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

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管建刚 著
图书标签:
  • 六年级
  • 带班
  • 教学
  • 经验
  • 教育
  • 小学
  • 课堂管理
  • 教学反思
  • 教师发展
  • 教学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7180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752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梦山书系 , 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9
字数:2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三年来,管建刚老师记下了他的每一节作文课。《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一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位特级教师是怎样一小步一小步领着学生朝前走的,也可以看到作文和做人、教学和教育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这是迄今为止,*能全面观察管建刚老师作文课堂、作文教学的力作。

作者简介

  管建刚,一年大病。两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1998年起安心做老师。“十年磨一剑”,2008年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七代务农,八面无书。九九寒冬,十年板凳,2005年出版《魔法作文营》,2006年出版《不做教书匠》,2007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009年出版《一线教师》。2010年出版“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之《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2011年出版《我的作文训练系统》,2012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课例》,2013年出版《我的作文评改举隅》《教师成长的秘密》,2014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六讲》《一线表扬学》。

目录

序一 从此不怕教作文/叶惠琴
序二 三年/羊红叶
前言 我的家常讲评课
六(上)19课
第1课 如何写愿望
第2课 “一件事”“用一件事写入”
第3课 写人作文的题目、重复病
第4课 “一事一特点”的三个秘诀
第5课 选佳作、练铺垫
第6课 对比、悬念
第7课 写入要特点、写事要看法
第8课 标点、单句成段、看法
第9课 作文的加速器
第10课 读者是上帝
第11课 作文模特沈阳
第12课 作文,哪里结束
第13课 要思考,要干净
第14课 回信的奥秘
第15课 创意写信
第16课 作文新包装
第17课 章氏表达法
第18课 论中国好宅男
第19课 写人作文大复习

六(下)15课
第1课 新学期新栏目·”
第2课 这样写好一件事
第3课 思考取胜
第4课 用故事写动物
第5课 悬念、特写、单句成段
第6课 要点不能丢、个性不能少
第7课 什么地方“快”,什么地方“慢”
第8课 用故事写植物
第9课 三位作文新高手
第10课 查资料与转化语言
第11课 “自私”之辩
第12课 搜集资料写人
第13课 剪裁、分段
第14课 给“我的名言”配故事
第15课 铺垫、含蓄美
后记 如果还有如果

精彩书摘

  《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
  家常课有连续性。四、五年级写故事,有连续性;六年级上学期写人,有连续性;写信、写动物、写植物,都会连着好几次。连续的训练,才能记得住,练得熟,用得出。四年级打一次乒乓球,五年级打一次,六年级打一次,怎么可能练出本事来。四年级写一次人,五年级写一次人,六年级写一次人,三年三次,怎么可能写好。练不好,没成就感,自然不喜欢。对话连着好几次,学生有点乏味了,换捕捉内心;连着好几次,学生有点乏味了,再换一个。隔了段时间,回头再写对话。说话力、敏感力,两组交叉、交替上升。练了一学期,说话力、敏感力、特写力,三组交叉、交替上升。练了一学期,敏感力、特写力、构思力交叉、交替上升。语言力贯穿全程。有老师说,管老师,讲评课,先写后教,以写定教,教什么由学生的作文说了算,怎么能做到连着练呢?只要写故事,几十个学生,总有对话好,总有动作好,总有心里想法好,总有“作文等于故事”,总有“作文小于故事”,也总有“作文大于故事”。你心里有了训练点,读学生的作文,总能找到相应的。《记一次争吵、争论、辩论、讨论》,一般地,对话上都有问题。《记一次家务活动》,成败往往在动作描写,做一个实验、学骑自行车、学游泳也是。《体验盲人生活》《考试遇到难题》,写得不好的,大多心里想法粗糙、不细致……作文命题上花点心思,教学内容十有八九也能跟着想要的方向走。
  我注重讲评内容的归类。“关联词”病的,归一类;“时间”病的,归一类;“我想”病的,归一类;“开头”病的,归一类……归类出示问题,引起学生重视,也避免病例作者的尴尬,问题不止我一个人有嘛。“时代感”的语言,归一类;“幽默感”的语言,归一类;“含蓄感”的语言,归一类;“娱乐感”的语言,归一类……好句段归类出示,有冲击力。这次作文,“谐音感”的句子,只有一两个,用手机拍下来,电脑存着,下次又有一两个,合起来再欣赏。一些老师上讲评课,不敢讲,总问学生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学生说不到点子上,老师急死了,学生也急死了,他们不知道老师要什么。学生肚子里的作文知识不多,要么说用了比喻,要么说用了拟人,答不到你想要的“娱乐感”。一年级的孩子不认识字,你还一个个地问这个字念什么,除了浪费时间,还有什么好解释的。讲评课,归类了,老师要敢说,大胆地说,说学生不知道的,说学生感兴趣的,这是老师的重要本领。
  家常讲评课常结合课文。自己带班,学生上过什么课文,里面有什么作文上的奥秘,一清二楚。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课文里有啊;语言的对称美、语言的节奏美、语言的音韵美、语言的歧义美,课文里有啊;事情大于作文、事情小于作文、段落匀称美、相似句构思、铺垫、对比、呼应、悬念,课文里有啊。学生作文的开头,套话、空话、大话满天飞,看《师恩难忘》的开头,看《水》的开头,学生明白了,开头要干净,要简洁,不要扯皮凑字数,不要插塑料花。为了与讲评课同步,我会提前上后面的课文,也会推迟上前面的课文。不是作文课上讲课文里的技巧,而是教课文的时候已经指向了写作。2013年3月、5月、6月,《小学语文教师》分三次,每次以近2万字的篇幅,做了《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大讨论》《“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再讨论》的报道和讨论。您若有兴趣,可参阅《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一书。
  ……
《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图书简介 (正文部分,约1500字) 《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是一部以第一人称视角,真实、细致地记录了一位六年级班主任在学期内所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教育故事集。这不是一本空泛的理论书籍,也不是一套冰冷的说教指南,而是将一位教育者最朴素的情感、最深刻的思考、最生动的实践,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初秋的凉风拂过校园,到仲夏的蝉鸣奏响离别,整整一个学年的时光,如同电影画面般,在字里行间徐徐展开。 本书的核心,在于“全程”二字。作者并非仅仅挑选出一些“精彩”或“励志”的片段,而是将班级管理中最日常、最琐碎,却也最能反映教育本质的瞬间,都一一捕捉。从期初的班级组建,新学期的规则制定,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观察,学生情绪的波动,再到家校沟通的挑战,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无一不包含在内。作者以一位经验丰富但又不失敏感的观察者的姿态,带领读者深入六年级这个特殊的年级,去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去感受他们成长的烦恼与喜悦。 六年级,是小学教育的“终点”,也是中学教育的“起点”。这个年级的孩子们,既保留着童年的稚气,又开始显露出青春期的萌芽。他们的情绪起伏可能更大,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也开始交织。作者在书中,将如何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平稳过渡,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这些都是贯穿全书的重要线索。 本书并非单纯的叙事,更包含着作者深沉的教育思考。在记录一个个具体事件的同时,作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探究背后的原因,并尝试寻找更有效的解决之道。例如,当班上出现一位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时,作者没有简单地给予批评或惩罚,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其家庭背景,探寻其行为根源,最终找到了一种温和而有力的引导方式。这其中,既体现了作者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也展现了其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耐心和智慧。 “带班”,意味着责任与担当。作者在书中,详细描绘了作为班主任所要承担的多重角色:课堂的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心理的抚慰者、行为的规范者、家校的沟通者,乃至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成就感。书中的案例,有的是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的关于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有的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考试压力,有的关于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甚至还有关于如何处理学生意外受伤的小插曲。这些看似零散的事件,串联起来,勾勒出一位优秀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全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对于“沟通”的描写,非常细腻。无论是与学生的谈话,还是与家长的交流,作者都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他懂得倾听,懂得共情,懂得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化解误会,增进理解。书中不乏一些“棘手”的家校沟通案例,作者通过专业的技巧和真诚的态度,最终将潜在的冲突消弭于无形,甚至将一些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促进孩子成长的契机。这部分内容,对于任何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此外,本书也毫不避讳地呈现了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境与挫折。有时,即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未必能立刻看到成效;有时,学生们的反应会出乎意料;有时,来自家长或社会的压力也会让人疲惫。作者坦诚地记录了这些时刻,但他从未因此而气馁,而是从中汲取经验,调整策略,继续前行。这种真实的力量,正是本书最打动人心之处。它让读者明白,教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充满挑战,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不仅仅是一部教育实录,它更是一部关于爱、责任与成长的颂歌。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了那些平凡而伟大的瞬间,展现了教育者内心深处的热爱与坚持。读完这本书,你不仅会更加了解六年级孩子们的成长世界,更会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甚至可能从中找到自己面对教育挑战的答案和力量。它适合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每一位正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的老师,以及每一位曾经是孩子、正在成长的你我。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的真实模样;它也是一盏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勾起了我对教育过程的无限遐想。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枯燥的教学理论,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老师的引领下,经历着从童真到少年过渡的种种变化。六年级,这是一个充满告别与迎接的节点,孩子们即将告别熟悉的小学生活,迎接崭新的初中挑战。这本书,会不会就像一本精心编织的成长画卷,捕捉下老师与学生们之间,在这一年里发生的所有精彩瞬间? 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极为细腻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展现老师是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渗透教育的智慧。或许,书中会有关于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友谊与冲突的章节,如何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如何引导他们认识自我,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我特别好奇,老师是如何做到“全程带班”的,这其中一定充满了挑战与付出。这本书,会不会为我们揭示出,在看似平凡的教室内,蕴含着多么伟大的情感力量和教育智慧,如何用爱与责任,成就下一代的成长。

评分

当我看到《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时,我的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者,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导师、朋友、甚至家人的角色,全程守护、悉心教导的画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究竟会讲述怎样的故事。六年级,是孩子们小学生涯的“毕业班”,也是他们即将迈入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宝贵的教学经验集锦,详细记录了作者在这一年里,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如何解决学生们在学习、生活、情感上遇到的困惑? 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保持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并做到“全程带班”。是怎样的方法,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依然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课堂趣事,或是感人至深的故事,记录下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 我更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六年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这些都是他们进入初中乃至未来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就挺吸引人的,《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书名,就脑补出了一幅画面:一个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六年级这个关键的时期,如何从头到尾地引领着一群活泼、调皮的学生,经历成长、烦恼、学习和蜕变。我尤其好奇“全程带班”这四个字,它意味着贯穿始终,不是偶尔的客串,而是真正全身心地投入,陪伴学生走过那段非同寻常的时光。六年级,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小学生涯的终点,是迎接初中挑战的起点,充满了迷茫与憧憬。这本书,会不会记录下老师如何捕捉到孩子们细微的情绪变化,如何巧妙地化解学习上的难题,又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播撒下做人的道理? 我猜测,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极富观察力、耐心和爱心的老师。他/她一定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不同性格孩子的闪光点和不足,并且有独特的方法去引导和激发。我期待着书中能看到一些生动鲜活的案例,比如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如何鼓励那些学习吃力的孩子,如何在考试季缓解同学们的压力,甚至是如何组织一次难忘的毕业旅行。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展现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一种精神的引领。它应该能让我看到,老师是如何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教育奇迹,如何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一群年轻的心灵,为他们未来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很有故事感,像是一部充满人情味的纪实文学。我猜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对教育怀有深厚感情的老师,他/她将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在六年级这个特殊年级里,与学生们共同经历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六年级,是孩子们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年头,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也伴随着对未知的好奇与些许不安。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部微缩电影,将那些欢声笑语、默默的付出、意外的惊喜、甚至是小小的挫折,都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我想象中,书中会包含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比如老师如何捕捉到学生们闪闪发光的特质,如何在课堂内外创造出激发学习兴趣的氛围,如何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们鼓励和支持。或许,作者还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处理特殊学生群体(例如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或者是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出“全程带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它不仅仅是履行一份工作职责,更是肩负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用爱心、耐心和智慧,陪伴孩子们度过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为他们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石。

评分

我一直在思考,一本关于“全程带班”的六年级教科书,它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当我看到《我的全程带班录(六年级)》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无数的可能性。它是不是一本记录老师们在一年级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的整个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的日记? 还是说,它是一本关于如何设计和执行一个完整的学年教学计划的指南? 抑或是,它深入剖析了六年级学生在身心发展上所经历的每一个阶段,并提供了相应的教育策略? 我个人更倾向于相信,这本书会是一部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教育实录。它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事件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教学场景,揭示出教育的本质和力量。 我特别想知道,在面对一群即将毕业、心思各异的孩子时,老师是如何处理他们的成长烦恼,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地过渡到新的学习阶段。这本书会不会触及到一些关于青春期教育的敏感话题,比如初恋萌动、叛逆心理、学业压力等等? 我期待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了解老师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去点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帮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评分

管老师的书真心好,指导学生写作文细致,有抓手,能深入其中!受益匪浅!!哈哈

评分

还行

评分

符合以下京东商品通用优缺点:

评分

心中若有信仰,前路不必慌张

评分

缺点:

评分

1.客服权限很有限,有些事情效率略低,却没有提供更高级的反馈渠道。

评分

缺点:

评分

缺点:

评分

京东和当当同时将这套书买齐,最后当当到货的书籍很令人失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