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根据公务员申论考试特点和要求,对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重大热点申论主题进行精心选择,并严格按照申论大作文不同文体要求,精心设计本书。本书有效适用于参加各级各类申论考试大作文的考生,是广大考生有效应对申论大作文写作的必选资料。
内容提要本书是广大考生有效应对各级公务员申论考试大作文的全面、时效性、热门的、实用的参考书籍,既可当作学习申论大作文写作的经典范文素材,又可当作申论热点“微材料”,在临考阶段快速应对各类申论热点主题。作者根据公务员申论考试特点和要求,对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重大热点申论主题进行精心选择,并严格按照申论大作文不同文体要求,精心设计本书。本书有效适用于参加公务员国考、各类省考、联考、本书是广大考生有效应对各级公务员申论考试大作文的全面、时效性、热门的、实用实用的参考书籍,既可当作学习申论大作文写作的经典范文素材,又可当作申论热点“微材料”,在临考阶段快速应对各类申论热点主题。作者根据公务员申论考试特点和要求,对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重大热点申论主题进行精心选择,并严格按照申论大作文不同文体要求,精心设计本书。本书有效适用于参加公务员国考、各类省考、联考、军转、事业单位招考、党政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各省乡镇基层公务员招考、政法干警招考、金融银行系统招聘考试、各类国企招聘考试等各级各类申论考试大作文的考生,是广大考生有效应对申论大作文写作的必选资料。军转、事业单位招考、党政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各省乡镇基层公务员招考、政法干警招考、金融银行系统招聘考试、各类国企招聘考试等各级各类申论考试大作文的考生,是广大考生有效应对申论大作文写作的必选资料。
金波,资深申论辅导专家、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在国际关系学院、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和北京外国语文化大学讲授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授课经验并深受公考学员喜爱。对申论及面试有深入研究,长期讲授国家公务员及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辅导课程,独创申论教学中的“3+1”模式管阅读、“1+3”模式管写作以及“两步合成法”应对传统概括题、“3+6”工具箱应对对策题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每年潜心制作的《申论热点范文宝典:优秀范文100篇》和《申论热点面对面》堪称年度申论应试精品,备受广大公考学员高度关注。
政治维度
范文1为中国点亮“法治”这盏明灯——加快法治国家建设引发的思考
范文2铸兴国之魂,建文明之邦——践行核心价值观,打造社会文明风尚
范文3谱写文明的时代篇章——践行核心价值观,奏响文明主旋律
范文4为“中国梦”插上理想信念的“双翼”——树立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
范文5“中国梦”,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实干兴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范文6从“最美”说开去——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道德基础
范文7实行人口新政,迈向光辉未来
范文8“中国智造”闪耀世界舞台——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带来的启示
范文9“三严三实”——立身成事之根本
范文10“心动”不如“行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发的思考
范文11创新方能兴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发的思考
范文12别再让社会哭泣——加强公共安全治理,打造幸福和谐社会
范文13公共安全治理任重道远
范文14让党建成为国企的宝剑——加强国企党建,促进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范文15能源新政,势在必行
范文16决胜贫困之战——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范文17新中国,新风气——对中央八项规定与六条禁令的思考
范文18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
范文19走群众路线,改善党的作风
范文20加强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范文21健全财产申报制度,建立多元反腐体系
范文22为法治中国“扫盲”——提高公民法律素养,共创和谐法治中国
范文23廉洁年金制度大势所趋——养廉之道引发的思考
范文2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经济维度
范文25“新”在经济,“常”在心态——以新常态思维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
范文26共圆丝绸之路新梦想书写繁荣世界新篇章
范文27打破经济旧制度开创金融新格局
范文28“价格新政”推动经济改革
范文29指尖上的经济——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启示
范文30由互联网经济说开去
范文31保护知识产权,任重而道远
范文32互联网经济改变你我生活——发展电子商务,繁荣网络经济
范文33过弯时要敢于果断踩刹车——中国经济进入减速、提质、增效新时期
范文34让民间信贷阳光化
范文35创新方能兴业——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兴旺中国
范文36从“大包大揽”到“分工精细”——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范文37给国有企业增加新动力——深化国企改革引发的思考
范文38精而不多,稳步推进——浅谈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推广
范文39创新驱动发展,破解企业“成长的烦恼”——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引发的思考
范文40拆除城乡“隔离墙”,开创城乡发展新局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范文41规范整顿房地产市场已迫在眉睫
范文42脚踏实地,实业富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范文43发展林业经济,促进绿色增长
范文44创新是发展的源泉
文化维度
范文45慢慢走,欣赏啊——快时代中的慢生活
范文46传承民族文化经典,打造民族文化基因
范文47拿什么拯救你,汉语?
范文48身处地球村,保持中华魂——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范文49教育改革要向“硬骨头”落刀——首都中高考方案改革带来的启示
范文50第一当知孝,原为百善先——弘扬孝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范文51崇尚科学之我见
范文52不做祖先的“掘墓人”——保护文化遗产,实现民族振兴
范文53“物质游子”呼唤“精神家园”
范文54公于教,万善出
范文55以乡村文化促乡村旅游
范文56留下“老建筑”,保住“文化魂”
社会维度
范文57建设书香社会,实现中国梦
范文58上好“法治”这一课——提高公民法律素养,建设和谐美好社会
范文59城市病的成因和应对思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
范文60残于身,抚之于心
范文61物连物,心连心——促进快递业发展,服务国计民生
范文62“小快递”连接“大民生”——促进快递业发展引发的思考
范文63打破医患关系坚冰,势在必行——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引发的思考
范文64整合快递业资源,建立现代服务业——对我国快递业发展的思考
范文65诚信乃立国之本
范文66走出公共文明的沙漠——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现代文明素养
范文67小微信亦需大诚信——营造诚信网络环境,打造诚信社会
范文68给航空安全贴上“保护膜”——促进国家航空科学技术发展,健全航空安全体系
建设
范文69关注民生,关注食品安全
范文70强国梦,从健身做起——推动全民健身,增强全民体质
范文71在拯救与逍遥之间——谈当今医患关系
范文72慈善,从心出发——思考如何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范文73应对转变的基因还需转变的手段——转基因食品安全引发的思考
范文74“风”起云涌,“潮”流滚滚——跟风现象引发的思考
范文75天增岁月人增寿,屋添幸福家合欢——“以房养老”引发的思考
范文76打破桎梏,服务于民——户籍制度改革引发的思考
范文77聚焦农村,关注新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存问题引发的思考
范文78撑起保护生命安全之伞——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
范文79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
范文80建设智慧城市,要科技,更要关爱——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
范文81网络世界也需要诚信支撑——打击网络欺诈、网络谣言引发的思考
范文82别再让个人信息“裸奔”——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思考
范文83扫尽网络环境中的污垢——实行网络实名制、净化网络环境的思考
范文84保护耕地关乎国计民生
范文85广告宣传,既要成效,更要诚信——打击虚假广告引发的思考
范文86安全生产是健康发展之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引发的思考
范文87全面禁烟任重而道远
范文88建设防灾减灾体系,促进国家稳定发展
范文89完善科学管理,倡导文明出行
范文90建立城市应急保障体系
生态维度
范文91别让“美景”毁了我们的家园——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思考
范文92美丽北京呼唤科学用水——多措并举,打破用水怪圈
范文93南水北调利国利民——将南水北调建设成为利国利民的世纪工程
范文94治理雾霾,已“箭在弦上”——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引发的思考
范文95守护碧水蓝天,共筑“美丽中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发的思考
范文96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建“美丽中国”
范文97地下水污染的警示
范文98由“低碳”引发的思考
范文99多策并举,推进治沙造林工作
范文100多策并举,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社会
为中国点亮“法治”这盏明灯——加快法治国家建设引发的思考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法”的传统,“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标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标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里程碑。的确,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关乎我们每一个百姓的生活,关系着社会公平正义的伸张,关乎着民生幸福。加快法治国家建设刻不容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了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虽然得到过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最终使得法治建设止步不前。而如今,改革开放以来,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司法干预,法律流程不规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等。这些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坚持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同时,依法治国关乎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着进一步深化改革,关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关乎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可以说,加快法治国家建设是党对人民的承诺,是百姓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是中华民族真正崛起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律体系对国家富强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法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
加快法治建设,就要完善立法体制,健全法律实施和监督制度。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完善法律监督制度,健全法律解释程序机制,同时,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还要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要加快法治建设,政府需依法行政、遵守规则,加强管理,落实责任意识。2014年,以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自我革命,中央政府下出简政放权“先手棋”,简化权力,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同时,政府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培养全球性思维,创新管理办法,向全球借鉴成功的法治管理经验,积极进行交流沟通,打破空间的限制;政府部门对法治管理方面要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严防各部门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建立相关监管机构,各部门应常抓不懈,稳步推进,形成一股合力。
加快法治建设,就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加快法治国家建设,责任重大,过程艰难,前途光明。只有体制健全,管理科学,观念到位,三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法治国家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最终达成。加快法治国家建设关乎你我他,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中国点亮“法治”这盏明灯。
法治之关键,在于政府要依法行政、遵守规则。
……
申论大作文是每年备考政府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在复习及考场上的最大障碍。在复习备考阶段,既要接触到最新申论热点主题,解决材料和主题“过眼”的问题,又要按照申论热点主题积极练习大作文的写作,熟悉不同申论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思路。语感缺失和素材不熟,是一大困难,但更大的困难还是,写好申论文章的思路结构设计和文体选择。按照申论文体分类,大致有政论文、策论文、评论文和析论文四种,但近几年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考试概率最高的文体是政论文、策论文、评论文,其中评论文可以灵活按照政论文偏一点点评论的文体来设计和处理,这样考试概率最高的文体,就是政论文和策论文,其中政论文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一半一半平分的政论文结构,第二种是政论文偏一点点评论的写作结构。第二种既能保持政论文的基本架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评论文的特点,对精神价值类申论考试主题的大作文尤为适用。
举例说明如下:根据给定材料3,总理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曾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这段话触发我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资料”,以“榜样的力量”为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拟标题,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总字数1000~1200字。在这道题的大作文写作中,认识和分析榜样在我们社会中的价值、力量和作用,向榜样学习,书写“最美中国”的现实意义,应该是考生写作重点,因此应首选偏一点点评论的政论文结构来设计和处理。
再比如,申论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根据给定材料所描述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状况,请以“建设智慧城市,要科技,更要关爱”为题,自拟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1000~1200字。要写好这篇文章,须兼顾两方面写作重心,一是为什么智慧城市建设要科技更要关爱,要做正反两方面的原因分析;二是如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体现要科技更要关爱,是对策性论述,因此该文应首选一半一半平分的政论文来写。
该书是笔者根据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特点和要求,对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重大热点申论主题进行精心选择,并严格按照申论大作文不同文体要求,精心设计写作完成。有效适用于包括公务员国考、各类省考、联考、军转、事业单位招考、党政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各省乡镇基层公务员招考、政法干警招考以及金融银行系统招聘考试和各类国企招聘考试等各级各类申论考试大作文的备考需要,是广大考生有效应对各级公务员申论考试大作文的最新、最全面、最权威、最实用的参考书籍,既可当作学习申论大作文写作的经典范文素材,又可当作申论热点“微材料”,能在临考阶段快速应对各类最新申论热点主题。《申论热点范文宝典2017:优秀范文100篇》将是你成功备考申论大作文的最佳伴侣,将成为你在申论考场上展现理论自信、语感自信和综合素养的源泉。热点主题的精准、文体结构设计的严谨、撰写的品质、作者的敬业与经验,一定会让本书成为你备考公务员申论大作文的极品资料。
我一直认为,申论的学习不仅仅是背诵理论,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而《申论热点范文宝典2017》这本书,正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应用范例。我拿到这本书后,并没有急于去背诵里面的文章,而是先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目录,对2017年的热点话题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我挑选了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或者觉得比较难把握的话题,仔细研读了对应的范文。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作者是如何从一个宏观的政策背景出发,逐渐聚焦到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层层递进地展开分析,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我发现,好的申论范文往往具备清晰的逻辑线索,严谨的论证过程,以及富有说服力的语言。这本书中的范文,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例如,在论述某个社会公平问题时,范文不仅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还从法律、道德、经济等多个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且能够结合具体案例来支撑观点,这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这本书出版的年份是2017年,但我认为,其核心的分析方法和写作技巧,对于任何一个时期的申论备考都具有借鉴意义。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热点范文”这种东西,很容易流于形式,或者内容过时。但当我翻阅《申论热点范文宝典2017》的时候,我还是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了。我尤其看重的是它所提供的“范文”。我之所以把它称为“宝典”,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章集合,更像是申论写作的“拆解”教程。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一个优秀的申论作者是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核心问题,如何构建出层层递进的论证逻辑,以及如何运用精准的语言来表达观点。我记得有一篇关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文章,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政策的简单解读,而是深入剖析了科技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策略,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还会对照着题目,尝试自己先写,然后再参考范文,比较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学习范文的优点。虽然2017年的热点和现在相比,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我认为,学习申论写作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远比死记硬背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而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评分我是在考前一个多月的时候偶然发现这本《申论热点范文宝典2017》的,当时正为申论的复习感到焦虑,不知道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掌握热点话题。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及时雨一样。它不像一些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直接提供了100篇精心挑选的范文,涵盖了2017年度出现的各种重要的社会、经济、政治热点。我之所以觉得它“宝典”式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章罗列,而是能让我从真实的范文中学习到如何审题、如何搭建文章结构、如何提出观点、如何运用论据以及如何进行语言表达。比如,针对某个经济领域的改革,范文是如何分析其背景、挑战以及提出具体措施的;针对某个社会现象,范文又是如何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并给出人文关怀的。通过对这些范文的反复阅读和揣摩,我逐渐找到了申论写作的感觉,也掌握了一些处理不同类型题目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虽然2017年的热点已经过去,但很多话题的内在逻辑和分析方法是具有普遍性的,可以迁移到当前的热点中去,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作为申论学习的一个辅助工具,价值是相当高的。
评分这本《申论热点范文宝典2017》着实让我眼前一亮,虽然定价不算低,但考虑到其内容涵盖了100篇精选范文,并且聚焦于2017年的热门话题,我觉得还是物有所值的。我最看重的是它提供的“范文”本身。我之前尝试过自己写申论,但总觉得语言不够精练,逻辑不够严谨,观点不够深刻。这本书的范文,明显经过了精心打磨,无论是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还是段落之间的衔接流畅度,都堪称典范。每一篇范文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问题,并且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思路。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文章,作者不仅能够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更能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生动的论述,让我看到了申论文章可以达到的高度。虽然说“套话”在申论中不可避免,但这本书的范文在运用套话的同时,更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和深度挖掘,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枯燥感。我计划将其中一些优秀的表达方式和论证结构融入到我自己的写作中,相信这对提升我的申论写作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时间似乎有些久远了,2017年的申论热点,对于现在的考生来说,参考价值究竟有多少,这是我购买前最大的疑虑。翻开目录,看到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社会议题,如“全面二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雄安新区”等等,确实能够唤起一段回忆,勾起一丝当时的思考。然而,申论考试最核心的考查点在于考生对当下社会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能否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对策。2017年的热点,即使当年写得再好,很多背后的深层原因、发展脉络,以及由此衍生的最新政策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都可能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例如,当年备受关注的“互联网+”,如今早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常态,其讨论的重点也从“如何+”演变为“如何更好地+”、“如何规范地+”。因此,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或许可以作为了解历史性热点的一个切入点,帮助考生回顾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讨论方向,但如果将其作为当前备考的“宝典”,则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它更适合那些想要追溯申论命题演变历程,或者对过去几年社会发展进行梳理的读者,而非急于提升实战申论能力的考生。
评分内容详实,很受用,会好好复习的
评分很棒的一本书,内容涵盖面很广,申论大作文备考必备!
评分内容不错,适合考试前看看,就是送货那天大雨有点弄湿了1
评分热点是去年的…没什么用吧!
评分在京东买书买得太多了,很多都还来不及看,短时间内无法给出有针对性的具体评价,但是我买的书都是在买之前精挑细选过的,所以基本上也不会买错了。
评分嗯
评分纸质很糙。看着就是盗版
评分行,用一用。懒得看新闻,看看这个
评分宝贝很好,很好,快递很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