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1-18
审判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根据德文原始手稿全新翻译,卡夫卡未完成遗稿首见简体中文本。
文学史上殿堂级作品,清华大学赵晓力老师导读推荐。
法的大门依然打开,K的耻辱将长存人间。
作者卡夫卡受过多年的法学教育,并有着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审判》是他关于法律问题的知名作品。本书以约瑟夫的冤案为主要线索,完整再现了刑事诉讼的程序和细节,从社会现实、道德以及哲学的角度对当时的体制进行了批判,并对法律的意义进行了追问。本书被认为是法学学生的不可错过经典,甚至有学者评价,任何研习法律理论的课,都应以讨论卡夫卡的《审判》作为开始。
弗兰兹·卡夫卡,1883年生,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曾在法院实习一年。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著有《审判》《变形记》等作品。卡夫卡的作品大都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体现。
我们无法比卡夫卡的《审判》写得更深入了:他为一个极无诗意的世界创造了极有诗意的意象。
——米兰·昆德拉
逮捕
和古鲁巴赫太太及布斯特娜小姐的谈话 初审
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办事处
打手
叔叔/蕾妮
律师/厂主/画家 商人布罗克/解聘律师
在大教堂
结局
残稿
布斯特娜小姐的女友
检察官
去找艾尔莎
与副行长对抗
那栋屋子
搭车去看母亲
附录
《审判》波兰文版跋/布鲁诺·舒兹
《审判》手稿版后记/麦尔坎·帕斯里
导读
落后于时间/赵晓力
法兰兹·卡夫卡年表
“你别弄错了。”神父说。“我在什么事情上弄错了?”K问。“在法院这件事上你弄错了,”神父说,“在法律的前言里,提到过这种错觉:在法的门前站着一个守门人。一个乡下人来到这个守门人面前,请求见法,但守门人说现在不能允许他进去。那人考虑了一下,然后问他之后是否能被允许进入。‘有可能,’守门人说,‘但是现在不行。’由于通往法律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而守门人站到一边,那人弯下腰,想望进那扇门里。守门人发现了,便笑着说:‘如果它那么吸引你,那么尽管我禁止,你还是可以尝试进入。但是要知道:我的力量很大。而且我只是最低阶的守门人。从一个厅到另一个厅,站着一个比一个更有力气的守门人。第三个守门人,我光是看到他的样子就承受不了。’
那个乡下人没有料到这等困难,他以为法律应该是人人都可以随时接近的。当他更仔细地打量那个身穿毛皮大衣的守门人,那大而尖的鼻子,长而稀疏的鞑靼人黑胡子时,他决定还是宁可等待,等到他获得进入的许可。守门人给了他一张板凳,让他坐在门的侧边。他在那儿坐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一再尝试获准进入,一再央求,让守门人不胜其烦。
守门人经常对他进行小小的盘问,询问他关于他家乡的事和许多其他事情,但那是些漠不关心的询问,就像大人物所提的问题,而到最后,守门人总是说还不能够让他进入。那个人为这趟旅行带了许多东西,他把一切都拿来贿赂这个守门人,哪怕是再有价值的东西也不吝惜。守门人虽然把东西全都收下了,却在收下时说:‘我收下来只是为了让你不要以为有什么该做的事自己没做。’在那许多年里,那人观察着那个守门人,几乎不曾间断。他忘了其他的守门人,在他看来,这第一个守门人是进入法律的唯一阻碍。他咒骂这不幸的巧合,在头几年里很大声,后来他老了,就只是自言自语地嘟囔着。他变得孩子气,由于他在对那守门人的长年观察中也发现了对方毛皮领子上的跳蚤,他也央求那些跳蚤帮他的忙,去改变守门人的心意。
最后他的视力变弱了,而他不知道四周是否真的变暗了,还是只是他的眼睛在欺骗他。不过,如今他在黑暗中看到一道光,源源不断地从那扇法律之门里透出来。现在他活不了多久了。在他死前,这些年来的所有经验在他脑中集结成一个他至今不曾向那守门人提出的问题。他向那守门人示意,因为他僵硬的身体已经无法站直。守门人必须深深地朝他弯下身子,因为两人的高矮差别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人变矮了。‘现在你还想要知道什么?’守门人问,‘你永远不满足。’‘明明大家都在追求法律,’那人说,‘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除了我都没有别人要求进入呢?’守门人看出这人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为了让逐渐丧失听力的他还能听见,向他大吼:‘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在这里取得进入的许可,因为这个入口是专门为你而设的。现在我要走过去把它关上。’”
“所以说,守门人欺骗了那个人。”K立刻说,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不要操之过急,”神父说,“不要未经检验就接受别人的看法。我把这个故事根据原文所写的讲给你听,那里面没有提到欺骗。”“可是事情很清楚,”K说,“而且你最初的说明完全正确。守门人直到最后才做出能够拯救他的告知——当此一告知再也帮不了那人的时候。”“他之前没有被问到这个问题,”神父说,“你也要考虑到,他只是个守门人,而身为守门人,他尽到了他的义务。”“你为什么认为他尽到了他的义务?”K问,“他没有尽到他的义务。他的义务也许是拦住所有的陌生人,可是入口既然是为这个人而设的,他其实应该让他进去。”
“你对那篇文字缺少足够的尊重,更改了那个故事。”神父说,“针对进入法律的许可,故事中包含了守门人所做的两个重要解释,一个在开头,一个在结尾。一处说的是:‘现在他不能允许他进入’,另一处是:‘这个入口是专门为你而设的。’假如这两个解释之间互相矛盾,那么你就可以说守门人欺骗了那人。然而这两个解释之间却并没有矛盾。正好相反,第一个解释甚至预示了第二个解释。几乎可以说,守门人超出了他的义务,向那人提出了将来允许他进入的可能性。在那个时候,他的义务看来只在于阻挡那个人。
的确有许多解释那篇文字的人纳闷那个守门人居然做了这样一个暗示,因为他似乎重视精确、严格地守护他的职责。那么多年他都没有离开岗位,直到最后才把门关上,他对于自己职务的重要性十分自觉,因为他说:‘我力量很大’。他敬畏上级,因为他说:‘我只是最低阶的守门人’。只要涉及善尽义务,他既不会被打动,也不会被激怒,因为文中说那人‘一再央求,让守门人不胜其烦’。他不多话,因为在那许多年里,他只提了些如文中所说‘漠不关心的询问’。他不被收买,因为对于那人送他的礼物他说‘我收下来只是为了让你不要以为自己少做了什么该做的事’。最后,他的外表也暗示他的个性拘泥细节,那大而尖的鼻子,还有长而稀疏的鞑靼人黑胡子。还会有比他更忠于职守的守门人吗?
不过,在这个守门人身上还掺杂了别种性格特征,对那个要求进入的人十分有利,而且这些特征也让人至少能够理解,他何以在暗示将来的可能性时会稍微超出了他的义务。因为,无可否认,他有点头脑简单,并且因此而有点自负。他针对他的力量以及其他守门人的力量所说的话,还有他说自己承受不了第三个守门人的模样——就算这些话本身都没有错,但他说这些话的方式却显示出头脑简单和自大蒙蔽了他的理解力。关于这一点,诠释者说:对一件事的正确理解与对同一件事的误解,这两者并不互相排斥。但无论如何,必须假定这种头脑简单和自大削弱了对那入口的看守,就算是以微不足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是那个守门人性格上的缺陷。再加上那个守门人似乎生性和善,并不总像个公职人员。
在故事一开始,他就开了个玩笑,邀请那人不顾明确的禁令而进入,然后他没有马上赶他走,反而如文中所述给了他一张板凳,让他在门边坐下。在那么多年里,他展现耐心,忍受那人的央求,进行小小的审讯,接受礼物,宽宏大量地容许那人在他旁边大声咒骂那不幸的巧合,是巧合把那守门人置于此地——这一切都可归之于他动了同情心,并非每个守门人都会这么做。最后在那人向他示意之后,他还深深朝那人弯下身子,给他问最后一个问题的机会。从‘你总是不满足’这句话中只流露出些许不耐——守门人知道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有一种诠释甚至更进一步表示,‘你总是不满足’这句话表达出一种友好的赞叹,而此一赞叹并非没有高高在上的意味。总而言之,守门人这个人物的塑造与你所想的不同。”
“你比我更熟悉这个故事,也知道得比我更久,”K说。
他们沉默了一会儿。然后K说:“所以你认为那个人并没有被欺骗啰?”“不要误会我的意思,”神父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针对这个故事有哪些看法。你不必太在意这些看法。写下来的文字不会改变,而看法往往只表示出对此的绝望。就这个故事来说,甚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那个守门人才是被欺骗了的人。”“这个看法扯得太远了,”K说,“是根据什么呢?”
“根据守门人的单纯,”神父说,“有人说他并不识得法律的内部,只识得入口前那条路,他必须一走再走的那条路。他对法律内部的想象被视为天真,而且有人认为他自己也畏惧他想让那人感到畏惧的东西。可以说他比那个人还要畏惧,因为那人一心想要进去,就算听说了里面有更可怕的守门人,而那个守门人却并不想进去,至少故事里没说他想进去。虽然也有人说他一定去过里面,因为毕竟他曾经被法律任命担任此一职务,而此事只可能在里面发生。
另一些人对这个说法的回答是,他也可以透过从里面发出的一声呼喊而被任命为守门人,至少他应该不曾进到里面的深处,既然他连第三个守门人的模样都已经无法忍受。此外,故事中也没有提到在那许多年里,他还叙述过什么关于里面的事,除了针对里面那些守门人所说的那番话之外。也许他被禁止叙述,但他也不曾提起这个禁令。有人根据这一切推论出,他对那里面的样子和意义一无所知,有的只是一种错觉。据说他对那个乡下人其实也有一种错觉,因为他从属于这个乡下人,而他并不知道,反而把乡下人当成下属来对待,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你应该还记得,但他其实是从属于乡下人的。根据此一看法,守门人从属于乡下人这一点在故事中也表现得很清楚。
首先,受束缚的人从属于自由人。而那个乡下人的确是自由的,他想去哪儿就可以去哪儿,只有法律的入口不准他进入,而且只被一个人禁止,亦即那个守门人。如果他在门边那张板凳上坐了一辈子,那么这是出于自愿,故事里没有提到他受到强迫。然而守门人却由于自己的职务而被束缚在他的岗位上,他不能离开,看样子也不能进去,就算他想要进去。此外,他虽然是为法律效命,却只为了这一个入口效命,也就是说只为了这个乡下人,因为这个入口就只是为了此人而设。基于这个理由,他隶属于此人。可以假定,在那许多年里,在整个壮年时期中,在某种意义上,他只执行了空洞的职务,因为文中说,一个男子来了,指的是一个壮年男子,这表示那守门人在履行义务之前得要等很久,而且所等待的时间是由那个男子决定的,毕竟他是自愿来的。而这份职务的结束也是由那个男子生命的结束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直到最后他都隶属于那个人。而且文中一再强调,守门人似乎对一切都一无所知。
不过,这一点并不引人注目,因为根据此一看法,守门人还有一种更严重的错觉,此一错觉涉及他的职务。因为,最后他提到那个入口时说:‘现在我要走过去把它关上’,可是在一开始时提到过通往法律的那扇门始终是敞着的,而那门若始终是敞着的,‘始终’表示不受限于那人的生命长度,虽然此门是为了那人而设,那么就连守门人也无法把门关上。
那守门人之所以宣布要去把门关上,只是想给一个回答呢,还是想强调他的职责呢?还是在最后一刻想让那人陷入悔恨和悲伤?关于这一点,大家意见分歧。但是许多人一致认为守门人无法把门关上,他们甚至认为他的知识也在那人之下,至少是在最后,因为那人看见了光从法律的入口透出来,而负责看门的守门人想来背对着入口站立,而且从他所说的话当中也不曾显示出他察觉到此一变化。”
“这很有根据。”K说,他小声地复述着神父所做说明中的一部分。“这很有根据,现在我也认为那个守门人被骗了。但是我并未因此放弃我先前的看法,因为两者并不冲突。那守门人究竟是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还是被骗了,这一点无法判定。我先前说那个人被骗了。如果守门人把事情看得很清楚,那么就可以怀疑我的说法,可是如果守门人被骗了,那么他的错觉就势必会传染给那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守门人虽然不是骗子,但却如此头脑简单,应该立刻就被免职。毕竟你得考虑到,守门人的错觉对他自己没有损害,对那个人却有千百倍的损害。”
“在这一点上,有人与你意见相反,”神父说,“因为有些人说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评断那个守门人。不管我们怎么看他,他都是法律的仆人,听命于法律,亦即脱离了众人的评断。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能认为守门人隶属于那个人之下。由于他的职务,哪怕只是被束缚在法律的入口,还是远胜于自由地生活在世上。那人才到法律这儿来,守门人就已经在那儿了。他是由法律任命来担任此一职务的,怀疑他的尊严就等于怀疑法律。”
“我不同意这个看法,”K摇着头说,“因为如果同意这个看法,就得把守门人所说的一切视为真实。但这是不可能的,你自己就详细地陈述过理由。”
“不,”神父说,“不必把一切都视为真实,只需要视之为必要。”“令人沮丧的看法,”K说,“谎言成了世界秩序。”
K将这句话作为结束,但这并非他的最终评断。他太过疲倦了,无力综观由这故事所引申出的所有结论,而且这故事带领他进入不寻常的思维逻辑,不真实的事物,比起他来,更适合由一群法院公务员来探讨。这个简单的故事变得奇形怪状,他想把这个故事拋在脑后,而神父十分体谅地容忍K这么做,默默地接纳了K的意见,尽管这意见跟他本身的看法肯定不一致。
落后于时间/赵晓力
“一片夹杂着烟尘的雾气以整面窗户的高度和宽度吹进来,让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燃烧气味,几片雪花也被吹了进来。‘讨厌的秋天,’那个厂主在K背后说……”
当一个人对着几片雪花说“讨厌的秋天”的时候,那意味着什么呢?
一
1990年,麦尔坎·帕斯里(Malcolm Pasley)依据卡夫卡的手稿对布罗德版《审判》“在大教堂”那一章做出了一个重要修正:“K准时抵达,他进来的时候钟正敲响十一下,那个意大利人却还不见踪影。”——卡夫卡的手稿上写的是钟敲了“十一”下,布罗德改成了“十”下。
表面上看,布罗德的改动似乎很有道理。因为此前意大利人和K约在大教堂见面的时间是“两个小时后,大约在十点钟”。“十一”是卡夫卡的笔误。
帕斯里指出,布罗德没有意识到,在这部小说中,公共时间和K的个人时间并不一致。K遵守的个人时间比公共时间落后约一个小时。
在“在大教堂”这一章中,“K在七点钟就已经来到办公室”,本来打算在上班之前做点与会见意大利人无关的事情——但七点钟是他的个人时间,按照公共时间此时已八点,上班时间已到。行长派人来叫,意大利客户来了,让他马上到接待室去。
意大利人和K约好十点钟左右到达大教堂。这当然是公共时间,文中特地写明:“意大利人看看时钟。”
K从办公室出发的时间是九点半。这是K的个人时间,公共时间已是十点半。当K走进教堂的时候钟正敲十一下。大教堂遵循的是公共时间。K没有遇到意大利人。他心想:“难道是行长把时间听错了吗?谁又能正确听懂这个人讲话?”但是,行长的意大利语比K好很多,怎么可能把时间听错呢?错的是K。
也许意大利人来了又走了,也许意大利人根本就没有来。但正如神父后来所说,这都无关紧要,因为意大利人在这里扮演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把K引导到大教堂。
二
参观大教堂的是K。对于K在翼廊碰到的那位老妇人,教堂还是教堂:老妇人跪倒在一幅圣母像面前,“凝视着那幅画像”。但对K而言,大教堂并没有宗教涵义。K曾经是市艺术古迹保存协会的成员,他之所以被派来陪那个意大利客户,是因为他“具有一些艺术史方面的知识”,而那个客户据说也爱好艺术。陪同意大利客户参观大教堂并不直接和银行业务有关,而仅仅是一项维护客户关系的社交义务。但K仍然像对待业务工作一样,花了大半夜的时间研究意大利文法,去见意大利人的时候还带了一本城中名胜的相册。
天气阴暗,教堂工友点燃的蜡烛不足以照亮那些祭坛上的圣坛画像。好在K在字典、相册之外还带着手电筒。为了试验用手电筒能看见什么,K用手电筒照向一幅圣坛画像:
长明灯的烛光在前面摇晃,干扰了视线。K首先看到——一半是猜的——一个身穿铠甲的高大骑士,被画在那张画的最边缘。他拄着他的剑,剑身插在面前光秃秃的土地上,只有几根草零零落落地冒出来。他像是专注地观察一个在他面前进行的事件。令人奇怪的是,他就这样站在那里,并没有靠近出事的地点——也许他只是被派来守卫的。……等他让光线扫过那幅画的其余部分,他发现这是一幅习见的基督入墓图,此外这是幅年代比较近的画。
这幅基督入墓图涉及三个时间。首先是基督入墓的时间,K所在世界的历法,以这个时间为起点。但一般的基督入墓图中并无骑士,骑士是中世纪才有的。K最后发现的是这幅画创作的时间,这是一幅现时代的画作。看到这里,他丧失了全部兴趣。
这幅基督入墓图的作者也许是个和法院画家提托瑞里类似的角色。他把基督和骑士画在同一幅画里,让拄剑的骑士守卫着入墓的基督。时间之初的基督和历史中的骑士都被纳入了现代,变成了看守和被看守的关系。正如教堂也被纳入了现代,成为城市中的一处名胜古迹。
但这还不是全部。教堂对于那位老妇人还是教堂,对于意大利客户是名胜古迹,对于K是什么呢?
监狱。因为K将在这里遇见监狱神父。
三
这里我们需要停下来讨论一下《审判》各章的编排。无论是布罗德版还是帕斯里编辑的1990年手稿版,“在大教堂”这一章都被编排在“结局”(K被处死)之前的倒数第二章。这种编排其实并不符合卡夫卡文中留下的时间线索。
K被“逮捕”之后,“和古鲁巴赫太太及布斯特娜小姐的谈话”这一章开头明确说时令是春天。“初审”是在逮捕十天之后的一个星期日。“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办事处”这一章是在下一个星期日,办事处的女孩告诉K:“太阳照在屋梁上,把木头晒热了,空气变得污浊而沉重。”显示时令已经入夏。下一章,“打手”“穿着一件深色皮衣,从脖子直到胸前下方都裸着,两条手臂也完全赤裸”。“叔叔/蕾妮”这一章里,叔叔手里拿着一顶“压凹的巴拿马草帽”。这都是夏天的装束。
以上编排都没有问题,但以上两个版本把“律师/厂主/画家”这一章编排在“叔叔/蕾妮”一章之后并不合理。这一章的开头明确无误地写到:“一个冬日上午──外面的雪花在黯淡的光线中落下。”当K打开窗户,“一片夹杂着烟尘的雾气以整面窗户的高度和宽度吹进来,让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燃烧气味,几片雪花也被吹了进来。‘讨厌的秋天,’那个厂主在K背后说……”
布罗德版和1990年手稿版可能是根据厂主的这句话判断此章的时令是秋天。但是,如果我们明白K已经落后于时间,我们当然可以想到,落后于时间的并非K一人。如果说K落后于时钟,那么厂主就是落后于季节。
K的叔叔甚至落后于时代。这位二十年前的法科大学生,胡德律师的同学,一个乡下小地主,“已经在乡下住了快二十年”。他行为粗鲁,说话大声,从走进K办公室的那一刻起,处处让K感到难堪。在胡德律师家,蕾妮走出律师的房间后,叔叔低声说:“我敢打赌她在偷听。”他冲向门边,但门后什么人也没有。叔叔走回来,不是失望,而是不满,因为在他看来,她没有偷听是一种更大的恶意。
叔叔以二十年前对待女仆的态度对待蕾妮。他不知道,蕾妮现在是无所不在的法院的一部分。她需要偷听他们吗?在“大教堂”那一章里,K九点半准备去大教堂的时候,蕾妮打过一个电话,告诉K“他们在追捕你”。
在卡夫卡已写完的章节里,接“叔叔/蕾妮”这一章的应该是“在大教堂”这一章。这章开头就说,季节是“多雨的秋天”,K刚刚出差回来,去大教堂那一天也在刮风下雨。
帕斯里从卡夫卡的手稿中发现,卡夫卡写下头一章“逮捕”的同时就写下了“结局”那一章,手稿中这两章每页的平均字数都是200字。从1914年8月到10月,除开头结尾两章,卡夫卡还完成了“初审”“和古鲁巴赫太太及布斯特娜小姐的谈话”“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办事处”“叔叔/蕾妮”“打手”这些章节,但是,“律师/厂主/画家”“在大教堂”和“商人布罗克/解聘律师”这三章都只完成了一部分。其中,“律师/厂主/画家”这一章写到了K准备离开银行到画家提托瑞里那儿;“商人布罗克/解聘律师”这一章写完了K与布罗克的谈话,准备进到律师的房间去解聘他;“在大教堂”这一章则写到了神父问K:“你知道你的官司情况不佳吗?”
《审判》写作的第一阶段停顿在这里。这时候的手稿有200页。到1915年1月底卡夫卡最终搁置这部未完成作品之前,手稿中只增加了80页左右。帕斯里猜测,“在法的门前”这个故事是艰难的第二阶段创作中的一道闪光,这个故事为“在大教堂”这一章画上了句号。
我们的猜测是,这个故事也是“画家”那一部分和“解聘律师”那
审判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审判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审判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审判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价格也很划算,包装很好,多做这种活动就好了。。
评分一起买的书,京东给拆单,还得分别评价,累呀!
评分最好的卡夫卡版本
评分京东又好又快又便宜,以前怎么没发现。以后常来买书。
评分没有折损,物流也很快,好棒。等打开再追评。
评分东西很好,很不错,正在翻阅中才会还会购买
评分送货超级快 质量好
评分包装挺好,快递挺好,书本身也很好,主要还是京东的送货速度最让人满意
评分印刷不错,物流服务也非常好
审判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