未知的物理定律?我們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星辰的低語》將以對這些終極問題的探索作為收尾,鼓勵讀者繼續關注和探索宇宙的無限可能。 《星辰的低語:宇宙電波的奧秘與探索》是一本旨在為廣大天文愛好者、學生以及對宇宙充滿好奇的讀者提供全麵而深入的宇宙電波知識的讀物。本書避免瞭枯燥的公式推導,以生動形象的語言,結閤最新的科學發現,帶領讀者走進一個充滿奇跡的射電宇宙。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對無綫通信領域充滿好奇的初學者,我最近有幸接觸到瞭一本名為《天綫與電波傳播》的書。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從封麵和目錄來看,我就已經感受到瞭它所蘊含的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張通往無綫世界奧秘的地圖。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不同類型天綫的介紹部分感到興奮,比如拋物麵天綫、偶極子天綫以及更復雜的陣列天綫等等。我猜想,書中一定會詳細闡述這些天綫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各自的適用場景。同時,我對“電波傳播”這一部分也充滿瞭期待。眾所周知,無綫信號的傳輸並非易事,它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反射、衍射、散射、衰落等等。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解釋這些物理現象,並提供相應的數學模型和分析方法,幫助我理解電波是如何在空氣中穿梭,最終抵達接收端的。我還會關注書中是否會提到一些實際的應用案例,例如手機通信、衛星通信、雷達係統等等,這些都能讓我更直觀地感受到天綫和電波傳播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強烈的學習動力,我迫不及待地想開啓我的探索之旅。

評分

最近讀瞭幾篇關於無綫電技術發展史的文章,對早期無綫電通信的發展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而《天綫與電波傳播》這本書,我個人認為它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梳理瞭這項技術演進脈絡的文獻。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書名和一些零散的介紹中,我推測書中可能會包含對早期經典天綫設計的深入分析,例如赫茲振子、郎之萬天綫等。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提及這些先驅者是如何在有限的理論和技術條件下,創造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天綫設計的。同時,我對“電波傳播”部分的描述也非常感興趣,畢竟早期人們對電波的認識也並非一蹴而就,書中是否會追溯電波傳播理論的建立過程,例如馬可尼的實驗,以及後來希爾伯特、惠勒等人的理論貢獻。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曆史性的圖錶和插畫,能夠讓我直觀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科學傢的探索精神和技術創新的艱辛。這類書籍對於我這種曆史愛好者來說,不僅能夠瞭解技術本身,更能從中汲取智慧和靈感。

評分

老實說,我是一個對技術細節不太敏感的人,但最近因為工作需要,我不得不開始瞭解一些關於無綫通信的知識,而《天綫與電波傳播》這本書就這樣進入瞭我的視野。雖然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研讀,但光看書名,我就覺得它涵蓋瞭一個相當大的技術範疇。我比較關注的是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或者計算方法,能夠幫助我快速估算天綫的性能,或者預測電波在特定環境下的傳播路徑。比如說,如果我需要設計一個簡單的無綫信號發射裝置,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關於天綫選擇和布局的指導原則?或者說,在室內環境或城市環境中,電波傳播會遇到哪些障礙,又該如何剋服?我希望這本書不會過於晦澀難懂,能夠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一些復雜的概念。我也會關注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最新的技術發展,例如5G、Wi-Fi 6等,這些都與天綫和電波傳播息息相關,如果能瞭解到這些前沿信息,對我來說將非常有幫助。總的來說,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些能夠直接應用於實際工作中的解決方案。

評分

最近在整理書架時,偶然翻到一本《天綫與電波傳播》,雖說我對這方麵的東西不算特彆精通,但這本書的裝幀和內容簡介還是引起瞭我的注意。我特彆注意到其中提到瞭“電磁場理論”的基礎概念,這讓我聯想到高中時期學習的物理知識,當時對麥剋斯韋方程組就充滿瞭敬畏,覺得它們簡直是描述宇宙的語言。我個人對理論知識的嚴謹性和邏輯性要求比較高,所以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基本原理,並且將它們與實際的天綫設計和傳播過程聯係起來,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很好奇書中是如何處理“邊界條件”和“輻射阻抗”這些概念的,它們聽起來就充滿瞭技術挑戰。另外,書中對“傳播模型”的介紹,比如自由空間傳播、地麵波傳播、視距傳播等等,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直觀的圖示或者比喻,幫助我理解不同傳播環境對信號的影響。作為一個喜歡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的學習者,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構建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讓我在理解天綫和電波傳播的復雜世界時,能夠有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

評分

不得不說,《天綫與電波傳播》這本書,光是聽名字就有一種“硬核”科技的感覺。我個人平時對一些比較抽象的學科,比如數學和物理,總是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喜愛。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嚴謹的數學推導和清晰的物理模型,尤其是關於天綫輻射場的計算,以及各種傳播因子是如何影響電波的。我猜想書中一定會涉及一些重要的數學工具,比如傅裏葉變換、積分方程等,這些都是理解復雜電磁現象的關鍵。我也會關注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數值計算方法或者仿真軟件的應用技巧,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動手實踐,並且希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的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如何利用軟件工具來模擬天綫的性能和電波的傳播,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將大大提升。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係統學習,我能夠對天綫和電波傳播的背後原理有一個更深刻、更全麵的理解,甚至能夠挑戰一些更復雜的工程問題。

評分

不錯~~~~~~~~~~~

評分

說實話,基本都是天綫的內容。電波傳播內容幾乎為0,而且太

評分

印刷還行,是正版的。推薦

評分

滿意

評分

評分

不錯~~~~~~~~~~~

評分

印刷還行,是正版的。推薦

評分

好的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