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嘉陵江流域曆史地理研究》計九章,篇幅30餘萬字,主要運用曆史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從曆史自然地理與曆史人文地理兩個層麵係統、全麵探討瞭長江重要支流嘉陵江流域曆史時期的自然環境(曆史氣候、森林植被、野生動物、地質災害等)和人文地理諸要素(人口分布、城鎮發展、交通地理及軍事戰爭)的演變及規律。特彆是對嘉陵江流域曆史時期的氣候、植被、野生動物、地質災害的研究彌補前人研究的空缺,對嘉陵江流域交通地理中的古代津渡、城鎮形態及其時空分布、清代嘉陵江流域曆史軍事地理的研究是《嘉陵江流域曆史地理研究》的特色和創新點。
作者簡介
馬強,男,陝西漢中市人,曆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教授,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專業研究方嚮:中國曆史地理學,中國古代史(秦漢、三國、唐宋史),齣土石刻文獻、中國地理學史兼及史學理論等。學術兼職有中國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韓國《亞洲研究》通訊編委,四川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兼聘教授,陝西理工學院“漢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重慶市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四川省西部區域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央電視颱科教節目谘詢專傢,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理事,中國武則天研究會理事,中國唐史、宋史學會會員。2007年曾在中央電視颱十頻道擔任三國文化節目主講嘉賓。
楊霄,男,山東青島人,西南大學曆史地理專業碩士畢業,現為復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在《地理研究》《中國人文田野》《曆史地理》發錶論文數篇。研究方嚮為曆史自然地理,以流域曆史地理為豐。
目錄
緒論
一、區域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意義
二、流域曆史地理研究是區域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嚮
三、開展嘉陵江流域曆史地理研究的現實意義
第一章 嘉陵江流域曆史地理概述
第一節 嘉陵江流域自然地理概況
一、盆地、丘陵區
二、中高山地區
第二節 研究範圍的界定
一、嘉陵江流域的範圍
二、研究時段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曆史時期嘉陵江流域的氣候變遷
第一節 距今10000-3000年嘉陵江流域的氣候變化
一、早全新世時期嘉陵江流域的氣候
二、全新世大暖期嘉陵江流域的氣候變化
第二節 全新世晚期嘉陵江流域的氣候和植被變遷
一、先秦至南北朝時期
二、隋唐宋元時期
三、明清時期
第三章 曆史時期嘉陵江流域的植被變遷
第一節 距今10000-3000年嘉陵江流域的植被
一、全新世早期嘉陵江流域植被
二、全新世大暖期嘉陵江流域植被
第二節 全新世晚期嘉陵江流域的植被變遷
一、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二、隋唐宋元時期
三、明清時期
第四章 曆史時期嘉陵江流域野生動物的分布和變遷
第一節 曆史動物地理研究的基本概念與新石器時代嘉陵江流域野生動物的分布
一、曆史動物地理研究的基本概念
二、新石器時代嘉陵江流域動物地理
第二節 全新世晚期嘉陵江流域的動物地理
一、先秦秦漢時期嘉陵江流域的野生動物分布
二、7-13世紀嘉陵江流域的動物地理
三、明清時期嘉陵江流域動物地理
第五章 曆史時期嘉陵江流域的人口變遷
第一節 先秦及秦時期
一、先秦及秦時期嘉陵江流域的居民與民族分布
二、先秦及秦時期嘉陵江流域的人口遷移
第二節 兩漢時期
一、兩漢嘉陵江流域的人口數估算及人口分布
二、兩漢嘉陵江流域的人口遷移
第三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一、本區人口數量與分布
二、三國兩晉南北朝嘉陵江流域的人口遷移
第四節 隋唐五代時期
一、隋唐嘉陵江流域的人口規模與人口分布
二、隋唐五代時期嘉陵江地區人口遷移
第五節 宋元時期
一、宋元時期嘉陵江流域的人口發展規模
二、北宋崇寜元年嘉陵江流域人口的密度與地理分布
三、宋元時期嘉陵江流域的移民
第六節 明清時期
一、明代嘉陵江流域人口的發展與遷移
二、清代嘉陵江流域人口的發展與分布
……
第六章 曆史時期嘉陵江流域的交通地理研究
第七章 嘉陵江上遊的曆史經濟地理研究
第八章 明清嘉陵江中下遊的城鎮地理研究
第九章 嘉陵江流哉的曆史軍事地理
後記
精彩書摘
《嘉陵江流域曆史地理研究》:
三、開展嘉陵江流域曆史地理研究的現實意義
嘉陵江流域是長江上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近年來國傢正在進行治理、保護長江上遊生態環境的“天保工程”,嘉陵江流域係治理的重點區域。摸清流域環境變遷的過程、原因、規律,可以對現代嘉陵江流域的經濟開發與長江上遊地區的環境保護提供曆史藉鑒。同時,國傢西部開發戰略中的重要基礎工程之一是交通建設,而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可以為鐵路、公路的勘探、選綫提供重要參考,如20世紀70年代建成的戰備鐵路襄渝綫和近年通車的西(安)漢(中)高速公路的選綫就部分參考和采納瞭黃盛璋等曆史地理學傢有關川陝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成果。蘭渝鐵路,十(堰)天(水)、寶(雞)巴(中)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綫的建設正在進行或論證中,選綫勢必與嘉陵江流域曆史上的陰平道、嘉陵陳倉道、米倉道交叉或重疊。參考曆史地理成果也將不可缺少。目前川陝兩省交通、水利部門恢復嘉陵江航運也在論證籌備之中,嘉陵江流域的曆史地理研究將為這些重大工程提供重要學術參考。此外,陝、甘、川嘉陵江流域沿綫地方政府也都在努力挖掘地方曆史文化資源,從事旅遊資源開發。因此,從參與現實經濟社會建設的角度而言,嘉陵江流域的曆史地理研究將大有可為。
從曆史地理學理論及其區域曆史地理研究而言,嘉陵江流域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學科建設價值。傳統曆史地理學研究中的“區域”一般以政區或以自然地貌單元為對象,這樣的區域研究固然有其閤理性,也取得瞭不少研究成果,但卻容易人為割裂曆史地理要素的起源、空間傳播及其連續性,而大量考古學研究成果錶明,河流往往是孕育一個國傢和民族古代文明的搖籃,而流域自然環境變動過程對人類社會利用和管理流域的響應機製有重要影響,建立曆史流域環境演變模型,探索曆史流域人地關係演變之規律,可以為保證流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指導。近年來,王守春、硃士光、王尚義等曆史地理學者一再倡導開展流域曆史地理學研究,正是基於流域為單元的曆史地理研究可以打破傳統研究的窠臼,這無疑是近年來我國曆史地理學研究中值得肯定的新思維,然而目前這方麵的成果並不太多,更多流域的曆史地理係統研究並未真正展開。對嘉陵江流域進行曆史地理綜閤研究,可以在流域曆史地理學方麵增加一項新的個案。
嘉陵江流域具有十分豐富的曆史地理資源及研究價值,嘉陵江乾流及其涪江、渠江、西漢水流經青藏高原及黃土高原邊緣,穿越秦嶺、大巴山山地和四川盆地,是溝通西部陝、甘、川的水上交通大動脈和重要的文化、經濟分布地帶,數韆年來在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作用下,生態環境發生瞭較大變化。從曆史文獻記載看,清代中期以前,嘉陵江流域上遊的略陽、寜強尚有茂密森林,白龍江沿綫森林呈點狀分布;此後,中遊的廣元、蒼溪、閬中一帶森林植被則急劇減少,洪澇災害日趨頻繁;今天的嘉陵江已成為長江流域泥沙含量最大、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河流之一。據地方誌記載,明清時期嘉陵江上遊的白龍江流域、嘉陵江略陽、寜強段,中遊的廣元、蒼溪、閬中段及下遊的閤川、北碚、重慶江北段多次發生洪水淹城事件,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産損失,因而生態環境的演變及其原因是嘉陵江流域曆史地理研究的第一重要課題。
嘉陵江流域的天水、漢中、南充、閤川等城市在曆史上曾經幾度輝煌,戰略地位幾經升降變遷,這些城市大多古代輝煌而近代以來走嚮衰落,今日則麵臨新的崛起;而下遊城市重慶的曆史地位卻從南宋開始日益提高,成為長江上遊地區的水陸交通樞紐。1891年重慶開埠,成為內陸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抗日戰爭期間重慶成為國民政府的戰時首都,1997年重慶上升為直轄市。這一變遷錶明,嘉陵江流域在上遊城市衰落的同時,下遊城市的政治、經濟地位在近代以來反而持續提高。特彆是重慶從漢唐時期的荒蠻閉塞之地發展到近代以來長江上遊的中心樞紐城市,而嘉陵江上遊的諸多城市則在宋代以後逐漸落後蕭條,無疑是一個突齣的區域政治與經濟地理變遷現象,值得從曆史城市地理角度深入探討,為現實區域經濟發展走嚮提供參考。
嘉陵江流域在中國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楚漢戰爭期間蕭何坐鎮漢中支援劉邦反擊三秦,唐代控製山南、劍南三道,南宋時期的抗金、抗濛戰爭,清王朝平定吳三桂戰爭,嘉陵江都曾多次作為用兵和漕運的通道,特彆是抗日戰爭期間,嘉陵江更是黃金水上交通綫,乃川陝問軍事運輸的生命綫。在20世紀60年代緊張的國際背景下,嘉陵江中下遊又成為國傢備戰備荒戰略下的三綫建設重點地區,大量國防軍工企業西遷沿江山區,這一切錶明嘉陵江流域具有重要的曆史軍事地理研究價值。
……
前言/序言
嘉陵江流域曆史地理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嘉陵江流域曆史地理研究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