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提高推理能力的500个游戏》是“思维游戏”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益智推理类图书。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提高推理能力的500个游戏》一书,语言通俗流畅,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读性。书中每个题目都在后面给出了答案,除一目了然的答案外,都给出了详细具体的分析。读者可以自评自测,可以训练思维方法,开阔思路,增长智慧。本书是很好的思维游戏类图书。
《提高推理能力的500个游戏》一书包括数字推理游戏、常识推理游戏、判断推理游戏、条件推理游戏、类比推理游戏和侦探推理游戏六章,分六种类型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天文、历史等多方面内容角度,全方位地锻炼和提升推理能力,使读者学习到全新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与角度。
第一章 数字推理游戏
第二章 常识推理游戏
第三章 判断推理游戏
第四章 条件推理游戏
第五章 类比推理游戏
第六章 侦探推理游戏
第一章 数字推理游戏
1. 恐怖袭击
总统正乘坐一辆时速为60千米的火车回到首都,火车必须通过一条长为500米的隧道,恐怖组织派布朗在隧道出口安装炸弹。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30秒,于是布朗把定时装置设置为30秒,火车进入隧道开始计时,30秒后自动引爆。但是,火车进入隧道,炸药在铁轨上准时爆炸后,火车仍然在失去铁轨的路面上继续疯狂前行,最后在树林里停了下来,总统安然无恙。你知道布朗错在什么地方了吗?
答案:布朗没有考虑火车本身的长度。30秒是火车头进入隧道并驶出隧道的时间,但车身还在隧道中,火车实际驶出隧道一定超过30秒。所以,炸弹爆炸只炸断了铁轨,对火车车身没有太大影响。
2.罢工的闹钟
琳琳家的闹钟罢工了,每小时都慢5分钟。在4点的时候,用它和标准时间对准。那么当标准时间到何时,闹钟的指针才能到12点呢?
答案:标准时间12点40分。
分析:从4点到12点有8个小时,480分钟,而这只闹钟每小时慢5分钟,要走的时间是520分钟。所以只有在标准时间是12点40分时,这只闹钟才能走到12点。
3.参加舞会
四个女孩子去参加舞会,途中要过一座桥,这座桥最多只能两人同时通过。现在是晚上,她们只有一个手电筒,不管谁过桥都要带手电筒。手电筒必须传来传去,不能直接扔。如果两人同时过桥,时间要以慢的为准。已知A女孩过桥需1分钟,B需2分钟,C需5分钟,D需10分钟。她们最短能用多长时间过桥呢?
答案:17分钟。
分析:先让A、B过去,用时2分;A把手电筒拿回来,用1分;然后CD过去,用时10分;B把手电筒拿回来,用时2分,最后AB再过去,用时2分。
4.公主的决定
某国有位十分漂亮的公主,有许多人前来求婚。公主不知道怎样选择,于是去问国王和王后。王后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说,我说的话有60%是正确的。国王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说,我说的话有20%是正确的。公主想了想,最终选择了国王的意见,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因为国王的错误率达到了80%,如果按照国王意见的相反方向去决定,正确率就比王后的话要高多了。
5.为难的妈妈
女儿生病了,妈妈去抓中药。大夫开了一包70克的药粉,并叮嘱说,每天吃5克,吃完就会好的。妈妈把药拿回家,想把药粉分成5克一小包,可家里只有天平和20克的砝码,妈妈要怎么办呢?
答案:把20克砝码放进天平一边,然后将70克药粉分别放进天平两边,平衡时可得25克和45克药粉。再把20克砝码放进天平的一边,25克药粉放进天平的的另一边,平衡时,剩余的药粉正好5克。
6.谁去买酒
兄弟两人一起喝酒,虽然喝了不少,但还没有尽兴。两人决定再去买一些继续喝,但谁都懒得动。哥哥看了一眼,身边有15个空瓶和一个满瓶的酒。于是哥哥说,咱俩轮流拿酒瓶,每次不能拿超过3个。谁最后拿到满瓶的酒,谁就再去买酒。那么,弟弟要如何才能不拿到这个满瓶的酒呢?
答案:不管拿几个酒瓶,保证最后剩下5个酒瓶,则哥哥一定能拿到满瓶的酒。
7.烟鬼抽烟
有个烟鬼,每半小时就要抽一支烟,没钱买烟的时候,他就把以前的烟头收集一下,4个烟头接起来做成一支烟。这天,他用最后的钱买了16只烟。那么,这些烟够他抽多长时间呢?
答案:10.5个小时
分析:16根烟首先可以抽8小时,然后16个烟头可以做成4支烟,抽2小时,又剩下4个烟头做成一支烟,抽半小时。8+2+0.5=10.5小时。
8.意外事故
在一次意外事故中,100名工人中有70人失去了一只眼睛,75人失去了一只耳朵,80人失去了一只手,85人失去了一只脚。那么,有多少工人同时失去了一支眼睛、一只耳朵、一只手和一只脚呢?
答案:10人
分析:不妨反过来思考,100人中,没失去一只眼睛、一只耳朵、一只手、一只脚的分别是30人、25人、20人和15人,共计90人,那么剩下10人则是同时失去的。
9.员工总数
某企业员工人数在1700-1800之间,这些员工的人数如果被5除余3,如果被7除余4,如果被11除余6.那么这个企业到底有多少员工?
答案:1733人
分析:把员工人数乘以2,则被5除余1,被7除余1,被11除也余1。5、7、11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5×7×11=385,那么,被5除余1,被7除余1,被11除也余1的数就是386。员工人数乘2后,就在3400-3600之间,而满足再这个人数区间且满足以上条件的数只有385×8+386=3466,或者385×9+1=3466,所以,企业员工为3466÷2=1733人。
10.张老师的生日
琳琳和强强都是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的生日是X月Y日,两人都知道张老师的生日是下列10组中的一天,即3月4日、3月5日、3月8日;6月4日、6月7日;9月1日、9月5日;12月1日、12月2日、12月8日。某天,张老师把X值告诉了琳琳,把Y值告诉了强强,张老师问琳琳和强强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琳琳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
强强说:本来我也不知道,但是现在我知道了。
琳琳说:哦,那我也知道了。
那么,张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
答案:9月1号。
分析:首先,琳琳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强强肯定也不知道。那么一定不可能是在6月或12月,因为其中7,2只出现一次,强强如果知道的是7或2,那么他就知道生日了。所以,琳琳得到X值是3或9,强强得到的是1,4,5或8。
……
这本书,真的像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让我彻底告别了过去的“懒惰思维”。我一直觉得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平平,有时候面对一些需要细致分析的事情,总是抓不住重点,甚至会做出一些“拍脑袋”的决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觉得可以试试。然而,每一次翻开它,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发现。书中设计的那些“游戏”,形式多样,难度循序渐进,让我既不会因为太难而放弃,也不会因为太简单而觉得无聊。我记得有一个关于“概率推理”的章节,原本我对概率的概念就有点模糊,但书中的例子讲解得非常生动,而且通过一些小游戏,让我深刻理解了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现在,我再看一些新闻报道,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其背后的概率逻辑,不再轻易被一些看似“绝对”的结论所迷惑。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教会我如何“算”,更教会我如何“想”。它引导我去探究事物之间的关联,去发现隐藏的模式,去质疑那些显而易见的答案。每一次完成一个挑战,都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积极的反馈,让我更有动力继续下去。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敏锐,观察力也大大提升。
评分我得承认,当初是被这书名吸引的。“提高推理能力的500个游戏”,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宝藏。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书中五花八门的谜题给迷住了。它不是那种单一类型的题目,而是涵盖了逻辑、观察、记忆、空间想象力等等各种方面。我最喜欢的是里面那些需要“跳出思维定势”的谜题。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用固有的模式去思考,结果反而把自己绕进去了。这本书的设计者们好像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们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你一个“陷阱”,让你在看似简单的题目里跌个跟头。但别担心,它不是让你感到挫败,而是会引导你反思,然后提供清晰的解题思路,让你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能有更强的应对能力。我最近遇到一个职场上的棘手问题,需要整合不同部门的信息,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我发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竟然不自觉地运用了书中学的那些分析方法,把看似无关的信息串联起来,找到了关键症结。这让我非常惊讶,也更加体会到这本书的实用性。它不是让你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反复练习,将那些思维方式内化到你的日常思考中。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时候思维不够灵活,容易陷入僵化,那么这本书绝对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学习”的认知。之前总觉得学习就是背诵、记忆,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完全把学习变成了一场有趣的冒险。我喜欢书中那种“玩着玩着就变聪明了”的感觉。那些“游戏”设计得太巧妙了,它们不是那种纯粹的娱乐,而是巧妙地融合了逻辑、分析、判断等各种思维训练。我记得有一个关于“因果关系”的章节,通过一些生活化的场景,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因果,而不是简单的相关性。这让我再看一些社会事件的报道时,能更清晰地辨别哪些是真正的原因,哪些是表象。书中的每一个游戏,都是一次对大脑的“按摩”,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反应也更加敏捷。有时候,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麻烦,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就能找到解决办法,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它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只会解谜的机器,而是让你具备了更强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派上用场。我真心觉得,这本书是对我的一次“投资”,而且是那种回报率极高的投资。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提高能力”的书籍是有点不感冒的,觉得大多是些空洞的理论或者鸡汤。但这本书,绝对是个例外。它就像一个睿智的朋友,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和你一起玩“脑筋急转弯”,同时又在不经意间打磨你的思维。书里的一些题目,看似简单,但一旦深入进去,就会发现里面蕴含的学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关于“演绎推理”的游戏,需要根据一系列线索,找出正确的结论。我尝试了几次,都被一些误导性的信息绊倒了。但当我仔细分析每一个线索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结合排除法时,最终找到了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那种抽丝剥茧,最终拨开迷雾的感觉,真的太棒了。这本书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它从来不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精巧的设计,引导你去思考,去发现。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解题的技巧,更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现在,我再面对一些复杂的情况,不再是束手无策,而是能更有条理地分析,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评分这本书,我必须说,它真的是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大门。之前总是觉得,推理能力这东西,要么是天生的,要么就只能靠看侦探小说慢慢磨。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也不是让你死记硬背各种逻辑公式。而是用一种非常有趣、非常互动的方式,引导你去思考。书里那些“游戏”,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有点小小的抗拒,觉得是不是会很幼稚,但一旦开始玩,就根本停不下来。我记得有一个游戏,是关于识别谎言的,需要根据几个人的陈述,找出谁在撒谎。我一开始觉得很简单,结果试了好几次才真正找出那个破绽,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的太爽了!而且,它教会了我很多平时不易察觉的细节,比如肢体语言、说话的语调,甚至是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成为判断的线索。现在,我再看电视剧里的刑侦剧,总能提前猜到凶手是谁,哈哈,感觉自己都有点变成“柯南”了。这本书不仅仅是提升了我的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敏锐地观察周围的世界,如何更深入地分析问题。那种成就感,那种智力上的提升,是金钱买不到的。我真的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感兴趣的朋友们,它绝对是物超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