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古中国 山西秘境

发现最美古中国 山西秘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勇 著
图书标签:
  • 山西
  • 古建筑
  • 文化遗产
  • 历史
  • 旅行
  • 摄影
  • 风景
  • 秘境
  • 中国传统文化
  • 古中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1187644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7644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纯质纸
附件:《小时光慢旅行 平遥祁县太谷》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这不是一片被时尚旅游者追捧的热土,却保留了更多的珍贵历史遗存: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中国50%以上的旧石器遗址;400多处*guo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寺院壁画和出土墓葬壁画25000平米以上;  在这里,可以与佛光寺1200年前的唐代菩萨对视,看600年前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上的元朝百态,沿着500年前的明代残长城前行……  在太行山和黄河之间,还有古建、民居、手工作坊、地方戏、方言、面食……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原生态的面貌存在着。  它们是古中国精神和物质的碎片,蕴藏着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的密码。  没有人像作者刘勇这样花费数年时间走遍山西境内的传统文化遗存,把古中国洗尽铅华的扑捉之美细致地展现出来。  不一样的旅行视角,重新发现我们文明原乡的旅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深入走访山西、探访人文景观的记录。采用*一人称的讲述方式,以地域为中心,按晋中、晋北、晋南、晋东南四大板块,以实际旅行线路为基础,介绍山西重要的文化景观、历史遗存和不为一般旅行者熟悉的人文风貌。文图结合,文笔细腻,亲切真实,*具深度人文旅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刘勇,北京人。历史学硕士,资深旅游媒体人。人文旅行家。有历史学的严谨功底,丰富的旅游业经验,热爱传统文化。历任旅游媒体编辑记者、编辑总监。倡导人文旅行,实践感悟历史、知行合一的旅行人生。近年来已走访山西四分之三县市区的人文景观,还在继续访古的路上。

精彩书评

  在中国大地上,山西的位置十分独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很多  文章都曾描述过山西的大好河山。历史和地理在这里交汇,为我们保存下无数传统文化遗产,刘勇先生通过他的旅行,系统展现了这里的文明精华。文如其人。这本书稿看后让人感到对中华文明真挚的情感,客观而实在。细节更迷人,通过作者的记录,我们走到三晋的沟沟坎坎里,古建、壁画、古墓、遗址、非遗,看到了众多迷人的人文美景。  ——李栓科(地理学家、《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我诚挚地赞许一位陌生学子。刘勇跑山西,连续数年痴心不改。晋省119个县区,他跑了90多个,有些地方不止跑了一趟,长治地区先后去了三次,犹叹不足。要问这是为什么?只因山西不一般。刘勇去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无一处像山西这样,让他魂牵梦绕,流连忘返。从山西探索中华民族的古远足迹,集中也真切,“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不是一句空泛广告,而是精辟的科学总结。刘勇说得对,“山西文史,气场犹在”,让我们一道坚定地行走下去。  ——赵瑜( 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目录

序一 在旅行中发现文明
序二 为刘勇赞
自序 为什么是山西?
★第一篇 三晋之花——晋中
龙城锦绣 / 004
寻访老太原 / 004
东区闹市中的宗教圣地 / 006
龙城上风上水处 / 010
山环水抱晋之源 / 012
山水间的险地 / 022
奔向娘子关 / 022
吕梁山上 / 024
碛口石窑 / 024
登临北武当,凭吊于成龙 / 027
看不尽的大宅门 / 030
“新官府 ”和老宅院 / 030
寻找金太谷 / 034
晋商老家的技艺 / 040
一座宅院一段传奇 / 043
单车穿行平遥 / 048
双林镇国,平遥之魅 / 054
后土庙,介休琉璃大世界 / 057
★第二篇 长城内外——晋北
魏都风采 / 064
云冈永存 / 064
老城变迁 / 069
博大的佛国世界 / 075
佛光普照 / 075
台外幽兰 / 077
忻州,意外之美 / 085
一人独享崇福寺 / 089
为千年木塔祈祷 / 091
登北岳,访浑源州 / 093
雄关漫道 / 099
雁门关下代州城 / 099
天造地设广武古战场 / 100
河曲,星星点灯 / 104
老牛湾胜境 / 106
杀虎口,翠玉边塞 / 110
“堡连堡,二十五” / 113
★第三篇 文明的根——晋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124
去运城看盐池和关老爷 / 124
河山之间,永乐之地 / 126
窑洞打在地底下 / 130
鸣条岗上煮酒论英雄 / 132
蒲州三胜记 / 133
汾水岸边古意浓 / 136
龙门泛舟,万荣名楼 / 136
稷山,谷神家的宝贝窝 / 139
汾河湾里的新绛古城 / 145
神秘的金佛,信仰的力量 / 149
壶口彩虹,洪洞飞虹 / 150
尧都西北,元风看三台 / 154
汾城:千年古县今犹在 / 159
★第四篇 太行深处——晋东南
山那边凝固的历史 / 166
晋城泽州古迹寻踪 / 166
沁水流域古村行 / 170
高平,铸剑为犁 / 181
高山峡谷间,原生态访古之乐 / 184
上党梆子之夜 / 184
崇庆、法兴,唐宋遗珍 / 186
浊漳河谷黄金路 / 189
惊喜仙堂山 / 194
灵空山之夏 / 196
南涅水民间石刻宝库 / 198
后记 我的人文旅行梦 / 201

精彩书摘

  在中国大地上,山西的位置十分独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很多  文章都曾描述过山西的大好河山。历史和地理在这里交汇,为我们保存下无数传统文化遗产,刘勇先生通过他的旅行,系统展现了这里的文明精华。文如其人。这本书稿看后让人感到对中华文明真挚的情感,客观而实在。细节更迷人,通过作者的记录,我们走到三晋的沟沟坎坎里,古建、壁画、古墓、遗址、非遗,看到了众多迷人的人文美景。  ——李栓科(地理学家、《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我诚挚地赞许一位陌生学子。刘勇跑山西,连续数年痴心不改。晋省119个县区,他跑了90多个,有些地方不止跑了一趟,长治地区先后去了三次,犹叹不足。要问这是为什么?只因山西不一般。刘勇去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无一处像山西这样,让他魂牵梦绕,流连忘返。从山西探索中华民族的古远足迹,集中也真切,“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不是一句空泛广告,而是精辟的科学总结。刘勇说得对,“山西文史,气场犹在”,让我们一道坚定地行走下去。  ——赵瑜(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前言/序言

  为什么是山西?
  刘 勇
  很多朋友知道我这些年“泡”在山西,经常这样问我。
  确实,在当下如火如荼的自助游热潮中,有上千个理由可以把山西排除在外。不过,学业的背景和多年的职业经历,让我逐渐看清:山西,正是寻访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洼地”。
  前些年我在山西旅行的时候,当地的环境污染、矿难事件接二连三,贪腐窝案全国瞩目,文物保护不力,山西俨然正被“妖魔化”。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其实,从更长的时间轴来看,这只不过是几十年来的问题,和山西拥有的五千年华夏文明相比,不过是深海上的一层浮萍而已。
  在一些表面乱象之下,山西的人文环境竟还保持着难得的原生态,让人惊叹的文化遗产遍地都是:
  让人震撼的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内外两道长城环绕晋北,是明长城最密集的地区;
  中国已知旧石器遗址总数的 50%以上;
  已公布的 7批40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10%以上,全国第一;
  其中有全国公认仅存的数座唐代木构建筑,是现存木建筑中最早的;
  其中元代和元代以前的木建筑 400处以上、占全国总数80%以上,全国第一;
  寺院壁画和出土墓葬壁画 25000平方米以上,全国第一;
  ……
  此外还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各地。
  对这些数字不必烂熟于胸,当看到那些瑰丽的景象,产生一份民族归属感,为血脉中无法抹去的本源而自豪,就已足够。每当来到佛光寺东大殿这类早期建筑的脚下,我就会感到一种让人激动不已的气场。
  说到山西的特色,很多人说是“土”。我想,应该再加上个修饰词——“土得掉渣儿”。那里有原生态的环境,在太行山和黄河之间的这片黄土地上,古建、民居、手工作坊、地方戏、方言、面食……毫无雕琢地存在着。“土”是客观的,是民族的,也是传统文化的形象反映。这里说的“土”没有贬义,相反我觉得亲切,真实。
  山西地域面积不大,传统文明遗迹遍及各地,在最密集的晋东南和晋南地区,县、乡甚至村里就有多处千年“国宝”。比如在稷山县马村,青龙寺元代壁画和宋金墓群戏曲主题砖雕墓这两处就相距不到 200米。
  五台山、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是山西境内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在它们身边也有常被忽略的美景:以五台山外唐佛光寺、南禅寺为代表的台外古寺群;大同城里的上下华严寺、善化寺;外长城沿线的密集古堡群;平遥城外双林寺 2000多尊彩塑、镇国寺万佛殿建筑和造像……观赏这些少人关注的国宝,我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游人几乎为零!很多地方都是“个人专场”,除我以外,再无访客。那一天中午在朔州崇福寺,去吃饭的管理员把我忘了,于是我幸福地被反锁在古寺里。
  当下流行穿越剧,如果真要找穿越的感受,最简单的就是去山西。在这里,可以与佛光寺 1200年前的唐代菩萨对视;看600年前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上的元朝百态;沿着500年前的明代残长城前行;走进龙门寺,分属六个时代的殿宇并存至今;登上太行至尊王莽岭,穿过人工开凿的挂壁公路,时光机带我走向峡谷深处的石头村。
  山西没有光鲜的外表,有时还显得过于朴素,如古建洗尽铅华的原木构件,质朴是让人最踏实的一种美。这就是古中国之美。
  从黄河之滨蒲津铁牛到外长城脚下得胜古堡,从太行娘子关关隘到碛口石窑,穿越在山西的我,快乐、惊喜、感悟、幸福。这是地理上的穿越,更是精神上的穿越。有形和无形的遗产在这里交织,构成无尽的中华文化宝藏。
  我看到了宝山一角,发觉还有更多迷人的秘境。在山西的旅行必须和淳朴的当地人民打成一片。背包的路上,我总能遇到各类好心人的帮助,人品爆发:在前往介休途中,长途车售票员主动帮我找车、偏关大卡车司机主动让我搭车去县城、长治出租车司机退车费,不胜
  枚举。他们帮我认识了山西,也认识了自己。
  有人说我是中了山西的“毒”,我说自己是“山西控”。其实这都是历史的机缘巧合:百年来,中华文明饱受劫难,人文景观几乎被摧残殆尽。而山西被历史的偶然性选中,成为最后的伊甸园。于是,我不由自主地被这片黄土地深深吸引,在这里寻找传统文明的精神和物质碎片,唤醒都市浮华背后尘封的文化记忆。
  在山西的人文旅行,让我感到无穷的正能量,它属于山西,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如果有更多的人通过我的文字和图片,产生一份情愫,进而前往山西,了解祖先遗产,激活血脉深处的民族因子,产生对传统文明的热爱,那就是我最大的愿望。这份情感可能就是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的密码。


发现最美古中国:山西秘境 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走进那片被岁月打磨得愈发温润的土地——山西。这里,不仅仅是黄土高原上的一抹亮色,更是中华文明厚重底蕴的顽强载体。当“发现”二字遇上“最美古中国”,辅以“山西秘境”的点睛之笔,一幅幅古朴而壮丽的画卷便在脑海中徐徐展开。本书将带领读者,暂别都市的喧嚣,深入探索那些隐藏在历史烟尘中的山西之美,感受其无与伦比的古韵与传奇。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山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曾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孕育了辉煌的古代王朝,见证了无数的朝代更迭与民族融合。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承载着古老记忆的角落逐渐被遗忘,沦为鲜为人知的“秘境”。本书的初衷,便是唤醒这些沉睡的瑰宝,让它们的独特光芒再次闪耀。 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名胜古迹,而是试图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细致的史料考证,挖掘出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与故事。每一座古城、每一处村落、每一块石碑、每一尊佛像,都可能隐藏着一段被时光过滤的传奇。我们将穿梭于晋中盆地的古老村落,寻访那些依然保留着明清风貌的宅院,聆听老一辈人口中的乡音俚语,感受那份淳朴而坚韧的生活气息。那些历经风雨侵蚀的木雕、石刻,每一笔都镌刻着匠人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家族的兴衰,时代的变迁,以及普通人生生不息的坚守。 沿着黄河的脉络,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依山傍水的古老县城,它们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贾云集之地。我们或许会发现,某座不起眼的关隘,正是当年晋国与楚国角逐的疆场;某个宁静的渡口,曾见证了多少水陆交通的繁荣。那些残存的城墙、古老的寺庙,虽然失去了往日的雄伟,却依旧散发着历史的余温,仿佛还能听到战鼓擂响、马蹄声碎的激昂。 本书将特别关注那些在历史进程中默默无闻,却对地方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延续贡献卓著的群体与事物。例如,那些隐匿于深山的古老宗祠,它们不仅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更是传统礼制、道德观念和社会结构的活化石。我们将在宗祠的匾额、楹联中解读家族的荣耀与训诫,在祭祀的仪式中体会先辈的敬畏与传承。又或者,我们将深入探讨那些流传千年的民间技艺,从精湛的木版年画、粗犷的剪纸艺术,到炉火纯青的砖雕、石雕,这些手艺不仅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寄托,它们将朴素的生活美学融入了寻常百姓家。 我们相信,最美的古中国,不仅体现在宏伟的建筑和磅礴的历史叙事中,更体现在那些被时间和空间所珍藏的细节里。因此,本书将努力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清晨薄雾笼罩下的古村落,炊烟袅袅升起,唤醒沉睡的山峦;夕阳斜照在斑驳的古城墙上,为它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孩童们在古老的石板路上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回荡在历史的建筑之间;老人们在门前的老树下闲话家常,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岁月的智慧。这些鲜活的画面,构成了“最美古中国”最真实、最动人的注脚。 本书还将特别关注山西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从佛教的净土宗、禅宗,到道教的清静派、全真派,山西都是重要的发源地和传播地。我们将探访那些千年古刹,它们或巍峨庄严,或清幽静谧,每一尊佛陀、每一幅壁画,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艺术价值。那些残存的壁画,色彩虽已暗淡,却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它们不仅是宗教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服饰、建筑的重要依据。我们还将深入探究道教名山,感受那份超凡脱俗的清净与玄妙,领悟中华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它独特的景观,也孕育了与众不同的文化。本书将适时穿插对这些自然风光的描绘,例如,那些隐藏在群山之中的绝美峡谷,它们或险峻壮丽,或秀美清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这些自然奇观之中,常常伴随着古老的传说和人文的遗迹,它们共同构成了“山西秘境”不可复制的魅力。 我们还将试图还原那些曾经辉煌的古代商业文明。山西曾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商业中心,晋商的足迹遍布海内外。本书将追寻晋商的商道,探访他们曾经的商号、票号,了解他们诚信经营、敢于冒险的传奇故事。那些古老的街市,虽然如今已不再是熙熙攘攘的商贸中心,但依然能从残存的建筑和店铺招牌中,感受到昔日的繁荣景象。 本书并非仅限于静态的描绘,而是力求在文字中注入生命力。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温度相结合。我们将讲述那些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梦想与坚持,他们如何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与这片土地的深刻联系,都将成为本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发现最美古中国,山西秘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指南,它更是一次文化探索之旅,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一次对民族精神的寻根之旅。它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这片土地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亲身感受那份被时光沉淀下来的独特韵味。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依然有这样一片净土,它默默地守护着中华文明的根基,它用它的古朴、它的厚重、它的美丽,向世界诉说着一个永恒的东方故事。 本书的编写过程,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与自然的亲近,一次与灵魂的对话。我们相信,当你翻开这本书,你也将踏上一段难忘的旅程,去发现属于你自己的“最美古中国”,去感悟那些深藏在山西秘境中的,无与伦比的魅力。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唤醒。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刚从山西旅行回来,去的都是一些大众熟知的景点,比如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之类的。回来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总觉得山西的魅力不止于此。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发现最美古中国 山西秘境》时,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秘境’这个词,简直太符合我当时的心情了。我猜这本书里一定会有一些我错过的、真正值得探索的地方。我非常好奇,书中会介绍哪些鲜为人知的古村落?那些隐藏在太行山深处的寺庙,又有着怎样的历史?会不会有关于当地特色美食的介绍,我一直对山西的面食情有独钟。这本书的排版看起来很舒服,文字和图片搭配得很协调,让我觉得阅读起来一定是一种享受。我希望它能成为我下次山西之行的‘私家地图’,带我领略不一样的山西风情。”

评分

“我通常不太关注国内的旅行书籍,总觉得它们要么太泛,要么就过于商业化。但这本书的名字,‘发现最美古中国 山西秘境’,却意外地触动了我。‘最美’这个词,总是带着点主观的色彩,但‘秘境’二字,却有一种天然的神秘感和独特性。我想,作者一定是对山西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才能如此自信地定义‘最美’,并且挖掘出那些‘秘境’。我正在考虑为父母预定一次旅行,他们年纪大了,不太喜欢人挤人的热门景点,更渴望体验那种宁静、古朴的氛围。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我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行程推荐、交通指南,以及一些关于当地风土人情的介绍,最好是那种能够让长辈们感到舒适和惊喜的内容。如果它能帮助我为他们规划一次难忘的‘秘境’之旅,那我就觉得这本书买得太值了。”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一直以来寻找的旅行指南!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看,光是翻阅了一下目录和封面,就已经被深深吸引了。‘发现最美古中国’这个宏大的主题,再加上‘山西秘境’的限定,就已经足够勾起我对未知的好奇心。我总觉得,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一定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美丽角落,而山西,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省份,更是充满了探险的可能性。那些被时光遗忘的古村落、隐匿在山间的寺庙、鲜为人知的自然风光,它们承载着怎样的故事?又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我迫不及待地想从书中找到答案,计划着下一次的出行,希望能够跟随书中的指引,去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境,亲身体验那份古老而纯粹的美。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精美,图片看起来质量很高,相信里面的内容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评分

“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尤其对中国古代史情有独钟。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历史遗迹之丰富,文化底蕴之深厚,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了解到的山西,大多集中在煤炭和一些知名景点。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鲜活的山西。‘发现最美古中国’,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致敬,也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山西秘境’,这让我联想到了那些散落在民间、不为人知却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古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解析那些古老建筑背后的文化含义,甚至能够介绍一些关于古代山西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考古发现、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那更是锦上添花了。我希望它能带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辉煌而又沧桑的古中国。”

评分

“我平时喜欢摄影,一直想寻找一些能够捕捉到中国传统韵味和独特自然风光的题材。这本书的名字,《发现最美古中国 山西秘境》,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最美’和‘秘境’,这两个词汇本身就充满了画面感。我设想,书中一定会有许多令人惊艳的摄影作品,展现山西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古朴的村落,或是在云雾缭绕的山峦之中若隐若现的古刹。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拍摄地点的具体信息,比如最佳的拍摄季节、光线条件,甚至是一些构图上的建议。我期待它能成为我的‘灵感宝库’,让我能够发现那些隐藏在山西深处的绝美视角,用镜头去记录下古中国的独特风韵。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当地人文风情的介绍,那就更完美了,因为人文和景观的结合,才能真正捕捉到‘最美古中国’的精髓。”

评分

拿到刘勇老师的新书,迫不及待地翻阅,心中满满地都是感动。我和刘老师相识多年,并且我自己也经常到山西进行人文旅行,同样对山西所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记忆以及淳朴善良的山西人民充满了感情,也更能体会刘勇老师在山西追寻游历的艰辛不易和得到收获时的愉悦,能成此书所耗费的心血和辛劳绝对是超乎常人想像的,这不仅是从不同角度介绍山西人文的书,也是刘勇对山西深厚热爱的忠实呈现。

评分

刘老师这套书买一送一,好值啊!书中介绍的很多名胜古迹都没去过,这些文字和图片真让人向往,打算跟着这本书去游山西啦!

评分

跟随刘老师一起探索山西秘境~

评分

好像还可以,送人的。

评分

北京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评分

古老的文化省份

评分

这本书想了很久,终于买到了,没想到还送了一本。

评分

跟着刘老师的脚步游山西,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书的价值

评分

内容充实,喜爱山西的朋友必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