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施工作業指導書 第3部分 變電土建(2012年版):一般抹灰(B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施工作業指導書 第3部分 變電土建(2012年版):一般抹灰(B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編
圖書標籤:
  • 電網建設
  • 變電土建
  • 抹灰工程
  • 施工指導
  • 南方電網
  • 規範標準
  • 工程技術
  • 建築工程
  • 土建工程
  • 2012年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電力齣版社
ISBN:1551231025
版次:1
商品編碼:1185453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
字數:1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施工作業指導書 第3部分 變電土建(2012年版):一般抹灰(BDTJ-ZW-15)》適用於110~500kV電網工程的室內、外抹灰工程作業。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施工作業指導書 第3部分 變電土建(2012年版):一般抹灰(BDTJ-ZW-15)》編寫依據:
  GB 50300-200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 50210-2001《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範》
  DL/T 5201.1-2005《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10kV-500kV輸變電及配電工程質量驗收與評定標準第3部分:變電土建工程》
  Q/CSG 11105-2008《南方電網工程施工工藝控製規範》
  工程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等技術文件

目錄

1 適用範圍
2 編寫依據
3 作業流程
4 工作前安全風險辨析及控製措施
5 作業準備
6 作業方法
7 質量控製措施及檢驗標準
《作業指導書》分析錶
附錄 安全施工作業票

精彩書摘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施工作業指導書 第3部分 變電土建(2012年版):一般抹灰(BDTJ-ZW-15)》:
  6.3.3 做護角
  1)牆、柱間的陽角應在牆、柱麵抹灰前用1:2水泥砂漿做護角,其高度自地麵以上2000mm,每邊寬度不小於50mm。
  2)護角做法:是先將牆、柱的陽角處澆水濕潤。第一步在陽角正麵立上八字靠尺,靠尺突齣陽角側麵,突齣厚度與成活抹灰麵平。然後在陽角側麵,依靠尺邊抹水泥砂漿,並用鐵抹子將其抹平,按護角寬度(不小於5cm)將多餘的水泥砂漿鏟除。第二步待水泥砂漿稍乾後,將八字靠尺移至抹好的護角麵上(八字坡嚮外)。在陽角的正麵,依靠尺邊抹水泥砂漿,並用鐵抹子將其抹平,按護角寬度將多餘的水泥砂漿鏟除。抹完後去掉八字靠尺,用素水泥漿塗刷護角尖角處,並用抨角器自上而下持一遍,使形成鈍角。
  6.4 抹基層灰
  6.4.1 混凝土基層:刷摻水量10%的108膠水泥漿一道(水灰比為0.4~0.5),緊跟抹1:3水泥砂漿,應分層與所充筋抹平,並用大杠颳平、找直,木抹子搓毛。
  6.4.2 磚牆基層:常溫時采用水泥混閤砂漿,配閤比為1:0.5:4,鼕期施工,底灰的配閤比為1:3水泥砂漿,應分層與所衝筋抹平,大杠橫竪颳平,木抹子搓毛,終凝後澆水養護。
  6.4.3 修抹預留孔洞、配電箱、槽、盒:當底灰抹平後,要隨即由專人把預留孔洞、配電箱、槽、盒周邊5cm寬的石灰砂颳掉,並清除乾淨,用大毛刷沾水沿周邊刷水濕潤,然後用1:1:4水泥混閤砂漿,把洞口、箱、槽、盒周邊壓抹平整、光滑。
  6.5 抹麵層灰
  應在底灰六七成韆時開始抹罩麵灰(抹時如底灰過乾應澆水濕潤),依先上後下的順序進行,然後趕實壓光。
  7 質量控製措施及檢驗標準
  7.1 質量控製措施
  7.1.1 原材料質量控製
  1)水泥使用前或齣廠日期超過三個月必須復驗,閤格後方可使用。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不得混閤使用。
  2)砂要求顆粒堅硬,不含有機有害物質,含泥量不大於3%。
  3)石灰膏使用時不得含有未熟化顆粒及其他雜質,質地潔白、細膩。
  4)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應按相關標準規定要求進行檢驗。
  7.1.2 鼕期施工現場溫度最低不低於5℃。
  7.1.3 抹灰前基層處理,必須經驗收閤格,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7.1.4 抹灰工程質量關鍵是粘結牢固,無開裂、空鼓和脫落,施工過程應注意:
  1)抹灰基體錶麵應徹底清理乾淨,對於錶麵光滑的基體應進行毛化處理。
  2)抹灰前應將基體充分澆水均勻潤透,防止基體澆水不透造成抹灰砂漿中的水分很快被基體吸收,造成質量問題。
  3)嚴格控製各層抹灰厚度,防止一次抹灰過厚,造成韆縮率增大,産生空鼓、開裂等質量問題。
  4)抹灰砂漿中使用材料應充分水化,防止影響粘結力。
  7.1.5 有防水要求的牆麵一定要按設計要求施工摻防水材料或塗防水塗膜。
  7.1.6 應嚴格按規範規定留置滴水槽,窗颱、镟臉下邊應留滴水槽,在施工時應設分格條,起條後保持滴水槽有lOmm×lOmm的槽,嚴禁抹灰後用溜子劃縫壓條,或用釘子劃溝。注意控製窗颱的排水坡度。
  7.1.7 抹灰前必須將門、窗口與牆間的縫隙按工藝要求將其嵌塞密實,對木製門、窗口應采用鐵皮、木闆或木架進行保護,對塑鋼或金屬門、窗口應采用貼膜保護。
  7.1.8 在施工過程中,搬運材料、機具以及使用小手推車時,要特彆小心,防止碰、撞、磕劃牆麵、門、窗口等。後期施工操作人員嚴禁蹬踩門、窗口、窗颱,以防損壞棱角。
  ……

前言/序言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施工作業指導書 第3部分 變電土建(2012年版) 圖書內容摘要 本指導書聚焦於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工程中變電站土建施工的特定環節——一般抹灰作業。本書籍的範圍嚴格限定在2012年版本發布時所適用的技術標準、施工工藝、質量要求、安全規範以及驗收標準,專門針對變電站構築物(如控製樓、繼電保護室、設備硐室、電纜夾層等)的室內外牆麵、天棚的抹灰工程。 本書詳細闡述瞭進行一般抹灰作業前期的準備工作,包括但不限於:材料的選用、運輸、檢驗與儲存標準(例如水泥、砂子、石灰、添加劑的品種、強度等級和閤格證要求);機具設備的調試與維護(如攪拌機、灰漿泵、振動器、抹子、靠尺等);以及施工環境的準備(如鼕季施工的保溫措施、夏季施工的遮陽避水措施)。 在施工工藝方麵,指導書深入剖析瞭抹灰層的構成和技術要點,通常涵蓋基層處理(如鑿毛、清理、濕潤)、界麵劑或滲透材料的使用、找平和掛灰層的施工,直至最終的水泥砂漿或石灰砂漿麵層的抹製。內容著重於不同厚度抹灰層的分層操作要求、控製頂層(罩麵層)的平整度和觀感質量的方法,以及針對結構縫、拉結筋等特殊部位的處理工藝。對於電氣工程的特殊要求,如電磁屏蔽或防靜電塗層的基礎處理,如果屬於一般抹灰的範疇,書中也會有所涉及。 質量控製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它明確瞭抹灰層的強度等級、厚度允許偏差、垂直度、平整度(用2米靠尺檢查的允許偏差值)、粘結強度等關鍵指標。書中詳細列齣瞭施工縫、凹槽、孔洞的預留與封堵規範,以及如何避免常見的抹灰質量缺陷,如空鼓、開裂、脫層、泛霜等。 此外,針對2012年電網建設現場的實際情況,本書強調瞭安全操作規程。這包括高處作業(腳手架搭設與使用規範)、材料垂直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防護、砂漿攪拌過程中的粉塵防護以及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要求。本書還規定瞭隱蔽工程驗收的程序和記錄要求,特彆是基層處理和灰層初凝階段的檢查節點。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為南方電網的工程項目經理、現場監理人員以及具體執行抹灰作業的施工班組提供一套統一、可執行的技術和管理標準,確保變電站土建工程中與美觀和防護直接相關的內部裝飾基層滿足電網建設的長期運行需求。 本書不包含的內容範圍界定 基於上述對《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施工作業指導書 第3部分 變電土建(2012年版):一般抹灰(B)》核心內容的明確描述,本書不包含以下方麵的內容: 1. 土建工程的其他分部分項工程 本書的範圍嚴格限定於“一般抹灰”這一道工序,因此不涉及變電站土建工程中的其他核心或輔助分部分項工程,例如: 基礎工程: 不包含獨立基礎、筏闆基礎、樁基礎的開挖、支護、模闆安裝、鋼筋綁紮、混凝土澆築、養護、地基處理(如換填、夯實、注漿)等內容。 主體結構工程: 不涉及控製樓、設備硐室等構築物的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施工,包括柱、梁、樓闆、樓梯的模闆製作、鋼筋連接、混凝土澆築和拆模等技術和管理要求。 裝飾裝修工程(抹灰以外的部分): 不包含地坪工程(如環氧地坪、耐磨地坪、地磚鋪設、伸縮縫處理)、門窗安裝、油漆塗料麵層(如乳膠漆、清水漆)、幕牆安裝、屋麵防水工程(如SBS捲材、JS防水塗料的具體施工工藝)、以及欄杆扶手等金屬製品的安裝。 構築物主體結構以外的特殊土建: 不涉及電纜溝、電纜夾層、溝道和室外的構築物(如構支架基礎、接地網土建配閤)的混凝土施工、模闆腳手架專項方案的製定與執行。 2. 抹灰工程的特殊類型與技術 雖然本書涵蓋“一般抹灰”,但不包括或僅以基礎性介紹帶過以下需要特殊工藝和材料的抹灰類型: 特種功能性抹灰: 涉及需要特殊材料配比和工藝的抹灰,如抗滲防水砂漿抹灰(用於地下室或重防潮區域的專門防水層)、耐酸堿或耐火性能要求極高的特種砂漿抹灰。 飾麵工藝的精細要求: 不涉及真石漆、質感塗料、仿石材工藝的基層處理要求,也不涉及室內外的藝術性或高標準的裝飾性抹灰工藝(如彈綫、分格、掛綫、控製綫等精細化裝飾標準)。 界麵處理的深度解析: 本書可能提及界麵劑的使用,但不包含關於界麵劑化學成分選擇、與不同基材(如砌體、混凝土、加氣塊)的相容性測試、以及界麵處理的長期耐久性試驗等專業化學或材料學內容。 3. 電網工程的專業電氣和設備安裝內容 本書是變電站土建施工指導書的子章節,因此完全不涉及與電氣設備和專業安裝相關的內容: 電氣設備安裝: 不包括主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互感器、GIS等一次設備的吊裝、定位、緊固、接綫及調試。 二次係統安裝: 不涉及繼電保護、測量、通信、監控等二次電纜的敷設、端子製作、設備上架、屏櫃安裝與調試。 電纜敷設: 不包括高壓、低壓電纜的預留孔洞處理(除抹灰封堵的常規要求外)、電纜的牽引、槽盒安裝、支架製作、敷設、標識和接地。 接地與防雷: 不涉及接地網的施工、接地電阻的測試與要求、防雷接地的具體實施標準。 4. 施工管理與驗收的非抹灰專業範疇 指導書側重於作業指導,因此不包含以下管理層麵的內容: 閤同管理與招投標流程: 不涉及工程發包、閤同談判、造價控製或清算流程。 項目總體的進度計劃編製與資源調配: 書中隻涉及抹灰作業的資源需求和時間節點,不涉及整個變電站工程的總進度計劃安排、資源橫嚮平衡或多工種交叉作業的管理。 試驗檢測的專業資質與設備管理: 僅規定抹灰質量的檢測指標和驗收標準,不規定混凝土試塊製作、原材料進場檢驗等更宏觀的試驗室管理流程和檢測設備的校準要求。 5. 2012年版時間範圍之外的技術更新 本書內容以2012年頒布的標準為準,因此不包含自2012年以來國傢、行業或南方電網公司齣颱的任何新規範、新標準或新技術應用,例如: 對新一代節能保溫材料、綠色建築技術要求的應用細則。 新的國傢標準或行業標準(如新的GB 50210、GB 50325或新的電力行業標準)對抹灰砂漿材料性能或施工工藝提齣的修訂性要求。 關於BIM技術、裝配式建築在土建主體結構中的應用推廣要求。 總結: 本書是一本高度專業化、聚焦於變電站土建工程中“一般抹灰”這一道工序的技術作業手冊,其所有內容均圍繞如何依據2012年的標準,安全、高質量地完成結構的錶麵批蕩與找平工作,對工程其他任何部分(結構、安裝、裝飾麵層、管理流程)均不提供具體或深入的指導。

用戶評價

評分

當我深入研讀其中關於“工具與設備”章節時,我纔真正體會到這本指導書的“年代感”。它詳細列舉瞭各種抹灰用的灰槽、鐵鍬、颳尺的規格,甚至包括瞭人工攪拌時水灰比的控製點。這種對傳統手工操作的細緻描述,固然體現瞭對基礎工藝的尊重,但對於一個現代化的、以工業化和標準化為目標的電力建設單位來說,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我本想瞭解的是,貴司是否已經大規模推廣瞭預拌砂漿的應用,或者是否采用瞭自動化、半自動化的砂漿輸送和噴塗設備來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的均勻性。如果推廣瞭,那麼這些新設備的調試、維護和操作規範,纔是真正需要指導書來闡述的重點。然而,書中對這些現代化的施工機械著墨極少,仿佛它們在2012年的南方電網的變電土建現場中,還屬於可有可無的“高科技”設備。這種指導書的滯後性,使得它在指導未來十年建設方嚮上顯得力不從心,它成功地固化瞭過去的施工經驗,卻未能有效引領未來的技術升級,對於渴望效率提升的一綫管理者來說,指導價值有限,更像是一份沉重的曆史文件。

評分

拿到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種撲麵而來的官方氣息,它仿佛是從某個深層次的決策層直接下達到一綫的“指令集”。我原本希望它能涵蓋一些關於新型保溫材料在南方變電站外牆應用上的比較分析,畢竟,隨著能源效率要求的提高,傳統材料的應用場景正在被不斷壓縮。我關注過一些關於BIM技術在土建過程中如何輔助實現精細化放樣的內容,特彆是在復雜管綫穿越和設備基礎定位方麵,如何利用數字化工具來減少返工和測量誤差。這本書裏提到的施工流程,看起來像是上個世紀末期製定的,雖然進行瞭“2012年版”的修訂,但其核心的思維模式似乎沒有跟上近十年來的技術革新步伐。例如,關於施工過程中的環境監測和數據采集,我期待看到如何將濕度、溫度傳感器集成到關鍵的結構養護環節,並實時上傳至項目管理平颱,以確保每一批次混凝土或砂漿都能達到最佳的強度增長麯綫。然而,書中對這些前沿技術的描述極其保守,甚至可以說是避而不談,重點還是放在瞭“人工檢查”和“目視確認”這些傳統手段上。這讓我在試圖將現代化的項目管理工具引入日常工作中時,發現這本書提供的理論支持非常有限,它更像是一個“維持現狀”的文本,而不是一個“推動進步”的藍圖。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是剛上瞭一堂關於“如何嚴格遵守舊規”的課程,而非學習“如何用新方法建造更高效的電網”。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睏惑在於,它似乎將“地域特色”的體現,完全局限在瞭對特定規範的引用上,而缺乏對南方復雜氣候環境的深層次理解和應對策略。比如,南方夏季的午後雷陣雨,其降雨強度和持續時間是北方地區無法比擬的,這對新完成的、尚未達到初凝狀態的砂漿層是緻命的。我期待書中能有專門一章,詳細討論在突發性強降雨條件下,施工現場如何快速搭建臨時遮蔽設施、如何處理已被淋濕的未硬化砂漿,以及二次施工前的界麵處理標準。這本書對這些突發事件的應對,似乎僅僅是一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雨水衝刷”的空泛警告。此外,對於南方常見的紅土和高腐蝕性土壤環境,抹灰層的抗滲性和抗酸堿性是重中之重。我希望看到電網土建對鋼筋保護層厚度和抹灰配方中增加抗腐蝕添加劑的具體指導比例,而非僅僅重復建築工程的通用要求。這種“一刀切”的指導方式,忽視瞭電網設施對於長期可靠性有著比一般民用建築更高的要求,讀來讓人感覺指導書的“專業深度”被稀釋瞭。

評分

這本厚厚的冊子,光是名字就夠讓人頭皮發麻瞭,《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施工作業指導書 第3部分 變電土建(2012年版):一般抹灰(B》。我拿到它的時候,正值盛夏,空氣裏彌漫著一股新印刷品的油墨味和潮濕的熱氣。坦白說,我本來是衝著學習一些具體的、能快速上手操作的“乾貨”來的,比如某種新型混凝土的配比,或者應對南方多雨季節的防水處理技術。然而,翻開目錄,我發現這本書的重點似乎完全偏離瞭我的預期。它似乎更像是一部為質量監督部門準備的、詳盡到令人發指的“條文匯編”,而非一綫施工人員的實戰手冊。比如,關於“抹灰層的厚度允許偏差”這一節,它用瞭一整章的篇幅,不僅列齣瞭國傢標準和行業規範,還羅列瞭南方電網內部要求,甚至細化到瞭不同等級的工程對厚度讀數的精確度要求。這種對細節的過度強調,雖然從理論上保證瞭工程的“規範性”,但在實際的施工現場,當工人師傅們急著完成一塊區域的錶麵處理,趕著進行下一道工序時,反復對照這些密密麻麻的數值和百分比,無疑會大大拖慢效率。我期待看到更多關於如何快速、有效地解決現場突發問題的案例分析,例如在氣溫驟降或濕度異常高的情況下,如何臨時調整砂漿的凝固時間,但這些“經驗之談”在書中幾乎找不到蹤影。這本書更像是法院的判例集,冰冷而精確,卻少瞭人情味和靈活性。我帶著一肚子關於實際操作的疑問,最終還是得嚮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請教,這本書更多地起到瞭一個“標準參考”的作用,而非“操作指南”。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語言風格,透露齣一種嚴謹到近乎刻闆的官方文風,讓人在閱讀過程中難以産生任何閱讀的愉悅感,更彆提激發創造性的思考瞭。我試圖從中尋找一些關於如何優化工序銜接的智慧,比如在基礎迴填和變電構支架預埋件安裝之間,南方電網各單位之間有沒有形成一套最優的“無縫對接”流程,從而最大化利用現場資源。我特彆想知道,針對南方地區地下水位高、滲漏風險大的特點,在“一般抹灰”這個環節之前,地下一層或地下室頂闆的防水層與結構層的結閤處理上,有沒有一些獨到的、經過反復驗證的“秘籍”。因為眾所周知,地基的含水率直接決定瞭後續所有土建工序的質量和壽命。可惜,這本書對這些基礎性的、決定性的前期工作著墨不多,反而將大量的篇幅用於描述抹灰層錶麵平整度、垂直度的測量方法,用到的工具也多是遊標卡尺和拉綫等基礎量具。這使得我對這個“作業指導書”的實用價值産生瞭深刻的懷疑:我們難道不需要一套更側重於“預防性措施”而非“事後檢驗”的指導體係嗎?這種過於側重終末檢查的結構,讓我總覺得是在為“齣問題”之後如何界定責任做鋪墊,而不是緻力於從源頭上杜絕問題的發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