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坚不可摧:一个关于生存、抗争和救赎的“二战”故事》同名电影由安吉丽娜.朱莉执导,科恩兄弟操刀剧本
★ 电影版于2015年1月30日在中国内地上演,获得2015年第18届好莱坞电影奖等近十个奖项
★ 故事主角原型路易.赞贝里尼刚于2014年7月3日去世,享年97岁,安吉丽娜.朱莉致辞表达了哀思。
★ 2010年11月兰登书屋出版,出版6个月销量即超1 000 000册
★ 《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图书
★《时代》周刊2010年度非小说类受欢迎书籍
★《出版商周刊》2010年度十大好书之一
★《洛杉矶时报》2010年度传记类图书大奖获奖图书
★ 出版仅半年,霸占了美国两大畅销书排行榜《纽约时报》排行榜、《出版商周刊》排行榜长达30余周,至今仍然在榜
内容简介
一场战争的悲剧
一段生命的奇迹
1943年5月的一个下午,一架美军轰炸机坠入太平洋,从此失去踪迹,海面上只留下残骸、油料和血迹。不久,一名中尉浮出海面,他拼命游向一只救生筏,爬了上去,从此展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凡的一段旅程。
这名中尉便是路易.赞贝里尼。少年时,他曾是无可救药的小魔头;青年时,他将不服输的精神融入赛跑项目中,展现出惊人天赋,并参加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二战”爆发后,赞贝里尼愤而从军,但一次寻常的飞行任务却将他带上了宿命的航程,一只小小的救生筏把他引向了未知的深渊。
等待赞贝里尼的,是万里无垠的汪洋大海和不时跃出水面的鲨鱼,饥饿、干渴、敌机不断威胁着他的生命;更为可怕的,是在日军战俘营中度过的700多个日日夜夜。他的命运,都悬在那根已渐渐磨损的意志之弦上……
作者简介
[美]劳拉.希伦布兰德(Laura Hillenbrand),《坚不可摧》的写作源于一个意外的发现。劳拉.希伦布兰德在查阅《奔腾年代》一书的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则前奥运选手路易.赞贝里尼的成长故事。劳拉给赞贝里尼去了一封信,不久便接到这位“二战”英雄的电话。
写作本就不是易事,对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劳拉更是难上加难——她连阅读都会头晕目眩。当病情好转时,劳拉便出入图书馆,或奔走采访;病情欠佳时,她索性闭眼构思语句,并在纸上盲写记录;在电台录制节目推广图书时,劳拉就席地而坐,双脚放进制冰机里以防止疲劳导致出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劳拉总能设法渡过难关。
笔落纸上,七年时光荏苒。《坚不可摧》记录了路易.赞贝里尼战胜磨难的非凡历程,也见证了劳拉.希伦布兰德不屈于命运的坚强与伟大。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希伦布兰德是一位激情四射、极富说服力的作家……她带给我们的故事充满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更有众多令人潸然泪下的时刻和峰回路转的关头……毫无疑问,这是一流的作品。
——《纽约时报》
★雄心与力量的完美结合体……希伦布兰德不仅是个睿智和自律的作家,更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家,她带给我们一个令人窒息的故事。她的研究深邃透彻,她的文笔晶莹剔透,在她的笔下,《坚不可摧》
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呼吸。
——《纽约时报书评》
★令人吃惊又着迷……希伦布兰德的电影式写作“来势汹汹”,笔下的故事令人难忘。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一定舍不得眨眼。
——《人物》
★赞贝里尼的故事是有史以来令人称奇的生存纪实。而这之后发生的故事同样令人惊叹。
——《名利场》杂志
★万里挑一的好故事,所有批评家都不得不用他们讨厌的词汇来评论这本书:不可思议、令人难忘、扣人心弦、感动万分、毛骨悚然、振奋人心。
——《纽约》杂志
★扣人心弦、激动人心、无法抵抗……希伦布兰德把赞贝里尼的故事写得悬念丛生、高潮迭起。
——《洛杉矶时报》
★警告:如果打开《坚不可摧》放在你家的小狗面前,你会发现,它白天会无精打采,晚上则会彻夜难眠,因为它太想知道,一个奥运会短跑名将怎么会沦落为“二战”战俘,陷入无尽的绝望。在希伦布兰德的笔下,这显然就是一个契机。
——《华盛顿人》
★希伦布兰德的故事并非“值得一读”,而是“必读”,她将写作上升到了艺术的层次。
——《俄勒冈人报》
★一个关于胜利和救赎的传奇,一个不畏艰辛万苦、以超人毅力战胜逆境的传奇,书中的描写细致入微。
—— 《O》杂志(奥普拉.温弗瑞主编)
★《坚不可摧》以令人惊叹的描述验证了意志坚韧者的超人能力。
——《娱乐周刊》
★真是难以置信……赞贝里尼的生命就代表着勇气、无畏、善良和难以动摇的坚韧。每个人都迫切地想知道:《坚不可摧》能否与旷世巨作《奔腾年代》相提并论?不用担心,你只要耐心读完一章,就别想放下这本书了。
——《圣路易斯快邮报》
★难以置信!希伦布兰德又打造了一部融合体育、历史和战胜困境等元素的经典之作。一段非凡的历史,一段非凡的人生。
——《达拉斯晨报》
★无法抵抗……希伦布兰德再次展现了她运用在《奔腾年代》中的写作技巧,整个故事跃然纸上。
——ELLE 杂志
★无与伦比。希伦布兰德的畅销作品《奔腾年代》令读者燃起了求胜之心,如今又用一本《坚不可摧》令读者们大饱眼福。
—— 《点名》日报
★其他纪实文学作家都没有希伦布兰德这样的眼力,选择这样的主题;也没有她那样严谨的态度和投入的精神来将故事诉诸文字。
——《沙龙》网络杂志
★《坚不可摧》给予了人们太多期待,只有希伦布兰德的文字才能驾驭如此跌宕起伏的故事。
——《天生就会跑》作者 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
目录
权威推荐 2
地 图 8
引 言 9
第一章 少年:跑出托兰斯
1. 叛逆少年 13
2. 奔跑如飞 24
3. 托兰斯旋风 32
4. 故态复萌 42
5. 愤而从戎 54
第二章 “二战”:绝命飞行
6. 会飞的棺材 66
7.“到了,伙计们!” 83
8.“只有洗衣工知道我当时有多害怕” 94
9. 594 个弹孔 109
10. 日军来袭 123
11.“谁也别想活下去” 133
第三章 坠机:孤海求生
12. 坠机事件 142
13. 海上迷航 148
14. 饥渴交加 159
15. 鲨鱼和子弹 172
16. 云端歌声 180
17. 台风大作 190
第四章 战俘营:不屈岁月
18. 活死人 200
19. 两百个沉默者 210
20. 对裕仁天皇放屁 221
21. 信念不移 233
22. 秘密计划 241
23. 遭遇魔鬼 252
24. 任人宰割 261
25. B - 29 270
26. 最后的疯狂 281
27. 残兵败将 293
28. 阶下之奴 299
29. 220 个耳光 309
30. 沸腾的城市 317
31. 一败涂地 325
32. 落桃满地 333
33. 母亲节 345
第五章 战后:救赎之路
34. 窈窕淑女 360
35. 归来以后 373
36. 山冈弃尸 382
37. 扭曲的绳索 390
38. 心的召唤 396
39. 黎明到来 405
后 记 409
致 谢 428
对话作者 436
精彩书摘
第四章
1945 年5 月5 日上午11 时30 分,空中四个庞大发动机发出的声音打破了直江津的宁静。一架B-29 轰炸机盘旋在他们的上空。空袭警报顿时拉响了,可是钢厂的监工们似乎并不在意,战俘们也继续在火炉旁干活。突然间山崩地裂、大地颤抖,工厂内扑簌簌地下起了暴雪。
实际上,那不是雪,而是从屋顶落下的大量灰尘。战俘们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猛地撞到了厂房,但监工宣布那只是变压器爆炸造成的,让他们继续干活。
片刻过后,一名工人跑进来,急切地对这名监工耳语了些什么,只见监工立刻停下了所有的事情,飞一般地狂奔出去,跑进海滩的防空洞里,而把那些战俘扔在那里。只有B-29 轰炸机才能让这些监工如此心惊胆战。
惊慌的战俘们挤在一间小屋里,不停地祈祷炸弹不要打中自己。所幸他们没有被击中。这架B-29 轰炸机没有打中这个工厂,只是在附近的地面上炸出几个大坑。差不多两个小时以后,在这座集中营里,无论是卫兵还是战俘才逐渐冷静下来。一些卫兵甚至带着几名战俘来到院子里查看那些弹坑,试图让他们知道美国的炸弹有多么不准,美国飞行员有多么无能。不过,就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谎言,每一个人都心惊胆战,美军战机的打击目标绝对不止工厂里的两三个弹坑。虽然这里的战俘对太平洋战场上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是这次空袭和村庄上空越来越多的B-29 轰炸机却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如果美军已将主要攻击目标转移到地处偏远地区的直江津,这是不是说明B-29 轰炸机已经摧毁了日本的主要城市?
10 天之后,答案不言而喻。400 名新来的战俘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大门,站在院子里。“大鸟” 立刻跳上他们前面的高台,发表他例行的冗长演说。“你们必须保持清醒!你们必须绝对忠诚!你们必须努力劳作!你们必须服从我的每一条命令。”
“你他妈的以为自己是谁呀?”一名战俘小声咕哝道。
“大鸟”结束他的演讲以后,400 名新来的战俘与这里原有的300 名战俘挤在一座牢房里,厕所都不够用了。这些新来的战俘说他们来自生产军需用品的大城市神户以及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大阪。几周以前,300 余架B-29 横扫而来,这些城市顷刻之间就火光冲天。神户和大阪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夷为平地。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次袭击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因为日本人把他们转运到直江津来,再次沦为阶下之奴。新来的战俘还带来另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德国已经战败,现在所有的盟军都将矛头对准了日本。
★★★
那个月里,“大鸟”只是偶尔才在直江津露面,因为他除了负责这里的集中营以外,还被任命为满光岛集中营的纪律长官。到达那里以后,他立刻冲了进去,对着那些目瞪口呆的军官大声斥责:“你们在干什么!”然后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夜以继日的残害。因此,这里的战俘把他叫做“白痴”。
“大鸟”在满光岛的暴行令人发指,这里的战俘很便快得出结论,如果他们还想活命的话,就只有杀死“大鸟”。反叛者甚至成立了一个暗杀小组,秘密策划淹死“大鸟”或者把他推下悬崖。因此,无论“大鸟”什么时候来到这里,都会有人在暗中跟踪,但是他好像看穿了这些人的计划,每次都有全副武装的卫兵不离左右。与此同时,军医理查德·惠特菲尔德和阿尔弗雷德·温斯坦也正在策划使用大剂量的阿托品和吗啡毒死“大鸟”。然而,“大鸟”再次逃过了一劫,在医生们制订好计划的第二天,“大鸟”就将药房的药品锁了起来。
随后,惠特菲尔德又想出了一个新的计划。他准备了一瓶碱盐泻药和葡萄糖,用来当做培养基,然后把两名患有阿米巴痢疾和杆状细菌痢疾的战俘的粪便混在一起,轻轻地摇晃,然后装在瓶子里,为了使其滋生细菌,惠特菲尔德随身携带了好几天,然后和温斯坦把病菌交给战俘营里的厨师。
为了让病菌更快地发挥作用,厨师把它倒入了“大鸟”的米饭里。但是令他们吃惊的是,“大鸟”并没有被感染。后来,这两名医生又将6 个痢疾病人的粪便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新的病菌,这次他们成功了。
在短短的两天里,“大鸟”就病得很严重。剧烈地腹泻和40.6 摄氏度的高烧使他动弹不得。当温斯坦去房间看望他时,发现他正像个小孩一样在哭泣。“大鸟”命令温斯坦赶紧把他医好。于是,温斯坦给他开了一片磺胺类的药剂,但是“大鸟”对此很怀疑,他让温斯坦先吃。温斯坦照办,因为他知道这是用阿司匹林和小苏打做成的。在15 天内,“大鸟”整整瘦了15 磅重。温斯坦只好告诉“大鸟”多吃一些米饭。
在“大鸟”不在的日子里,这里的战俘甚至卫兵们,正如温斯坦写的那样,“都高兴得像个孩子。”但是“大鸟”并没有死。10 天以后,他的高烧退去,又回到直江津,并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到路易和其他那些军官身上。
★★★
6 月份,路易的腿逐渐康复后,又被送去运送煤和盐。路易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痢疾根本没有任何好转。路易发烧时,曾请求“大鸟”允许自己稍事休息,却被“大鸟”严词拒绝。他说路易只烧到39.8 摄氏度,还不能休息,必须立刻回去工作。路易只好失望地走开了。
6 月里的一天,路易、丁克尔和韦德在驳船上挖煤的时候,监工发现有人曾经从船上的厨房里偷走了一些鱼。于是,监工喝令让小偷自动站出来,否则他就会向“大鸟”报告此事。
午休时,一些人劝说偷鱼者前去自首。但是到了晚上,当这个人返回营地以后,监工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大鸟”,因为他怀疑船上不止一个人在偷他的东西。于是,“大鸟”让在船上工作的所有战俘在他的面前站成一排,然后命令偷东西的毛贼站出来。接着,他走到队列前面,把韦德、丁克尔、
路易和其他两名军官拽了出来,让他们和盗贼站在一起。“大鸟”宣布,这些军官要为自己的行为接受惩罚,而他的惩罚是让其他战俘对这些军官和盗贼进行掌嘴。
他们几个看着长长的战俘队伍,感到不寒而栗,因为这列队伍至少有100 多人。凡是拒绝执行这一命令的战俘,“大鸟”宣布,将受到同样的惩罚。
他还命令卫兵使劲用棍棒毒打那些没有用力掌嘴的战俘。
那些战俘没有别的选择。刚开始,有人想要下手轻一些,但是“大鸟”却严密地注视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如果发现有人没有用力,“大鸟”就会立即断喝一声,让卫兵用棍棒敲打这个人。然后,他还会让这个没有听从他命令的人再次对路易他们掌嘴,直到“大鸟”表示满意为止。于是,路易告诉每一个站在他面前的战俘说,自己能挺得住,用力打吧。还有几名英国士兵举起手来扇向韦德之前先小声说道:“长官,对不起。”最初的几下掌嘴路易还能挺得住。但是他的双腿很快就开始颤抖。路易摇晃了一下,然后倒在了地上。他努力站起身来,但是接着一拳打来,他又倒在了地上,最后直到昏死过去。当他醒来以后,听见“大鸟”在一旁尖叫:“下一个,下一个,下一个!”他强迫战俘们继续对路易实施掌嘴。
路易感到天旋地转,但是“大鸟”仍然在声嘶力竭地呼喊。太阳下山两个小时以后他们的惩罚才宣告结束,“大鸟”带着无比的快感看着自己面前倒下的一个个军官。不过,这一切还不够,“大鸟”再次下令,让所有卫兵拿起竹刀在每个军官的头上狠敲两下。
最后,当这些军官被人们抬回牢房时,路易的双颊因为肿胀得厉害,连续几天都张不开嘴。据韦德估计,他们每个人都挨了220 巴掌。
★★★
1945 年7 月,每天都会有一架B-29 轰炸机在直江津的上空掠过,人们只能看到机尾的那道白烟,于是把它称为“孤独的突击队员”。每天晚上,轰炸机穿过直江津上空在这些战俘眼里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所有的战俘都感到喜气洋洋,”战俘乔·伯恩写道,“就好像他们要去户外野餐一样。”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空袭警报随时都会响起。到了晚上,人们就会静静地躺在那里,满怀欣喜地倾听着从黑黢黢的夜里传来的B-29的轰鸣声。
但是路易病倒了,情绪也十分低落。他躺在自己的铺位上,想象着自己去到奥林匹克赛场,唯有这样他才能对自己抱有一丝希望。他不停地祈祷,希望有人把自己从这里营救出去。“大鸟”对他的折磨让他仿佛置身地狱,毛骨悚然,而且越来越难以忍受。一天,当一名战俘拖着沉重的步伐从工厂回到牢房以后,看起来好像虚脱了一样,一下就栽倒在自己的铺上。他让路易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叫醒他,然后就没有了动静。
到了午餐时间,路易踢了踢他的脚,只见这名战俘一动不动,原来早已气绝身亡。他看起来和其他人一样年轻,而且什么疾病也没有。
这里的伙食变得越来越差。因为春天从神户和大阪运来了不少战俘,所以这里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可是他们的口粮却没有任何增加。因此,大家的伙食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只有一碗海带汤。
曾有一个饥饿的战俘想要向百姓乞讨,“大鸟”扬起手来就是一个耳光,打得他的下巴顿时鲜血直流。战俘里的几名军官向当局请愿,要求为他们增加肉制品,否则他们的行为就违反了国际法。这次请愿过后,有两名卫兵离开了集中营。当他们回来时手里牵着一条狗,据说这是直江津剩下的唯一一条小狗。第二天早饭铃声响起,路易来到院子里,看见面前的旗杆上挂着一张剥下来的狗皮。几分钟后,早餐开始了,他们的碗里零零星星可以见到一些骨头渣儿。
夏天过去了,口粮变得更少,路易和其他战俘甚至开始满怀惊恐地等待着冬天的到来。卫兵告诉他们,冬天的口粮和燃料供应还会继续减少,甚至停止供给。所有的战俘都瘦骨嶙峋,许多人病倒了,在牢房里奄奄一息。
无论是直江津还是其他战俘营,没有一个战俘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活到明年春天。在大森,有人曾这样写道:“1945 年时还在旧金山生龙活虎,1946年在这里却已命在旦夕。”
不过,他们还有更担心的事情。虽然直江津偏安一隅,战俘们从各种迹象窥知,日本帝国已经摇摇欲坠。他们看到美国的B-29 战机在直江津一带如入无人之境,显然证明日本的防空力量已经回天无力。美军很快就会打到这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满目疮痍。成年人里脚气病猖獗一时,许多人的脚已经严重肿胀。孩子们个个都羸弱不堪。目睹此情此景,即使是战俘也深感不安,于是他们不再偷工地上的东西,因为他们很清楚日本注定要在这场战争中失败。
但是,日本决不会轻易投降。如果大规模的空袭不足以让他们投降,那么唯一可能让日本就范的办法就是发动地面攻击。在日本本土,种种迹象都令人堪忧。战俘们看到,许多柔弱的妇女正拿着尖木棒在草人身上练习刺杀,学校里的孩子也站成一排拿着木头做的假手枪练习射击。在日本人看来,投降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毫无疑问,即使最后只剩下一个男子、妇女或者儿童,他们也不准备投降。
对于这些战俘和日本人来说,最后的厮杀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此外,许多战俘都听说过日本人的“杀光政策”,这让他们感到不寒而栗。
在婆罗洲都林党区战俘营一处,关押着2 000 多名战俘。盟军的轰炸机每天都在那里的战俘营上空盘旋。一位平民警告G.W. 普林格尔:“日本官方下达指令,不能让任何战俘获救。所有的战俘都必须处死。”据当地平民说,他们已经在丛林里看到了成百上千具尸体。“他们的悲惨遭遇就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命运。”普林格尔在日记中写道。一次,一个因为虐待成性而臭名昭著的战俘营守卫曾经假惺惺地告诉这些战俘,他们正准备建立一个新的集中营,那里食物充足、医疗条件良好,没有人会强迫战俘参加劳动。但是,所有的战俘都清楚,这只不过是一个用来引诱他们上当的谎言,因此普林格尔这样写道:“他们这是在为日本政府施行‘杀光政策’提供铺垫。”
普林格尔说对了,在战俘营的办公室里放着一份由指挥官起草、中央军事当局批准的书面文件,要求他们在9 月15 日杀光所有战俘。于是,他们毒死妇女和孩子,枪毙平民男丁,捅死伤兵和残疾人。还有500 名战俘被带到21 英里外的丛林里一并枪毙并焚烧。
在大森,厨房的日本工人和其他一些人都曾经告诉这些战俘,消灭他们的计划早已确定。日本人会假意释放这些战俘,让他们共同保卫日本,而一旦他们踏上吊桥,卫兵就会用机枪对他们进行集体扫射。战俘中的军官聚在一起,想要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办,但谁也没想出什么办法。在日本的战俘注意到了一些不祥之兆。每一个战俘营里的机关枪和桶装助燃剂增多了。战俘身上的金属身份识别牌也被没收了,以便在执行“杀光政策”时不留任何痕迹。日军命令战俘不停地挖掘地道和洞穴。一些较为友善的卫兵警告他们说,这些沟壑和地道即将成为他们的墓穴。
那年夏天,在菲尔和弗雷德·迦勒特所在的善通寺战俘营,日本军官突然宣布要把美籍战俘同其他国籍的战俘分开。据说为了他们的安全,美籍战俘要被转送到一个更加舒适的集中营里。于是,这些美籍战俘被押上火车,驶过日本,在那些悲伤欲绝的难民潮中迤逦而过。黎明时分,他们透过车窗的缝隙
坚不可摧 一个关于生存、抗争和救赎的“二战”故事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坚不可摧 一个关于生存、抗争和救赎的“二战”故事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