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是国内首本全面介绍和评析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著作。通过对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系统梳理和对中外城市研究典型案例的剖析,展示了哲学和社会思潮、技术和方法变革对城市地理学的影响及其应用,阐述了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发展演变的脉络,强调了哲学思想和方法工具对城市地理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并提示了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研究的前沿。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可供城市地理学、地理学中其他的分支学科以及城规划、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参阅,也可供学习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参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西方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演进
1.1 引言
1.2 实证主义一统天下
1.3 多元主义百家争鸣
1.4 研究方法日益多样
1. 5 结语
第2章 中国城市地理学思想与传统
2.1 引言
2.2 中国古代城市营造观
2. 3 描述传统集大成
2.4 解释性描述替代文学性描述
2.5 多元思想融合创新
2.6 结语
第3章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学术规范
3.1 引言
3.2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学术规范问题
3.3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导向
3.4 结语
第4章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动态与方法取向
4.1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4. 2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征变化
4. 3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队伍的变化
4.4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取向
4. 5 结语
第5章 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经验主义的起源与特征
5.3 经验主义归纳法
5. 4 人文地理学的经验主义传统
5.5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
5.6 结语
第6章 实证主义之下的城市地理学
6.1 引言
6.2 实证主义进入城市地理学
6.3 实证主义下的城市地理学转变:理论与模型指向
6. 4 实证主义进入中国城市地理学
6.5 实证主义下的城市地理学展望
6.6 结语:超越实证主义
第7章 行为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的应用
7.1 行为主义的兴起与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内涵
7.2 行为主义地理学的研究特点
7.3 行为主义地理学的衰退
7. 4 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复兴
7.5 行为主义地理学研究案例
7.6 结语
第8章 结构主义地理学与城市研究
8.1 引言
8.2 作为方法论的结构主义
8.3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
8.4 结构马克思主义地理下的空间和城市
8. 5 城市地理研究应用举例
8.6 总结与评价
第9章 人本主义地理学与城市研究
9.1 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兴起
9.2 人本主义地理学的特点
9.3 人本主义地理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9.4 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实践
9.5 人本主义地理学的最新动态
9.6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人本主义实践
9.7 对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再思考
……
第10章 后现代主义与城市地理学研究
第11章 信息革命与城市地理学研究
第12章 芝加哥学派及奠在城市地理学的应用
第13章 时间地理学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第14章 结构化理论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第15章 “空间的生产”理论及奠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第16章 定量研究方法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第17章 质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第18章 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第19章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展望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地理学者最先在国内提出需要开展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了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所属部门的重视。1983年起该部组织了“若干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途径”的研究,进行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性回顾与展望,对全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确定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范围,同时选择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北、江苏三省的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上海、大连两个市与其所属的县作为类型地区,进行类型区城市化研究与系统分析,建立城市化发展模型。这一课题还概括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五个动力,即国家有计划投资、大城市自身发展与扩散、乡村工业化、外资引进的刺激和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还对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及相关的12个问题进行了理论性的概括。与此同时,北京、广州、上海、南京等地的一些城市的地理学者分别从全国范围研究与城市化有关的各种专题或是对本人长期从事城市研究的地区,特别是对其中城市化速度快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进行了有关地区城市化问题的深入研究。他们认为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农村经济发达的区域,这些地区的经济原以农业为基础,近年来农村城市化同步运行,相互渗透,成为三角洲地区近期城市化进程的新特点。这一观点为研究中国式城市化道路、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考。而农村城镇化的特点、类型、发育机制和模式也成为当前城市化研究的新趋势(闫小培,1994)。
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化研究与城市发展方针的制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规模控制上有过激烈争论。然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城市化的动力由一元走向多元,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市场环境下,以规模控制为基础的城市发展方针已不合时宜。研究重点转向城市化动力机制。早期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解读基于二元模式,即由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通过乡村工业化推动的自下而上型城市化(宁越敏.2008)。随着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在市场转型的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渐加深,二元模式已不足以描绘中国城市化的复杂图景。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的城市化动力分析模型,即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主体互动的角度研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预示了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替代分散的乡村企业发展模式,以及在开放经济下中国城市化发展与世界一致的趋势,即形成以国际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宁越敏.1998)。
郊区化是继城市化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都市区形成的动因。与城市化着眼于宏观、区域的乡一城人口迁移过程不同,郊区化主要从单个城市的角度考察人口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宁越敏,2008)。郊区化研究成为20世纪90年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包括大城市郊区化的形式特点、郊区化动力机制以及中西方郊区化的差异比较等(周一星和孟延春,2000)。此外,乡村城市化、被动城市化、半城市化等城市化进程中的现象和问题也得到关注。
城市化的度量指标是城市研究需要首先明确的基本问题。为此,不少学者对城市人口统计的地域单元、人口构成作了详细探讨,提出了城区、市区、建成区等不同地域单元,城市非农业人口、亦工亦农人口等常住人口为主的统计标准(周一星和史育龙,1995)。同时,对城市建制条件、城市规模分类进行了研究.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现代城市地理学者将研究更多地集中在不断出现的城市密集区,并结合中国实际,借鉴西方理论,提出城市群的概念作为大都市连绵带的一个发展阶段和层次。这些都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和开展国际对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前言/序言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