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如果沟通不畅,会怎么样呢?
有一次,我有急事要联系老王,但是没有他的号码,于是给一个和他很熟的朋友发短信:“请问你有老王的电话号码吗?”
发完后耐心等待回复。5分钟后,终于收到了回复,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短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有啊”两个大字。
无奈之下,我只好再发短信给这个同学:“请告诉我吗?”
又等了5分钟,收到了回复。再次迫不及待的打开来看,短信上只有另外两个字:“好啊!”
遇到以上情况,你捉急吗?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对话决定沟通质量。
★与父母、孩子、老婆、老公,需要对话。
★与朋友、邻里,需要对话。
★与单位领导、业务客户,需要对话。
★习总书记与奥巴马、普京、朴槿惠,需要对话。
··所以,国尤如此,何况我们呢?·
内容简介
一、编者介绍。本书发起人、编委会主任赵启正先后曾任浦东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上海市副市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其对国内外有广泛的接触与深刻的了解,具有观念与思路领先的优势。本书主编刘德强教授和他的写作团队长期从事语言艺术研究,曾出版过语言艺术方面的精品著作10余本,其中包括《语言艺术论》《现代演讲学》《世界演讲名篇鉴赏辞典》等,并在国内外进行过千场演讲、对话等语言艺术的宣讲,深受欢迎。此次出书二人可谓强强联手。
二、对话的意义。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对话时代。在全球化时代,需要跨越不同文明的对话,从前,跨文明对话是由极少数所谓精英人士承担的。而今由于快捷交通、卫星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原来不相干的陌生人也成了容易见面的近邻。家庭和睦、朋友融洽、事业兴旺、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平与国际贸易都离不开对话。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把对抗变成对话,走出一条经济全球化时代建设大国关系的新途径,让未来的世界更加和平、稳定、繁荣。对话已成为当今世界必由之路,对话已成为全人类的需要。
三、出版的目的。出版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向人们提供提升对话能力的参考。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当中与环境交流的能力或与社会对话的能力对他成功的影响绝不低于他的教育程度和工作态度对他的影响。以对话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尊重的心态倾听对方的见解,从对话中提炼合理的内核以及心得体会,日集月累必获益甚丰。善于对话的人通过有效的提问和答问,必能创造一个友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在双方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合作,贡献出正能量。当今中国每年举行的和中国参加的国内和国际论坛就有几万个,大批学者、企业家和官员直接参加了跨越不同文明的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广泛主题的对话,每每产生精彩的篇章,可惜很少见到有精彩的对话发表。对此读者早有期待。《对话精品鉴赏》一书的出版,补充了这一空缺,为广大读者做了一件好事。
四、本书的特点:一是精选。全书经过广泛的资料收集、筛选以及不断补充、调整,从数千篇对话中遴选出精彩的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对话共计百余篇,约百万字。二是广泛。其内容牵涉哲学、政治、法制、经济、管理、科技、信息、文化、教育、国学、文学、艺术、语言和生活等类型,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思想深邃、给人启迪、令人思索。三是真实。本书选择的对话内容强调“真实、准确,皆以正式发表的内容为准”,并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详实案例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四是实用。本书能针对现实,展望未来,具有实用价值。真所谓“跑万家不如跑一家”,一卷在手众览天下事。五是导读。每篇对话前面均附有【文章导读】,以加深读者对对话原文的理解;书末附有《对话知识简介》,以使读者读者对“对话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六是碰撞。本书兼收了不同的观点和说法,这是一场精英的智慧碰撞,精彩的思想交锋,头脑的革命风暴。其目的在于启发读者的新观念和新思路。
作者简介
刘德强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原上海市演讲学研究会创始人、会长,现任中国演讲协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现代演讲学》《语言艺术论》《人际沟通与语言艺术》等十余本著作,并主编《演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版)《对话精品鉴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版),发表论文和文章百余篇。为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上海大学等高校开设演讲学专业课和讲座。为电台、电视台、网站以及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开设演讲艺术、人际沟通与语言艺等讲座和培训两千余场,深受欢迎。被上海东方大讲坛讲师团评为受欢迎的十大讲师之一。
精彩书评
刘德强教授长期研究演讲理论和语言艺术,原上海市演讲学研究会会长,现任中国演讲协会副会长,出版过多部演讲学和语言艺术专著,并为上海辞书出版社主编《演讲名篇鉴赏辞典》。我们两人曾经多次讨论过应当重视对话的研究,几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也开始关注了相关的选题,我认为这正是呼应了中国社会多元化的和协商民主的发展,刘德强教授又走在了前面。我深信这本《对话精品鉴赏》会受到广大读者和语言艺术研究者的欢迎。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
2015年10月1日
目录
序
范例
篇目表
1.冷兵器时代以弱胜强的秘诀
———长勺之战中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
(公元前684年)
2.因材施教的孔子 因人而异的“仁”理
———春秋晚期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约公元前500年)
3.师生同坐话未来
———孔子与弟子子路等的对话
(约公元前500年)
4.古希腊著名学者普罗塔哥拉和学生爱瓦特尔的法庭对话
(约公元前400年)
5.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
———战国时期孟子与学生告子、公都子的对话
(约公元前300年)
6.超越国界的战略对话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与六国君王的对话
(约公元前300年)
7.巧用贪利畏强之念破六国联盟
———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与七国君王的对话
(约公元前300年)
8.大智大勇力挫强秦贪念
———战国时期赵国大夫蔺相如与秦昭王对话
(约公元前283~公元前279年)
9.爱子与爱国 两者如何兼顾?
———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触龙与赵太后对话
(公元前265年)
10.哲学家的宣言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
11.“平民之怒”战胜“天子之怒”
———战国时期安陵国使者唐雎与秦王的对话
(公元前225年)
12.安东尼为恺撒的辩护
———在恺撒葬礼上与观众的对话
(公元前44年3月15日)
13.明天下大势 析三分大局
———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
(公元207年)
.......
.......
102.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堂吉诃德》译者杨绛先生百岁访谈
(2012年8月
附录
后记
精彩书摘
1. 冷兵器时代以弱胜强的秘诀
——长勺之战中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
(公元前684年)
1. 冷兵器时代以弱胜强的秘诀1. 冷兵器时代以弱胜强的秘诀
【格言名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文章导读】
公元前684年(鲁庄公十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其政敌——公子纠与之争夺国君位,而出兵伐鲁,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鲁庄公闻报,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一位有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的名叫曹刿的人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得到庄公的准许,在曹刿的谋划下,鲁国面对强敌,采用有效的战略防御方针,避开齐军锋芒,后发制人,以小敌大、以弱胜强,这就是著名的“长勺之战”。
在春秋诸侯争霸时期,长勺之战的规模不算大,但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因为在冷兵器作战时代,作战靠的是力量和勇气,弱国如何做好战略防御,以弱胜强,着实是军事家们研究的一个问题。《孙子》曰:“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诡秘在哪?诡秘在谋略,诡秘在时机和战术的选择。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透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冷兵器时代弱国以小胜强的几大秘诀。
战前准备,取信于民。战争的首要因素是人,主帅或者君主只有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够战无不胜。曹刿深知这个道理,为了从战略上帮助鲁庄公树立起战胜强敌的信念,首先就“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这一问题和庄公进行了探讨。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要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作为君主,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明察秋毫,但是必定能够依照情理予以处理。曹刿这时才说:这倒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老百姓可以支持您,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啊。
避敌锋芒,敌疲我打。也许是战前曹刿的一系列战略分析得到了鲁庄公的赞赏,鲁庄公允诺了曹刿随同奔赴战场的请求。在战争中,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擂鼓下达应战的命令。曹刿两次劝阻,结果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只是固守自己的阵地。齐军第三次进攻,曹刿认为出击时机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庄公亲自擂起战鼓,鲁军将士闻令,士气高昂,奋勇出击,把齐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鲁军获胜后,庄公与曹刿论及作战时机的选择。曹刿说:作战全凭勇气,鼓声一响,将士们会勇气奋发;(如果一次进攻,没有顺利突破)再次击鼓,将士的勇气就会有所衰减;(如果两次进攻都不顺利)第三次击鼓,将士就缺少作战的勇气了。敌人三鼓气竭,势头没有上两次大,而我军初鼓气盛,争先恐后,锐不可当,所以能战胜敌人。
详查敌情,败军慎追。齐军战败,鲁庄公传令追击。曹刿认为齐是大国,兵力素强,不容易判定是否真正失败,要谨防其佯败设伏,以避免己方不应有的失利。他登轼而望,见齐军旗帜不振,兵器倒曳,又下车观察到齐军战车的车辙十分混乱,判定齐军是真正溃败,才向庄公提出大胆追击的建议。庄公令下,鲁军猛打猛追,给齐军以沉重打击。
从军事角度说,长勺之战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正确反映了弱军对强军作战的基本原则,而掌握了这些原则即可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因此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称道,毛泽东也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长勺之战作了军事学的评论。从文学角度看,作者取材精到,构思落笔立意高远,文中多记曹刿简短、果敢的言行:“请见”“问战”“请从”于战斗中两置可否……这一系列活动表现出一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的精明干练,也重点突出了战略防御的基本原则。
文章摘自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春秋左传正义·鲁庄公十年》。
【对话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原文摘自《春秋左传正义·鲁庄公十年》,中华书局。
鉴赏编写:梁进学 但颖
……
前言/序言
尽管通讯技术突飞猛进,数以亿计的人成了网络人或手机族,但是面对面的对话仍旧是人们最基本、最直接和最有感觉的交流方式。
我们都知道劳动使人类进化,其实,语言的运用也同时促使人类进化,尤其是人类大脑的进化。语言是在人与人的对话中发展起来的,词汇是在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中丰富起来的,语法不仅和词汇同步成长,还和思维方法密切相关。于是不同的语言成了不同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表征。我们不妨说人类社会是在对话中发展的:家庭内的对话使家人亲密,邻里对话使社区融合,学者的对话使学问进步。而跨文明的对话则是地球村走向和谐的桥梁。
人们通过对话交流思想,发生碰撞,产生创意,从而升华思想。虽然,“独白”或独立思考仍是需要的,但是对话绝不可或缺,往往能由此发现继续思考的原始种子。
当代最值得珍视的对话至少要有以下的几个特点之一:对话双方的学养旗鼓相当,谈得起来,升得上去;双方的专长和阅历有所差异,才更有所互补;双方的意识形态或信仰不同,但能尊重对方、心平气和、获取新知。
出版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向人们提供提升对话能力的参考。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当中,与环境交流的能力或与社会对话的能力对他成功的影响,绝不低于他的教育程度和工作态度对他的影响。以对话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尊重的心态倾听对方的见解,从对话中提炼心得,日积月累必获益甚丰。善于对话的人能创建一个友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周围的人会更理解你,你也会更理解别人。那么,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的环境下你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贡献出更多的正能量。
在全球化时代,更广义的对话是跨越不同文明的对话,从前,跨文明对话是由极少数所谓精英人士承担的。而今天由于快捷交通,卫星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原来不相干的陌生之人也成了容易见面的近邻。当今每年中国举行的和中国参加的国内和国际论坛就有几万个,大批学者、企业家和官员直接参加了跨越不同文明的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广泛主题的对话,每每产生精彩的对话,可惜很少见到这类对话原文的发表。对此我们有所期待。
刘德强教授长期研究演讲理论和语言艺术,原上海市演讲学研究会会长,现任中国演讲协会副会长,出版过多部演讲学和语言艺术专著,并为上海辞书出版社主编《演讲名篇鉴赏辞典》。我们两人曾经多次讨论过应当重视对话的研究,几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也开始关注了相关的选题,我认为这正是呼应了中国社会多元化的和协商民主的发展,刘德强教授又走在了前面。我深信这本《对话精品鉴赏》会受到广大读者和语言艺术研究者的欢迎。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
2015年10月1日
对话精品鉴赏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对话精品鉴赏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