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略——怎么看治国理政 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

中国方略——怎么看治国理政 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一兵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方略
  • 治国理政
  • 新理念
  • 新思想
  • 新战略
  • 政治
  • 战略
  • 中国政治
  • 时事政治
  • 政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58129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670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2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该书回答了“什么是当代中国的真问题?”“什么是治国理政的大智慧?”等理论问题。党的十八以来,一项项正本清源之策、一项项革弊鼎新之举,使全党上下新风扑面,全国人民心顺劲足,全社会生机勃发,全世界为之瞩目。了解中国,就要深入把握当今中国的大局和大势;读懂中国,就是深入理解习总书记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本书旨在为读者打开认识当下中国的一扇窗口,提供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种视角。

目录

目录导论
全球治理竞赛的中国方略1
一、治理中国该走什么路9
1穿合脚的鞋走自己的路12
2搞清中国道路的特色和优势18
3在道路问题上要有强大定力24
二、新起点上用什么凝聚人民29
4找到13亿人的最大公约数31
5中国梦得其大又可兼其小36
6梦想联结中国与世界39
三、“四个全面”如何布局中国未来45
7全面小康描画中国目标48
8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中国动力54
9全面依法治国构筑中国秩序60
10全面从严治党锻造中国之舵63
四、中国改革如何开启新窗口69
11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目标72
12运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方法77
13改革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81
五、中国经济如何迈向中高端85
14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88
15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95
16市场政府两只手都用好102
17强化创新这个第一动力106
18推进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110
六、法治中国如何迈出坚实步伐115
19核心是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118
20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121
21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127
22扎紧制权关权的制度笼子132
七、中华文化如何实现大发展137
23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重要稳定器139
24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145
25在原则问题上要敢于发声亮剑150
八、中国社会如何提升治理155
26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58
27着力补齐民生短板160
28社会治理要有秩序又有活力164
九、美丽中国建设如何推进169
29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72
30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176
31生态环境损害要终身追责179
十、中国外交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183
32中国是和平可亲文明之狮186
33“一带一路”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190
34秉持亲诚惠容理念夯实周边外交194
35以正确义利观打造命运共同体199
十一、治党强党方能治国强国205
36首先要立根固本208
37担起该担当的责任211
38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216
39驰而不息正风反腐219
40掌握“过河”的“桥或船”222

精彩书摘

  谋事、干事,方法很重要。方法对头,就能事半功倍。改革开放作为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阐述了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摸着石头过河”,原来是句俗语,比喻办事谨慎,边干边摸索经验。引申为对脚踏实地、尊重实践、从实践中摸经验摸规律,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的一种形象说法,是推进改革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重要改革方法。在我们党内,最早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并把它作为一种工作方法的,是陈云同志。新中国成立以后,陈云同志曾先后多次讲过“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并把“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陈云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对陈云同志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方法,邓小平同志是完全赞同的。在他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不可能在马列主义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摸着石头过河”作为正确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对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取得巨大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天,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究竟应该怎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却众说纷纭,有些不一样的说法。有人说,摸石头已经摸了30多年,应该改变推进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了;有人说,目前改革已经到了要关注顶层设计的时候了,摸石头的“试错法”可以休矣;还有人说,今天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没法再摸石头,也摸不到石头了。对此,应该怎么看呢?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此后,他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都肯定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重要方法论作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摸着石头过河”定位为“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强调这一方法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仍然要继续坚持。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部署、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一,“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这个方法,不仅在改革之初行之有效,而且在整个改革进程中都是行之有效的。因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逐步取得规律性认识。实践中,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先行试点,鼓励创造,鼓励探索,取得经验后再推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呈现出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改革方法,避免了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的社会动荡。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推进改革,摸出了规律,摸出了真理,才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因此,过去我们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有必要、有道理,现在和未来推进改革仍然要继续运用好这一方法。
  第二,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摸着石头过河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同时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这就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因此,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看到,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并非彼此对立、不可并存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强调顶层设计,就是要加强宏观思考、高瞻远瞩、整体谋划,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和自信。依靠摸着石头过河为顶层设计提供材料和经验,为改革开放提供源头活水和实践依据;依靠顶层设计为摸着石头过河提供政策引导和方案指导,为改革开放引领目标、凝聚共识、统筹谋划。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又高屋建瓴、综合配套、系统推进,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把改革推向前进。
  第三,要把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就必须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已经明确,但也要看到,现在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推进改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六大关系:一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二是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既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又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三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每一项改革既要考虑局部的具体情况,更要从大局出发,从全局上来统筹谋划;四是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既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五是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在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的同时,一个一个地克服困难、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做到“蹄疾而步稳”;六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
《中国方略——怎么看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图书简介 一、 时代呼唤,思想导航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伟大的时代都孕育着深刻的思想变革,每一次社会的巨大进步都离不开思想的指引。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迎接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宏大叙事,如何洞悉并践行支撑这一宏大叙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 《中国方略——怎么看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书,正是应时代之需而生,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系统地理解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的窗口。它不是简单的政策汇编,也不是孤立的理论阐释,而是一次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智慧和发展规律的深度挖掘,一次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刻解读,一次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以一种“方略”的视角,将零散的理念、思想、战略有机地串联起来,勾勒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强大生命力。 二、 核心内涵:理念、思想、战略的辩证统一 本书首先深入解析了“新理念”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意义。这些新理念,如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它们不仅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扬弃,更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战略性布局。书中将细致阐释每一项理念的核心要义,揭示其产生的深层动因,分析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读者将了解到,这些理念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科学结晶,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次,本书将聚焦于“新思想”的理论创新和指导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书中将对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进行深入剖析。不仅仅是介绍其概念,更重要的是解读其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通过对新思想的解读,读者将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以及未来将走向何方。 再者,本书将重点探讨“新战略”的实践部署和战略规划。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再到“一带一路”倡议、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和务实有效的战略能力。本书将围绕这些战略,梳理其提出的背景、核心内容、实施路径和预期成效,展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而运筹帷幄、布局落子。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孤立地讲述理念、思想和战略,而是强调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新思想是理念的理论升华,新战略是理念和思想的实践体现。理念是方向,思想是灵魂,战略是行动。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治国理政的有机整体,为理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全景式的图景。 三、 视角与方法:拨开迷雾,深入洞察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理解中国治国理政的思想体系,需要一种拨开迷雾、深入洞察的视角和方法。《中国方略》一书,将致力于做到这一点。 1. 历史纵深与时代横切: 本书不会将治国理政的理念、思想、战略置于孤立的当下,而是将其置于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从革命年代的艰苦探索,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再到新时代的发展壮大,历史是理解现实的钥匙。同时,本书也关注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全球性挑战的出现,以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展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2. 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 治国理政的理念、思想、战略,既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也必须着眼于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国方略》将在理论阐释的严谨性与实践应用的针对性之间寻求平衡。它将引述大量的生动案例,展现理念、思想、战略如何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读者将看到,这些宏大的理论是如何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又如何影响着亿万人民的日常生活。 3. 系统性与整体性: 治国理政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孤立的视角都难以窥探其全貌。《中国方略》注重从系统性、整体性出发,将分散的政策、理论、战略串联起来,展现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协调统一。例如,在论述国家安全战略时,会将其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联系起来,体现出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的中国智慧。 4. 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 理解中国治国理政,离不开国际视野。本书将在介绍中国实践的同时,也关注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看法,以及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同时,本书也将反复强调中国特色,即中国治国理政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在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基础上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道路。 四、 目标读者与价值体现 《中国方略——怎么看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书,面向广大关注中国发展、渴望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智慧的读者。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 本书将帮助大家更清晰、更深刻地理解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对国家发展方向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对于从事政策研究、经济管理、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本书更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和实践参考。 对于外国读者而言: 本书将是一扇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有助于破除误解和偏见,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对于学生和研究者而言: 本书将提供一个系统性的研究框架和丰富的史料依据,是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必备读物。 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帮助读者: 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 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中国治国理政的知识体系。 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中国发展道路的优势和规律,提升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能力。 增强实践指导作用: 为读者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贡献力量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启示。 促进跨文化交流: 帮助国内外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增进互信,减少隔阂。 五、 结语:理解中国,把握未来 《中国方略——怎么看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航,一次认知的探索。它将带领读者走进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宏大世界,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情怀,领略中国共产党人应对时代挑战的战略智慧,洞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期待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之治”的方方面面,把握中国发展的脉搏,洞悉中国未来的方向,从而与中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本书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智慧的旅行,值得每一个关心中国、关注世界的人深入阅读和细致品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仿佛是一场及时雨。我常常在新闻报道和各种讨论中听到诸如“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词汇,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未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和意义。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组合,直接戳中了我的求知欲。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支撑,共同构筑起中国当今的治国理政体系的。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阐释这些抽象概念背后的实践逻辑,以及它们在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时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给专业人士看的,更是一本能够让普通读者也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的读物,这让我倍感欣慰。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深蓝色的背景给人一种沉稳和深邃的感觉,而金色的字体则彰显出其内容的庄重与重要。书名中的“中国方略”几个字,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而副标题“怎么看治国理政 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则精准地捕捉了我内心深处的疑问。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保持着高度关注,并且渴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运作逻辑。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种需求。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帮助我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治国理政体系。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阐述那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髓,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展示它们是如何被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引领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力量感,深邃的蓝色基调,搭配烫金的“中国方略”四个大字,以及下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副标题,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拿到手中,沉甸甸的质感也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籍,而是承载着某种厚重意义的读物。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的历史和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让我对背后的治国理政思路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书名直击了我关注的痛点,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窥探中国发展脉络的窗口。我期待着它能从更宏观、更深入的层面,解读中国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战略,又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的独特发展路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理解那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层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孕育、形成并最终转化为切实的行动,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

评分

初翻开这本书,一种严谨而又富有条理的逻辑扑面而来。我注意到,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或观点,而是似乎有着一套清晰的叙事脉络,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更加深邃的思考空间。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如何处理历史经验与现实挑战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中国独特的文化基因融入到现代化的治国方略之中。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论述时,既有对宏观战略的把握,又不乏对具体政策执行层面的细致描绘,这让我觉得内容更加生动和可信。我希望能从中找到解答,理解中国在坚持自身道路的同时,如何积极拥抱全球化,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仅仅是一份政治学的阐释,更是一份关于中国如何在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深刻洞察,这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汲取更多有价值的养分。

评分

作为一名对国家发展轨迹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试图理解中国如何从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发展成为今天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这本书的书名,直观地表明了它将聚焦于“治国理政”这一核心议题,并且强调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时代性。这让我非常期待,它是否能提供一些过去未曾被广泛关注的视角,来解读中国领导者们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审时度势,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发展规划。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出一种辩证的思维,既有宏观的顶层设计,也有微观的落地实施,同时能够体现出中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国家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课。

评分

不错,是正品

评分

正版

评分

正版

评分

乏味……

评分

不错,是正品

评分

不错

评分

乏味……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是正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