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利弗莫尔是美国股票史上颇负盛名的传奇人物,曾得到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亲自召见。他天赋异禀,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垄断、轧空、叱咤风云。他四起四落,每次都聚敛了巨额财富又千金散尽,他的操作经验至今仍为美国的许多职业交易大师所称誉。
本书是理查德·威科夫对杰西·利弗莫尔的专访实录,当时是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刊登在《华尔街杂志》上。在其采访时,杰西·利弗莫尔是当时市场中极其令人敬畏的人物。在这些文章“遗失”多年后,首次整理成书出版。两位华尔街传奇人物的对话,为投资者奉上一部珍宝级的投资宝典。
书中简洁、清晰地阐明并分析了利弗莫尔的股票交易方法,其中既有具体的交易策略,也有更为罕见的其生活习惯和办公习惯等等。
利弗莫尔主要的交易方法包括:只交易强势产业中的强势股票;预测未来的趋势;保证充足的睡眠;充分了解当前经济形势;远离他人,避免影响,保持头脑清晰;赚大钱的机会存在于长期波动中;利弗莫尔通过行情纸带观察吸筹和派筹状况;只交易在合理时间段内价格波动有10个点的股票;股票与预期相反方向运行3至4个点就卖出;只在股票上涨时使用累进战术;保持资本持续运转;关注市场心理状态;关注个人健康和体型等等。作者简介理查德·威科夫(Richard Wyckoff),20世纪初期享誉世界的投资大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被誉为量价分析创始人。15岁开始在华尔街工作,25岁赚到足够的钱,开办经纪公司。他同时是一名多产作者和出版商,其深远影响的著作包括《擒庄秘籍:威科夫股票技术分析方法导论》《盘口解读》;创办获得巨大成功的杂志《股票行情》,后并入《华尔街杂志》,多次采访查尔斯·道、杰西·利弗莫尔等大师,将采访内容发表于《华尔街杂志》。威科夫还积极投身于投资者教育工作,向投资者们揭示了华尔街手段、华尔街人物、他们的理论和方法,让大众投资者能够使用更加聪明的操盘方法,而这也是保持*缄默的利弗莫尔一改常态接受威科夫采访的原因。
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美国股票史上的传奇人物,著名投资经典《股票作手回忆录》一书的主角。他曾得到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亲自召见,摩根也诚恳地请求他放过股市。他天赋异禀,并将稀有的才华不遗余力、百折不挠地倾注于激动人心的投机事业上,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垄断、轧空、叱咤风云。他四起四落,每次都聚敛了巨额财富又千金散尽,他的操作经验至今仍为美国的许多职业交易大师所称誉。目 录序言
第1章 认识市场中伟大的交易员
·深藏不露的操盘手
·泰坦尼克级别的操盘手
·利弗莫尔同意接受采访
·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
·避开弱势产业
·股票也有季节性和流行时尚
·在股市中取得成功的唯可靠方法
·利弗莫尔成功的关键
第2章 利弗莫尔如何准备一天的工作
·早期的利弗莫尔
·为开市的工作日做准备
·准备好一天的工作
·发掘事实
·利弗莫尔亲自了解情况
·利弗莫尔聚焦于关键之处
·市场需要研究
·总结
第3章 利弗莫尔办公室的特殊设计
·利弗莫尔如何免受负面信息的影响
·镇定——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
·利弗莫尔讨厌什么
·利弗莫尔的办公设备
·与詹姆斯·R. 基恩的相似之处
·利弗莫尔如何解读新闻事件
·总结
第4章 利弗莫尔如何解读行情纸带
·利弗莫尔如何判断市场反转点
·他怎样在中期市场波动中进行交易
第5章 利弗莫尔如何交易并控制风险——小预期收益
·成功操盘手的经验之谈
·利弗莫尔怎样控制风险
第6章 利弗莫尔怎样保持资本持续运转
·“难以上涨的”股票耗费资金
·为什么他总是为机会做好了准备
·总结
第7章 利弗莫尔交易的股票类别
·利弗莫尔想要“波动的”股票
第8章 利弗莫尔的累进战术
·从商品投机中汲取经验
·重大决策的制定需要冷静的头脑
·总结序言
本书中的内容初是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刊登在《华尔街杂志》上的,这些文章都是理查德·D. 威科夫对杰西·利弗莫尔的专访,在其采访时,杰西·利弗莫尔是当时市场中令人敬畏的人物。在这些文章“遗失”多年后,这些访谈记录首次被归总到一起,整理成书。
这本书带来的启发,如同拨开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笼罩的迷雾。在接触股市的早期,我总是被各种纷繁复杂的技术指标所吸引,仿佛掌握了越多指标,就能越接近市场的真相。然而,现实是,指标的交叉往往带来的是更多的犹豫和矛盾,让我进退两难。这本书,通过引入“量价分析”这个核心概念,让我开始认识到,最原始、最根本的市场信息,其实就隐藏在“价格”和“成交量”这两个最朴素的元素之中。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所谓的“高级”指标,它们很多时候其实只是对量价关系的二次加工和提炼。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对于“资金的运作”的描述,它仿佛在描绘一场大型的“游戏”,而我们散户,在这场游戏中,既是参与者,也是被动的接受者。理解庄家、主力是如何通过量价配合来引导市场预期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不再仅仅关注价格的涨跌,而是去探究价格背后的“力量”,去理解那些隐藏在巨大成交量背后的“意图”。这本书让我明白,交易不是一场孤立的战斗,而是一场需要洞察力的博弈,而量价分析,正是这场博弈的“语言”。
评分这本书名真的好长,一开始看到的时候,我有点被劝退,心想这得是多厚一本啊,而且还夹杂着“威科夫独家专访”这种听起来就很学术的字眼,总觉得会是那种晦涩难懂、看得人头昏脑胀的书。我本身接触股票也有一段时间了,也看过不少技术分析的书,但总觉得有些东西抓不住要领,像是在玩一个概率游戏,赚到钱的时候沾沾自喜,亏钱的时候就唉声叹气,找不到真正能让我安心、有逻辑地去操作的理论。我特别希望找到那种能让我理解市场背后逻辑的书,而不是仅仅教我画线、看指标。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很长,但“量价分析创始人威科夫”和“股票作手利弗莫尔”这两个名字,对我来说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我隐隐觉得,这里面可能藏着一些股市的“秘籍”。尤其“独家专访”这四个字,让我觉得能听到第一手的经验,而不是二手甚至三手的信息,这对于我这种渴望深入了解交易本质的读者来说,是巨大的吸引力。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场景,比如利弗莫尔是如何从一个街头少年成长为一代股神的,他的哪些交易理念是他反复强调的,又是如何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的。当然,我也好奇威科夫作为量价分析的奠基人,他对市场是如何解读的,他的理论又是如何影响了像利弗莫尔这样的传奇人物。这本书的内容,我充满期待,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一个更清晰、更具洞察力的股票市场。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一场与自己交易思维的深度对话。我承认,在翻阅这本书之前,我对“威科夫”和“利弗莫尔”这两个名字,更多的是一种仰望,觉得他们是遥不可及的传奇。然而,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可传授”的智慧。它并没有用艰深晦涩的理论来压倒读者,而是通过一种相对平实的语言,将复杂的交易逻辑拆解开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心理学”在交易中的重要性的强调。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之所以做出错误的交易决策,并非技术上的失误,而是因为我被贪婪、恐惧、希望等情绪所左右。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控制情绪,保持冷静,才能真正做到“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动”。我脑海中开始浮现出,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如何运用书中提到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识别并避免那些常见的心理陷阱。这种对交易者内在素质的关注,是我在以往阅读的许多技术分析书籍中所鲜少看到的,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深刻的触动之一。我开始相信,真正的交易高手,不仅仅是技术过硬,更是心理的强大。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股票交易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且充满智慧。我原本以为,所谓的“交易方法”无非是套用几个指标,然后等着价格触碰某个点位就进出场。但这本书,或者说它所引出的那些思考,让我明白,真正的交易,是关于理解市场的人性、资金的流向,以及时间的力量。我一直觉得,很多人在股票市场里亏钱,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技术分析,而是因为他们不懂“为什么”。这本书似乎在试图回答这个“为什么”。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它引导你去思考“为何如此”。我脑子里会不断地回响那些关于“吸筹”、“派发”、“中枢”之类的概念,然后去对照我过往的交易经历,发现很多时候,我只是被价格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忽略了背后更深层次的力量。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是不是过于依赖一些固定的模式,而缺乏了对市场动态的真正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宏观的视角,让你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市场,而不是仅仅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裹挟。我迫切地想要将书中的一些理念,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实践,去验证,去感受那种“看穿”市场的快感。
评分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的转变。我原先以为,股票交易就是盯着K线图,然后根据各种指标做出判断。但这本书,让我开始明白,价格的波动,只是市场表象,而真正驱动市场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力量”。通过对“量价关系”的深入剖析,我开始领悟到,成交量才是价格的“引擎”,而价格则是成交量的“结果”。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对市场的理解产生了颠覆性的认识。我开始尝试着去“读懂”市场的语言,去理解那些看似随机的波动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规律。书中对于“阻力位”、“支撑位”的讲解,也让我不再仅仅是机械地画线,而是去思考这些位置为什么会成为阻力或支撑,它们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博弈。我脑海中闪过许多过去的交易场景,如果当时我能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或许就不会做出那些让自己后悔的决定。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交易指南,不如说是一本“交易哲学”的书,它引导我去思考交易的本质,去探寻市场运行的深层逻辑,这种收获,是任何单纯的技术指标所无法给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