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2016年6月刊)

书法(2016年6月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立翔 编
图书标签:
  • 书法
  • 艺术
  • 文化
  • 绘画
  • 中国传统文化
  • 技法
  • 鉴赏
  • 历史
  • 文学
  • 艺术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977100060316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643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书法(2016年6月刊)》主要内容包括: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在苏州举行、林仲兴书法艺术展等、山还是那座山、陆家衡书法展的意义、论渡台书家对当代台湾书坛的贡献、从书法博士论文看大陆与台湾高层次书法研究之异同、书法学的学科设置与博士培养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经典
宋代书法
李公麟《孝经图卷》
李公麟《孝经图卷》题跋选
视野
一面之词
不应该只把书法当作谋名取利之工具
书法也应倡导一种“工匠精神”
没文化的书法家能否成为大师?
坚持学术良知繁荣书法市场
书法论坛
病癖:牌匾书法的“口彩”
研究
书法史料
南宋《王友度墓志》与张即之书风
大道至简一代书家——记著名书法家朱关田
往事越千年
林散之书法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传续二王融会南北——欧阳询对唐代书法的本质贡献
秦桧《深心帖》辨伪——兼论忠奸托名伪作的不同特点
从功能论视角看元末隐逸文士的诗书创作特质
学术专题
论渡台书家对当代台湾书坛的贡献
从书法博士论文看大陆与台湾高层次书法研究之异同
书法学的学科设置与博士培养
翰墨
书法课堂
书法简化论(下)
名家临名帖——傅山节临李邕《晴热帖》
朵云书翰
“民间楷书”摭谈
书法门诊室
黄庭坚《诸上座帖》赏析
书法展厅
书法展厅——李志东作品选
陆家衡书法展的意义
书法杂志主编——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
山还是那座山
朵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革”
札记
妙契同尘妙机其微——一个书法编辑的感想札记
竹堂笔记(三十三)
紫竹斋艺话(续十八)
朝花夕拾(文摘)
篆刻
朵云印评
名胜印迹
云南大理名胜印
印社介绍
毫州印社
印人介绍
敛手甘从壁中观——浅谈白蕉的篆刻
“非篆书”入印何以无果?(二)——从张燕昌创制—E白印”说起
李贺忠印选孙向群印选
宁树恒印选钟国康印选
名印赏析
名印赏析(十八)
时空
东西南北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在苏州举行
林仲兴书法艺术展等
广告
第九届中国重阳书画展公告

前言/序言


笔墨流转,风骨传承:书法(2016年6月刊) 当六月的微风拂过,万物生长,正是感受传统文化脉搏的绝佳时节。《书法》(2016年6月刊)如同一泓清泉,带着温润的墨香,将这份古老而迷人的艺术呈现于读者眼前。本期杂志,聚焦当代书法创作的多元视角,深入探讨传统技法的传承与创新,并遴选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力求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带来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 专题聚焦:当代书法的时代回响 本期杂志的专题板块,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当代书法创作的现状与未来。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书法艺术如何与时俱进,展现出新的生命力?我们将邀请多位活跃在创作一线的书法家,分享他们对“时代感”与“经典性”的理解,以及他们在创作中如何平衡二者。他们或将阐述如何从传统经典中汲取养分,又如何融入当代审美趣味;或将探讨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书法艺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这些深入的访谈与评论,我们希望能勾勒出当代书法创作的斑斓图景,引发读者对书法艺术未来走向的思考。 技法精解:传统笔法的现代演绎 书法之美,在于笔墨的勾勒,在于结构的章法。本期杂志将继续深入剖析传统书法技法,但侧重点在于其在当代语境下的现代演绎。我们将邀请资深书法学者与实践者,从特定书体(如行草、隶书等)入手,详细解析其用笔、结字、章法上的要领,并结合当代创作实例,展现这些经典技法如何在新的时代焕发光彩。例如,在解析行草的飞动之美时,我们不仅会回顾历代名家如何驾驭笔墨的疾徐,更会关注当代书法家如何通过现代的审美取向,将这种动感与节奏推向新的高度,使其在具有传统韵味的同时,更符合现代人的视觉体验。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通过临摹与创作的结合,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在掌握古人笔意精髓的同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个人风格。 名家视野:笔墨乾坤中的智慧光芒 每一位书法家都是一个独立的笔墨世界。《书法》(2016年6月刊)精心挑选了数位在当代书法界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呈现他们的创作心得与艺术思考。我们将深入介绍这些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不仅从技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更会挖掘其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感悟。他们或许是潜心钻研碑帖的隐士,其作品线条遒劲,古朴厚重;他们或许是勇于探索创新的实践者,其作品大胆新颖,充满时代气息。无论风格如何,他们的笔墨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见解,为读者打开一扇窥视书法大家内心世界的窗口。我们相信,通过了解这些名家的艺术历程与创作理念,读者不仅能获得审美上的提升,更能从中汲取宝贵的人生智慧。 作品精粹:点亮六月的墨韵之光 当然,一本优秀的书法杂志,离不开对优秀作品的呈现。《书法》(2016年6月刊)精选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书法作品,涵盖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以及不同风格的创作。这些作品或古朴典雅,或灵动飘逸,或严谨厚重,每一件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才情。我们将对部分作品进行简要的赏析,点出其亮点,引导读者更深入地体会其中的笔墨趣味与艺术价值。希望这些作品能成为读者学习与创作的榜样,激发大家更高的热情,在笔墨的世界里尽情挥洒。 文化品鉴:书法之外的韵味 书法并非孤立的艺术,它与诗词、绘画、印章等多种艺术形式息息相关。本期杂志在提供纯粹的笔墨享受之余,还将穿插一些与书法相关的文化品鉴内容。我们或许会探讨某位著名书法家与诗人的渊源,看他们如何在诗书结合中达到新的高度;或许会品鉴精美的印章与书法作品如何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浑然天成的艺术氛围;又或许会介绍一些与书法相关的历史典故与文化趣闻。这些内容旨在拓展读者的视野,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书法这门综合性艺术的魅力,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书法》(2016年6月刊),将以其精良的内容、严谨的态度和人文的关怀,陪伴您度过一个充满墨香与智慧的六月。让我们一起,在笔墨流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在风骨传承中领略艺术的永恒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书法》(2016年6月刊)是那种可以反复品读的杂志。每次翻看,都会有新的体会。这次我注意到了一篇关于篆书的介绍,我以前对篆书的了解比较有限,总觉得它比较晦涩难懂。但杂志里的文章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篆书的演变过程,以及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配图也非常精美,有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也有秦代的诏版文字,看得我目不暇接。文章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比如关于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轶事,让原本严肃的学术内容变得趣味盎然。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些传统艺术望而却步,并非是因为它有多么难,而是因为缺乏一个好的入门引导。这期杂志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用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将深奥的书法知识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对篆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我觉得是这本杂志最宝贵的地方。

评分

不得不说,《书法》(2016年6月刊)是一本非常有思想深度的刊物。我一直认为,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表达。这期杂志里有一篇探讨“书写即生活”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从日常的笔墨运用,到书法作品的情感倾注,再到书法对个人心性修养的影响,层层递进,让人反思。读到这里,我常常会停下笔来,思考自己学习书法的初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将书法的美学融入其中。杂志中还穿插了一些书法家的访谈,他们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创作道路上的心路历程,有迷茫,有困惑,也有坚持和突破,这些真实的故事比任何空洞的理论都更能打动人。我尤其欣赏那些在访谈中体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艺术的虔诚,这种精神是推动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的源动力。这期杂志没有过多地追求形式上的华丽,而是回归到书法本身,从内涵上下功夫,这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

评分

《书法》(2016年6月刊)这本杂志,我简直是爱不释手,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说起来,我接触书法也有些年头了,但总觉得自己的技艺还在原地踏步,直到我看到了这期杂志。封面设计就很有品味,那种水墨的晕染效果,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大师级的作品赏析,每一幅都像是经过精心挑选,无论是字体的结构、笔画的力度,还是墨色的浓淡,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我尤其喜欢其中对王羲之《兰亭序》的深度解读,文章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兰亭序》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讲解字形,更深入到了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以及时代背景的烘托,让我对这篇传世名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杂志的排版也非常舒服,留白恰到好处,让文字和图片都得到了充分的呼吸空间,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拥挤。我平时比较忙,能抽出时间认真看一本书或杂志是很不容易的,但《书法》(2016年6月刊)让我觉得时间花得很值,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美的欣赏,更在无形中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让我对书法艺术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评分

《书法》(2016年6月刊)这本杂志,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工具书,一本指引我前进的明灯。我一直在为如何提高自己的行书水平而苦恼,总觉得笔下缺乏连贯性和灵动性。这期杂志里,恰好有一篇专门讲解行书创作技巧的文章。作者从如何把握笔势的转换,到如何处理字的连接,再到如何运用墨色的变化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都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文章还配有大量的范例,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技巧的实际运用效果。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对行书的理解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而且,杂志的最后一部分还附赠了一些精选的古代行书名帖的局部放大图,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仔细观察这些细节,能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人的笔法精妙之处。总体而言,这期杂志的实用性非常强,对于有志于提高书法技艺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评分

读完《书法》(2016年6月刊),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一直对楷书情有独钟,觉得楷书端庄大气,最能体现汉字的骨骼之美。这期杂志里有一篇关于颜真卿楷书的专题文章,看得我热血沸腾。作者详尽地分析了颜体楷书的特点,比如那雄浑厚重、蚕头燕尾的笔法,以及它在唐代书法史上的地位。读文章的时候,我甚至忍不住拿出笔来,跟着书中的范字临摹了几笔,虽然比不上原作,但那种力量感和精神气,仿佛真的被我捕捉到了一丝。杂志的另一部分内容则介绍了当前一些青年书法家的创作动态,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对传统经典的继承,也有大胆的创新尝试,这让我看到了书法艺术的生命力。看到这些年轻一代在书法领域里的探索和努力,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觉得学习书法并非是一件古板的事情,也可以充满活力和现代感。整本杂志的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细腻,色彩饱满,即使是黑白的书法作品,也显得格外有质感,捧在手里就觉得是一种享受。

评分

书法杂志,学书人的必备期刊!

评分

封面差点没看出来是啥

评分

书法(2016年6月刊) 不错的杂志

评分

挺好,基本都是在京东买书,送货快,写的不错。

评分

挺好,基本都是在京东买书,送货快,写的不错。

评分

书法(2016年6月刊) 不错的杂志

评分

封面差点没看出来是啥

评分

现在感觉也不如以前了。

评分

京东的包装越来越差了,经常有摔烂现象,买了7本,两本角上折了,买得便宜懒得换了,希望次包装结实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