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 [Research On The Price Competition BehaviOr Of China's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 [Research On The Price Competition BehaviOr Of China's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纪国涛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移动通信
  • 价格竞争
  • 市场营销
  • 产业经济
  • 电信行业
  • 竞争策略
  • 行为经济学
  • 中国经济
  • 行业研究
  • 营销策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17058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728227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Research On The Price Competition BehaviOr Of China's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首先通过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证明了我国政府采取的不对称管制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中的价格竞争行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机制则在于市场份额转移效应和效率增进效应。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这种不对称管制政策对价格竞争行为的影响还体现为产品的差异化效应。实践表明,我国政府采取的不对称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即促进了中国移动通信业市场结构的优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书的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1.2.1 研究框架
1.2.2 基本内容
1.3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2.1 国外有关价格竞争的相关文献综述
2.2 国内有关价格竞争的相关文献综述
2.2.1 国内有关价格竞争的相关文献
2.2.2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相关文献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一个分析框架
3.1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特性分析
3.1.1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悖论
3.1.2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阶段性演化特性
3.1.3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非合作博弈特性
3.2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成因及其绩效
3.2.1 不对称管制与价格竞争行为
3.2.2 经济租金与价格竞争行为
3.2.3 转移成本与价格竞争行为
3.2.4 产品差异化与价格竞争行为
3.3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分析框架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以称管制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
4.1 中国移动通信业不对称管制与价格竞争行为的理论框架
4.1.1 中国移动通信业不对称管制政策的发展阶段
4.1.2 理论框架构建
4.2 不对称管制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实证分析
4.2.1 实证的检验标准和指标说明
4.2.2 实证检验的基本假设和检验模型
4.2.3 实证数据和计量结果分析
4.3 中国移动通信业不对称管制的效应分析
4.3.1 市场份额转移效应
4.3.2 效率增进效应
4.3.3 产品差异化效应
4.4 边缘性进入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
4.4.1 小灵通的边缘性进入
4.4.2 边缘性进入对价格竞争行为的影响
4.4.3 边缘性进入促进价格竞争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租金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
5.1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概念模型:基于经济租金的视角
5.1.1 经济租金相关理论概述
5.1.2 经济租金视角下的价格竞争行为概念模型
5.2 垄断租金与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5.2.1 垄断租金影响价格竞争行为的理论框架
5.2.2 垄断租金影响价格竞争行为的经验证据
5.3 熊彼特租金与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5.3.1 熊彼特租金促进价格下降的微观解释
5.3.2 熊彼特租金对价格竞争行为的影响及经验证据
本章小结

第6章 转移成本、产品差异化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
6.1 转移成本视角下的中国移动通信业消费者行为实证分析
6.1.1 转移成本视角下中国移动通信业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研究方法
6.1.2 数据处理及实证分析结果
6.2 转移成本与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
6.2.1 转移成本对价格竞争行为的促进效应
6.2.2 转移成本对价格竞争行为的抑制效应
6.3 产品差异化与价格竞争行为
6.3.1 基于产品质量差异的中国移动通信业双寡头竞争模型
6.3.2 中国移动通信业双寡头价格竞争行为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市场结构及其市场绩效
7.1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7.2 价格竞争行为与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7.2.1 定量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实证结果分析
7.3 价格竞争行为与市场绩效
7.3.1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7.3.2 价格竞争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分析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移动通信业超价格竞争阶段的差异化服务创新
8.1 中国移动通信业超价格竞争阶段的价格竞争演化均衡
8.1.1 价格竞争演化均衡的理论分析
8.1.2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均衡演化的经验证据
8.2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差异化服务创新竞争
8.2.1 差异化服务创新竞争: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的主导模式
8.2.2 价格竞争行为的相机抉择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基本结论
9.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深入剖析了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复杂动态,聚焦于该行业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企业为争夺用户、扩大市场份额而采取的各种价格策略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研究不仅梳理了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历史演变,从早期运营商间的低价博弈,到运营商内部的差异化定价,再到互联网公司介入带来的“流量红利”价格战,揭示了不同时期价格竞争的主要驱动因素和表现形式。 研究主体部分着力于对当前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细致刻画。作者通过大量一手数据和二手资料,对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不同套餐、资费标准、促销活动等方面的价格策略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特别地,本书关注了诸如“无限流量”套餐、定向流量优惠、跨界融合套餐(如与互联网服务捆绑)、以及针对特定用户群体的优惠政策等,这些都是当前价格竞争中的关键要素。 本书对价格竞争行为的分析,并非仅仅停留在描述层面,而是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动因。这包括: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分析三大运营商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如何影响其定价行为,以及新兴市场力量(如虚拟运营商、互联网巨头)如何打破或重塑这种格局。 成本结构与盈利模式: 探讨移动通信业高昂的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以及运营商在成本压力下如何通过价格调整来维持盈利能力。 用户需求与消费行为: 研究消费者对通信服务的价格敏感度、对不同类型套餐的偏好,以及价格策略如何影响用户选择和品牌忠诚度。 技术进步与业务创新: 分析4G、5G等新技术的发展如何为价格竞争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可能性,例如更具吸引力的流量套餐和更精细化的服务定价。 政策法规与监管环境: 评估政府监管政策(如提速降费政策、反垄断审查)对价格竞争行为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在价格竞争行为的后果分析方面,本书重点关注了其对行业发展、消费者福利以及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 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分析价格竞争是否导致行业利润下降、创新动力减弱,以及对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和网络覆盖产生的影响。本书也探讨了在某些情况下,价格竞争如何促进了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业务多元化。 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详细评估了价格竞争给消费者带来的直接好处,如通信费用下降、流量获取成本降低,同时也探讨了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例如套餐复杂化导致的用户选择困难、以及部分低端用户可能面临的服务质量下降等隐忧。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探讨通信资费的下降如何降低了社会整体运营成本,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相关产业(如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的带动效应。 本书的研究方法涵盖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运用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价格竞争的关键变量进行实证检验,例如,通过回归分析考察用户数量、网络覆盖率、技术投资等因素与运营商定价策略之间的关系。定性分析则通过案例研究、专家访谈等方式,深入理解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的考量以及对市场动态的解读。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独特价值在于其系统性、深度性和时效性。 首先,在中国移动通信业快速发展且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本书提供了对当前价格竞争行为的最新、最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许多现有的研究可能侧重于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的竞争,而本书力求在宏观视角下,捕捉到价格竞争的整体图景和内在逻辑。 其次,本书在理论框架上,将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应用于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实际,并结合中国特有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构建了分析价格竞争的独特视角。 再者,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严谨的学术分析,也充满了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实的深刻洞察。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使得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和实践指导意义。 最后,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监管部门制定更有效的行业政策、运营商制定更科学的市场策略、以及相关研究者进一步深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有助于理解中国移动通信业如何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通过价格竞争这一重要手段,实现自身发展和对国民经济的支撑。 潜在读者对象 本书的目标读者包括但不限于: 学术界研究人员: 致力于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通信工程、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可以从中获得最新的研究思路、理论框架和实证数据。 行业从业者: 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管理层、市场营销部门、战略规划部门的从业人员,可以借鉴本书的分析来优化定价策略、理解竞争对手动态,并应对市场挑战。 政府监管部门: 负责制定通信行业政策、进行市场监管的政府官员,可以参考本书的研究结论,更有效地理解行业竞争态势,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咨询公司与投资机构: 为通信行业提供咨询服务或进行投资决策的专业人士,可以通过本书深入了解行业的价格竞争机制和发展趋势。 关注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读者: 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化、以及大型企业竞争策略感兴趣的广大读者,也能从本书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和见解。 结论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是一部聚焦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核心竞争机制的学术专著。它系统地考察了价格竞争的起源、演变、驱动因素、表现形式及其多维度的影响,旨在为理解这一关键产业的动态提供深刻洞察。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对复杂市场现象的精细梳理、严谨的理论分析、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有望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行业的价格竞争,是理解其整体生态和未来走向的关键。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体量之大、影响力之广,使得其价格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来分析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驱动因素、竞争模式以及潜在的演变趋势。例如,它是否会深入探讨价格战对行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持续的价格战是否会挤压企业的研发投入,从而阻碍技术的进步?反之,是否也可能通过市场竞争,促使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效率?我特别希望能看到对未来价格竞争格局的预测,以及这些预测背后的逻辑依据。

评分

当我看到《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这个书名时,我立刻想到的是它背后可能蕴含的商业智慧。在这个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价格是双方(企业和消费者)最直接的互动点。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对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精妙剖析,理解那些看似简单的价格变动背后,可能隐藏着多么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战略规划。这本书是否会讨论到,在用户增长瓶颈期,运营商们是如何利用价格杠杆来维系和扩大其市场份额的?又或者,在面临来自虚拟运营商或新兴技术(如OTT服务)的挑战时,传统运营商又是如何通过调整价格来应对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洞察”的感觉,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这个行业,甚至是更广阔的商业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直对电信行业的动态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价格策略如何影响市场格局和消费者选择。想象一下,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会期待深入了解那些促使运营商们不断调整资费套餐、推出各种优惠活动的深层原因。是不是因为市场饱和度不断提高,导致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上升,所以价格战成为了吸引和留住用户的最直接手段?或者,是否存在一些隐藏的博弈论模型在其中发挥作用,运营商们在相互观望和试探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价格定位?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剖析不同类型运营商(例如,国有企业和更具市场活力的民营企业,虽然中国移动通信业目前以国有为主,但未来可能的多元化以及不同子公司的竞争模式也值得探讨)在价格竞争中的角色和策略差异。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立刻勾起了我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兴趣。作为一个消费者,我经常会收到来自运营商的各种促销短信和广告,有时会感到困惑,这些价格变动究竟是如何决策出来的?《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这个书名,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会揭示运营商们在制定价格策略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权衡。是不是存在一些非价格因素,比如网络覆盖、服务质量、品牌形象等,也间接影响着价格战的强度和方向?我期待书中能够对这些复杂的关系进行梳理,展现出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在成本、利润、市场份额和客户忠诚度之间寻求平衡。或许,书中还会讨论到价格歧视的现象,即不同用户群体是否会享受到不同的价格,以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是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脉络中一个重要侧面的好奇。通信作为现代经济的“血管”,其价格的变动不仅仅是企业间的博弈,更是宏观经济政策、技术进步和消费者购买力变化的晴雨表。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价格竞争如何塑造了其独特的市场结构和发展路径的答案。例如,是否在特定历史时期,政府的政策导向(如鼓励提速降费)对价格战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又或者,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兴起,价格竞争的形式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单纯的流量和通话时长竞争,演变为对更高价值服务的附加定价?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理论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落地生根,又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