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道文丛 序 引言 导论 范式转换的申说 一 黄宗羲法政思想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评略 二 黄宗羲法政思想主流研究之深层困境论略 三 本书采取的基本立场、进路与方法述略 四 本书深层之问题关切 第一章 黄宗羲之生平行状与法政思想文本说略 一 黄宗羲生平职志述略 二 从《留书》到《明夷待访录》:写作环境与著述意图 三 从《留书》到《明夷待访录》:思想地位与内在结构 第二章 黄宗羲与中国法政思想传统 一 黄宗羲之论“君”“臣”“学校”合述 二 黄宗羲之“封建”论说的思想史绎读 三 黄宗羲之“正统”论说的思想史绎读 第三章 黄宗羲与洛克法政思想之对观比照 一 黄宗羲与洛克之时代背景述略 二 黄宗羲与洛克之权力批判的简明对勘 三 黄宗羲与洛克之政府批判的简明对勘 四 黄宗羲“治法论”与洛克“法治论”的简明对勘 结语 探寻自由传统的中国表达式 附录一 1600—1724年中西大事略表 附录二 1600—1724年中西思想文化史大事略表暨重要思想人物生卒年略表 附录三 黄宗羲行年大事略表 附录四 洛克行年大事略表 后记 出版后记 三十自述
如果说之前的阅读让我对黄宗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民本自由说》这本书,则是将我的理解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本书的“再研究”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黄宗羲思想的肌理之中,去探寻其“民本”与“自由”概念的内在联系。作者以一种旁征博引、抽丝剥茧的方式,将黄宗羲关于权力制衡、法律原则、以及民众参与等方面的论述,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自由”的定义,它不仅仅是反抗压迫,更是一种积极的参与,一种对自身命运的掌控。这与我们当下对自由的理解,有着惊人的契合。作者在梳理黄宗羲思想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指出了其思想的时代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其思想的伟大价值。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是一个不畏强权、勇于担当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本书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对于探讨当下社会的治理模式,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它让我明白,“治道”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黄宗羲的思想真是穿越时空的瑰宝。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重读这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依然能获得巨大的启迪。这本书没有简单地罗列黄宗羲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停留在对“民本”概念的字面解读,而是深入到其法政思想的核心,剖析了“以民为本”的真正含义。作者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将黄宗羲关于权力制约、司法公正、法律的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论述,一一梳理清楚,并将其置于当时的政治语境下进行解读。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黄宗羲的“民本”并非简单的民意至上,而是建立在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之上,以及对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反复思索。书中对“自由”二字的解读也尤为精彩,它不仅仅是消极意义上的不受压迫,更是积极意义上的参与公共事务,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对自由的理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中展现出的严谨学术态度,大量引用的原文,以及对不同学说的辨析,都让我感觉是在进行一场深度思想对话,而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国古代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也让我对“治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坦白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黄宗羲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一些零散信息,感觉他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但没想到他能在法政思想方面有如此深刻的建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梳理和介绍,更是一种“再研究”,它试图从新的视角和方法,去发掘黄宗羲思想中被忽视或被误读的价值。《民本自由说》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民本”与“自由”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概念紧密联系起来,并深入分析了黄宗羲是如何在当时的社会土壤中孕育出这种思想的。书中对“臣民”身份的探讨,以及对“国家”概念的理解,都展现了黄宗羲思想的复杂性与深刻性。作者的论证过程非常扎实,逻辑清晰,引用的史料也十分丰富,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显得可信度极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黄宗羲思想中“制法”与“用人”之间关系的探讨,这触及到了制度建设的根本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面临着如何制定有效的法律,如何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等挑战,黄宗羲的思考,虽然是在古代的语境下,却能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创新能力,也让我对“治道”的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读了之后,忍不住想要跟人分享的书。它不像一般的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思想的火花,让人眼前一亮。作者对黄宗羲法政思想的“再研究”,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带来了全新的解读视角。《民本自由说》这本书,将黄宗羲关于“定分止争”、“建储”等议题,都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法政框架下进行审视,展现了他思想的系统性与前瞻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自由”的理解,它并非简单的个人权利,而是与整个政治秩序紧密相连,是一种在制度保障下的有序自由。书中对黄宗羲“臣民”身份的探讨,也让我对古代社会的政治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作者在分析黄宗羲思想的合理性的同时,也毫不避讳地指出其局限性,这种客观的态度,让这本书更具学术价值。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的伟大思想家,也看到了一个在制度建设方面,拥有超前智慧的先驱。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黄宗羲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当下的社会实践中,借鉴和发展这些思想,以实现更公正、更自由的社会。
评分这本书简直颠覆了我对明清思想的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那个时期的思想家,要么在守旧,要么在感叹时局,很难有真正创新的东西。但《民本自由说》这本书,通过对黄宗羲法政思想的“再研究”,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作者没有止步于对黄宗羲“驱逐奴仆,以待太平”等激进言论的解读,而是进一步挖掘了他思想中更为深刻、更为体系化的部分。书中对“公”与“私”的辩证关系,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以及对臣民权利的探讨,都充满了智慧。特别是关于“非一人之谋,非一家之谋”的论述,以及对官僚体制弊端的深刻剖析,在今天看来依然振聋发聩。作者并没有将黄宗羲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瑕的圣人,而是将其思想放在历史的纵深中,分析其局限性,同时肯定其超越时代的价值。这种批判性的研究方法,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当下社会在治理理念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我对书中关于“制其权”的思想尤为印象深刻,它提醒我们,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约束,否则便可能走向腐败和滥用。这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才能体会其中精髓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