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经典读物、历经时间考验:来自美国的经典百科知识问答书,自1994年面世以来已更新至第四版。影响美国一代人成长的科普作品。
★专业作者:由拥有113年历史的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科学技术部编著。
★问题真实、贴近生活、深入人心: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从每年6万多个读者来信中遴选出人们问得最多、最有趣或最不同寻常的问题精心作答。这些问题就像有人替你从口中问出来一样,让你每读完一个问题就有“啊哈,原来如此”的畅快感。
★《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系列共包含7册,每册有600~800个问题,知识覆盖面极广:数理化、天文、地理、环境、能源、生物、生理,特别包括“恐龙”及“艺术史”两册专辑。
内容简介
《爱问百科:从数理化到宇宙太空》系列是一套知识问答书,此番全新的版本提出并回答了近4000个科学问题,涉及数理化、天文、地质、能源、动植物、生理、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些问题妙趣横生、与众不同;常在口边,却又难于解答。
这套书呈现出一种寓教于乐的探索世界的方式,不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都将获益良多。
作者简介
美国匹兹堡卡内基图书馆,建于1902年;这座图书馆中的书籍涵盖面甚广,并且是美国一个建立科学技术部的公共图书馆,此后,这个科学技术部一直在耐心回答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每年逾6万多个。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从1994年就开始把人们最常见的问题和相应解答收录成册出版,至今已是第四次修订,更新了相关数据并加入了近年的科学新知识。
目录
科学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 007
自变量与他变量有什么区别? // 009
什么是双盲研究? // 010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有什么区别? // 010
科学定律与科学理论有什么区别? // 010
什么是高新技术? // 010
什么是纳米技术? // 011
纳米的定义是什么? // 011
谁是唯一获得过专利的美国总统? // 012
什么是商标? // 012
什么是商业秘密? // 013
为什么数字非常重要? // 023
特别大的数有哪些? // 024
什么是无理数? // 025
什么是虚数? // 025
有史以来,哪部数学著作流传最久? // 027
谁发明了微积分? // 028
有没有可能数到无穷大? // 028
人类使用算盘的历史有多久? // 028
算盘的计算速度能超过计算器吗? // 030
什么是计算尺?发明者是谁? // 031
如何使用舍九法检验加法或乘法的结果? // 032
中位数与平均数有什么区别? // 033
平方根的概念是何时出现的? // 033
什么是混沌学? // 045
什么是芝诺悖论? // 045
数学界是否存在无法解答的难题? // 045
什么是算法? // 046
计算机是谁发明的? // 047
什么是专家系统? // 048
什么是MANIAC ? // 048
苹果公司20 世纪80 年代初推出的
个人计算机叫什么名字? // 049
第一款计算机游戏是什么? // 049
第一款成功的电玩游戏是什么? // 050
一“比特”与一“字节”有什么区别? // 051
一台计算机有哪些部件? // 05
为什么计算机的实际存储容量与宣传的容量不同? // 052
什么是硅片? // 052
硅片有多大? // 053
什么是中央处理器? // 053
如何对中央处理器的速度进行测量? // 054
RAM 和ROM 有什么不同? // 054
能不能研发一种装置来代替硅片? // 054
什么是摩尔定律? // 055
摩擦在划火柴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 079
摩擦力是什么? // 080
为什么人们常用油等润滑剂来
减少摩擦呢? // 080
为什么高尔夫球表面有很多小坑呢? // 080
成功证明曲线球真的是以曲线行进的人是谁? // 081
麦克斯韦妖是什么? // 082
为什么回旋镖会飞回来? // 082
水流在下水道中的旋转方向会因为
南北半球有所不同吗? // 083
光速是多少? // 084
光主要由哪些颜色组成? // 084
偏光太阳镜是怎样防止刺眼的呢? // 084
安德斯·埃格斯特朗对光谱学的
发展做出过哪些贡献? // 085
为什么在阳光下和商店的日光灯下,
衣服的颜色看上去不一样呢? // 085
为什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如此重要? // 085
光是波还是微粒? // 08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 086
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是谁? // 111
洛塔尔·迈耶尔对元素周期表
做出了哪些贡献? // 111
人们发现的第一个元素是什么? // 113
碱金属是什么? // 113
什么是过渡元素? // 113
超铀元素是什么? 102—112 号元素又都有哪些呢? // 114
元素周期表中,哪两个元素是以女性命名的? // 114
贵金属有哪几种元素? // 115
金元素、银元素与其他元素有何不同? // 115
什么是哈金法则(Harkin's rule)? // 115
化学符号不是由元素英文名称
衍生而来的化学元素有哪些? // 116
室温下,哪些元素会以液态形式出现? // 116
宇宙中,哪种化学元素数量最多? // 117
地球上,哪种化学元素数量最多? // 117
稀有气体与稀土元素的“稀”从何而来? // 117
同位素是什么? // 117
哪种元素的同位素最多? // 118
重水是什么? // 118
碳原子数量为偶数的化合物要比
碳原子数量为奇数的化合物多吗? // 119
半衰期是什么? // 119
哪种元素沸点最高?哪种元素沸点最低? // 119
哪种元素的密度最高? // 120
空气的密度是多少? // 120
哪种元素最硬?哪种元素最软? // 120
同分异构体是什么? // 120
气体定律是什么? // 121
路易斯酸是什么? // 122
哪种化学制品的用量最大? // 122
最甜的化合物是什么? // 122
温度计是谁发明的? // 123
北极星一直都是勾陈一吗? // 141
天上有多少个星座?它们又是怎样命名的? // 141
哪个星座最大? // 146
哪颗恒星离地球最近? // 147
太阳有多热? // 147
太阳是由什么构成的? // 148
黄道是什么? // 148
太阳光的颜色为什么会不同? // 149
太阳光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 149
太阳什么时候会死去? // 149
太阳活动的周期有多长? // 149
太阳耀斑是什么? // 150
太阳黑子周期是什么? // 150
太阳风是什么? // 150
什么时候会出现日食? // 151
如何安全观测日全食? // 152
行星离太阳有多远? // 152
哪颗行星最冷,哪颗行星最热? // 154
哪些行星有光环? // 154
行星绕行太阳一周要花多长时间? // 155
行星的直径各是多少? // 156
行星都有哪些颜色? // 156
相较于地球,其他行星、月球、
太阳的引力分别是多少? // 157
哪些行星肉眼可见? // 157
哪些行星是内行星,
而哪些行星又是外行星? // 157
所有行星上的1 天都是24 个小时吗? // 158
什么是“1 光年”? // 178
除了光年,在天文学中
还有什么单位用来测量距离? // 178
新天体是如何命名的? // 179
星盘是什么? // 180
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 180
反射望远镜和折射望远镜有什么不同? // 180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以谁命名的? // 181
甚大天线阵是什么?
它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 182
“航天之父”是谁? // 182
零重力与微重力有何不同? // 184
什么是“第三类接触”? // 184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 // 184
《外层空间条约》的签署日期是哪天? // 185
“行星之旅”是什么? // 186
“旅行者号”探测器携带了什么信息? // 186
哪些宇航员曾在月球表面行走? // 187
哪次载人太空飞行时间最长? // 188
第一只进入绕地轨道的动物是什么?
它是什么时候进入太空的呢? // 189
国际空间站的目的何在? // 201
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室
是什么时候发射升空的? // 201
哪些国家为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出过力? // 202
国际空间站有多大? // 202
天体音乐是什么? // 203
星团是什么?我们真是星团组成的吗? // 203
2002 年有一颗小行星差点撞到地球,
假如撞到了会造成多大伤害? // 203
人们公认的最早的天文台叫什么名字? // 203
有人在找寻外星生命吗? // 204
精彩书摘
谁是世界上第一个程序设计员?
根据历史记载,拜伦勋爵(Lord Byron,1788—1824)的女儿,洛夫雷斯女伯爵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1815—1852)是第一个为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人。这台机器的工作原理是:穿孔卡储有部分解决方案,可进行恢复和额外操作,最后打印出结果。她与巴贝奇的研究工作以及她撰写的关于“分析机”可行性的论文使她成为编程艺术科学的奠基人。美国国防部以“Ada”命名编程语言,来纪念这位女伯爵。而在现代,美国海军准将格蕾丝·穆雷·霍珀(Grace Murray Hopper,1906—1992)是人们公认的Mark I 计算机(1944 年)最早的几位程序员之一。
为什么在阳光下和商店的日光灯下,衣服的颜色看上去不一样呢?
白光是由所有光束颜色混合而成的。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波长。尽管阳光和日光灯的颜色都是白色的,但是组成它们的各种颜色的波长成分却略有不同。当一件衣服分别吸收了阳光和日光灯(白光)之后,只有其中几种波长(组成白光)会从衣服布料上反射出去。当人眼的视网膜观察衣服的“颜色”时,实际上观察的却是这些反射波长。因此,衣服在人眼中的颜色是由混合在一起的波长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同一件衣服在室内的颜色看起来和在大街上看到的不一样。
人们发现的第一个元素是什么?
1669 年,德国化学家何尼格·布兰德(Hennig Brand ,约1630—1710)从尿液中提取出发夜光的白蜡色物质,第一次发现了磷。但布兰德却并未发表这一发现。1680 年,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也发现了磷。
冥王星是行星吗?
1930 年, 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尔· 汤博(Clyde Tombaugh,1906—1997)发现了冥王星的存在,那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20 世纪90 年代末到21 世纪初期间,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更多在海王星运行轨道以外的其他环绕天体,这些天体都位于海王星外的区域。2003 年10 月21 日晚,加州理工大学的麦克·布朗(Mike Brown)、双子星天文台的查德· 特鲁希略(Chad Trujillo)以及耶鲁大学的大卫·拉比诺维茨(David Rabinowitz)发现了一颗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而且这颗天体也有卫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因此就“什么才算是一颗行星”的问题展开争论。2006 年,国
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此定义认为,行星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是一颗绕太阳旋转的天体。
2. 要有足够的质量(质量足够大)形成自身引力,以使其保持圆形(或近圆)。
3. 环绕轨道周围没有其他天体。
冥王星并不符合以上标准。不仅是因为它的尺寸过小,还因为它处于海王星外区,这一区域内存在着众多大小与冥王星类似的天体。因此冥王星并不是一颗行星,它只是一颗矮行星。
航天飞机使用的液体燃料是什么?
航天飞机使用的液体燃料是液氢,辅以液氧助燃。这两种燃料分开存储,需要燃烧时就将这两种燃料混在一起。液氧需要储存在低于-183℃的环境中,液氢则要储存在低于-253℃的环境里,只有这
样,两种燃料才能保持液态状态。因此这两种燃料的储存极为棘手,但它们却是很好的火箭燃料。
国际空间站有多大?
国际空间站建成时,重量可达92.5 万磅(41.96 万千克)。它的两端相距361 英尺(110.03 米),这相当于一个把球门算在内的足球场的大小。其中,居住空间超过3.3 万立方英尺(935 立方米),相当于1.5 个波音747 飞机中的空间大小。
哪个星座最大?
最大的星座是长蛇座,它从双子座一直延伸到处女座的南边。它有一条人眼可见的长长星带。“长蛇”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杀死的水蛇妖。
双子星是什么?
双子星指的是环绕相同中心旋转的一对星体。在所有恒星中,大约有一半的恒星或属于双子星系,或者属于多星系。其中,多星系中恒星的数量不止两颗。
明亮的天狼星距地球约8.6 光年,由两颗恒星构成:其中一颗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3 倍;另一颗的质量约为木星的980 倍,是一颗白矮星。位列太阳之后,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阿尔法星——实际上由3 颗恒星组成:半人马座A 星、半人马座B 星和半人马座C星。A 星和B 星与太阳类似,互相环绕;C 星的质量较低,是环绕另外两颗恒星的红色恒星。
“绝对零度”的定义是什么?
绝对零度指的是所有物质的热能为零时的理论温度。最初,人们认为绝对零度是恒压下理想气体体积收缩为零时的温度。绝对零度在热力学中意义极大,而且还用作绝对温标的固定刻度。绝对零度相当于0K、-459.67°F,或 -273.15℃。
物质分子的速度决定了它本身的温度。分子运动越快,所需的空间体积越大,而温度也就越高。1989 年10 月,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低温实验室的一个小组将温度降至2×10-9K,这是人类所达到的最低实际温度。
温度计是谁发明的?
空气受热时会膨胀,这是居住在亚历山大港的希腊人都知道的事。亚历山大的希伦(公元1 世纪)和拜占庭的斐洛(Philo)曾制作出简易的“温度测试器”,但那并不是真正的温度计。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曾于1592 年制作出一种温度计,这款温度计还有气压计之用。而后1612 年,桑托里奥·桑托里奥(Santorio Santorio,1561—1636)对空气温度计进行了改造(温度计中的有色液体会随着气压的上升而下降),用以测量病人生病与康复期间的体温变化。后来直到1713 年,丹尼尔·华伦海特(DanielFahrenheit,1686—1736)才开始研发具有固定刻度的温度计。他用两个固定“点”表示刻度:冰的熔点和健康人体的温度。那时,他意识到,冰的熔点恒定不变,而冰的凝固点却并不相同。华伦海特将他的温度计浸入冰、水和盐的混合液体中[ 将之标为0°F(-17.8℃)],并视其为刻度的起始点。冰融化的温度定为32°F(0℃),血液的温度定为96°F(35.6℃)。1835 年,人们发现正常的血液温度为98.6°F(37℃)。有时,华伦海特用酒精作为温度计刻度管中的液体,但更常用的是经特别提纯的汞。后来,水的沸点 [212°F(100℃)]成了刻度最上端的固定刻度。
……
《科学奥秘:跨越古今的求知之旅》 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事物本质的读者的百科式指南。它将带您踏上一段跨越学科边界、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知识探索之旅,从物质最微小的构成单位,到宇宙最宏大的尺度,无不涵盖其中。本书并非简单罗列事实,而是深入剖析科学原理,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逻辑,引领读者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 从基本粒子到万物根源:物质的奇妙世界 我们将从微观世界出发,探索构成我们所熟悉的一切物质的基石——基本粒子。您将了解到原子并非不可分割,而是由更小的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这些粒子本身又是由夸克和轻子等更基本的单元构成。本书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量子力学中那些令人着迷的概念,如叠加态、量子纠缠,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您会明白,为什么一些看似不可能的现象,在微观尺度上却是自然而然的。 从原子到分子的形成,我们将探讨化学键的奥秘,理解为什么不同的元素能够结合成千变万化的化合物。从水的极性,到碳原子构筑的生命骨架,本书将勾勒出化学反应的内在规律,解释燃烧、腐蚀、合成等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您将认识到,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赖以生存的食物,无一不是化学规律的生动体现。 生命的脉络与演化:从细胞到生态 本书将深入生物学的核心,追溯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我们将探究细胞这一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DNA如何携带遗传信息,以及蛋白质如何执行生命活动。从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您将窥见生命繁衍和发展的精巧机制。 我们将进一步审视多细胞生物的复杂性,了解不同器官和系统的协同工作,以及它们如何支持生命体的生存和适应。从人体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到神经系统,本书将以清晰的图解和易于理解的语言,阐述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联系。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审视生命在地球上漫长的演化历程。达尔文的进化论将不再是晦涩的理论,而是通过化石证据、基因研究和比较解剖学等方式,生动地展现在您眼前。您将理解自然选择如何塑造了物种的多样性,以及为什么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如此丰富多彩。本书还将探讨生态系统的概念,阐释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可能产生的影响。 运动的规律与能量的转化:物理学的力量 物理学是理解宇宙运行方式的基石。本书将从经典力学出发,解释牛顿三大定律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您将理解惯性、加速度和力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运用它们来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运动现象,从抛物线运动到行星的轨道。 能量是宇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本书将深入探讨能量的各种形式,如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和化学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热力学定律将以清晰的案例呈现,解释为什么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以及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会有损耗。 电磁学的世界同样精彩纷呈。您将了解电荷、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及电场和磁场如何相互影响,催生了发电机、电动机和无线电波等现代科技。从闪电的原理到指南针的工作方式,本书将揭示电磁现象的普遍性。 地球的呼吸与宇宙的浩瀚:行星与星辰 本书将带领读者将目光投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将探讨地球的内部结构,从炽热的地核到活跃的地壳,理解板块构造如何引发地震和火山爆发,塑造了山脉和海洋。地球的大气层又如何形成,为何能孕育生命?我们将解析天气模式的形成,以及气候变化的潜在原因。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重要摇篮,本书将探索海洋的神秘,了解洋流如何影响全球气候,以及潮汐的形成机制。海底的生物多样性、深海的未知领域,都将激起您的探索欲望。 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宇宙。从月球的阴晴圆缺,到行星的公转和自转,您将理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太阳系中的各个行星,它们的独特性质,它们的卫星,以及小行星和彗星,都将在本书中一一呈现。 本书还将带领您仰望星空,认识星座的由来,理解恒星的诞生、演化和死亡。白矮星、中子星、超新星爆发,甚至黑洞这样令人费解的天体,都将以科学家的视角,为您娓娓道来。我们还将探讨星系的构成,以及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在我们宇宙中的位置。 科学的思维与未来的展望:方法论与前沿 除了对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梳理,本书还将强调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我们认识科学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修正的过程。本书将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观察、假设、实验、验证和理论构建。您将理解科学如何通过实证和逻辑推理,不断拓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边界。 本书还将展望科学的未来。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新能源技术、太空探索……这些前沿领域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将探讨它们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鼓励读者以批判性的思维去审视和参与未来的科学发展。 《科学奥秘:跨越古今的求知之旅》 旨在成为您随身携带的科学伙伴。无论您是初次接触某个科学概念,还是希望深化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本书都能为您提供清晰、准确且引人入胜的解答。它将点燃您对科学的热情,引导您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最终帮助您以更深刻、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求知之旅,而这本书,将是您旅途中最可靠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