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 《纽约时报》称: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或许就是美国的象征。
2. 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学著作,改变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美国面貌,半个多世纪以来激励全球亿万普通人走向成功。约翰·肯尼迪、洛克菲勒、拿破仑·希尔、沃伦·巴菲特倍加推崇,通用电器、安利、苹果、耐克、麦当劳、三星、索尼都在用的培训教程。
3. 《卡耐基成功学全集:人性的光辉全集(精装)》被称为林肯传记中十分感人的一部,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传记之一。问世以来全球销量千万册,被译成各种文字,激励了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数亿人走出平凡、摆脱困境,成就美好人生。
4. 纪念戴尔·卡耐基逝世60周年之卡耐基成功学全集纪念版,严格依照英文原版无删节翻译。
内容简介
《卡耐基成功学全集:人性的光辉全集(精装)》是卡耐基撰写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传记,讲述了林肯从一个贫困低微的农家少年,经历无数坎坷和磨难,终于入主白宫,解放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成为美国伟大总统的传奇一生。林肯的奋斗经历,能够带给我们面对挫折时的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力量,激励我们走向辉煌和成功,实现人生的逆袭。
作者简介
戴尔·卡耐基(DaleCarnegie,1888-1955),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
美国人戴尔·卡耐基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其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人性的弱点》,70年来始终被西方世界视为社交技巧的圣经之一。他在1912年创立卡耐基训练班,以教导人们人际沟通及处理压力的技巧。
主要著作有:《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演讲的艺术》、《人性的光辉》和《伟大的人物》。其作品一经问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并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全球热销,创造“人类出版史的奇迹”。时至今日,卡耐基的著作仍在持续畅销中。
精彩书评
★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或许就是美国的象征。在出版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卡耐基的著作那样持久地深入人心,也唯有卡耐基的书,才能在他辞世半个世纪后,还能占据我们的排行榜。
——《纽约时报》
★由卡耐基开创并倡导的个人成功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有志青年迈向成功的阶梯,通过他的转播和教导,无数人明白了积极生活的意义,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卡耐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本书和一所学校,其真正价值是他把个人成功的技巧传授给了每一个向往成功的年轻人。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 ★戴尔·卡耐基的这些原则如魔术般令人震惊,他改变了3亿人的命运和生活。
——传媒大亨基思·鲁珀特·默多克 ★我从8岁就开始读卡耐基先生的著作。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你越早读卡耐基先生的作品,你的人生就越早获得启发。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 目录
本书的写作过程及原因 卡耐基/ 001
第一篇 贫困的出身
在学校就读期间,林肯头戴一顶松鼠皮帽,下身穿着鹿皮马裤。不过那马裤裤脚高出鞋面几英寸,露在外面的小腿被冻得发紫。
第一章 家族风流韵事 / 002
第二章 幼年丧母 / 010
第三章 欠缺的教育 / 017
第四章 勇气和信心 / 024
第五章 难忘的初恋 / 033
第六章 求婚 / 043
第七章 逃婚 / 051
第八章 悲剧性婚姻 / 059
第二篇 不懈的奋斗
再过七年,林肯将与世长辞。但正是在这七年之中,他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声誉注定会让他流芳百世。
第九章 家庭生活 / 066
第十章 贫困律师 / 075
第十一章 刻薄的妻子 / 080
第十二章 政治挫败 / 087
第十三章 密苏里协议 / 093
第十四章 大辩论 / 102
第十五章 总统候选人 / 114
第十六章 告别家乡 / 120
第十七章 入主白宫 / 130
第三篇 伟大的总统
最后,斯坦顿、西华德以及多数起初诽谤、鄙视林肯的人也都开始敬重起他来。当林肯处于弥留之际,曾经责骂林肯为“一个令人不快的白痴”的铁人斯坦顿说道:“躺在这里的是世人曾见过的最完美的领导人。”
第 十 八 章 内战开始 / 136
第 十 九 章 纸上谈兵的将军 / 142
第 二 十 章 双重打击 / 148
第二十一章 内阁的矛盾 / 156
第二十二章 解放黑人奴隶 / 169
第二十三章 葛底斯堡战役 / 178
第二十四章 传奇将军格兰特 / 190
第二十五章 连任总统 / 201
第二十六章 宽大的受降 / 211
第二十七章 泼妇总统夫人 / 215
第二十八章 遇刺身亡 / 225
第四篇 永远的怀念
在成群结队的悼念者的目送下,载着林肯遗体回到伊利诺伊州的火车缓缓驶离。葬礼仪式预定在纽约举行。日夜兼程赶往此处的火车鱼贯而入,给这座城市带来历史上最多的人群。
第二十九章 悲痛的葬礼 / 238
第 三 十 章 刺客逃亡 / 243
第三十一章 真假凶手 / 256
第三十二章 总统夫人的归宿 / 264
第三十三章 戏剧性盗尸案 / 275
精彩书摘
第三章 欠缺的教育
到十五岁时,林肯已经学会了英文中的二十六个字母,且能勉强读懂一点儿文字,但却压根儿不会写作。一八二四年的秋天,一位落后地区来的巡游教书先生沿着鸽子溪来到他们的定居点,还开办了一所学校。林肯和他的妹妹每天穿过四英里的森林,早出晚归,去向那位名叫阿泽尔?多尔西的新来老师求学。多尔西办的是一所人称“哇哇叫”的学校。孩子们要大声朗读,多尔西认为,通过那种方式,他就能够辨别出孩子们是否在真正用功读书。他手握一根杖条,在教室前后来回走动,一见哪个学生闷着不吭声,便会一棍子打过去。知道老师对哇哇叫声有这么个优惠,每个孩子都试图比自己的同学嚷得更响亮。那喧闹声儿让老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在该学校就读期间,林肯头戴一顶松鼠皮帽,下身穿着鹿皮马裤。不过那马裤底部高出鞋面几英寸,露在外面的胫骨被风雪冻得发紫。
上课的地方就在一个简陋的木屋里,老师站着时差不多可头顶天花板。里面没有任何窗户,墙体四周各横着一根木头,入口处用一张油纸遮挡着,以便让些许光线进入。地面和座位都是由劈开的木头做成的。
林肯的阅读课文均选自《圣经》的一些章节,从他的书写练习本可以看出,他模仿的全是华盛顿和杰斐逊的字迹。他的书写也颇像那两位伟人的笔迹,即非常清晰可辨。人们对此非常赞赏,那些不识字的邻居常常步行数英里,请求亚伯拉罕帮他们写信。
林肯在学习方面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学校的时间不够用,他就把学习资料带回到家中。当时的纸张非常稀缺而昂贵,于是他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有时候,他还在木屋四壁的平滑表面上做算术。每当一个空白的表面写满了数字和文字之后,他就用小刀子将其彻底清除,然后在上面重新写字。
由于家里太穷而买不起算术书,林肯就跟同学借来一本,将其中的内容抄写在一张张如信头大小的纸片上,然后再用麻绳缝在一起,因此就有了自制的算术书。就在林肯去世之时,他的继母还保留着这本算术书的一些残余部分。
此时,林肯开始表现出某种与落后地区学生完全不一样的气质。他希望就不同的主题写出自己的观点。有时候,他还朗诵诗句。他甚至将自己写的诗句和散文送到邻居威廉?伍德那里,请他评判。他熟记并背诵自己创作的韵文,他的散文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一位律师被林肯所写的关于国内政治的文章所感染,于是将其寄出去发表了。俄亥俄州的一家报纸还专门刊登过林肯撰写的一篇有关禁酒的文章。
但这些都只是后话。他第一篇作文的灵感源于一位玩伴的残忍游戏。他们常常抓来一些乌龟,然后在龟背上放上一些燃烧的炭火。林肯恳请玩伴们停止那样做,还光着脚跑上前去踢掉了炭火。他的处女作便是希望人类善待动物的呼吁。这个小男孩已经流露出了一个成年人对痛苦所特有的那种深深的同情。
五年之后,林肯时断时续地就读于另一所学校,用他的话来说,上过“一点点学”。林肯受过的正式教育就此打住了,加起来总共不到十二个月时间。
林肯于一八四七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在填写个人简历时,他遇上了“你是什么学历”这一栏。对此,他仅用了“欠缺”二字予以回答。
在他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时,他曾说过:“当我成年时,我所知甚少。但无论如何,我总算是学会了读、写、算三原则。仅此而已。之后我再没有上过学。迫于压力,我不时学了一点知识。现今取得的那点小成绩便得益于教育。”
都有谁当过他的老师呢?就是那些四处漂泊、相信巫术且认为地球是扁平的愚昧教书先生。然而就在那些支离破碎且非正规的求学期间,林肯培养出了一种任何人皆可从大学教育中获得的无价之宝: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渴求。
阅读能力为林肯打开了一个全新而神奇的世界,一个他过去连做梦都没有做过的世界。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中,阅读一直是他生活中的主要激情所在。他的继母曾带过来如下五本书:《圣经》、《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天路历程》和《水手辛巴德》。幼年的林肯对这些无价之宝如饥似渴地研读。他将《圣经》和《伊索寓言》放在伸手可及之处,随时翻阅,以至于他的风格、谈吐方式以及陈述论点的策略皆受到这两本书的深刻影响。
……
前言/序言
数年前,我曾下榻在伦敦的黛萨特酒店。某个春日,我一如往常地边吃早餐,边翻阅《晨报》,期望从其中几个专栏中筛选到一点美国新闻。在通常情况下,我一无所获,可就在那个幸运的早晨,我像个走运的掘金者,竟意想不到地有了重大收获。
当时,被誉为“下议院之父”的前议员T.P.奥康纳在《晨报》主持了一个名为“名人与记忆”的专栏。就在那个早晨以及接下来的几个早晨,“泰伊?派伊”专栏专为亚伯拉罕?林肯而设。该栏目并不针对林肯从事的政治活动,而是其生涯中的个人生活,即他的无数次失败、他的贫困、他对安?拉特利奇的无限爱恋,以及他跟玛丽?托德的悲剧性婚姻。
我带着浓厚的兴趣以及惊讶的神情,读完了整个系列。我曾在中西部度过我生命中的前二十年。那地方跟林肯生活过的地方不算太远。此外,我一直对美国历史怀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当然有理由认为自己对林肯的生平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我很快便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事实上,作为一名美国人,我竟然是在远道前往伦敦,且在阅读过一位爱尔兰人在英国报纸上撰写的系列文章后才意识到,林肯一生的事迹完全称得上是整个人类史册中最为动人心弦的故事之一。
难道无知得如此可悲的只有我一个人吗?我曾纳闷过。不过,我并没有纳闷多久,因为不久之后我跟不少国人探讨过这一话题,结果发现我们大家的了解都不过尔尔,他们对林肯的认识也不外乎是:他出生在一个小木屋里,跋涉数英里去借书,平躺在壁炉前挑灯夜读;他劈过圆木,当过律师,讲过不少非常逗乐的故事,说过男人应该脚踏实地,被人赞誉为“诚实的亚伯”;他跟道格拉斯法官展开多次辩论,当选过美国总统,戴过丝绒礼帽,解放了黑奴,在葛底斯堡发表过演说;他还宣称自己希望弄明白格兰特将军喝的是什么牌子的威士忌,以便给手下的其他将军也一人送去一桶;他是在华盛顿的一家剧院遭到了布思的暗杀。
在《晨报》这些文章的激发下,我去了大英博物馆下设的图书馆,阅读了不少有关林肯的书籍。我越读越被吸引,最后竟着迷不已,于是决定亲自写一本有关林肯的书。我知道,要写出供学者和历史学家参考的学术专著,本人并不具备那种必需的动机、气质、受训或能力。此外,我觉得再写那类书籍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现存于世的许多书籍已相当优秀。然而,在阅读过诸多有关林肯的书籍之后,我倒真觉得有必要为林肯写个小传,以便给当今劳碌奔波、行色匆匆的普通大众简明扼要地讲述林肯生命中那些最为有趣的事例。我已尝试着写出这样一本书。
这一工作始于欧洲,在那儿我为此折腾了一年的时间,之后又在纽约花了两年的时间。可我最后还是把所有的草稿撕得粉碎,扔进了垃圾篓里。然后,我去了伊利诺伊州,就在林肯曾梦想、劳作的地方写作有关他的故事。我花了数月时间生活在这样一群人中:他们的父辈曾与林肯一道丈量土地、搭建篱笆、赶着生猪去集市;我花了数月时间潜心钻研那些陈旧的书籍、信件、演说、被人几近遗忘的报纸以及发霉的庭审记录,旨在真正读懂林肯其人。
我在彼得堡小镇度过了一个夏天。我去那儿,就因为那地方离刚修复的新萨勒姆村仅一英里之遥。林肯度过的其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以及性格形成的黄金时段就在这个萨勒姆村。他在此地经营过一个小作坊,开过一家杂货店,学过法律,作过铁匠,当过斗鸡、赛马比赛的裁判,坠入过爱河,还伤心欲绝过。
即便是在其鼎盛时期,新萨勒姆村的居民也从未超过一百人。它存在的时间总共没超过十年。林肯离开村庄不久,此地便荒芜了。蝙蝠和燕子在腐朽的木屋里筑巢,牛群在那片土地上放牧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然而在几年前,伊利诺伊州征用了那片土地,并将其改成一个公园,还仿造了一些一百年前的类似木屋。所以,现今的新萨勒姆村看上去还颇有几分林肯时代那荒芜村庄的模样。
林肯曾经在那学习、摔跤、恋爱过的地方的那些白橡树依旧矗立在那儿。我曾天天带上打字机,从彼得堡驱车前往那个地方。本书有一半的章节就是在那些树下完成的。在那么美丽的地方从事写作真是惬意极了!流淌在我面前的是蜿蜒的桑加蒙河,四周环绕的那些树林和干草地,由于山齿鹑的叫声而变得极富音乐感。冠蓝鸦、金翼啄木鸟、红雀等在树间一闪而过。我觉得林肯就在那儿。
在桑加蒙河两岸的三声夜莺在树林欢唱、空中明月映衬着拉特利奇小酒店的夏夜,我常独自前往那儿。面对此情此景,我意识到,约一百年前,差不多也是在这样的夜晚,年轻的亚伯和安?拉特利奇手挽着手,在月光下走过这相同的地方,一边聆听夜莺的歌唱,一边做着注定绝无可能实现的梦想。然而,我却坚信,正是在新塞勒姆这个地方,林肯一生才体会到了无上幸福的滋味。
就在准备写作有关林肯心上人去世的那一章节时,我将一张折叠桌和一台打字机放进车里,然后沿着乡村小路、经过一个猪圈和一个牧场,驶往掩埋安?拉特利奇的那个静谧而隐蔽之地。现在,那地方已经完全荒芜,杂草丛生。要想靠近她的坟头,非得砍掉旁边那些杂草、灌木及藤根植物不可。在林肯曾哭泣的那个地方,我记录下了他那悲伤的故事。
本书的多数章节是在斯普林菲尔德写成的。其中一部分章节是在林肯旧居的客厅里写成的,他在那里度过了十六年的心酸人生,一部分章节是在他第一次起草就职演说的书桌上写成的,余下的那些章节则是在林肯出庭及与玛丽?托德争吵的地方写成的。
卡耐基成功学全集:人性的光辉全集(精装)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卡耐基成功学全集:人性的光辉全集(精装)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