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复习指南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复习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峰,焦建雷 编
图书标签:
  • 注册电气工程师
  • 执业资格考试
  • 专业复习
  • 电气工程
  • 考试指南
  • 复习资料
  • 工程师考试
  • 电力系统
  • 电气技术
  • 专业资格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8843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485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书写纸
页数:792
字数:12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新标准、新规范
  全书引用2016年现行新标准、新规范。
  ★QUAN威专家编写
  作者为电力系统、各大设计院的行业专家,以及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考试的命题趋势把握精准到位。
  ★与考试大纲紧密关联,以表格形式编排
  解读考试大纲与实际考试内容的相关性,按实际考试和实际设计工作,精编考试重点内容。
  ★在线增值服务
  专业QQ群在线答疑解惑。
  免费提供专业视频公开课。

作者简介

  冯峰,高级工程师,电力系统及信息化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研究,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焦建雷,工程师,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EC/TC64SAC/TC205)委员。

内页插图

目录

前 言
第1 章 安全防护与低压保护电器
1.1 电流对人体效应★★★
1.2 设备防触电保护的分类、安全电压、低压系统接地型式分类★
1.3 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基本保护)及附加保护★★★★
1.4 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故障保护)一般规定★★★
1.5 TN 系统的间接接触保护(故障保护)★★★★★
1.6 TT 系统的间接接触保护(故障保护)★★
1.7 IT 系统的间接接触保护(故障保护)★★
1.8 电器分离与特低电压★★
1.9 低压电器一般要求与漏电保护器★★
1.10 低压断路器★★★★
1.11 低压熔断器★★★★☆
1.12 各级保护电器级间配合★
1.13 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接地故障保护★★
1.14 工频应力电压和工频故障电压★★
1.15 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
1.16 特殊场所内的电气安全☆
第2 章 电能质量与节能损耗
2.1 电能质量——电压偏差与电压损失★★★★★
2.2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变动、闪变★★
2.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2.4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
2.5 企业电能消耗量与节电★★
2.6 变压器损耗与节能★★★
2.7 供配电系统损耗与节电★
2.8 电动机(风机、水泵)损耗与节电计算★★★
2.9 电容器、电抗器、电缆损耗☆
第3 章 负荷计算与负荷分级
3.1 负荷计算基本概念★★
3.2 设备功率与相关负荷计算★★★★★
3.3 柴油发电机负荷统计★★★
3.4 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3.5 利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3.6 单位指标法和单位产品耗电量法确定计算负荷☆
3.7 二项式法确定计算负荷★
3.8 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计算★★★★★
3.9 尖峰电流计算☆
3.10 负荷分级★★★
3.11 负荷分级供电要求★★★
3.12 通用电气设备负荷计算以及保护电器、供电导体选择★★
第4 章 无功补偿与应急电源
4.1 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
4.2 并联电容器★★★
4.3 应急电源的基本要求★
4.4 工业与民用的柴油发电机★★★
4.5 工业与民用的EPS 和UPS 装置★★★
第5 章 供配电系统与变电所
5.1 供配电配置原则★★★★
5.2 电气主接线选择★★★
5.3 中性点接地方式★
5.4 高压电气设备配置★★
5.5 变配电所所址选择与布置设计要求★★★
5.6 配电装置安全净距★★★★
5.7 配电装置布置以及防火要求★★★★
5.8 变配电所所用电源★
5.9 电缆敷设★★
第6 章 短路电流计算
6.1 短路电流基本概念
6.2 标幺值法——常用标幺值换算★★★★★
6.3 标幺值法——网络变换与简化计算★★★
6.4 标幺值法——远端短路的三相短路电流★★★★
6.5 标幺值法——近端短路(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
6.6 标幺值法——异步电动机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6.7 标幺值法——两相不接地短路电流★★
6.8 三相短路电流峰值★★★
6.9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
6.10 有名值法——常用阻抗有名值★★★
6.11 有名值法——低压网络短路电流★★★★
6.12 短路电流热效应★★★★
6.13 其他短路电流计算☆
第7 章 高压电气设备
7.1 电器选择常规条件★★★
7.2 环境条件电气设备相关参数修正★★★
7.3 变压器★★★
7.4 高压断路器★★★
7.5 高压隔离开关★
7.6 高压熔断器★★★
7.7 高压负荷开关及组合电器★
7.8 限流电抗器★★★★★
7.9 电流互感器(一次部分)★★★
7.10 电压互感器选择(一次部分)★
7.11 消弧线圈设备★★★★★
7.12 接地变压器和接地电阻设备★★★
7.13 绝缘子与穿墙套管★★★
7.1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第8 章 导体、电缆、架空线路设计选择
8.1 导体设计选择★★★★
8.2 高压电缆设计选择★★★
8.3 低压电力电缆及导体、N、PE、PEN、等电位联结设计选择★★★★
8.4 二次回路电缆设计选择★
8.5 爆炸环境和通用设备导体设计★
8.6 架空线路设计选择★★★★
第9 章 继电保护与二次系统
9.1 继电保护的一般要求☆
9.2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9.3 6~10kV 线路的保护★★★
9.4 6~10kV 母线分段断路器的保护★★★
9.5 6~10kV 电力电容器的保护★★★
9.6 3~10kV 电动机的保护★★★
9.7 微机继电保护★★★
9.8 保护装置的动作配合☆
9.9 自动装置☆
9.10 电流互感器选择(二次部分)★★
9.11 电压互感器选择(二次部分)★
9.12 电气测量仪表装置★★
9.13 二次回路的保护、控制、信号回路与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10 章 直流电源系统与交流操作电源
10.1 直流电源系统设计★
10.2 直流负荷统计与分配★★★★
10.3 蓄电池容量计算★★★★★
10.4 直流断路器及其他保护电器选择★★★
10.5 充电装置及整流模块选择计算★★★
10.6 直流系统电缆截面计算★★★★
10.7 其他设备选择☆
10.8 直流短路计算★★★
10.9 设备布置与蓄电池室☆
10.10 交流操作电源★
第11 章 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建筑物防雷
11.1 电气装置绝缘上作用的电压、暂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
11.2 限制过电压用避雷器★
11.3 发电厂和变电站雷电过电压用避雷针和避雷线★★★★★
11.4 雷电过电压及保护★
11.5 绝缘配合★
11.6 建筑物防雷分类★★★★★
11.7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点★★
11.8 建筑物防雷年预计累计次数★★★★★
11.9 建筑物防雷接闪器★★★★★
11.10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相关要求★
11.11 建筑物防雷补加水平垂直接地体计算★
11.12 建筑物防雷流入屏蔽层的雷电电流与电涌保护器★
11.13 建筑物电缆从户外进入户内的屏蔽层截面积★
11.14 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
11.15 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联结★
第12 章 接地
12.1 接地一般要求和变电所接地电阻、地电位升高计算★★★
12.2 接触电位差与跨步电位差★★★★★
12.3 水平接地网设计和GIS 变电站接地★
12.4 高压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接地★
12.5 高压配电电气装置接地★
12.6 低压配电电气装置接地、保护导体、等电位联结★★★
12.7 接地导体(线)、接地极设计与选择★★★★
12.8 接地电阻计算★★★★★
12.9 其他环境接地★
第13 章 照明
13.1 照明标准与设计要求★★★
13.2 点光源照度计算★★★★★
13.3 线光源与面光源照度计算★★★
13.4 平均照度计算★★★★★
13.5 单位容量、球面和柱面照度计算☆
13.6 投光灯照度计算★★★
13.7 道路照明★
13.8 学校照明★
13.9 体育场馆照明★
13.10 其他环境照明设计★
13.11 照明系统供配电要求★
第14 章 电气传动
14.1 电气传动系统基本要求与机械特性★
14.2 调速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指标★
14.3 电动机基本选择★
14.4 电动机容量选择与校验★★★
14.5 交、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式及校验★★★★★
14.6 交、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方式与计算★★★★★
14.7 交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14.8 变流器相关计算与直流电动机调速★★★★
14.9 电动机继电保护与控制电器★
14.10 闭环调节系统计算★
14.11 PLC 应用★★
第15 章 建筑智能化
1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15.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
15.3 安全防范和视频监视系统的设计要求★
15.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要求★
15.5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求★★★★
15.6 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要求☆
15.7 公共广播系统及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要求★★★
15.8 会议电视会场及视频显示系统设计要求★★★
15.9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要求★★
附录
附录A 参考书目——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规范及设计手册
附录B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
附录C 注册电气工程师资格考试报名要求和条件
附录D 注册电气工程师资格考试注意事项

前言/序言

  从2005 年全国正式举行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算起,到2016 年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已经历经了11 个年头,其中供配电专业每年报考人员接近1 万人。2005 年至今国家发布了很多新的规范,相应的设计手册也有更新,而现行专业考试辅导用书内容陈旧,大部分内容亟需更新,广大参加考试人员急需一本反映最新考试内容的参考书。为满足广大读者需求,特编写了本书,本书特点如下:
  1. 引用新标准、新规范
  全书引用了大量的新标准、新规范,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讲解,对考题进行了解析,尤其是2008 年以后发布的新规范,在以下章节均有体现:
  第1章 安全防护与低压保护电器:引用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 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GB 16895.21—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2011)、《低压电气装置 第4-43 部分:安全防护 过电流保护》(GB 16895.5—2012)、《低压电气装置 第4-44 部分:安全防护 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GB/T 16895.10—2010)、《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低压电气装置 第7-706 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活动受限制的可导电场所》(GB 16895.8—2010)等相关内容。
  第2章 电能质量与节能损耗:引用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相关内容。
  第3章 负荷计算与负荷分级:引用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相关内容。
  第4章 无功补偿与应急电源和第5 章供配电系统与变电所:引用了《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3)、《35~110kV 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 50064—2014)、《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等相关内容。
  第7章 高压电气设备:引用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绝缘配合 第1 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 311.1—2012)相关内容。
  第8章 导体、电缆、架空线路设计选择:引用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 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GB 16895.21—2011)、《低压电气装置 第4-43 部分:安全防护 过电流保护》(GB 16895.5—2012)、《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2011)、《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上册)相关内容。
  第10章 直流电源系统与交流操作电源:引用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14)相关内容。
  第11章 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建筑物防雷:引用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绝缘配合 第1 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 311.1—20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相关内容。
  第12章 接地:引用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相关内容。
  第13章 照明:引用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相关内容。
  第15章 建筑智能化:采用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4—20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5—2010)、《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12)、《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5—2009)等相关内容。
  2. 解读考试大纲与实际考试内容的相关性
  本书内容涵盖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供配电专业)知识点。本书作者根据这11 年的实际考试情况和考试大纲要求精心设计本书结构。根据实际考试情况对考试大纲要求的多个章节内容进行了增减和重大内容调整、弥补、修正和更新,主要内容调整如下:
  考试大纲要求的第1章安全:其中低压电器及电器元件的选择与低压安全保护知识点结合紧密,并且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内容和概念上差异极大,所以将第1 章调整为安全防护与低压保护电器;将电气设备防误操作的要求及措施调到第7章高压电气设备;电气工程设计的防火要求及措施调到第5 章供配电系统与变电所。同时增加了经常考到的工频应力电压和工频故障电压,特殊场所内的电气安全等小节。
  考试大纲要求的第2章环境保护与节能:其中电气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和节能型电气产品的选用方法这两个要求在实际考试中并没有出现,所以将这两个小节删除;将实际考试中重点考到的电压偏差的要求及改善措施、抑制谐波的措施、电能质量要求及改善电能质量的措施调入到第3章电能质量与节能损耗。同时将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节能措施要求分解扩展成企业电能消耗量与节电,变压器损耗与节能,供配电系统损耗与节电,电动机(风机、水泵)损耗与节电,电容器、电抗器、电缆损耗等小节。
  考试大纲要求的第3章负荷分级及计算:根据实际考试常考到的内容,增加了柴油发电机负荷统计,通用电气设备负荷计算以及保护电器、供电导体选择两个小节。
  考试大纲要求的第4 章110kV 及以下供配电系统和第5 章110kV 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将无功补偿设计要求、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的选择及接线方式分解扩展为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并联电容器、应急电源的基本要求、工业与民用的柴油发电机、工业与民用的EPS 和UPS 装置等小节合成为第4章无功补偿与应急电源;其余部分和电缆敷设小节合成为第5章供配电系统与变电所。
  考试大纲要求的第6章短路电流计算:根据实际考试常考到的内容增加了短路电流热效应、其他短路电流计算两个小节。
  考试大纲要求的第8 章35kV 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根据实际考试常考到的内容,增加了低压电力电缆及导体、N、PE、PEN、等电位联结设计选择,二次回路电缆设计选择,爆炸环境和通用设备导体设计等小节。根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和《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上册),在架空线路设计选择的小节中增加了架空线路档距和架空线路力学要求等内容。
  考试大纲要求的第15章建筑智能化:在2014 年考试要求中增加了多个建筑智能化相关的设计规范,在实际考试中多次考到,所以本书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控制的设计要求、安全防范系统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公共广播系统广及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要求这些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将考试大纲要求的呼叫系统及公共显示装置的设计要求改为会议电视会场及视频显示系统设计要求小节。
  3. 按实际考试和设计工作编排内容
  本书采用了整合式表格的形式编写,大部分内容按照实际设计工作中逻辑顺序编排,部分小节表格内容按照实际考试或实际设计工作中计算步骤编写,方便快速计算。例如,第3章3.8节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计算,表格按照做题计算步骤编排,同时给出了解题流程图和相关计算公式、公式参数的相关说明,防止出现实际考试或实际设计工作中某些规范细节要求没有考虑到导致的计算错误。
  本书内容采用多书同内容校对模式编写,即相同内容在不同规范与手册中描述不同时,按照首选最新规范中的内容,其次考试适用手册中的内容,如果有不同之处时注释说明。如第1章的1.3节到1.8节的内容,同时阐述两个规范的内容,其原因是“《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引自《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41 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GB 6895.21—2001),但是同年该规范更新为《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 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GB 16895.21—2011)”,同是现行的设计规范两者有较大的不同很难选择,所以同时列出供设计人员选择使用。
  4. 提炼考试频率与考场实战技巧
  (1)本书学习技巧。各章各小节都有考试频率提示,★★★★★级最高:代表实际考试中该部分内容考到的次数在5 次以上,必须熟练应用;★★★级普通:代表实际考试中该部分内容考到的次数在3 次,需要熟悉掌握;☆级最低:代表实际考试中该部分内容并没有考到,但有可能会考到的冷门知识点,可做一般了解。考生可按照考试频率提示分配各章节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在学习过程中,要边学习边标注引用规范或手册的具体页数、条文编号、公式编号,并找到对应规范和手册添加翻阅标签做好索引,方便实际考试中快速填写依据来源和快速翻阅相关规范和手册。各章各小节都配有经典的真题和模拟题,考生可以学习例题的解答方式和解答技巧应战实际考试。
  (2)考场实战技巧。关键的考试是第二天的案例考试上午场和下午场,每场考试为180 分钟做题25 道,平均每道题所用时间7.2 分钟,实际考试中有可能阅读题目花去3~4 分钟,翻阅到对应规范或手册内容就花去5 分钟,这样做题时间就没有了,考及格更难。如何使用本书达到快速正确解答题目?日常标注的依据来源和关键词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分析考试题目内容找到题目中对应的关键词,根据日常做好的索引标签找到本书中对应内容进行解答,将翻阅到对应内容的时间减少到10 秒以内,再根据本书中的标注及索引标签翻阅到对应规范或手册内容也不过半分钟,这样有较充裕时间编写答案,从而考取高分。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另外受篇幅和编写时间的限制,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业界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在以后改版时予以修正。
  编 者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实务与应用》 本书旨在为从事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本全面、深入的参考资料。内容涵盖建筑电气工程的各个关键环节,从设计理念、技术规范到施工工艺、工程实践,力求展现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工程应用最佳实践。 第一部分: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基础与通用规范 本部分重点阐述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基石——设计理念、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设计流程。我们将详细解读《建筑电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核心规范,深入分析其条文内涵、设计要点及应用原则。同时,还将梳理电气设计与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等其他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强调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性和集成性。 设计理念与原则:探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等在电气设计中的体现,强调以人为本、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的设计思想。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体系:系统介绍与建筑电气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等,并深入剖析各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设计流程与方法:详细阐述从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到竣工图编制的完整设计流程。介绍应用CAD、BIM等现代设计工具在电气设计中的优势与应用技巧,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 供配电系统设计:深入探讨各类建筑(如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包括负荷计算、电源选择、变配电所布置、电缆选型敷设、保护与控制等。重点介绍高可靠性供电措施,如双电源互投、UPS不间断电源、柴油发电机组等在重要场所的应用。 接地与防雷设计:详述建筑物的防雷分类、防雷区划分、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设计要求,以及等电位联结、屏蔽等措施在防雷防静电工程中的应用。深入解析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接地方式的选择、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检测。 安全与保护设计:系统讲解电气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过电流保护、欠电压保护、漏电保护、过电压保护等。介绍保护电器(如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的选择与应用,以及安全电压、安全距离的概念。 第二部分:建筑电气工程关键技术与系统应用 本部分将聚焦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应用系统,从技术原理、设备选型、施工安装到运行维护进行详细论述。 照明系统设计与节能技术:深入分析室内外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光源选择(LED、荧光灯等)、灯具选型、照度计算与布置。重点介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如DALI、KNX协议)、日光感应、人体感应等节能技术在提高照明效率、降低能耗方面的应用。 电力电缆与线路敷设:详细阐述电力电缆的结构、分类、性能参数,以及电缆的选型原则。全面介绍电缆的敷设方式(直埋、穿管、桥架、槽盒等)及其技术要求,包括电缆头制作、中间接头连接、电缆防火阻燃措施等。 低压电器与成套设备:介绍各类低压电器(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选型原则及安装要求。深入讲解配电箱、配电柜、控制柜等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与安装规范。 电动机及其控制:阐述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分类(交流、直流)、主要技术参数。详细介绍电动机的启动方式(直接启动、降压启动、软启动、变频启动)及其优缺点。重点讲解电机保护、调速控制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深入分析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规范、系统构成、设备选型(如应急灯、疏散指示标志、集中电源系统)。重点讲解其在保障人员疏散安全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与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 防雷与电涌保护:在前述防雷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建筑物内部防雷、等电位联结的具体实施方法。详细介绍电涌保护器(SPD)的分类、选型、安装位置及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保护敏感电子设备免受电涌侵害。 电能计量与管理:探讨电能计量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作用,介绍各类电能表(机械式、电子式、智能表)的原理、选型与安装。重点介绍智能化电能计量与管理系统的功能,如远程抄表、用能分析、电费结算等。 电梯电气系统:作为建筑内部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本书将概述电梯电气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以及其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曳引系统、安全钳、限速器等相关的电气接口和控制。 消防电气系统:详细解读消防水泵、排烟风机、防火卷帘、应急广播等消防设备的电气控制要求。强调消防电气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应急电源的可靠联动,确保消防安全。 第三部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验收与维护 本部分侧重于建筑电气工程的实践环节,从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到工程验收、运行维护,为工程顺利实施和长期安全运行提供指导。 施工技术与管理:详细介绍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组织、技术交底、材料管理、工序控制。重点阐述电线电缆敷设、设备安装、接线调试等关键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点。 质量控制与检验:系统介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质量评定标准,以及各类电气设备的进场检验、安装过程检验和系统联动试验。强调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验收:详细讲解建筑电气工程的预验收、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及竣工验收的程序、内容和要求。重点介绍接地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回路通断测试、负荷测试等关键验收项目。 运行与维护:论述建筑电气系统投入运行后的日常检查、定期检修、故障排除及维护保养规程。强调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本书将强调电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识别与管控,如高处作业、临时用电、设备带电作业等。同时,也将涉及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要求,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第四部分:新兴技术与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电气工程领域也在持续演进。本部分将对当前及未来可能影响行业发展的新兴技术和趋势进行展望。 智能建筑电气系统:深入探讨智能家居、楼宇自动化(BAS)、物联网(IoT)技术在建筑电气领域的应用,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环境控制、能源管理等。 新能源与储能技术: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储能技术(如锂电池储能)与建筑电气系统的结合,为实现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和优化利用提供思路。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大数据分析在用能诊断、故障预测、设备优化调度等方面的潜力,以及人工智能在智能控制、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电气安全与可靠性的提升:介绍更高等级的电气安全防护技术,如电弧故障保护、智能开关等,以及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本书力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份具有高度实用价值的参考。通过对建筑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施工实践及未来趋势的全面梳理,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工程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及未来建筑电气工程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实操性和应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章节末尾设置的例题和模拟练习题,选题非常贴合实际工程应用场景,让人在做题的同时,能够将书本知识与未来的职业实践联系起来。这些习题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好,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帮助读者建立信心并逐步攻克难题。更值得称赞的是,对错题的解析部分,不仅指出了正确答案,还详细分析了常见错误思路可能导致的结果,这种全方位的剖析方式,对提升考生的审题能力和应试策略非常有帮助。它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明了,设计风格偏向于传统,色调稳重,给人一种专业且权威的感觉。打开内页,纸张的质量相当不错,印刷清晰,重点内容和图表排版合理,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感到眼睛特别疲劳。从装帧来看,这本书的制作工艺相当用心,便于携带和翻阅,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放在包里,都显得很有质感。特别是对那些需要在不同地点学习的考生来说,这种耐用的装订方式非常实用。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书脊的加固和封面的覆膜,都体现了出版方对这类专业参考书的重视程度。

评分

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不仅仅是对历年考点和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更深入地挖掘了考试背后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思路,很多地方的解析充满了洞察力,让人茅塞顿开。书中对一些关键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描述得极其详尽,不同于市面上一些只给出结论而缺乏过程的教材,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对于那些追求高分的考生来说,这种对原理的透彻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应试技巧,更是一种扎实的专业功底的养成途径,确保学习者不仅能“会做题”,更能“理解题”。

评分

阅读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其内容的更新速度和前沿性。面对快速发展的工程技术领域,一本优秀的复习资料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而这本指南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囊括了最新的行业标准、规范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确保考生准备的知识点不会脱节。作者在处理新旧知识点的衔接时,处理得十分老道,既保留了基础的经典理论,又融入了最新的技术要求,使得学习者能够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面对考试。这种对时效性的把控,让这本复习指南在众多参考资料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备考过程中最信赖的工具书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内容组织结构非常清晰,逻辑性极强,让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复杂问题的深入剖析,层层递进,符合考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特别是对于一些跨学科的知识点,作者巧妙地进行了整合和对比,使得原本可能混淆的概念变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和记忆。目录的设计也很人性化,索引做得非常详尽,这对于需要快速定位特定知识点的考生来说,简直是救星。整体布局使得学习路径非常明确,避免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的感觉,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评分

质量不错,正版书

评分

价位可以,书的质量也是可以的

评分

书稍有瑕疵,但京东快递还是很迅速,给个好评吧!

评分

书等看了。不过应该是正版。

评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评分

很少去超市了,基本都在京东上搞定。

评分

内容还是比较全面的,就是不太基础

评分

搞活动400减300买的,物美价廉

评分

春节期间快递还是这么快,真是没想到。书的质量不错啊。就是好薄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