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館叢刊33:趙炳南驗方十一講

明醫館叢刊33:趙炳南驗方十一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鼕梅,張蒼,李伯華 著
圖書標籤:
  • 中醫
  • 驗方
  • 趙炳南
  • 明醫館叢刊
  • 傳統醫學
  • 臨床經驗
  • 病癥治療
  • 養生
  • 醫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0482698
版次:1
商品編碼:1193418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趙炳南是皮膚科奠基人,其醫術甚精,活人無算。

內容簡介

  趙炳南是現代皮膚科奠基人,本書把趙老常用方劑分門彆類,引用《醫宗金鑒》等古籍深入闡釋趙老驗方的適應癥,與同類方劑的鑒彆要點等並附以七言方歌,論述之詳,體會之深,堪為皮膚科醫生治病之準繩。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讀/
一、從外感、內傷、雜病角度看皮膚病分類/
二、從氣血津液體係辨治頑固皮膚病/
三、外感、雜病、內傷常常並見/
四、皮膚科常見癥狀的辨證/
第一講癰疽原是火毒生/
1仙方活命飲/
2神授衛生湯/
3消癰湯/
4解毒清熱湯/
5清血散/
6托裏透膿湯/
7托裏排膿湯/
第二講走黃內陷勢難平/
8解毒清營湯/
9解毒涼血湯/
10解毒養陰湯/
11安宮牛黃丸/
12至寶丹/ 13紫雪散/
14綠雪散/
第三講錶裏不和須兩解/
15麻黃方/
16荊防方/
17人參敗毒散/
18荊防敗毒散/
19防風通聖丸/
第四講頑痹死肌藥力行/
20浮萍丸/
21蒼術膏/
22白術膏/
23蒼耳膏/
24除濕止癢湯(濕疹二號)/
25止癢閤劑/
26全蟲方/
27搜風除濕湯/
第五講善治濕者皮之半/
28疏風除濕湯/
29多皮飲/
30除濕胃苓湯/
31加減除濕胃苓湯/
32二妙丸/
33清脾除濕飲/
34除濕解毒湯/
35除濕解毒飲/
36土槐飲/
37除濕丸/
38健脾除濕湯/ 附:八生湯/
39祛濕健發湯/
40健脾潤膚湯(濕疹三號)/
第六講理血三法緻和平/
41涼血活血湯(白疕一號)/
42涼血五根湯/
附:六根煎/
43涼血五花湯/
附:六花煎/
44養血潤膚飲/
45養血解毒湯(白疕二號)/
46當歸飲子/
47潤膚丸/
48活血解毒湯/
49活血散瘀湯/
50活血逐瘀湯/
51逐血破瘀湯/
52大黃蟲丸/
53銀樂丸/
第七講真陽衰憊須溫補/
54軟皮丸/
55參附湯/
56陽和湯/
57陽和丸/
58迴陽通絡丸/
59當歸四逆湯/
60溫經通絡湯/
61脫疽酒/ 第八講氣血不和重調停/
62八珍湯(丸)/
63十全大補湯/
64人參歸脾丸/
65養血榮筋丸/
66白駁丸/
67秦艽丸/
附:秦艽五味方/
68五皮五藤飲/
69逍遙丸(散)/
70獨活寄生湯/
71七寶美髯丹/
72清眩止痛湯/
73巨勝子方/
74滋補肝腎丸/
75神應養真丹/
76養陰清肺湯(丸、膏)/
第九講清熱皮科第一法/
77小兒健膚糖漿(閤劑)/
78枇杷清肺飲/
79枇杷葉膏/
80清肺抑火丸/
81清肺解毒飲/
82紫藍方/
83黃連解毒湯/
84梔子金花丸/
85小敗毒膏/
86大敗毒膏/
87連翹敗毒丸/
88五福化毒丹/ 89化毒丸/
90犀角化毒丹/
91活血解毒丸/
92龍膽瀉肝丸(湯)/
93加減龍膽瀉肝湯/
94瀉肝安神丸/
95清熱除濕湯(濕疹一號)/
附:石蘭草閤劑/
第十講痰瘀毒聚散結靈/
96內消連翹丸/
97內消瘰癧丸/
98醒消丸/
99小金丹/
100散結靈/
101迴陽軟堅湯/
第十一講調和脾胃收全功/
102小兒香桔丹/
103啓脾丸/
104人參健脾丸/
105至寶錠/
106參苓白術丸/
107補中益氣湯/
108平胃散/

精彩書摘

  29多皮飲
  【齣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地骨皮9g,五加皮9g,桑白皮15g,乾薑皮6g,大腹皮9g,白鮮皮15g,丹皮9g,赤苓皮15g,鮮鼕瓜皮15g,扁豆皮15g,川槿皮9g。
  【功效】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主治】亞急性、慢性蕁麻疹。
  原書按語本方是根據《六科準繩》中五皮飲(桑白皮、地骨皮、生薑皮、大腹皮、五加皮)化裁而來。多皮飲主要是針對頑固性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以濕重於熱為主,並且用過麻黃方不效的患者為宜。對於亞急性的患者也可選用。從其功用來看,是以健脾除濕治本為主,佐以和血疏風止癢。方中赤苓皮、鼕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胃腸積滯;原方五皮湯中的生薑皮改為乾薑皮,取其辛溫和胃固錶,守而不走;白鮮皮、川槿皮祛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本方可以常服。遇冷而復發者則重用乾薑皮,遇熱而發作者則去乾薑皮,另加乾生地15g至30g效果較好。
  原書中指齣,多皮飲源自“五皮飲”或“五皮湯”。《湯頭歌訣》之五皮飲,由陳皮、茯苓皮、生薑皮、桑白皮、大腹皮組成;《醫方集解》之五皮飲,由五加皮、地骨皮、茯苓皮、大腹皮、生薑皮組成。但無論哪張“五皮飲”,都是治療“皮水”的方劑。何為“皮水”?《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記載得很明確:“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麵腫,久不愈,必緻癰膿。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癮疹,身體為癢,癢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激,身體紅腫,汗齣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既然五皮飲是治療“皮水”的方劑,也就是皮膚水腫,所以皆用皮者,以水溢皮膚,以皮行皮也。蕁麻疹也是一種皮膚局部的水腫,故趙老以此方思路治療蕁麻疹,並在五皮飲基礎上,又加瞭幾種“皮”。這幾種“皮”,在古人的加減法中也常見,如《醫方集解》中記載“一方五加易陳皮,羅氏五加易桑白皮”等。
  那麼多皮飲治療什麼樣的蕁麻疹呢?對比以上《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中的文字,我們感覺急性蕁麻疹比較像風水;慢性蕁麻疹比較像皮水。《趙炳南臨床經驗集》中的原文按語也說道:“多皮飲主要是針對頑固性慢性蕁麻疹,經常復發,而發作時以皮疹為主,而且濕重於熱,用過麻黃方不效的患者為宜。對於亞急性的患者也可選用。”從中我們可以總結齣以下幾點。①多皮飲主要針對頑固性慢性蕁麻疹,經常復發者,對於亞急性的患者也可選用。這說明本方不適用於急性蕁麻疹,進一步講風邪錶證應該不明顯。②疾病發作時以皮疹為主要錶現,而瘙癢不明顯,這也說明風邪不明顯。③辨證為濕重於熱,濕邪為主,夾有熱邪,但風邪不明顯。④用過麻黃方不效,同樣說明錶證不明顯。⑤從具體的方藥組成來看,也是以針對濕邪為主,風邪不明顯。所以,總結多皮飲所治之蕁麻疹的臨床錶現當為:皮疹明顯,瘙癢不明顯,皮疹淡紅或淡白,舌淡胖,苔白,脈濡等。
  本方是趙老依取類比象法所擬的方劑,取以皮達皮,行皮中之水之意。皮雖多,各有不同歸經,而以肺脾為主,可以稱為皮膚科版的玉屏風散、健脾除濕湯。本方屬於皮膚科的專方,所見諸證均集中於脈、肉、筋、骨、皮的五體係統,較少有經絡、髒腑見證者為宜。若作加減,以荊芥、防風、麻黃、羌活、浮萍、蟬衣、薄荷之類輕薄之品為主,庶不有悖於立方本意!若有經絡、髒腑見證,請用疏風除濕湯、健脾除濕湯。
  【方歌】
  多皮有皮十一張,
  鼕瓜扁豆大腹薑,
  桑白地骨茯苓槿,
  牡丹白鮮並五加。
  ……

前言/序言

  夫子之廟堂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宮室之美,百官之富。每一個使用過趙炳南先生經驗方的醫生都會為其療效卓著而贊嘆,但如何係統進入趙炳南先生之門,全麵掌握趙炳南先生學術體係,卻沒有清晰的答案。

  2008年起,我們開始跟隨馮世綸老師學習傷寒論體係,聆聽馮老談論方劑,必引《神農本草經》,於是也對這本書産生瞭興趣。初讀隻覺文字古奧難以理解,後來讀到關於紫草、茜草、天花粉、白茅根的記載時,恍然有悟:原來趙炳南先生用的本草學理論亦源於此!

  其後,我們研讀《神農本草經》,發現其關注之風、濕、毒、瘀、頑痹、死肌、惡肉等內容,正是氣血津液的異常形態;我們又細讀《諸病源候論》,受“風濕與血氣相搏”七字之啓發,分析、總結頑固性皮膚病的病理生理,逐漸體會到趙炳南先生自製處方的妥帖閤轍。我們在2009年底舉辦的“趙炳南皮膚病高級研修班”上,第一次嚮大傢介紹瞭我們所理解的趙炳南先生治療頑固性皮膚病的體係——氣血津液辨證體係。

  之後的幾年我們一直在不斷地應用、完善、修訂這個體係,但也逐漸體會到這套體係並非普適,因而一直在認真求索。期間從馮世綸老師、孫立彬老師、馬新童老師、高建忠老師等處獲得許多啓發,更多的是在鄧丙戌老師的督促下研讀皮科、外科古籍,終於,在2013年初我們認識到:氣血津液辨證適用於雜病狀態,也就是經典的疥癬類皮膚病;那些急進發展的具有典型全身癥狀的皮膚病可以用外感體係去思考;而外感、雜病之後,原發的或繼發的髒腑氣血陰陽失衡狀態,可以用內傷體係去思考。

  關於以上認識,我和周鼕梅主任反復交流年餘,並初步達成共識。基於此,我們在2013年下半年嘗試對趙炳南先生的經驗方進行再次解析,並在科室內進行瞭十幾次小規模的講座。在講座的過程中,激發瞭大傢的思考。2014年,周鼕梅主任提議在青年醫師中開展對趙炳南先生驗方的學習,采取晨讀的方式,由李伯華醫師擔任主講,10個多月的時間纍計講解瞭60多首方劑,我們把這些內容整閤起來編成瞭一本小冊子,用於內部培訓,也就是今天這本書的雛形。可以說,這本書凝聚瞭我、鼕梅、伯華以及許多同道思維的片段。

  學習中醫大概有兩種方式:其一,方證式學習;其二,體係化學習。本書嘗試同時應用這兩種方式。我們期待讀者既能把握趙炳南先生學術體係的整體骨架,又能得其血肉。在這本書裏我們按外感、雜病、內傷的體係對趙炳南先生的經驗方進行瞭初步的解讀,尤其突齣瞭氣血津液辨證體係的應用,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需要強調:本書內容是後學對趙炳南先生辨證體係的認識,並不能完全代錶趙炳南先生本人的觀點。因而讀之若有受益,功在先生;讀之若感不足,過在後學。

  本書中的驗方來自《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簡明中醫皮膚病學》兩部著作,驗案均來自《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在本書編寫前期,楊嵐、蘇婕、王倩、陳維文、曹洋、劉誌勇、硃慧婷、劉榮奇、蔡一歌等醫師參與瞭部分編寫工作,季雲潤、張楚翹、高然、李田田、王彩虹、劉儒鵬、趙俊波、劉婧、郭昕偉、張蕊、蔣嵐、董文蘋、李佳霖、付高爽等同學參與瞭部分文字資料整理工作,在此一並緻謝。

  值此北京中醫醫院六十周年華誕之際,謹以此書嚮趙炳南先生緻敬!嚮所有中醫皮膚科前輩緻敬!我們會不斷地努力!

  張蒼

  2016年2月




《名醫薈萃: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本書精選瞭我國近代名老中醫趙炳南先生的臨床經驗精華,著重於其在辨證施治、用藥遣方、臨證思路等方麵的獨到見解與實踐。內容涵蓋瞭趙老在中醫內科、皮膚科等領域的豐富診療經驗,尤其對一些疑難雜癥的治療思路和具體方藥進行瞭深入剖析。 趙炳南先生,齣身於書香門第,自幼深受中醫熏陶,後又得名師指點,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他一生緻力於中醫的傳承與發展,尤其在皮膚病治療方麵,創下諸多卓著成就,被譽為“皮膚病聖手”。本書旨在匯集其臨床用藥經驗,為後學提供寶貴的學習資源。 全書共分為幾個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辨證論治的精髓 此部分將深入探討趙老在辨證論治方麵的核心思想。他強調,中醫治病,辨證是關鍵,隻有準確辨明病因、病位、病性,纔能製定齣恰當的治則治法。書中將通過大量醫案,生動展示趙老如何通過望聞問切,洞察病情,辨彆錶裏、寒熱、虛實,並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八綱辨證、髒腑辨證、病因辨證等方法,為每位患者量身定製治療方案。尤其是在處理復雜病證時,趙老是如何從整體觀念齣發,權衡利弊,把握病機,從而達到治本的目的。 第二部分:趙老臨證驗案賞析 本部分精選瞭趙炳南先生在臨床實踐中積纍的典型驗案,涵蓋瞭常見病、多發病以及一些疑難雜癥。這些案例不僅展示瞭趙老高超的醫術,更體現瞭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內科常見病證的妙治: 如失眠、眩暈、胃痛、腹瀉、咳嗽等,趙老是如何通過精細辨證,選用恰當的方劑,並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用藥,取得滿意療效的。書中將詳細解析每個醫案的病史、證候、治則、方藥、加減變化以及療效,讓讀者從中學習到辨證施治的實際操作技巧。 皮膚科疑難雜癥的攻剋: 趙老在皮膚病治療方麵造詣極深,本書將重點呈現其在治療濕疹、蕁麻疹、銀屑病、帶狀皰疹、痤瘡等方麵的經驗。他如何針對不同證型,選用具有針對性的方藥,並結閤外治法、飲食調理等綜閤手段,有效控製病情,甚至根治頑疾。例如,對於濕疹反復發作,趙老會如何辨彆其濕熱、血虛、風邪等不同病機,並運用不同的清熱、養血、祛風止癢的方藥;對於銀屑病的治療,他會如何根據鱗屑的形態、顔色、部位,以及患者的體質,來區分血熱、血瘀、濕熱等證型,從而采取不同的治法。 其他專科病證的治療探索: 除內科和皮膚科外,本書亦會涉及趙老在其他病證治療方麵的經驗,如痹證(關節疼痛)、水腫等,通過這些案例,展現趙老學識的廣博和醫術的多能。 第三部分:趙老用藥心法與遣方藝術 藥物是中醫治療的根本,趙炳南先生在用藥方麵有著獨到的心得和體會。本部分將重點介紹趙老在藥物選擇、配伍、劑量運用等方麵的原則和技巧。 藥物的君臣佐使: 如何根據病證的需要,閤理運用君臣佐使,以發揮藥物的最大療效,減少不良反應。 方劑的加減變化: 闡述趙老在組方時的精妙之處,以及如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基本方進行加減,以達到“因人施藥”、“因時施藥”的治療效果。例如,在某個以祛風止癢為主要治則的方劑中,若患者兼有內熱,則會加入清熱解毒之品;若患者兼有氣血虧虛,則會加入益氣養血之藥。 中西醫結閤的啓示: 在某些情況下,趙老也會善於藉鑒西醫的診斷方法,並將其與中醫的辨證論治相結閤,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全麵、更有效的治療。本書將選取一些體現中西醫結閤思路的醫案,展示趙老在這一領域的探索。 藥物的性味歸經與功效: 深入淺齣地講解趙老對常用中藥性味、功效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根據藥物的特性,將其靈活運用於臨床。 第四部分:趙老養生保健與醫德醫風 除瞭臨床治療,趙炳南先生也十分重視養生保健。本部分將介紹趙老的一些養生經驗和健康理念,例如,他會如何根據四時氣候的變化,指導人們進行相應的起居、飲食和運動調養;他會如何通過情誌調養,來預防疾病的發生。 同時,本書還將篇幅用於展現趙老高尚的醫德醫風。他待患如親,耐心細緻,廉潔行醫,深受患者的愛戴和同行們的敬重。通過這些事跡,激勵後學者學習其仁心仁術,繼承並發揚中醫的優秀傳統。 本書的編寫力求嚴謹、準確,語言通俗易懂,配以圖錶,便於讀者理解和學習。旨在為中醫愛好者、臨床醫生、醫學生等提供一份寶貴的中醫臨床經驗參考,幫助大傢進一步提升中醫診療水平,傳承和發揚祖國醫學的博大精深。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明醫館叢刊33:趙炳南驗方十一講”,光是這個名字就透著一股子學術的嚴謹和內容的紮實。我之所以對它産生濃厚的興趣,是因為我對中醫的經驗方特彆情有獨鍾。我一直覺得,那些真正經過時間沉澱、被無數醫者和患者驗證過的驗方,纔最具有臨床指導意義。趙炳南老先生的名字,在中醫界也是響當當的,他所創製的驗方,必定蘊含著深厚的學識和精湛的醫術。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驗方,不僅僅是列齣藥名和劑量,更重要的是解釋這些方劑背後的病機、治法,以及趙老先生在組方時的獨到之處。我想象中,書中會涵蓋治療內科、婦科、兒科、皮膚科等多個領域的驗方,覆蓋麵廣,實用性強。而且,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加入一些趙老先生的親身經驗和臨床體會,比如他對某些疾病的獨特見解,或者在用藥過程中遇到的趣事和感悟。這樣的內容,不僅能讓我們學到知識,更能感受到中醫的溫度和人文關懷。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方劑書,更是一次與名傢對話、汲取中醫智慧的寶貴機會。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中醫的生命力體現在其不斷傳承和發展的經驗方中。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係統學習趙炳南老先生臨床經驗的絕佳機會。從書名“趙炳南驗方十一講”就能感受到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如同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領我走進趙老先生的中醫世界。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不僅看到那些經過實踐檢驗的有效方劑,更能理解它們之所以有效的原因。我猜想,書中會對每一個驗方的藥物組成、配伍、功效、主治進行詳細的解讀,並且會結閤趙老先生的臨床經驗,分享他在使用這些方劑時的獨到見解和辨證要點。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針對常見病、多發病,甚至是疑難雜癥的特效驗方,這些方劑能夠直接為我所用,幫助我更好地服務患者。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根據個體差異進行方劑加減的指導,那就更完美瞭。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是一本學習資料,更是一次與中醫大傢精神交流的機會,我希望從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中醫理論和臨床水平。

評分

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讀到最令人驚喜的一本!從封麵設計就能感受到一種沉靜而專業的風格,仿佛翻開它就能觸碰到古老中醫智慧的脈絡。我一直對中醫的辨證論治和經驗方頗感興趣,尤其是那些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驗方,總能給人帶來一種踏實的希望。這本書的選材——趙炳南老先生的驗方,更是讓我期待不已。我猜想,書中會詳細闡述每一個方劑的組成、功用、主治,以及趙老先生在臨床上如何靈活化裁、遣藥組方的獨到之處。也許還會穿插一些經典的病案分析,讓我們看到這些驗方是如何在實際的疑難雜癥中發揮療效的。我尤其好奇的是,書中會不會披露一些趙老先生在治療某些特定疾病上的“秘訣”,比如那些看似簡單卻功效卓著的配伍,或者在方劑加減上的精妙思考。讀中醫書,最怕的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好的經驗方著作,則像是一場與名老中醫的對話,在字裏行間感受他們的學識、醫德和匠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超越簡單的方劑羅列,更深入地展現趙老先生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讓我們不僅學會用藥,更能體會到中醫的精髓和魅力。

評分

我一直深信,中醫學之所以能夠傳承韆年而不衰,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無數名老中醫的畢生心血和臨床實踐。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們打開瞭一扇瞭解趙炳南老先生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窗口,而“驗方十一講”這個標題更是充滿瞭引人入勝的魅力。我個人對中醫的理解,常常是在方劑的實踐運用中獲得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我期待它能係統地梳理趙老先生積纍的寶貴經驗,將那些經過無數患者檢驗的有效方劑,以一種易於理解和學習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猜想,書中可能會詳細介紹每一個驗方的來源、組成、炮製方法、劑量,以及最關鍵的——臨床上的具體用法和注意事項。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趙老先生在辨證施治過程中的思路,他是如何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的輕重緩急來選擇和調整方劑的。如果書中還能附帶一些醫案,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將大大提升。通過醫案,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方劑的實際療效,更能領略到老中醫們在復雜病情麵前的智慧和魄力。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中醫學習道路上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讓我能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的臨床能力。

評分

對於我這樣一個熱愛中醫、尤其關注臨床實踐的讀者來說,“明醫館叢刊33:趙炳南驗方十一講”這個書名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趙炳南老先生是公認的一代名醫,他留下的寶貴經驗,是中醫界一座難以估量的財富。我尤其看重的是“驗方”二字,這代錶著經過韆錘百煉、療效確切的實用方劑。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不僅看到一個個具體的方劑,更能深入瞭解這些方劑的來龍去脈,比如它的起源、適用範圍、禁忌癥,以及在不同病證下的加減變化。我期盼書中能夠對每個驗方的藥物組成、藥性、配伍原理進行詳細的闡述,並且能夠結閤趙老先生的臨床經驗,給齣具體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如果書中還能穿插一些經典的醫案,通過真實的病例來展示驗方的應用效果,那麼這本書的臨床指導價值將會大大提升。我設想,這本書會像一本“口袋書”一樣,方便我在臨床上隨時查閱和參考,成為我診治疾病的得力助手。總而言之,這本書承載瞭我對趙炳南老先生學術思想的敬仰,以及對中醫驗方實用價值的追求。

評分

實用

評分

書不錯書不錯

評分

還可以!!!!!!!!!!!!

評分

經驗之醫,經驗之書!

評分

還可以!!!!!!!!!!!!

評分

服務滿意,發貨快。

評分

非常好,很實用

評分

書不錯書不錯

評分

還可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