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安徽建筑》由九部分构成,主要包括:一、新石器时代建筑;二、夏、商、周时期建筑;三、秦汉时期建筑;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五、隋唐五代时期建筑;六、宋元时期建筑;七、明清时期建筑;八、近代建筑;九、现代建筑。
目录
总序(陆勤毅)
引言
一、新石器时代建筑
1.凌家滩聚落遗址
2.尉迟寺聚落遗址
3.薛家岗文化建筑遗址
4.缪墩房屋遗址
5.怀宁孙家城遗址
6.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
7.侯家寨遗址
二、夏、商、周时期建筑
1.概观
2.禹墟
3.“亳”“城父城”与“相”
4.钟离国与双墩一号墓
5“下蔡”与“寿春”
6.夏、商、周聚落遗址
三、秦汉时期建筑
1.概观
2.道教建筑的滥觞
3.双墩汉六安王墓与曹氏家族墓群
4.形象资料中反映的汉晋建筑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
1.魏晋城池与军事建筑
2.屯田制度与观稼台
3.佛教建筑的滥觞
4.民间信仰与民间信仰祠庙
5.魏晋名士与山水园
五、隋唐五代时期建筑
1.概观
2.隋唐城镇发展与变化
3.佛教的兴盛与佛寺
4.道教与道教建筑
5.建筑与诗赋
六、宋元时期建筑
1.概观
2.江淮之间军事对峙中的城池
3.兴程朱理学,建文庙学宫
4.理学勃兴与书院滥觞
5.追思先贤,弘扬正气
6.安徽宋塔
7.宋元民间信仰祠庙
七、明清时期建筑
1.概观
2.恢宏壮丽的明中都
3.徽州城镇村落
4.立祠庙,祭千古英雄
5.九华山间佛国城
6.依山取势得景随形——齐云山道教建筑群
7.安徽伊斯兰教建筑
8.徽派建筑,古今奇观
9.徽派园林纵横
10.商品流通的活跃与商业建筑
八、近代建筑
1.概观
2.安徽近代城市的发展
3.西方建筑东渐及影响
4.传统建筑的变异
5.近代工业建筑的滥觞
6.近代教育转型与教育建筑
九、现代建筑
1.民族形式与新古典主义建筑
2.新徽派建筑
3.改革开放后的安徽建筑
精彩书摘
《安徽建筑》:
早期神堂前仅有香炉并无殿(亭),此后,为了防雨,加盖了亭。至今尚可见到覆盖有雨亭的香炉。随着民间信仰建筑逐步世俗化,雨亭也由进香时避雨,转为观戏时避雨之用。其形态也随多种世俗用途调整。
戏台 民间信仰祠庙常设有戏台酬神。王国维曾发问:“歌舞之兴,其始于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就现有资料看,戏剧起源于民间信仰中的酬神活动,经历了“酬神→歌舞→戏剧”的演进过程。具体说来,过程是由原始社会巫觋的祭神,发展到汉代的百戏。所谓百戏,是一种融歌、舞、乐、杂耍为一体的娱乐活动。汉代的百戏,需要较大的场地,四川成都北郊羊子山1号东汉墓画像石中的宴饮观百戏图,以及山东省微山县出土的汉画像石观百戏图,戏场均为较大场地。唐代的歌舞伎乐较集中,出现了用来表演歌舞伎乐的台子,叫锦筵或舞筵,筑于水池之中。台中铺红氍毹(近于地毯)供舞者表演。直到宋代出现了杂剧的发展,有了剧情,才有了真正意义的戏剧,也才有了戏台。宋代的戏台,“舞亭”“舞楼”“舞厅”“乐台”等多种称谓并用,可见尚未完全定型。元代伴随杂剧的发展,戏台方定型。可以说,中国古戏台源自神社戏台。戏台与诸多的民间信仰相关,所谓“有村必有庙,有庙必有台”。戏场的形态制式,与民间信仰有着很高的相关系数。民间信仰祠庙,多将仪门与戏台合一,平时作为仪门,演戏时将活动台安上。各类民间信仰建筑相异的功利取向,会影响戏场布置。此外,民间信仰以祈福、纳吉、禳灾等功利要求为目的,常伴随着迎神赛会、聚餐等集体性活动。戏剧就不是简单的“观”和“演”的关系,这影响到戏场的构成。至今有些地方还有演戏前先祭神的传统。纵观民间信仰建筑的发展,有个大趋势,即巫觋和神秘色彩渐次减弱,世俗成分增益。伴随着娱神色彩渐弱、娱人色彩渐浓的变化,戏场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酒楼 亦称“饮楼”,一般设于戏台的左右两翼,供女宾观戏。酒楼源头之一是隋代的看棚。早期傩舞一类的民俗活动,是沿街巷流动中展开。此时为观看而搭建临时性看棚,是其滥觞。
……
前言/序言
安徽建筑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徽建筑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