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緊扣CMMI二級至五級的過程要求,結閤國內軟件研製現狀,設計瞭一套可以滿足CMMI五個等級共22個過程域通用目標和專用目標的實施細則,並給齣瞭過程記錄的參考模闆,對於加快CMMI在軟件研製單位推廣、實施的進程,指導軟件研製單位進行基於CMMI的軟件質量管理體係建設,具有較好的藉鑒作用,可作為推廣應用CMMI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書內容係統全麵,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可供從事軟件工程理論研究和軟件工程實踐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進行CMMI質量管理體係建設的單位和相關人員學習。
目錄
第1篇 基礎篇
第1章 CMMI基礎知識
1.1 CMMI的錶示方法
1.1.1 CMMI階段式錶示方法
1.1.2 CMMI連續式錶示方法
1.2 CMMI過程域內部結構
1.3 CMMI共用目標和共用實踐
1.3.1 共用目標2——製度化已管理過程
1.3.2 共用目標3——製度化已定義過程
第2章 CMMH實施流程
2.1 CMMI實施準備
2.1.1 製定CMMI實施計劃
2.1.2 建立組織機構
2.1.3 培訓
2.1.4 資源保障
2.2 建立軟件質量管理體係文件
2.3 體係試運行
2.4 項目評估及整改
2.5 體係正式運行
第3章 軟件生存周期模型
3.1 概述
3.2 軟件生存周期主要活動
3.2.1 軟件係統分析與設計
3.2.2 軟件需求分析
3.2.3 軟件概要設計
3.2.4 軟件詳細設計
3.2.5 軟件編碼
3.2.6 軟件單元測試
3.2.7 軟件集成和集成測試
3.2.8 軟件配置項閤格性測試
3.2.9 軟件係統測試
3.2.10 軟件驗收與移交
3.3 生存周期模型的定義
3.3.1 瀑布模型
3.3.2 W模型
3.3.3 快速原型化開發模型
3.3.4 增量模型
3.3.5 高復用度開發模型
3.4 敏捷軟件開發
3.5 生存周期模型的選擇
3.6 小結
第2篇 項目管理類過程
第4章 需求管理
4.1 概述
4.2 製定需求管理計劃
4.3 需求理解與承諾
4.4 管理需求更改
4.5 維護需求的雙嚮可追溯性
4.6 標識項目工作與需求之間的不一緻性
4.7 小結
第5章 項目策劃及集成項目管理
5.1 概述
5.1.1 規模估計
5.1.2 工作分解結構
5.1.3 工作量估計
5.2 製定項目策劃計劃
5.3 項目初步估計
5.4 製定軟件開發計劃
5.5 製定階段實施計劃
5.6 執行項目計劃
5.7 計劃變更控製
5.8 小結
……
第6章 項目監控
第7章 供方協議管理
第8章 風險管理
第9章 定量項目管理
第3篇 工程類過程
第10章 需求開發
第11章 技術解決方案
第12章 産品集成
第13章 驗證
第14章 確認
第4篇 支持類過程
第15章 配置管理
第16章 過程和産品質量保證
第17章 測量與分析
第18章 決策分析和決定
第19章 原因分析和決定
第5篇 過程管理類過程
第20章 組織過程定義
第21章 組織過程焦點
第22章 組織培訓
第23章 組織過程績效
第24章 組織創新和部署
第6篇 工具篇
第25章 軟件過程管理工具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基於CMMI的軟件工程實施:高級指南/軟件開發與測試叢書》:
(1)確定擬嚮供方提供的事件(如項目配備的設施、文件、服務等)以及供方需完成的需求。
(2)擬訂工作說明、規格說明、條款和條件、可交付項清單、進度錶、預算和驗收過程。
(3)確定項目和供方中被授權負責更改供方協議的人員。項目中被授權負責更改供方協議的人員可以是供方協議管理人員,也可以是管理層代錶,或其他由組織授權的人員。
(4)規定如何確定、溝通和處理需求更改和對供方協議的更改。
(5)確定要遵循的標準和規程,例如,要求供方按照CMMI 2級(或2級以上)對研發過程進行管理。
(6)確定項目和供方之間的關鍵依賴關係。
(7)確定項目監督供方的類型和深度、規程,以及用於監督供方績效的評價準則(包括要監督的過程和要評價的工作産品)。
(8)確定和供方要一起進行的評審活動,以及評審形式(如評審、會簽等)。
(9)確定供方對交付的産品進行後續維護和服務等方麵的責任。
(10)確定所交付的産品的保證、擁有權和使用權。
(11)確定驗收準則,例如,産品能夠通過獨立第三方進行的配置項級彆和係統級彆的軟件測試。
[活動2]各個利益相關方在協議實施之前理解全部要求並對正式協議做齣承諾。一般情況下,該協議作為閤同等的一部分。
[活動]衛定期評審供方協議,以確保它正確地反映項目與供方的關係、當前的風險和市場環境。例如,軟件研製周期小於6個月的項目,可以每月就協議的履行情況定期評審一次。評審可以根據情況結閤供方過程或産品評價一同完成,在條件受限時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溝通瞭解協議履行情況。
[活動4]簽訂供方協議後,如情況發生變化,可能需要對正式協議進行修改。修改後的正式協議應重新獲得各個利益相關方的承諾。
……
前言/序言
基於CMMI的軟件工程實施:高級指南 軟件開發與測試叢書 內容簡介 在日益復雜和競爭激烈的軟件行業中,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實踐是確保項目成功、交付高質量産品以及實現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本書《基於CMMI的軟件工程實施:高級指南》並非一本包羅萬象的軟件開發手冊,而是聚焦於一個核心且強大的框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並深入探討如何在實際的軟件工程實踐中,尤其是軟件開發與測試領域,對其進行高級彆、精細化的實施。本書旨在為那些已經對CMMI模型有所瞭解,或已經邁齣初步實施步伐的團隊和組織提供一套更為成熟、深入且實用的指導。 本書的內容不包含以下方麵: CMMI模型的詳細理論和曆史沿革: 本書不會從零開始介紹CMMI模型的由來、不同版本的演變、基本概念(如成熟度等級、能力等級、過程域等)的定義。讀者應已具備對CMMI基礎知識的基本掌握。 通用的軟件開發生命周期(SDLC)模型介紹: 本書不會花費篇幅詳細闡述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模型等不同SDLC模型的特點、優缺點及適用場景。雖然CMMI的實施需要與SDLC相結閤,但本書的側重點在於CMMI的實踐層麵。 基礎的軟件開發技術和編程語言教程: 本書不包含任何特定編程語言(如Java, Python, C++等)的語法講解,也不提供基礎的軟件設計模式、算法或數據結構等技術細節的教學。 基礎的軟件測試方法和工具介紹: 本書不會講解單元測試、集成測試、係統測試、驗收測試等基本測試類型,也不會深入介紹各種自動化測試工具(如Selenium, JMeter等)的具體使用方法。 項目管理基礎概念(如WBS、風險管理基礎): 雖然CMMI與項目管理緊密相關,但本書不會重復介紹諸如工作分解結構(WBS)的創建、基礎風險識彆與分析等通用項目管理知識。 組織變革管理的通用理論和方法: 本書不會深入探討如何進行廣泛的組織結構調整、人力資源管理或企業文化建設等宏觀層麵的變革管理理論。CMMI實施中的組織變革是其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本書側重於圍繞CMMI本身的實踐。 非軟件工程領域的內容: 本書的內容嚴格限定在軟件工程的範疇,不涉及硬件工程、嵌入式係統開發(除非與軟件工程實踐直接相關)、信息安全(作為獨立的學科領域)、IT服務管理(ITSM)等其他專業領域。 對CMMI模型的評價或對比: 本書不會對CMMI模型本身進行價值判斷,也不會將其與其他成熟度模型(如ISO 9001, TMMi等)進行詳細的橫嚮對比分析。 本書的核心內容聚焦於“基於CMMI的高級實施”,通過以下幾個維度,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可操作且富有洞察力的實踐指南: 第一部分:CMMI高級實施的戰略與規劃 在這一部分,我們將超越CMMI基礎目標的理解,深入探討如何在組織戰略層麵規劃和驅動CMMI的實施,以實現真正的業務價值。 戰略對齊與價值驅動的CMMI目標設定: 詳細闡述如何將CMMI的實施目標與組織的長期業務願景、市場定位和競爭策略緊密結閤。我們將探討如何識彆最能為組織帶來直接商業利益(如降低成本、縮短上市時間、提升客戶滿意度、規避閤規風險等)的過程域,並以此為依據,製定具有高度戰略價值的CMMI實施路綫圖。這包括如何量化CMMI實施的預期收益,並建立可衡量的成功指標。 選擇適閤的CMMI模型版本與成熟度目標: 針對不同的組織規模、業務類型和成熟度基礎,深入分析選擇CMMI-DEV、CMMI-SVC、CMMI-ACQ等不同模型集(Model Set)的考量因素。同時,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根據組織的資源、時間和期望達到的業務影響力,審慎選擇閤適的成熟度目標(如3級、4級、5級),並解釋不同目標對實施深度和復雜度的影響。 高層領導者的承諾與驅動力: 深入剖析高層管理者在CMMI實施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構建和維持他們的持續支持。本書將提供一係列實用的溝通策略和影響力技巧,幫助CMMI倡導者贏得高層領導的理解和資源投入,將CMMI實施從一項“IT項目”提升為一項“戰略性業務改進項目”。 成功的CMMI實施組織模型與角色職責: 探討建立一個高效的CMMI實施支持團隊所需的關鍵角色,如CMMI主任、過程改進專傢、培訓協調員等。我們將詳細界定這些角色的職責、所需技能以及他們之間如何協同工作,以確保實施過程的順暢與有效。 第二部分:CMMI核心過程域的高級實踐與案例分析 本部分將聚焦於CMMI模型中對軟件開發與測試最為關鍵的過程域,並提供超越教科書式描述的深入實踐技巧和真實世界案例。 需求管理(REQM)的高級策略: 探討如何建立更健壯的需求管理流程,包括需求變更控製的精細化操作、需求的可追溯性管理的高級技巧(例如,利用工具實現從業務需求到測試用例的端到端追溯)、以及如何有效管理模糊、不完整或相互衝突的需求。我們將深入分析需求驗證與確認的高級方法,例如使用原型、用戶故事地圖等方式提升需求的清晰度。 配置管理(IPM)與集成産品管理(IPM)的精細化實施: 重點在於如何構建穩定、可靠的配置管理環境,確保軟件産品的版本控製、基綫管理和變更跟蹤的準確性。對於集成産品管理,我們將探討如何將配置管理與項目計劃、風險管理等過程深度集成,實現對復雜産品結構的有效管理。 項目規劃(PP)與項目監控(PMC)的優化: 深入講解如何利用CMMI原則製定更具現實意義、可執行性的項目計劃,包括如何更準確地估算工作量、資源需求和時間錶。在項目監控方麵,我們將聚焦於如何運用數據驅動的方法,對項目進度、成本、質量進行有效的跟蹤和度量,以及如何及時識彆偏差並采取糾正措施。 風險管理(RSKM)的預測性與主動性: 不僅局限於識彆風險,本書將側重於如何建立一個主動的風險管理體係,通過風險預測、趨勢分析來規避潛在問題。我們將探討風險度量、風險應對策略的製定與執行,以及如何將風險管理融入日常的開發與測試活動中。 産品集成(PI)與産品評估(PE)的質量保障: 詳細講解如何通過精心設計的集成過程,確保不同模塊、組件之間協同工作。在産品評估方麵,我們將深入討論如何進行獨立的産品評審、度量和測試,以發現潛在的缺陷和設計問題,從而提高産品發布的質量。 度量與分析(MA)在軟件開發與測試中的深度應用: 探討如何超越簡單的度量收集,建立一套能夠驅動決策和持續改進的度量體係。我們將分析不同類型的軟件度量(如缺陷密度、代碼覆蓋率、響應時間等)的含義、計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數據來診斷流程問題、評估過程性能和預測項目結果。 過程與産品質量保證(PPQA)的有效監督: 重點在於如何建立一個獨立、客觀的質量保證職能,對開發和測試過程的閤規性進行監督,確保遵循既定的標準和流程。我們將探討QA如何進行有效審計、提供建設性反饋,並推動過程的閤規性和有效性。 供應商協議管理(CSUP)的高級考量: 對於涉及外部供應商的軟件開發項目,本書將提供如何建立和管理有效的供應商協議的深入指導,包括如何設定明確的技術要求、質量標準、交付周期,以及如何進行供應商績效評估和風險控製。 第三部分:軟件開發與測試領域的CMMI實踐深化 本部分將CMMI的通用原則與軟件開發和測試的具體實踐相結閤,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實施策略。 需求開發(RD)的高級實踐: 深入探討如何基於CMMI的要求,進行更清晰、完整、可測試的需求定義。我們將討論如何在迭代開發中有效管理需求變更,以及如何確保需求的可驗證性和可追溯性。 技術解決方案(TS)與産品設計(PD)的集成: 探討如何在CMMI框架下,進行高質量的技術選型、架構設計和詳細設計。我們將重點關注設計評審、設計驗證與確認的方法,以及如何確保設計能夠滿足需求並易於實現和測試。 驗證(VAL)與確認(VER)的深入實踐: 詳細闡述如何設計和執行更有效的驗證和確認活動,以確保軟件産品滿足指定的需求和用戶期望。這包括如何製定詳盡的測試計劃、測試用例,以及如何利用自動化測試和探索性測試等方法,最大化測試效率和效果。 缺陷管理(DM)與根本原因分析(RCA): 探討如何建立一個高效的缺陷跟蹤和管理流程,並深入講解如何進行有效的根本原因分析,以識彆並解決導緻缺陷産生的深層問題,從而預防未來缺陷的發生。 代碼評審(Code Review)與靜態分析(Static Analysis)的標準化: 介紹如何在CMMI流程中,標準化代碼評審和靜態分析活動,以提高代碼質量、可維護性和安全性。我們將探討如何定義評審標準、工具選擇、以及如何將評審結果反饋到開發過程中。 性能工程與可靠性工程的CMMI整閤: 探討如何將性能和可靠性作為關鍵的工程屬性,在CMMI流程的各個階段進行管理和度量。我們將分析如何設定性能目標、設計性能測試、進行可靠性分析,並將其與風險管理和産品評估過程相結閤。 敏捷與CMMI的融閤: 盡管CMMI傳統上與較重的流程相關聯,本書將探討如何靈活地將CMMI的精髓融入敏捷開發模式。我們將展示如何在新興的敏捷實踐中(如Scrum、Kanban)實現CMMI的核心目標,例如如何在迭代中進行需求管理、配置管理、過程改進等。 第四部分:CMMI實施的持續改進與評估 本書的最後部分將引導讀者思考CMMI實施的長期可持續性,以及如何通過持續的改進和有效的評估來最大化其價值。 過程改進的文化營造與機製建立: 探討如何建立一個鼓勵持續過程改進的組織文化。我們將講解如何設計和實施過程改進項目,如何利用數據反饋來識彆改進機會,以及如何量化改進的效果。 CMMI評估(Appraisal)的深入理解與準備: 詳細解釋CMMI評估的不同類型(如基綫評估、分級評估)及其目的。本書將提供在評估過程中如何充分準備、如何應對評估師的提問、以及如何利用評估結果進行下一步改進的實踐建議。 度量驅動的改進閉環: 強調如何利用度量結果來形成一個持續的改進閉環。我們將展示如何設定改進目標、規劃改進措施、實施改進、度量改進效果,並根據結果進行再調整。 CMMI與組織成熟度的長期願景: 引導讀者思考CMMI實施並非終點,而是組織邁嚮更高工程成熟度和卓越運營的起點。我們將探討如何將CMMI的原則內化為組織DNA,並與其他管理體係(如精益、六西格瑪)相輔相成,共同推動組織的持續進步。 本書以其高級、深入且聚焦於實踐的特點,旨在為在軟件開發與測試領域追求卓越的團隊和組織提供一份寶貴的參考。通過對CMMI的精細化實施,我們相信您的組織能夠構建更穩健的開發流程,交付更高質量的軟件産品,並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持久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