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圣、陈寅恪亲传弟子——杨联陞的探微之作
《国史探微》为知名汉学家杨联陞先生的论文集。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学术论文,此书的写作态度虽然是严肃的,力求深入,探索精微,其叙述方式却是娓娓道来,极具趣味性。其内容正体现杨先生的治学风格,涉及面颇广,14篇文章有的谈古时人们的作息时间,有的谈历史上的女主,有的谈宋代的纸币形状,有的谈寺院与当铺的关系……让读者在不那么枯燥的阅读中体会到历史的真实。
杨联陞教授最难得的不仅在于思想敏锐,而且更在于性情醇厚;这三种性质同时集于一身是不多见的。
《国史探微》是知名史家杨联陞国史研究的文集,收其十四篇博综融会、洞悉精微的国史专论,依照论文性质,以类相从为序。从世界秩序、朝代兴替、地方政制到作息时间、国史上的女主、人质研究等等,兼收并蓄,文章着眼点皆为前人所未发,如帝制时代作息表,经济上的数词与量词等,皆探求精微,力求深入,可为治国史者提供新的视野、新的途径。
杨联陞(1914——1990),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在陈寅恪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后赴美,任教于哈佛大学。五十年代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有《中国制度史研究》《中国货币与信贷简史》《汉学论评集》等著作多种。
杨联陞从经济史入手,兼治文史,曾为赵元任先生助手,与胡适谈诗论学二十年,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诸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世界第1流汉学家的作品多有评论,享有“汉学界的检察官”之美誉。
杨联陞教授在国际上以学术辨析能力与才思敏捷著称,是几代学生所亲切怀念的好老师,是协力培育与造就美国汉学的先驱学者之一。
——哈佛大学
总之,杨联陞的学问继承了中国百科全书式学问的优良传统,发挥其个人天赋之才,在广阔范围的资料中,以细致严密的分析作出综合性结论。
——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
杨联陞教授受过最严格的现代学术训练,是最杰出的中国史学家。
——叶理绥(Serge Elisseeff)
杨联陞教授最难得的不仅在于才华卓越、思想敏锐,而且更在于性情醇厚;这三种性质同时集于一身是不多见的。
——钱穆
莲生的学问包括中国历史与语言两大方面。语言兼及古代和现代,历史则上起先秦,下迨清末,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宗教,以至考古、艺术等部门。他善于发现问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小以见大。论著每多创获,深得陈寅恪先生学风的三昧。
——周一良
台湾版序
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
国史诸朝兴衰刍论
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
国史上的女主
国史上的人质
明代地方行政
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
奢靡论——传统中国一种不寻常的思想
从经济角度看帝制中国的公共工程
佛教寺院与国史上四种筹措金钱的制度
晋代经济史释论
会子形状考
二十四史名称试解
官修史学的结构——唐朝至明朝间正史撰修的原则与方法
附录 杨联陞先生论著目录
岁暮天涯,时觉岑寂。忽然接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寄来的《国史探微》全书分页校样,知道此书不久可以问世,为之一喜。
此书共收我的论著十四篇,原作都是英文(只有第二篇附录“朝代间的比赛”是中文原作)。联经公司分请六位学人(大名见后)给译成中文,又请人校阅过,1982年7月下旬,我来台开会(“院士”会议)得以抽暇看过全部译稿,很欣赏译笔之忠实畅达。我除了对各位译者深致谢忱之外,只建议了很少数的小修改,并且增加了若干条按语补注。现在重新校阅,发现全书只有二十几处需要改动。足证联经各位先生编辑校印之认真,可敬可感。在附录又看见为我特别编制的中外文著作目录,已经十得其九。多费清神,统此致谢!
联经公司选定这十四篇论著时,曾同我的挚友余英时教授(耶鲁大学史学讲座)商量。书名《国史探微》大约也是与余教授商定的,意兼嘉勉。我喜其简洁,欣然同意,中国人治中国史,自然是“国史”。“探微”可释为力求深入,探索精微,是撰文的目标主旨,能达到几成则不敢说。友人厚意勖勉,自应致谢。
十四篇的排列,大抵依照论文的性质,以类相从为序。第一篇中国的世界秩序(邢义田译),第二篇朝代兴衰刍论(陈国栋译)包罗较广。第三篇作息考(梁庚尧译),第四篇女主考(林维红译),第五篇人质考(张荣芳译),第六篇明代地方政府(张永堂译),这四篇是社会史政制史。再下六篇(即第七至第十二篇)是经济史(陈国栋译,连前共译七篇)。末后第十三、十四篇是史学史(张荣芳译,连前共译三篇)。各位译者下笔都很细心。对各篇引用的文字,尤其是要转回中文时,费时查对,不厌其烦,对读者大有补益,我深为感激。
文字描述优美 分析客观 带插图 这个版本中国通史真心不错
评分还没读,这个人的东西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写的很广,信用很多,引用都是文言文没有翻译
评分关注很久的一本书,双十一终于把它买下来了,不失所望,装帧非常精美,值得细细品读
评分很好不错!包装精致
评分作为傅斯年的侄子,早年又参加过学生运动,后辗转至台湾教学,故乡故土故国故人,傅老先生都一概默默承受了下来,就连写书也谦逊的多,序言中不忘致敬前辈钱穆。傅书成书晚于钱吕两位大家,但也另辟蹊径,写出了自己的风骨:这就是“轻史”。我也是最近才买到他的这一本书,之前看过几章电子版,感触不深,及至拿到书后才发现这个特点。本来我想着睡前泡脚随手翻几页,不料一入手就放不下了,直到水凉的冰脚才发现该睡觉了。或许是先读钱吕的缘故,也或许是傅老匠心独具,看起来很松快。傅老的《中国通史》,行文简洁明快,不堆砌辞藻,不歧路亡羊,一路娓娓而谈,简明扼要,既没有钱书的戎马倥侗,也没有吕书的繁花叠嶂,倒像是徐霞客、李时珍、宁采臣(哈哈,乱入一个)这般的书生,单剑匹马一路关山明月的走来,看遍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十里桂子、荞麦青青之后,微微一笑,信笔几行。再拿书法比较的话,我觉得略近褚遂良:明净媚好,沉着飞动。这本初看有些《上下五千年》味道的书,仔细一品实则自出心裁、大巧不工。或许只有傅老这样家世、这般遭遇、这般心境的人才能举重若轻的写出来吧。
评分很不错,物流又快,还很实惠的说。
评分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评分简体横版,每册配一本地图册,包装页不错,阅读体验好,收藏价值也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