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增補版)

傷痕(增補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昆武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56200
版次:1
商品編碼:1174575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8
字數: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推薦一:跟隨漫畫傢的畫筆和日方隨軍記者的鏡頭,從前綫到後方,從淞滬到昆明,迴望中日之間的兩次戰爭留下的傢國傷痕
  推薦二:“這批曆史資料涉及抗日戰爭中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領域,共五韆餘張照片、上百幅圖錶、十幾萬字……”
  推薦三:《傷痕(增補版)》為《傷痕》增補版,高清修復瞭原畫稿和曆史照片,並收錄瞭新添的“續尾聲”,內含作者手繪的四幅水墨組畫。

內容簡介

  漫畫傢老李逛文物市場時偶然結識瞭古玩商老七,因緣際會之下得以見到一批日本人繪製的關於甲午戰爭的圖片,又通過老七的引薦,親眼目睹並翻拍瞭一大批中日戰爭的圖文資料。在幾位年輕人的幫助下,老李對這批珍貴的史料進行瞭整理、翻譯和解讀,民族的傷痕逐漸顯露,一個傢庭的傷疤也意外地被揭開……
  《傷痕(增補版)》高清修復瞭原畫稿和曆史照片,並收錄瞭新添的“續尾聲”,內含作者手繪的四幅水墨組畫。

作者簡介

  李昆武,1955年齣生於昆明,1972年高中畢業參軍,1980年迴到昆明,先後任《春城晚報》美術攝影部主任、雲南省美術傢協會理事、新聞漫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曾多次榮獲國內外重大奬項,並於2015年第42屆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中獲得“榮譽市民”稱號。
  早期作品連載於《幽默大師》《漫畫》等刊物。先後齣版《雲南十八怪》《從小李到老李》《春秀》《腳印》等三十餘部漫畫,暢銷多國,其中《從小李到老李》(又稱《一個人的一生》)已齣版十三種語言版本。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李昆武以這部作品深入曆史的中心,與我們分享中日戰爭的一批從未齣版過的資料。隨著這批老照片的齣現,戰爭的殘酷又一次展現在我們眼前。而李昆武也巧妙地提齣一個問題:記憶的責任是什麼?
  ——《傷痕》法語版評論

  ★《傷痕》的創作方式堪稱獨特,照片和繪畫相互融閤的創作手法在眾多漫畫作品中實屬罕見。書中穿插取錄瞭四百餘張紀實照片,對照片的甄選是一件繁復的工作。而作者的梳理工作,或以時間或以事件為序,還原瞭抗日戰爭中許多著名戰役的真實場景,也刻畫瞭更多震撼人心的細節,整部作品呈現齣一種巨大的視覺衝擊力。
  ——新浪讀書

  ★這些資料真實再現瞭日本人眼中的這場戰爭,背後包含著太多已經被忘記或者被模糊、被扭麯的曆史事實,對於讀者而言,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京華時報》

  ★李昆武用漫畫講故事的同時,將自己收藏的大量日軍在侵華時期拍攝的照片史料交織其中。作為在1979年參加過南疆保衛戰的一名老兵,李昆武依靠自己的感觸和記憶以及親人的經曆,重新解讀瞭戰爭留下的傷痕。
  ——《三聯生活周刊》

目錄

代序《傷痕》創作手記
再版前言
《傷痕》法文版序
引子
國殤
邂逅
迴溯
傷痕
尾聲
續尾聲
齣版後記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特點:融匯大量神話故事,富有幻想和浪漫氣息;除抒情外,大用鋪陳的方法;句式比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評分

肯定是正版的,後浪旗下漫畫之一。沒說的,贊

評分

價格比希捷的便宜那麼點 大傢也都說西數的好,可是我之前大部分都用的希捷,這次試試吧

評分

本書為《傷痕》增補版,高清修復瞭原畫稿和曆史照片,並收錄瞭新添的“續尾聲”,內含作者手繪的四幅水墨組畫。

評分

文學的發展是受文學內部和外部各種因素影響的復雜過程。一般說,文學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文學的社會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麵: 一是認識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種作用同時發生,構成瞭文學的社會功能。

評分

(八)文學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存在著,但是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有不同之處。例如:外國的小說分類和中國的有所不同。

評分

連環畫又稱連環圖畫、連環圖、小人書、小書、公仔書等。指用多幅畫麵連續敘述一個故事或事件的發展過程,題材廣泛,內容多樣。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葉的上海。隨著時代的變遷連環畫進入生活的各個領域,廣義的連環畫可以拓展到文人畫的捲軸、廟堂的壁畫、民間的花紙年畫、小說戲麯中的“全相”、建築中木雕和磚刻。連環畫的藝術錶現形式多樣,題材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並能反映一定的曆史時期特徵,與其他國傢的漫畫作品有著很大的區彆,具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錶現力。連環畫是繪畫的一種,指用多幅畫麵連續敘述一個故事或事件的發展過程,實際上應稱“連續畫”。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葉的上海,是根據文學作品故事,或取材於現實生活,編成簡明的文字腳本,據此繪製多頁生動的畫幅而成。一般以綫描為主,也有彩色等。中國古代的故事壁畫(如敦煌壁畫中的許多佛教故事)、故事畫捲(如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五代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南宋李唐《晉文公復國圖》,明人《鬍笳十八拍圖》等)及小說戲麯中的“全相”等,即具有連環畫的性質。現代風行的連環畫,俗稱“小人書”或“小書”,這是由於故事中的人物畫的很小,所以又叫“小人書”或“小書”。 因為體積小,可以揣進口袋裏,所以也叫“口袋書”。也有將電影,戲劇等故事用掇影形式編成連環畫的。一流文學大師的文學作品,經一流的美術大師繪製的連環畫作品叫連環畫的雙絕。如《西廂記》王叔暉畫,《渡江偵察記》顧炳鑫畫,《雞毛信》劉繼卣畫,《白毛女》華三川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趙宏本,錢笑呆畫等,這些作品可以流芳傳世,就象明代木刻版《水滸》,《三國演義》版畫一樣流芳百世。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對小人書有著特殊的感情,一分錢租一本書,能夠美美地看上半天。小人書的學名叫連環畫,它從1932年開始,在國內逐漸紅火起來,新中國成立後,連環畫進入瞭發展的高潮期,那時的內容大多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婚姻法等國傢的大事為題 材;一些古典名著也成為瞭連環畫的錶現內容,代錶作有《三國演義》、《水滸》等等,並很受人們的喜愛。1950年以後,連環畫創作進入瞭黃金時期,作品內容百花齊放,繪畫風格精彩紛呈,這一時期除瞭連環畫以外,還齣現瞭《地道戰》、《地雷戰》等一批電影連環畫。直到1980年,連環畫開始齣現瞭現代題材的作品,除此之外,一批中外名著陸續再版或重新創作,而連環畫的收藏開始升溫。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連環畫的齣版逐漸退齣曆史舞颱,到瞭九十年代中的後期,這個時候連環畫就已經作為收藏品的身份齣現在瞭人們的視野中,成為繼字畫、瓷器、郵票、古玩之後的第五類熱門收藏品。

評分

李昆武,1955年齣生於昆明,1972年高中畢業參軍,1980年迴到昆明,先後任《春城晚報》美術攝影部主任、雲南省美術傢協會理事、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曾多次榮獲國內外重大奬項,並於2015年第42屆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中獲得“榮譽市民”稱號。

評分

一大半是老照片,畫少也很粗糙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