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速成进阶宝典·中册

围棋速成进阶宝典·中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睿羊耿文彬,李振沣,孟繁星 著
图书标签:
  • 围棋
  • 围棋教学
  • 围棋入门
  • 围棋进阶
  • 棋艺
  • 策略
  • 技巧
  • 中级
  • 宝典
  • 速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3938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487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围棋爱好者及少儿围棋考级参考书
  世界冠军倾心打造,易学、易懂,快速进阶!颠覆了传统围棋的教学理念,将围棋原理与知识点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读者实现围棋速成之路!

内容简介

  上册为入门部分:其过程颠覆了传统围棋的教学理念(传统围棋教学知识点太多,学习很长时间尚不知围棋的真正原理),将围棋原理与知识点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使用作者创造的一系列围棋新口诀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实现围棋速成之路。中册为定式百型——围棋定式成千上万,本书介绍最常用的+中国流初级使用手册——中国流布局是最常见也是胜率较高的一种布局方法,这里使用中国流布局向初级读者介绍了许多有用的知识点。下册为业余棋手布局指南——这里为中级以上读者介绍了许多常见的布局方法及一些战斗技巧+打入方法——此处归纳了大量的打入技巧,帮助读者们掌握破坏对方地域的技巧。

作者简介

  周睿羊,中国天元战史上年轻的挑战者,第20届天元赛亚军。7岁学棋,9岁入吴肇毅围棋道场,后入聂卫平围棋道场,12岁获全国“晚报杯”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13岁被商借至北京海淀队参加围甲联赛。2002年入段,2007年升为五段。2008年11月25日第4届威孚房开杯中国棋王争霸赛决赛冠军;2010年第七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亚军;2012年第14届阿含桐山杯亚军;2013年,第一届百灵爱透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冠军;2013年4月13日,第13届理光杯围棋赛冠军;2013年5月2日,第1届“洛阳龙门杯”中国围棋棋圣战决赛冠军。

目录

第1部分 中国流初级使用手册
第1章 中国流布局星位一侧挂角6
1.1 一间低夹定式(一)6
1.2 一间低夹定式(二)13
1.3 打入超大飞17
1.4 小目一侧两翼张开后的打入26
第2章 小目一侧的挂角34
2.1 黑方选择夹攻34
2.2 黑星位一侧两翼张开后的变化41
2.3 前型中遗留的打入介绍43
第2部分 实用定式
第1章 基本拳法49
1.1 单臂冲拳49
1.2 以静制动50
1.3 左右开弓52
1.4 黑虎掏心56
1.5 互试虚实58
1.6 灵蛇吐杏60
1.7 隔空拳63
1.8 地堂刀65
1.9 鹰扑式67
1.10 双风贯耳69
第2章 防守定式——太极拳72
2.1 如封似闭72
2.2 单鞭74
2.3 搂膝76
2.4 白鹤亮翅78
第3章 进攻定式80
3.1 如燕双飞80
3.2 大刀王五83
3.3 旋风扫叶腿法84
3.4 二龙抢珠式87
3.5 梅花镖88
3.6 是战是和90
3.7 双鹰扑兔92
3.8 诱敌深入92
3.9 反空式93
3.10 空战式96
第3部分 业余棋手布局指南
第1章 二连星103
第2章 星·无忧角布局121
第3章 错小目布局131
第4章 迷你中国流139
第5章 中国流布局151
第6章 小林流布局162

前言/序言

  本书是继《围棋水浒一百零八型》一书之后,创作的一套适合业余初级到3段的围棋速成书籍,希望能让更多的认为围棋门槛过高的人群受益。在简单中学会复杂的围棋变化,以利于普及和发展中国的国粹精华——围棋文化。
  自古以来,“琴棋书画”是文人们修身养性的高雅艺术,合称“文人四友”,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在下围棋的过程中,棋手们需要凝神静思,运筹帷幄并统观全局,久之自能陶冶情操,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注意力、观察力及抗挫折能力等。所以,对于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开发,围棋有重要的作用。
  本套书力图为初学围棋的爱好者及小朋友们找到一条学习围棋的捷径,是编者总结多年的围棋教学及研究经验,编写的一套浅显、易懂、易学的围棋普及教科书。该套书共分三册:上册、中册、下册,从基础入门、中盘作战到简单的收官技巧、终局。
  上册:从围棋棋盘了解、围棋礼仪引入,介绍了围棋的基本下法、开局布阵、中盘作战到简单的收官技巧、终局。该册将围棋涉及的知识贯穿成一条线。
  中册:第1部分讲述了围棋的基础知识;第2部分对常用的“中国流布局”做了进一步的详解,并介绍了常见的九十多个定式及后续手段;第3部分讲述了常用的六种布局的下法。
  下册:以儿歌的形式和浅显的棋诀,帮助爱好者们增强记忆围棋知识的能力,同时介绍了一些中盘作战的手段以及常用的典型手筋的计算方法。
  相信读者在学习完本套书之后,一定会在围棋进阶之路上快速成长!将中国的围棋文化发扬并传承给我们的后人,为弘扬中国的国粹尽一份微薄之力。
  书中不当之处,还望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5年5月

《棋道寻踪:围棋理论与实战深度解析》 内容概要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围棋入门教程,而是一部旨在引领棋友们深入理解围棋本质、系统提升实战能力的进阶之作。它将围棋的理论体系与实战应用紧密结合,从棋道哲思的维度出发,剖析棋局背后蕴含的深层逻辑,并辅以大量精选的实战对局,力求让读者在品味棋局的精妙之余,真正掌握破局、治孤、收官等关键环节的精髓。全书涵盖了从布局定式中的隐形变化到中盘攻防的攻防转换,再到官子收束的效率最大化等多个维度,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完整而扎实的围棋认知体系,跃升为更具洞察力和决断力的棋手。 详细内容 第一章:围棋的哲学意蕴与战略思维 围棋之所以被誉为“国粹”,不仅仅在于其规则的简练与棋盘的方正,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深邃哲学。本章将从“阴阳”、“虚实”、“轻重”、“缓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出发,探讨这些概念在围棋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将深入分析棋盘上每一个棋子的存在意义,理解“子”的价值如何随时间和局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道”的追寻: 探讨围棋作为一种“道”的体现,如何反映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以及修身养性在棋道中的地位。我们将引入古代棋圣的围棋观,理解“棋如人生”的深层含义。 战略思维的构建: 棋局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宏观的战略布局。本章将重点讲解如何从全局出发,识别棋盘上的关键点,制定长远作战计划。我们会分析不同类型的战略,例如“以守为攻”、“以静制动”、“以攻为守”等,并结合历史经典战例,展示这些战略的运用。 “气”的哲学: 围棋中的“气”不仅仅是棋子的生命线,更是一种能量、一种潜力。我们将深入剖析“气”的构成与流动,理解如何通过调整棋子位置来优化“气”的走向,从而构建更强大的棋势。 “势”的理解: “势”是围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棋子的整体力量与潜在影响力。本章将详细阐述如何感知和营造“势”,理解“厚”与“薄”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厚势”来压迫对手,为己方创造主动。 第二章:布局的艺术与精妙的定式演变 布局是围棋的开端,也是决定棋局走向的关键。本章将超越机械记忆定式,深入理解定式背后的逻辑和变化,带领读者掌握如何根据对手的棋风和全局局势,灵活运用并创造性地解读定式。 现代布局思潮: 介绍当前围棋界主流的布局理念,例如“大场优先”、“实地与外势的平衡”、“重视效率”等。我们将分析不同布局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现代围棋中的适用性。 定式的“活”与“死”: 很多棋友在学习定式时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本章将强调理解定式变化的“要点”和“禁区”,指出在实际对局中,定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全局局势进行微调和创造。我们将分析一些经典的定式,并深入剖析其中的变例,揭示隐藏的陷阱和机会。 “挂角”与“拆边”的策略: 挂角和拆边是布局中最常见的两种手段。本章将从战略角度分析不同挂角和拆边方式的优劣,以及它们如何与全局棋势相互呼应。我们会探讨各种“入角”的战术,例如“小飞挂”、“大飞挂”、“一间跳”等,并分析它们带来的不同战术价值。 “边角”与“中央”的权衡: 布局的本质在于如何有效地占据“边角”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中央”的势力。本章将探讨边角与中央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如何在布局阶段就为中盘的攻防打下坚实的基础。 “弃子”的智慧: 在布局阶段,适时地弃掉一些棋子,以换取更大的战略利益,是一种高明的手段。本章将通过具体的棋例,讲解如何识别弃子的时机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弃子来构建更优的棋势。 第三章:中盘攻防的博弈与实战技巧 中盘是围棋最精彩、也最考验棋手实力的阶段。本章将深入剖析中盘攻防的核心要素,教授读者如何识别棋盘上的“攻击点”和“弱点”,以及如何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在复杂的棋局中赢得主动。 “攻击”的艺术: 攻击不仅仅是“杀棋”,更是一种战略手段,可以用来获取实地、削弱对方、压缩对方空间,甚至创造战机。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攻击手法,例如“断”、“冲”、“粘”、“跨”等,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局势下的运用。 “治孤”的智慧: 面对对方的严密包围,如何安全地让自己的棋子“活”起来,是棋手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本章将从“做眼”、“破眼”、“脱先”、“求活”等多个角度,深入讲解治孤的策略和技巧,并辅以大量的治孤实战棋例。 “攻防转换”的艺术: 围棋的魅力在于攻防的不断转换,有时候一次看似寻常的攻击,可能瞬间逆转局势。本章将教导读者如何敏锐地捕捉攻防转换的时机,如何在对方攻击时找到反击的机会,又如何在自己攻击时留意对方的潜在反扑。 “棋筋”的价值与保护: 棋筋是棋盘上的关键棋子,它的生死往往关系到整个棋局的命运。本章将重点分析棋筋的识别、保护和攻击,并探讨如何通过攻击对方的棋筋来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手段”的运用: 围棋中的“手段”是指那些看起来微小但却具有关键作用的着法,例如“扑”、“倒扑”、“扳”、“挖”等。本章将深入解析各种手段的原理和应用,教导读者如何在实战中巧妙地运用它们,以取得局部优势,甚至打开胜局。 第四章:官子收束的精密度与效率最大化 官子虽然看起来不如中盘搏杀来得刺激,但却是决定胜负的最后一道防线。本章将带领读者掌握官子收束的原则和技巧,学会如何在最后阶段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并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官子的价值评估: 并非所有官子都具有相同的价值。本章将讲解如何评估不同官子的价值,并优先处理价值更大的官子。我们将引入“打吃”官子、先手官子、后手官子等概念,并分析它们的实际影响。 “序盘”与“终盘”的官子策略: 官子并非只在最后阶段才出现,序盘和中盘的某些着法也可能影响到最终的官子计算。本章将探讨序盘和中盘阶段如何为官子埋下伏笔,以及如何在终盘阶段进行最优的官子处理。 “损官子”与“便宜”的抉择: 有时候,为了避免对方获得更大的利益,我们可能需要下一些“损官子”的着法。本章将教导读者如何在“损官子”与“便宜”之间做出明智的抉择。 “数子法”与“比目法”的理解: 不同的围棋规则对官子计算有不同的要求。本章将简要介绍主流的“数子法”和“比目法”,并解释它们在实际官子计算中的应用。 实战官子解析: 通过分析大量不同水平对局中的官子阶段,本章将直观地展示如何处理复杂的官子局面,如何避免被对手“抢先”,以及如何在官子阶段积累微小的优势,最终赢得比赛。 第五章:棋局复盘与自我提升 每一次棋局的结束,都是下一次进步的开始。本章将强调棋局复盘的重要性,并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复盘方法,帮助读者从过去的对局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棋艺。 复盘的意义与目的: 为什么复盘如此重要?本章将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巩固知识”、“提高棋感”等多个角度,阐述复盘的核心价值。 科学的复盘方法: 提供一套系统化的复盘流程,包括“自主复盘”、“请教高水平棋友”、“利用AI辅助”等多种方式。我们将具体讲解如何在复盘中识别自己的失误,分析对手的妙手,以及找到自己可以改进的方向。 “弱点”的识别与克服: 通过复盘,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短板”,例如在某个特定布局上不熟悉、在某种官子局面容易出错、或者在攻防转换时不够果断等。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逐步克服自己的弱点。 “棋感”的培养: 棋感是围棋棋手最重要的财富之一,它是一种对棋局的直觉判断能力。本章将介绍如何通过大量的实战和复盘,以及对经典棋局的研究,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棋感。 持续学习的动力: 围棋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本章将鼓励读者保持学习的热情,通过阅读更多的棋谱、参加围棋活动、与棋友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展自己的围棋视野,享受围棋带来的乐趣。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绝非空谈理论,而是将棋局的精妙变化与背后的战术原理相结合,让读者在实战中感悟棋理。 循序渐进,深入浅出: 采用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逐步引导读者理解围棋的复杂之处,避免一开始就让读者望而却步。 案例丰富,讲解透彻: 精选大量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实战棋例,并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读者理解着法的意图和价值。 强调棋道精神: 在讲解棋艺的同时,融入围棋的哲学思考,提升读者的棋道修养。 启发式教学: 并非一味灌输知识,而是引导读者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人群 本书适合所有对围棋有一定基础,渴望系统提升棋艺,突破瓶颈的业余爱好者。无论你是初学有成,希望从“入门”迈向“进阶”的棋友,还是在某个段位徘徊,希望找到突破口的高手,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同时,也适合对围棋文化和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结语 围棋之路,是一条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探索之旅。《棋道寻踪:围棋理论与实战深度解析》将是你在这条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它将带领你拨开迷雾,深入理解围棋的奥秘,最终让你在棋盘上挥洒自如,棋力更上一层楼。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使用体验来看,这本书的配套资源似乎也考虑到了现代学习者的需求。虽然我手里拿的是纸质版,但书里频繁提到的“变化图例”,如果能在配套的电子资源或者App上进行交互式学习,那就更完美了。不过就目前纸质版而言,作者的叙事逻辑非常流畅,即便是面对那些看似复杂的“三劫复活”或者“打劫定胜负”的场景,作者也能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拆解。我发现,很多复杂的局面,只要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步地去验证每一步棋的得失,最终都能回归到最朴素的道理:围棋的本质是效率和取舍。这本书没有刻意强调某一个流派或某一种下法是绝对正确的,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让读者可以在这个框架内,结合自己的棋风和对手的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应对之道。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围棋艺术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提高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

我拿到这本棋谱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它到底能不能帮我突破目前的瓶颈。坦白说,我下棋很久了,基础知识都懂,但总感觉棋局一到中盘就容易陷入混乱,不知该如何着手布局和控制全局的节奏。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那些高深的定式,而是花了很大篇幅去讲解“形势判断”这个核心能力。作者似乎非常强调“大局观”的重要性,用了很多篇幅去分析如何通过目数对比、厚薄关系以及气势的强弱来决定下一步的优先顺序。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处理“断点”和“联络”,我以前老是纠结于局部战斗的得失,看了这一章后才明白,有时候保持棋形的完整性比多占几目棋更重要。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序盘的效率”的讨论,作者提到,许多业余棋手在序盘阶段走了很多效率低下的手,导致后续的战斗非常被动。通过书中列举的几个中盘转型失败的典型案例,我得以反思自己过去下棋的习惯,意识到确实有不少“慢棋”是白白浪费掉的。

评分

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棋理”的阐释非常到位,这种阐释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开始触及到围棋哲学的一部分。比如,书中对“缓棋”和“急所”的辨析,让人对棋盘上不同区域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过去总是喜欢在棋盘中央大打出手,觉得那里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但是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战分析证明,很多时候,边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收官”价值,如果处理得当,往往能成为最后的决定性因素。作者在探讨“粘”和“尖”这些小技巧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走”的层面,而是追溯到了为什么在特定形势下,走这些看似平淡的着法,反而比那些华丽的“飞刀”更具威力。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全局均衡的追求,让这本书的内涵显得非常丰富。它不是一本速成手册,更像是一本帮助你建立正确围棋价值观的指导书,教你如何“像高手一样思考”。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可以说是非常“务实”和“不留情面”的。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总是把棋手描绘成所向披靡的英雄,而是直接把那些业余棋手常犯的错误,赤裸裸地摆在你的面前,让你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不足。举个例子,它在分析一些看似复杂的战斗时,会直接指出对手布局上留下的那个微小“后患”,然后展示如何通过一连串的精准打击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这种分析的深度,远超我之前看过的那些只停留在招法层面的书籍。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侵消”和“反击”的章节,它详细解释了何时应该“守住”,何时应该“主动出击”,并且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判断标准,这些标准不是那种模糊的“感觉”,而是基于计算和棋形优劣的逻辑推导。读到后面,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接受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的一对一指导,他不会因为你水平不高而敷衍了事,而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告诉你:“你的棋为什么会输?”这种直击痛点的学习体验,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那种经典的黑白水墨风格,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棋盘和肃穆的对弈氛围。我本来就是个初学者,看到“速成进阶”这几个字,心里的小火苗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打开书本,里面的排版也挺清晰的,字体大小适中,读起来不费力。尤其是那些对局例子的图解,线条画得干净利落,关键的着手点都有清晰的标注和箭头指示,这对于我这种看图学习效率更高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虽然书名听起来很“硬核”,但实际上,作者在讲解一些基础概念时,用了不少通俗易懂的比喻,比如把围空比作“圈地盖房”,把死活题比作“生死存亡的抉择”,一下子就把那些抽象的术语给拉回到了现实生活,让人感觉学习围棋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特别是书中关于“手筋”的介绍部分,列举了好几种常见的常见招法,配上了详细的图例和文字分析,我发现自己之前凭感觉下的很多棋,现在终于找到了理论依据,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总的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初步的阅读体验上,确实做到了让人愿意一读再读,至少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