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汇集全球近百位专家智慧,面向天文学研究、高分辨力成像和深空探测,全面系统的国际专业著作。
内容简介
大口径光学望远镜是实现现代天文学研究、高分辨力成像观测和深空远距离探测的重要基础。 《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从天文应用和工程实现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大口径光学望远镜设计建造的综合知识。书中首先讲述了天文观测的基本知识与要求、影响因素、终端设备等内容,提供了大型光学望远镜设计要求的依据;然后,从工程设计与建造实现的角度重点讨论了望远镜光学及杂光抑制、镜面制造与支撑结构、跟踪架结构、望远镜指向控制、主动光学与自适应光学等望远镜关键技术,同时还介绍了系统装调与测试、站址选择、塔台建设、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的编者均为有工程经验的工程师和实际观测经验的科学家,内容覆盖全面,对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的工程设计和使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为国内天文台站、望远镜研制厂家及相关行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应用及管理人员提供了一套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资料,也非常适合天文、光学仪器、航天、遥感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引言
1天文观测
1.1天文望远镜的作用
1.2观测源特征
1.2.1强度
1.2.2天空中最关注源的分布
1.3通过大气的观测
1.3.1大气消光
1.3.2大气辐射
1.3.3大气折射
1.3.4大气扰动: 基本概念
1.3.5大气扰动: 视宁度物理意义
1.4背景源
1.4.1天空背景
1.4.2大气背景
1.4.3杂光和探测器背景
1.4.4应对大气和望远镜的热辐射
1.5信噪比
1.6时间
1.6.1恒星时
1.6.2儒略日
1.7坐标系统
1.8指向修正
1.8.1岁差和章动
1.8.2自行
1.8.3视差
1.8.4恒星光行差
1.8.5大气折射
1.9望远镜指向和跟踪过程
1.9.1目标截获
1.9.2引导
1.9.3引导星表
1.10望远镜与干涉仪
参考文献
书目
2仪器
2.1仪器的主要类型
2.1.1相机
2.1.2光度计
2.1.3偏振计
2.1.4色散型光谱仪
2.1.5法布里�茬曷薰馄滓�
2.1.6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2.2可见�仓泻焱馓讲馄�
2.2.1半导体内的光子探测
2.2.2CCD探测器
2.2.3红外阵列探测器
2.2.4专用探测器的特点
2.3中继光学
2.4制冷系统
参考文献
书目
3设计方法与项目管理
3.1项目生命周期
3.2系统工程工具
3.2.1设计参考程序
3.2.2需求逐级“下行”
3.2.3误差分配
3.2.4端对端计算机仿真
3.2.5可测性和容错性设计
3.2.6缩比法则
3.2.7成本模型
3.2.8作为设计变量的成本
3.2.9天文观测平台性能评价
3.3项目管理
3.3.1一般性原则
3.3.2项目组织
3.3.3项目分解结构
3.3.4项目数据库
3.3.5采购策略
3.3.6技术开发
3.3.7可靠性
3.3.8质量保证、检验和验证
3.3.9接口文档
3.3.10结构管理
3.4项目进度表
3.5风险分析
3.6成本估算和预算编制
3.6.1成本估算方法
3.6.2主要资助机构的财政预算
3.6.3成本估算的准确率
3.6.4多个单元建造
3.6.5拟定预算和资源规划
参考文献
书目
4望远镜光学系统
4.1光学设计基础
4.1.1基本原理
4.1.2二次曲面公式
4.1.3光阑与光瞳
4.1.4初级像差
4.1.5波像差
4.1.6衍射效应
4.1.7像的形成
4.2望远镜光学的结构
4.2.1单反射镜系统
4.2.2两反射镜系统
4.2.3三反和四反系统
4.2.4球面反射镜系统
4.2.5辅助光学部件
4.3光学误差分配
4.4像质判据
4.5系统参数确定
4.5.1焦点选择
4.5.2焦比选择
4.5.3底板比例与探测器分辨力的匹配
4.6反射镜材料
4.6.1材料要求
4.6.2硼硅酸盐玻璃
4.6.3超低膨胀融石英
4.6.4低膨胀陶瓷玻璃
4.6.5碳化硅
4.6.6铍
4.6.7铝
4.7主镜结构设计
4.7.1主镜轻量化
4.7.2拼接式光学系统
4.7.3热效应
4.8主镜加工
4.8.1计算机控制研磨
4.8.2预应力反射镜加工
4.8.3主动研磨模成形
4.8.4超精密加工
4.8.5离子束加工
4.8.6快速修正机械变形
4.9加工中的光学表面检测
4.9.1检测体系
4.9.2主要检测技术
4.9.3主反射镜面形检测
4.9.4次镜检测
4.9.5曲率半径测量
4.9.6重力影响去除
4.9.7反射镜的低温检测
4.10反射镜镀膜与清洁
4.10.1反射镜清洁
4.10.2镀膜
参考文献
书目
5杂光控制
5.1杂光起因
5.2搜寻并定位杂光
5.3消杂光挡板和光阑
5.3.1孔径光阑
5.3.2视场光阑
5.3.3利奥光阑
5.3.4消杂光光阑
5.3.5卡塞格林系统的消杂光光阑
5.4散射过程
5.5杂光分析
5.6表面散射特性
5.6.1镜面散射
5.6.2黑色漫反射表面的散射
5.7消除轴外源散射光的例子HST
5.8减少自身辐射引起杂光的例子NGST
5.9地基望远镜减少背景热辐射
参考文献
书目
6望远镜桁架与机构
6.1总则
6.1.1符合运动学原理的安装
6.1.2最小不准直
6.1.3预加载的使用
6.1.4加载路径
6.1.5防“粘滑”和“微偏摆”设计
6.1.6材料选择
6.1.7无热化
6.1.8结构设计
6.2设计要求
6.2.1运行模式要求
6.2.2生存条件
6.3主镜的安装
6.3.1整体主镜的安装
6.3.2拼接式主镜系统的安装
6.4望远镜“筒”
6.4.1桁架
6.4.2次镜三脚架和塔架支撑
6.4.3热效应
6.4.4卡塞格林主镜“多脚架”
6.4.5主镜单元
6.5地基望远镜支座
6.5.1赤道式支座
6.5.2地平式支座
6.5.3水平式支座
6.5.4固定仰角固定主镜式支座
6.6地基望远镜轴承
6.6.1滚动体轴承
6.6.2液压轴承
6.7其他机构
6.7.1望远镜整体对准
6.7.2光学装调和对焦设备
6.7.3红外斩波和视场稳定的主动次镜
6.7.4平衡系统
6.7.5缆包和缆捻
6.7.6主镜盖
6.8安全装置
6.8.1制动
6.8.2终点挡板
6.8.3锁定装置
6.8.4地震约束
参考文献
书目
7指向和控制
7.1指向要求
7.2系统建模
7.2.1一阶质量�驳�簧模型
7.2.2中型质量�驳�簧光学机械模型
7.2.3综合模型
7.3指向伺服系统
7.3.1伺服系统基本原理
7.3.2望远镜控制系统的实现
7.3.3干扰抑制
7.4姿态驱动器
7.4.1地基望远镜的驱动
7.4.2空间望远镜的姿态驱动器
7.5姿态传感器和引导系统
7.5.1位置编码器
7.5.2测速机
7.5.3陀螺仪
7.5.4星跟踪仪和太阳传感器
7.5.5引导系统
7.6地基望远镜的扰动
7.6.1风的影响: 概述
7.6.2风对望远镜结构的影响
7.6.3风对主镜的影响
7.6.4风对望远镜基座(墩)的影响
7.7空间扰动
7.7.1重力梯度力矩
7.7.2气动力学力矩
7.7.3太阳辐射力矩
7.7.4地磁力矩
7.7.5反作用飞轮扰动
7.7.6其他内部扰动
7.8主动和被动振动控制
7.8.1扰动源的被动隔离
7.8.2主动隔离装置
7.9天文台控制软件
参考文献
书目
8主动光学与自适应光学
8.1基本原理
8.1.1主动光学及自适应光学的作用
8.1.2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的结构
8.2波面传感器
8.2.1夏克�补�特曼传感器
8.2.2曲率传感
8.2.3相位恢复技术
8.3内部度量装置
8.3.1边缘传感器
8.3.2全息光栅块及角反射系统
8.3.3激光度量系统
8.3.4惯性伪星基准
8.4波面校正系统
8.4.1精密控制反射镜
8.4.2主光学的变形
8.4.3专用变形镜
8.5控制技术
8.6典型主动光学系统的实现
8.6.1VLT主动光学系统
8.6.2拼接式系统的对准、共焦与同相
8.7视宁度校正
8.7.1发展史
8.7.2天然引导星自适应光学
8.7.3激光引导星自适应光学
参考文献
书目
9热控制
9.1一般要求
9.2热环境条件
9.3温度控制技术
9.4尺寸控制目标的热控制
9.4.1面形控制
9.4.2控制光学分离与对齐
9.5避免本地视宁度蜕化
9.5.1白天望远镜罩的热控制
9.5.2暖地板对视宁度的影响
9.5.3热源或望远镜腔水槽影响视宁度
9.5.4望远镜结构冷区造成的视宁度
9.5.5主镜视宁度
参考文献
书目
10集成与验证
10.1集成和验证的程序、方法和技术
10.1.1验证方法
10.1.2增量验证
10.1.3验证需求矩阵
10.1.4端对端计算机模型验证
10.2天文台确认
10.2.1工程验证
10.2.2科学验证
参考文献
书目
11观测望远镜罩
11.1望远镜罩的功能和要求
11.2望远镜罩总体结构
11.3望远镜室的地面高度
11.4防风和冲刷
11.4.1基本原则
11.4.2挡风玻璃和百叶窗
11.4.3风和水流动研究及其数学模型
11.4.4望远镜罩内的声模型
11.5热设计
11.5.1基本原则
11.5.2望远镜罩表层热辐射系数
11.6结构和机械设计
11.6.1装载箱
11.6.2望远镜罩形状
11.6.3百叶窗
11.6.4转向车和驱动器
11.6.5气象密封
11.7望远镜墩
11.8操作设备
参考文献
12天文台选址
12.1地面还是空间
12.1.1地基建造的优势
12.1.2空基建造的优势
12.1.3飞机和气球
12.1.4各种观测平台的能力
12.2地基天文台的特性需求
12.2.1视宁度
12.2.2未来极大望远镜的选址准则
12.3最好天文台地址的选择和特性
12.4地面台址的评估方法
12.4.1成像质量测试方法
12.4.2微热传感器
12.4.3声波探测器
12.4.4站点气流可视化
12.4.5无线电探空仪(声雷达)
12.4.6大气的数值模拟
12.4.7光学视宁度监视仪
12.5空间轨道与月球
12.5.1低磁倾角低空运行轨道
12.5.2太阳同步轨道
12.5.3地球静止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
12.5.4高地球轨道
12.5.5太阳�驳厍虻诙�拉格朗日点
12.5.6漂移轨道
12.5.7日心椭圆轨道
12.5.8月球
12.5.9太阳�材拘抢�格朗日L2点
12.6太空环境辐射
12.6.1辐射源
12.6.2辐射影响
12.6.3天文台位置的辐射水平
12.7发射
参考文献
书目
附录A通用符号
附录B基础数据与单位转换
附录C最大望远镜
附录D清晰度
附录E运动方程的推导
附录F术语表
前言/序言
论述望远镜光学的书籍,市面算不上缺乏。谈到设计与建造大型望远镜,光学当然是其关键元素。当然,这不意味着,只需要一种关键元素就可包打天下。时至今日,望远镜体积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精密结构、指向系统、波面控制、附属设备和项目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变得十分重要,缺一不可。
当然,这些领域的很多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都可以在各类专业书籍、期刊文献和技术报告中找到,似乎不用再拨冗写什么望远镜方面的书了。然作者及其朋友们,由于多年在此山之操劳与兴志所在,总觉意犹未尽、不吐不快,总想做点什么,觉得有事可做。本书就尝试将大型望远镜设计与建造的基础理念与技术,以及相关的基本天文知识和工程原理,首次融汇到一起。目标是涵盖所有大型望远镜设计与建造的重要领域,从天文观测基础,到光学、控制、结构、机械与热工程以及站址选择和项目管理等专门课题。
目标既然选得如此宽阔宏大,过深论述显然不现实。我们力图为望远镜设计与建造提供一个基本而综合性的介绍。本书不能代替专业科学技术书籍,但对于想对望远镜制造有基本理解的天文学家、管理者们和系统工程师,本书一定会有帮助,这些天文学家、管理者和系统工程师可能希望了解望远镜的制造原理;对有志于帮助自己的同事在职业训练中了解这方面基本知识的专家,本书更会有所斩获。
我们慎重选择从常规视角入手,去研究地面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
研究机构和工业企业在这方面曾有很好的分工与合作,因此,地面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的设计和制造大多数都是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们合作完成的。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是相似的,我们觉得,不同文化背景在解决同样的问题上发挥的作用可能是一大优势。
因为我们的目标比较宽泛,所以本书是许多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者共同编写完成的。本书没有采用传统的一人一章的编写格式,而是采用从引言到解决办法的统一的叙事格式。
最后,为保证客观性与完整性,再由其他专家评述与扩展。总之,本书实际上是现今大量活跃在各领域的重要人物的共同作品。名单附后。
作为编辑,我要感谢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欧洲南方天文台的支持,特别感谢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AnnFeild提供的图。还必须感谢Springer Verlag资深编辑LouiseFarkas在书稿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宝贵帮助。对所有为本书提供帮助的研究所和工业界同仁诚恳致谢。最后,感谢我妻子Sally在本书出版上的大力协助。
巴尔的摩,马里兰州皮埃尔·Y。贝里
2002年10月
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