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陈寅恪、赵万里作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欲往景山分院看清帝画像,不想被门口一警察阻止,与之证件,警察说是假的。后该警察还扯断了陈氏徽章。陈氏大为恼火,写信给故宫博物院讨说法。中研院历史语言所所长也写信给故宫博物院,要求严办此警察。
评分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1]。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
评分英国小说家威廉·萨姆塞特·毛姆是一位成功的多产作家,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戏剧领域里都有建树。不过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毛姆最知名、最畅销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在其去世前的销量就已超过了一千万册。除长篇外,毛姆还是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有一百多部。1946年,毛姆设立了萨姆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鼓励 并资助他们到各处旅游。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毛姆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196
评分陈寅恪集之一种。收入笔者1923—1966年间致亲朋、学者的200余件书翰,是其数十年生活的真实记录,内容涉及论学、论人、心志情感和日常生活。由此可以了解陈氏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从事学术探索,了解其性情与为人。这批书函对于研究20世纪学术史、研究陈寅恪均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评分名人经典,先收后品,先收后品
评分 评分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评分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曾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荣获普利策奖及自勋章。他花了50年时间完成了皇皇巨著《世界文明史》,这部作品使他在学术界广受好评,而他晚年所创作的《哲学的故事》,则因其亲切、活泼的文风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评分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