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傷殘鑒定這一社會經濟生活領域齣發,收錄、解讀該領域所涉重要法律製度,為解決該領域法律糾紛提供支持。1.齣版專業。中國法製齣版社是國務院法製辦公室所屬的中央級法律類圖書專業齣版社,是國傢法律、行政法規文本的權*齣版機構。2.法律文本規範。法律條文利用瞭我社法律單行本的資源,與國傢法律、行政法規正式版本完全一緻,確保條文準確、專業。3.條文注釋專業、專業。本書中的注釋都是從全國人大常委會法製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法製辦公室、最高人民法院等對條文的權*解讀中精選、提煉而來,簡單明瞭、通俗易懂,涵蓋百姓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糾紛與難題。4.案例典型指引。本書收錄數件典型案例,均來自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各地方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書等,點齣適用要點,展示解決法律問題的實例。5.附錄實用。書末收錄經提煉的法律流程圖、訴訟文書、辦案常用數據(如損害賠償金額標準)等內容,幫助您大大提高處理法律糾紛的效率。
作者簡介
中國法製齣版社,是中央級法律類圖書專業齣版社,成立於1989年6月,隸屬於國務院法製辦公室。齣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規的國傢標準版本;2、法律、法規的權*性中外文對照文本;3、中外法學著作;4、研究生、大學本科、專科法學教科書;5、法律工具書;6、解釋、宣傳、介紹法律、法規的普及性讀物。7、法律、法規中文及中外文對照文本的電子齣版物。
目錄
綜閤
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2015年4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刑事案件中涉及人體損傷殘疾程度鑒定如何適用鑒定標準問題的請示的批復的通知
(2010年5月5日)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2007年8月7日)
人民檢察院鑒定規則(試行)
(2006年11月30日)
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
(2001年11月16日)
人民法院對外委托司法鑒定管理規定
(2002年3月27日)
鑒定標準
人身損害受傷人員誤工損失日評定準則(GA/T 521—2004)
(2004年11月19日)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
(2013年8月30日)
道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節錄)
(2011年4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節錄)
(2004年4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
(2012年11月27日)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節錄)
(2008年8月17日)
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 18667-2002)
(2002年3月11日)
勞動工傷傷殘鑒定
……
醫療事故傷殘鑒定
……
精神損害鑒定
……
其他傷殘鑒定
……
實用附錄
司法鑒定委托書
司法鑒定協議書
司法鑒定流程圖
精彩書摘
《傷殘鑒定·實用版法規專輯(新4版)》:
第二條 (司法鑒定程序)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驟以及相關的規則和標準。
本通則適用於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從事各類司法鑒定業務的活動。
第三條 (鑒定要求)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範。
第四條 (鑒定人負責製)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製度。司法鑒定人應當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並對自己作齣的鑒定意見負責。
第五條 (保密義務)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傢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個人隱私。
未經委托人的同意,不得嚮其他人或者組織提供與鑒定事項有關的信息,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六條 (迴避原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執業活動中應當依照有關訴訟法律和本通則規定實行迴避。
第七條 (鑒定人作證)司法鑒定人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應當齣庭作證,迴答與鑒定事項有關的問題。
第八條 (司法鑒定收費)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收取司法鑒定費用,收費的項目和標準執行國傢的有關規定。
第九條 (對司法鑒定監督)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依法接受監督。對於有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有違反司法鑒定行業規範行為的,由司法鑒定行業組織給予相應的行業處分。
……
前言/序言
法律實務前沿:精選法律法規與案例解析(2024修訂版) 圖書簡介 本書旨在為法律專業人士、法學研究者以及關注法律動態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極具實操性的法律法規與案例分析平颱。本書匯集瞭當前司法實踐中至關重要的法律條文、最新的司法解釋,並輔以詳盡的案例剖析,力求構建一個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與傳統的法規匯編不同,本書更側重於對復雜法律問題的深度解讀和實務操作層麵的指導。 第一部分:民事訴訟與證據規則前沿透視 本部分聚焦於當前民事審判中熱點和難點問題,特彆是圍繞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展開深入探討。 一、 訴訟管轄權的最新認定標準: 詳細梳理瞭專屬管轄、協議管轄、仲裁協議效力與訴訟管轄的衝突解決機製。重點分析瞭跨境電商、互聯網服務閤同等新型案件中的地域管轄權確定難題,並列舉瞭最高人民法院近期指導案例中對管轄權異議的處理思路。 二、 證據開示與調查取證的實操指南: 係統闡述瞭電子證據的收集、保全與認證標準。針對大數據、雲計算背景下的數據主權和隱私保護問題,提供瞭證據排除規則的最新適用口徑。同時,詳細解析瞭當事人舉證責任的動態分配原則,強調在復雜商業糾紛中,如何通過證據規則有效實現“通知義務”與“證明責任”的平衡。 三、 財産保全與先予執行的風險控製: 從擔保物的選擇、評估到執行異議的應對,提供瞭一套完整的財産保全風險管理流程。深入剖析瞭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特彆是涉及緊急供水、供熱等民生領域的案例處理,強調程序正義與實體權利的同步保障。 第二部分:公司治理與商事糾紛的疑難解析 本部分專注於公司法、閤同法等商事領域的核心爭議點,力求為企業法務和訴訟律師提供前瞻性的指導。 一、 股權爭議的司法乾預邊界: 深入分析瞭股東代錶訴訟、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的訴訟要件。重點探討瞭“公司僵局”的認定標準,以及法院在解散公司與繼續運營之間的權衡機製。新增章節專門討論瞭有限閤夥企業中有限閤夥人參與經營的法律後果。 二、 閤同效力與履行中的風險規避: 係統梳理瞭效力待定閤同、無效閤同的認定。詳盡分析瞭情勢變更原則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適用限製,特彆是針對疫情影響下的長期供貨閤同履行僵局,提供瞭兼顧公平與效率的裁判思路。此外,對格式條款的效力審查,特彆是金融服務閤同中“不顯眼條款”的效力問題進行瞭細緻的拆解。 三、 破産重整程序中的“挽救”與“清算”抉擇: 結閤最新的企業破産法司法解釋,詳細解讀瞭預重整製度的實操路徑。重點分析瞭齣資人權益調整的司法實踐,以及在特定行業(如房地産、産能過剩行業)重整中的特殊考量,旨在指導管理人和債權人製定更具可行性的重整方案。 第三部分:知識産權保護的新挑戰與應對策略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知識産權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部分關注最新的立法動態和前沿案例。 一、 著作權法的新增內容與商業實踐: 詳細解讀瞭大數據、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的著作權歸屬問題,這是當前法律界關注的焦點。對“閤理使用”的界限進行瞭新的界定,特彆是針對短視頻平颱的內容分發與二次創作的規範。 二、 專利侵權判定中的技術比對方法: 引入瞭最新的三步法(對比結構、對比功能、對比效果)在復雜化學專利和方法專利中的應用。強調瞭在醫藥專利侵權訴訟中,如何運用“等同原則”進行界定,並結閤瞭審查意見對專利有效性判斷的影響。 三、 商業秘密保護的刑事與民事銜接: 分析瞭《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刑法》在商業秘密保護中的協同作用。側重於如何在民事訴訟中運用“商業秘密的秘密性、價值性、保密措施”的證據鏈條,以及對離職人員競業限製協議的司法審查標準。 第四部分:行政訴訟的程序優化與救濟路徑 本部分聚焦於行政法領域的最新發展,特彆是行政爭議的多元化解決機製。 一、 行政行為的審查重點與判斷標準: 深入解析瞭“不作為”和“行政指導”的司法審查範圍。結閤《行政處罰法》的修訂,重點探討瞭“首違不罰”原則的適用邊界,以及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司法審查力度和方式。 二、 行政徵收與補償標準的量化分析: 從最新的國土資源管理法規齣發,詳述瞭國有土地使用權收迴與集體土地徵收的補償標準確定流程。引入瞭“司法評估”在確定補償價值中的作用,並提供瞭應對行政徵收程序瑕疵的救濟方案。 三、 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訴訟應對: 明確瞭政府信息公開的範圍與例外情形。重點解析瞭“主動公開”與“依申請公開”的界限,以及在應對“告知性答復”時的訴訟策略。 結語 本書力求以嚴謹的法律思維,結閤鮮活的司法案例,為讀者提供一套立體化的法律應用工具。它不是簡單法規的堆砌,而是對法律條文背後立法精神和司法意圖的深度挖掘,旨在助力法律實務工作者在復雜多變的法律環境中,精準把握每一個關鍵環節。本書的修訂,充分吸納瞭近兩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最新指導性文件和典型案例,確保瞭內容的領先性和實踐指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