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孔子》由井上靖著 无 著作 刘慕沙 译者 井上靖(1907-1991),日本当代有名小说家,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写得很多、很成功的是历史小说,取材于中国历史的小说尤为出色。1936年长篇处女作《流转》获千叶龟雄文学奖,1950年《斗牛》获芥川龙之介奖,1958年《天平之甍》获日本艺术选奖,1960年《敦煌》、《楼兰》同获每日艺术奖。1976年获日本文化勋章。1989年,完成了被誉为“历史小说明珠”的《孔子》,获野间文艺奖。1991年病逝于东京。 步入子贡宅第,众弟子或是与子贡相拥,或是在他身旁彼此抚慰,含泪作*后的惜别,老朽也是如此。此时隔窗遥望,夫子陵墓一旁已然盖起一所新庵,为子贡所建。子贡是年四十有六,正准备继续为夫子守丧三年。我必须要说,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实在太吸引人了。作者仿佛拥有魔力,将那些古老的文字和典籍,转化成了引人入胜的篇章。书中对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读,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爱人”思想,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仿佛看到了孔子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些普世的价值观传递给世人。书中的一些章节,关于孔子对大道的追求,对理想社会的描绘,读起来充满了力量,也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宏观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孔子的思想并非只属于过去,而是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依然能够指导我们当下的人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追求和渴望。
评分以一个资深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诸多关于孔子的传记中,无疑是独树一帜的。作者没有采取一味拔高赞颂的手法,而是以一种更加客观、理性的笔调,展现了孔子作为一个人,他的成长、他的困惑、他的坚持。这种真实感让孔子这个历史人物变得更加可亲可近。书中对孔子在政治失意后的心态转变,以及他如何将这些经历转化为更深邃的哲学思考,进行了精彩的呈现。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孔子思想中批判性维度的挖掘,这让我想起,即使是圣贤,也并非完美无缺,而是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和进步。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成长的深刻剖析。
评分这本《孔子》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注入我的心田,滋养着我因浮躁而干涸的灵魂。书中对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并非知识的灌输,而是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通过对孔子与其弟子之间互动场景的描绘,我看到了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求知热情。书中对于“中庸”之道的阐释,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为人处世的关键在于把握平衡,不偏不倚,方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位历史人物的介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自我、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智慧宝典。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我便被其独特的视角所吸引。作者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传记叙述,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贴近现代读者的方式,将孔子的思想与当下的社会现实进行巧妙的连接。这种解读方式让那些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古代经典,瞬间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书中对“礼”的探讨,让我对人际交往中的分寸感有了新的理解;对“孝”的阐述,也引发了我对家庭关系的深度反思。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行文中穿插了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和轶事,让原本可能枯燥的论述变得妙趣横生,读起来丝毫没有压力,反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能看到孔子当年在杏坛讲学,弟子们围坐聆听的场景。这本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次精神的旅行,让我收获良多。
评分这本书简直让我沉浸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聆听圣贤的教诲。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将孔子的思想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既有宏观的哲学体系,又不乏微观的人生哲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仁”的阐释,它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让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立体、充满智慧的孔子。书中对孔子一生所经历的政治抱负、周游列国、以及在教育上的卓越贡献都有深入的描绘,让我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洗礼,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也对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有了更清晰的指引。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受益终生的佳作。
评分还可以吧,是正品……。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还可以吧,是正品……。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还可以吧,是正品……。
评分还可以吧,是正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