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教育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

如何有效教育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E.阿曼达·布托,布兰达·史密斯·迈尔斯 著,贺荟中 等 译
图书标签:
  • 自闭症谱系障碍
  • 特殊教育
  • 教育方法
  • 融合教育
  • 行为干预
  • 教学策略
  • 个别化教育计划
  • IEP
  • 课堂管理
  • 辅助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3543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449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特殊教育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5
字数:4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鉴于目前儿童和青少年患有自闭症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相应的教育手段和理念也层出不穷,阅读《有何有效教育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这本书将有益于我们加深对自闭症及其干预手段的了解。这是一本研究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入门图书,旨在给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以及父母们提供一个全面的、新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入门介绍和综述。

作者简介

  E.阿曼达·布托(E.AmandaBoutot)博士,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特殊教育学副教授、行为分析师认证委员会委员(BCBA)。布托博士曾任自闭症谱系障碍、情绪行为障碍领域特殊教育教师,并作为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资源协调专家。工作经历使其分外关注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在学校中的教育与教学,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教育、社会融合、促进其学业与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发表了系列论著。现致力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教育、全纳教育、教师培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研究。


  布兰达·史密斯·迈尔斯(BrendaSmithMyles)博士,美国自闭症谱系障碍金字塔群(ZigguratGroup)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国家职业发展中心顾问,美国自闭症学会总干事、国家自闭症谱系障碍教师标准委员会联合主席,同时也是美国国家跨部门心理健康自闭症协调委员会战略规划协会与美国专业顾问小组顾问。曾获得2004自闭症学会美国杰出专业奖和2006的普林斯顿奖。

目录

译者序001
前言001

第一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概述001
章节目标001
案例研究001
引言005
第一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005
第二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012
第三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可能成因016
第四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典型特征017
小结029
章节回顾问题029
关键词030
网络资源030
参考文献031

第二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指导计划目的测评040
章节目标040
案例研究041
引言043
第一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044
第二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谱系特点046
第三节 评估程序047
第四节 适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特殊评估准则049
第五节 核心评估量表的组成部分053
第六节 认知评估055
第七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评估量表中的其他内容058
第八节 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发展062
小结068
章节回顾问题068
关键词069
网络资源070
参考文献070

第三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循证实践072
章节目标072
引言072
第一节 循证实践:定义和基本原理073
第二节 自闭症干预方法的理论基础078
第三节 多元理论取向084
第四节 以儿童和家庭为中心的策略085
第五节 选择一种教学取向088
小结092
章节回顾问题093
关键词093
网络资源093
参考文献094

第四章 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家庭合作101
章节目标101
案例研究101
引言105
第一节 获得诊断105
第二节 父母对自闭症孩子的优先期望107
第三节 自闭症对父母的影响108
第四节 自闭症对兄弟姐妹的影响118
第五节 自闭症对家庭的毕生影响120
小结123
章节回顾问题123
关键词123
网络资源123
参考文献124

第五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中的环境支持128
章节目标128
案例研究128
引言130
第一节 创设支持性环境的策略132
第二节 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136
第三节 视觉支持136
第四节 实施140
小结148
章节回顾问题148
关键词148
网络资源149
参考文献150

第六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以应用行为分析原则为基础153
章节目标153
案例研究154
引言应用行为分析概述154
第一节 使用应用行为分析教自闭症学生习得技能157
第二节 教学重点和进程的变化165
第三节 用应用行为分析(ABA)来解决挑战行为169
小结173
章节回顾问题173
关键词173
参考文献174

第七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的综合行为干预178
章节目标178
引言178
第一节 功能行为评估179
第二节 基于功能行为评估的干预181
小结190
章节回顾问题191
关键词191
网络资源192
参考文献192

第八章 教会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交流195
章节目标195
案例研究195
引言196
第一节 社会沟通:定义及重要性197
第二节 自闭谱系障碍个体的沟通201
第三节 沟通评估和干预203
小结210
章节回顾问题210
关键词210
网络资源211
参考文献212

第九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及青少年面临的社会挑战221
章节目标221
案例研究221
引言222
第一节 正常社交技能的缺失223
第二节 社交技能评估227
第三节 社交技能训练229
小结239
章节回顾问题240
关键词240
参考文献241

第十章 教会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习与功能性技能247
章节目标247
案例研究247
引言249
第一节 对自闭症谱系障碍了解的重要性249
第二节 有效教育项目的核心要素252
第三节 核心的学业及功能性技能254
第四节 调整、补偿技能和改善261
第五节 融合263
小结265
章节回顾问题265
关键词265
参考文献266

第十一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及感官统合271
章节目标271
案例研究271
引言272
第一节 感觉加工概念274
第二节 七种感觉系统277
第三节 建议/简单解决方案280
第四节 干预285
小结286
章节回顾问题287
关键词287
网络资源288
参考文献288

第十二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教育中的辅助技术291
章节目标291
案例研究291
引言292
第一节 人体功能区域295
第二节 辅助技术服务传输系统299
第三节 合作303
小结303
章节回顾问题303
关键词304
网络资源304
参考文献306

第十三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转衔及成人时期310
章节目标310
案例研究310
引言 进入成人期对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意味着什么?312
第一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转衔期导引317
第二节 对成人转衔期给予辅助320
小结329
章节回顾问题329
关键词330
网络资源330
参考文献330

前言/序言

  自闭症谱系障碍因其高发性、复杂性与毁坏性,已对人类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引起世界各国政府与多学科领域学者高度重视。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5年报告,自闭症谱系障碍发生率为每45个儿童就有1个。特殊教育学校中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越来越多。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普通学校老师也会在班级授课中遇到这样的孩子。

  笔者长期从事自闭症谱系障碍教育干预的有效性研究,并对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提供咨询指导。从中,笔者深刻感受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提供恰当的教育,是当前我国特殊学校教师、普通学校教师最为困惑、急求解决的问题,他们迫切需要相关著作来指导教育与教学。然而,这样的书籍在国内很少,系统全面地为班级中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指导的书籍更付缺如。本书正是专门为班级里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教师及未来即将成为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准备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教材。

  将本书翻译推荐给大家,源于本书的以下几个特色:

  一、基本涵盖了在职及职前教师们在教育自闭症学生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疑惑。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特点及其学习特征是什么(第一章),应该对班级中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教什么(第二章),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技术与策略来实施,即如何教的问题(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章)。

  二、将循证实证的理念运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与干预过程中(第三章),这是我最为欣赏的。我多年来在科研与教学中践行循证实证理念,为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与干预提供咨询指导,培养一线教师运用科学评估与实证研究手段来检验教育与教学效果,修改教学(干预)方案,个别化教育计划。

  三、关注到家长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有效性方面处于重要角色、自闭症谱系障碍给家长及兄弟姐妹带来的影响,指导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为家长解疑释惑,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促进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取得更大成效(第四章)。

  四、关注到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转衔教育,还有成人自闭症教育(第十三章)。

  其他特色还有:每一章节包含多个专栏,如多样化提示、研究提示、趋向与热点等。“多样化提示”专栏立足专业基础知识,针对还需深入探讨的问题作出思考,指出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的意义与重要性,对开阔读者视野、培养批判思维、展示多元化信息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提示”专栏就每一章节所论主题给予研究上的支撑,这为倡导循证实践的自闭症教育与科学研究起到很好的示范。“趋向与热点”专栏提供最新研究成果信息及热点议题,同时提醒读者关注自闭症症谱系障碍研究的新进展。

  综上可见,本书在内容的全面性、组织的逻辑性、研究的指导性等方面,都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无论对于在职教师,还是即将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或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感兴趣的人士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是我和我的研究生共同努力的结晶。每人负责的章节为:前言、第一章与第十三章,贺荟中;第二章,梁志高(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第三章,林海英(上海市聋儿康复中心);第四、五章,李卓辰(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第六章,闫洁(厦门市欣心幼儿园);第七、八章,顾泳芬(在读);第九、十章,洪晓敏(在读);第十一、十二章左娟娟(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系)。由我全面负责统稿与审定,历时3年,共修改6次。非常感谢林海英在对本书目录、格式与各章节图表整理等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王为松总编、周峥编审、李莹编辑为本书顺利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当前,自闭症症谱系障碍日益引起大众关注,中国特殊教育积极发展,衷心希望本书成为特教百花园中的一朵,她在丛中笑,为星星的孩子带来福音。

  贺荟中2015年12月于华东师范大学

  前言

  这是一本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入门教材。鉴于普通学校中青少年患有自闭症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相应的教育手段和理念也层出不穷,这本书将有益于岗前教师和在岗教师加深对自闭症的理解,同时更清晰地了解其干预策略。这本书也将有助于自闭症谱系相关的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以及与谱系相关的其他课程教育,如心理学、学校心理学、言语病理学、职业疗法和儿童发展等。

  这本教材旨在给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最新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入门介绍及综述。我们的首要目的是将教师所需的材料聚集在一本教科书中,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做出一个全面且有深度的概论。这样一来,教师就不用再从各个渠道搜集材料。

  这本书可以为研究自闭症的学生们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使得他们可以:(1)理解这种障碍,包括它的诸多显现形式及相关特征;(2)理解并体会自闭症儿童的家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而在和他们一起合作时更有同情心;(3)充分了解诸多指导策略并从中获益,根据这些知识能够决定针对某位学生应该使用何种策略,并知悉原因。最重要的是,希望这本教材可以给予自闭症教育相关的主要领域提供充分的信息,教师们今后可以不再依靠媒体、网络、或者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在自闭症谱系障碍课程介绍中,学生们需要谨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没有任何两个自闭症患者是相同的。而且,针对这类人群也没有快速解决办法抑或是“一体适用”的方法,我们希望大家都明确这一点。有了这份资源,希望今后老师们可以成为自闭症谱系障碍领域行家里手。

  没有一种入门介绍是可以穷尽所有信息的,本书也会有很多无法回答的问题。而这本书也并不是一本给自闭症儿童教师们提供的方法类或者食谱似的书籍,实际上我们在很多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但如果今后的老师们、教授们只有这一本《自闭症谱系障碍》可以参考,按照本书的结构来组织课堂,那么我们相信,本书能够提供足够的辅助来帮助老师们与自闭症群体成功合作。希望教师们参照此书,可以提高自身对自闭症学生们的了解与交流效果。

  教材结构

  这本教材试图囊括在岗及岗前老师们在教授自闭症学生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疑惑。为了写出真实的、最新的章节,我们请教了许多来自职业治疗、心理学、特殊教育、言语—语言病理学等领域的专家。这本书是按照自闭症导论的方式编写的,希望教授自闭症入门课程的教师能够认为内容的递进方式对他们设计课程教学有益。

  前言0000如何有效教育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第一章是自闭症谱系障碍概述,包括造成该障碍的神经学基础。它不仅为解释自闭症谱系障碍如何影响个人提供了必要的框架,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诸多显征。对于教师们来说,知道如何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学员制作个别化项目是十分关键的,包括以何种方式评定授课内容、制定个别化教育目标、创建持续的进步评鉴系统等,更多细节会在第二章里讨论。讨论完该教什么之后就是如何教的问题,包括如何决定学员应该选用的指导性策略。第三章是循证实践章节,为制作项目性或者指导性的决定提供了框架和结构,其中包括根据某类特定学员的优势和需要,决定他最适用哪种策略。第四章的设计最让我们引以为豪,它主要研究如何与自闭症儿童的家人合作,这是老师们频繁提到的一个问题。把这章安排在这本书的前面部分(也是一门课的前面部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家庭问题,以便在教材后面所讨论的各个领域中增强对家庭因素的考虑。接下来讨论了应该为学员成功以及各种技术指导(例如行为、沟通、社交)提供一个教室,但是在一门介绍性课程里却无法对具体“怎么做”提出深度剖析。余下章节为将来的老师们提供了足够的细节指导,来支持他们做出适当的决定,这其中就包括应该在哪些领域接受额外的、更加高级的培训。在这门课程的最后,我们集中关注了向成人阶段过渡的阶段以及患有自闭症的成年人的服务需求。教材的最后一章关注了过渡阶段和成人阶段,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背景,以便日后能更好地与自闭症学生一起工作。此章节概述了过渡阶段的服务需求,并且研究了自闭症青少年及成年人中优秀的实践行为。总之,此教材对如今自闭症领域中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综述,同时也特别强调了将这些概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材特点

  每章的开头都设有学习目标来引领读者认识重要的概念,每章末尾设有直接从学习目标中演化而来的研究问题,旨在帮助读者进行自我反思。每个章节都有真实的情节、轶事、案例分析来支撑所述观点。另外,每一章还设有当前研究或者经典研究的梗概(“研究栏”),进一步支撑所提观点。每章都设有“多样化提示”,展示多样化的信息,而“趋向和热点栏”则为这个领域的重要议题提供最新信息。每章都有关键词列表来引导学习过程,大多数章节设有网络资源列表,以供想在课外继续研究的人深入了解。

  致谢

  我想感谢帮助我完成这本书的所有人。我十分感激培生编辑出版团队中安·戴维斯、佩妮·伯利森以及谢里尔·朗纳的支持。我想提名这三位女士获得“耐心奖”,因为尽管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手,她们却从未让我有这样的感觉。我也想感谢那些为各个章节的编著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专业知识的各位:鲁斯·艾斯派、吉纳·巴恩希尔、司各特·贝里尼、詹尼·克拉克·布拉克、克里斯蒂娜·卡纳汉、特利西亚·卡塞尔、周雨琪、查尔斯·杜克斯、詹妮弗·杜罗切、凯蒂·帕蒂诺·冈萨雷斯、巴利·格罗斯曼、李孝珍、梅丽莎·奥利弗、乔纳森·塔巴斯、田凯谦、詹妮弗·瓦尔贝格和伊丽莎白·韦斯。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朋友兼同事查尔斯·杜克斯博士,因为我每次打电话请教他时,他都随时倾听,并且带给我额外的见解,他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专家。我个人也要感谢克莱尔·西摩女士,因为她对这本书所做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职责范围。

  这本教材的完成同样也离不开这些评论家们宝贵而又智慧的点评与建议:北德克萨斯大学的凯文·卡拉翰、贡萨格大学的托马斯·麦克劳克林、雷诺市内达华大学的香侬·泰勒、堪萨斯大学的简·韦格纳以及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托马斯·威廉姆斯。十分感谢你们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最后,我想把我最特别的感谢献给一位伟大的自闭症代言人布兰达·史密斯·迈尔斯博士。她不仅帮助了这个项目起初的成型过程,同时也在与所有才华横溢的撰写人的联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迈尔斯博士一路指引我、鼓励我,给了我太多宝贵的点评与建议,能够和她共享这本书的主笔职位,是我莫大的荣幸。

  E.阿曼达·布托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



《看见不同的世界:开启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赋能之旅》 简介 这是一本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所有关心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成长的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并有效支持这些独特个体的指南。本书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以真实的情感、深刻的洞察和实践性的策略,描绘了一幅如何与ASD学生建立联结、激发潜能、共同成长的生动画卷。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被理解、被赋能,尤其是在他们独特的认知和感知方式下,学习和发展面临着别样挑战的ASD学生。 本书的出发点,源于对“差异”的尊重而非“缺陷”的担忧。我们摒弃了将ASD视为需要“修复”的病症的传统观念,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神经发育的自然变异,一种看待和体验世界的方式的不同。这种视角上的转变,是开启有效教育和支持的基础。因此,在本书中,您将不会找到关于“治愈”ASD的陈词滥调,取而代之的是关于“赋能”——如何帮助ASD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应对挑战,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真挚探讨。 第一部分:理解“不同”的心灵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带领您走进ASD学生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我们不是在进行医学诊断的阐述,而是试图从行为、沟通、感官和社交等多个维度,去“看见”他们独特的运作模式。 行为背后的语言: ASD学生的刻板行为、重复动作、特殊兴趣,常常被误解为“怪癖”或“固执”。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需求和信息传递。例如,重复动作可能是为了自我调节、缓解焦虑,或是传递一种“我在这里”的信号。特殊兴趣,往往是他们建立安全感和探索世界的独特途径,也是连接彼此的宝贵桥梁。我们将分享如何解读这些行为,并将其转化为教育的契机,而不是成为阻碍。 沟通的另类风景: ASD学生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有些孩子可能语言流畅但难以理解言外之意,有些则可能非言语沟通能力更强,却难以获得口语表达的机会。本书将探讨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调的变化,以及如何利用视觉支持(如图片、图卡、日程表)来弥补语言理解的鸿沟。我们将分享如何构建更加清晰、具体、可预测的沟通模式,以减少误解和挫败感。 感官世界的波澜: ASD学生往往拥有非常独特的感官处理方式。他们可能对某些声音、光线、触感、气味或味道异常敏感,也可能对某些刺激反应迟钝。这些感官差异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情绪、专注力和行为。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感官处理障碍,并提供一系列实用的策略,帮助您创建对ASD学生友好的环境,如提供感官调节工具、调整教室布置、尊重他们的回避或寻求感官刺激的需求。 社交的未知领域: 理解他人的意图、情绪,以及掌握复杂的社交规则,对许多ASD学生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本书将深入探讨社交困难的根源,并非简单归咎于“不愿意”,而是理解其认知和感知上的差异。我们将分享如何通过直接教学、社交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社交情境,学习适用的社交技能,并最终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第二部分:构筑赋能的桥梁 理解是第一步,而赋能则是关键。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聚焦于如何在教育环境中,为ASD学生构建一个支持性、包容性且能激发其潜能的平台。 量身定制的学习路径: 每一个ASD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各自的学习风格、节奏和优势。本书将强调“个体化”的重要性,即教育方案应基于对每个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估,识别学生的优势和需要支持的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IEP(个体化教育计划)。我们会分享如何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如何利用他们的特殊兴趣作为学习的切入点,以及如何分解复杂的任务,使其更易于掌握。 行为管理的新视角: 我们不再将ASD学生的行为视为需要“纠正”的错误,而是将其看作是信息传递和情绪表达的方式。本书将介绍以积极行为支持(PBS)为核心的策略,强调预防、理解和教授替代性行为,而非惩罚。我们将讨论如何识别行为触发因素,如何通过环境调整和程序优化来减少挑战性行为的发生,以及如何教授学生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技巧。 沟通的艺术: 建立顺畅的沟通是连接师生、家校的关键。本书将提供丰富多样的沟通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给予学生充足的反应时间;利用视觉辅助工具;教授学生表达需求和感受的方式;以及鼓励他们进行主动沟通。我们还将探讨如何与非口语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以及如何在家校之间建立信息共享的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社交技能的训练场: 社交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的社交技能训练框架,从基础的眼神接触、轮流对话,到更复杂的理解他人情绪、解决冲突等。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社交故事、视频建模、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安全、可控的社交练习环境,并帮助他们在真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社交技巧。 家校合作的伙伴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学校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本书将强调家校合作的不可或缺性。我们将探讨如何与ASD学生的家长建立信任、开放的沟通渠道,如何分享学生的进步和挑战,以及如何共同制定支持策略。我们相信,当家庭和学校成为紧密的伙伴,孩子的成长将获得更强大的动力。 拥抱优势,点燃潜能: 每一位ASD学生都拥有独特的才能和闪光点,可能是在艺术、音乐、数学、科学,亦或是对细节的敏锐观察。本书将引导教育者和家长去发现并培养这些优势。我们将讨论如何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才能,如何利用他们的优势来增强自信心,并将其转化为学习和参与社会的驱动力。我们相信,当ASD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时,他们将不仅能克服困难,更能绽放独特的光彩。 第三部分:前行的道路与希望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将目光投向ASD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我们作为教育者和守护者所能扮演的角色。 过渡时期的支持: 从学校到社区,从青少年到成年,ASD学生将面临一系列重要的过渡期。本书将探讨如何在这些关键时期提供持续的支持,包括职业教育、生活技能训练、社区融入等,帮助他们实现独立、有意义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守护: ASD学生同样可能面临心理健康的挑战,如焦虑、抑郁等。本书将关注如何识别这些迹象,如何提供情感支持,以及如何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社会包容的倡导者: 我们希望通过本书,不仅能提升个体的教育和支持能力,更能倡导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包容。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和宣传,打破偏见,让ASD群体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机会,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包容的社会。 《看见不同的世界:开启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赋能之旅》,是一本充满温度、实践性和前瞻性的指南。它将带领您踏上一段充满发现、理解和希望的旅程,去看见每一个ASD学生眼中独特的世界,并与他们携手,共同绘制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这本书,献给所有愿意用心去感受、用爱去连接、用智慧去启迪的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超越了传统特教教材的范畴,深入探讨了如何赋能学生及其家庭,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支持生态系统。它清晰地认识到,学生最大的学习场所永远是家庭和社会,教育者的工作必须延伸到这些领域。书中关于“家庭参与策略”的章节,不是简单地要求家长配合,而是真正教导教师如何将家长视为平等的合作者。例如,它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家庭作业”设计原则,这些练习是如此巧妙地融入日常家庭生活(如购物、用餐、家务),以至于家长在执行时不会感到额外的负担,同时又能有效地巩固在学校中学到的技能。此外,它还触及了自闭症谱系学生进入成年期的初步规划,这种远见的布局让我感到非常敬佩。教育工作不应该止步于青少年时期,如何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职业兴趣,这本书都给出了初步但极具启发性的框架。它让我们看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这些孩子未来能拥有更充实、更有尊严的生活,这种宏大的教育目标,让日常的辛劳也充满了意义和方向感。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它提供了一种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以“关系为本”的教育视角,这与我过去接触到的许多侧重于行为修正的干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似乎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如何理解和接纳自闭症谱系学生独特的心智模式,而不是仅仅试图把他们“矫正”成符合主流社会期望的样子。书中关于情绪调节和社交互动的章节,没有采取那种强迫性的角色扮演训练,而是侧重于共情和建立信任的桥梁。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同理心地图”的构建——它指导教育者如何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去理解那些在我们看来可能毫无逻辑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深层需求或感受。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一些“挑战性行为”的起因,不再将之简单归类为“不服从”,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无效的沟通尝试。这种视角上的转变,极大地改善了我与几个长期处于高频冲突中的孩子的互动质量。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有一种独特的沉静和人文关怀,它提醒我们,教育的核心永远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技术和方法固然重要,但唯有真诚的理解和尊重,才能打开那扇通往学习和成长的门。

评分

我对这本书中关于“评估与数据驱动决策”的部分给予最高的评价,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依赖主观印象做判断的习惯。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被学生在某一刻的突出表现或极端行为所左右,导致对整体学习进度的判断失焦。然而,这本书强调了系统性、持续性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一套非常清晰的数据采集工具和分析方法。它详述了如何使用ABC记录法(Antecedent-Behavior-Consequence)来系统地追踪行为的功能,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极其关键。我过去常常记录很多数据,但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解读”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导致干预措施调整滞后。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你如何收集数据,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对干预策略有效性的客观反馈。通过书中的案例分析,我学会了如何设置明确的、可量化的成功标准,并且在数据没有达到预期时,能够迅速、冷静地回溯并调整教学输入,而不是陷入自我怀疑或盲目坚持旧方法。这是一种科学的、负责任的教学态度,对于追求卓越的教育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箱。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特殊教育领域摸爬滚打的老师们量身定做的指南!我翻开它的时候,最先吸引我的是它那极其务实的操作性。很多理论性的书籍读起来让人觉得高深莫测,但这本书完全没有那种距离感。它没有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直接切入到课堂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比如,书中关于如何设计一个清晰、可预测的日常时间表的部分,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过去总是凭感觉来安排,结果经常导致孩子们因为不确定性而产生焦虑和行为问题。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系统地使用视觉化支持(Visual Supports),效果立竿见影。特别是对于那些语言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书里详细解析了不同类型视觉提示的制作和应用场景,从早晨的例行公事到小组活动过渡,都有详尽的步骤分解。它不像一本冷冰冰的教材,更像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资深导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把复杂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我尤其欣赏它强调的“积极强化”策略,那种细腻到如何捕捉并及时奖励微小进步的描述,让我对自己的日常干预有了更精细的调整方向。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我能做到”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在处理“融合教育”环境下的具体挑战方面,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前瞻性。我所在的学校正处于推进融合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让特教资源与普教环境完美结合,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没有停留在理论上鼓吹融合的必要性,而是非常细致地讲解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环境改造”和“同伴支持系统”的构建。其中关于“同伴导师计划”(Peer Mentoring Programs)的实施细则,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指定几个友善的同学去帮助,而是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培训流程,教会普通同学如何识别特需学生的需求、如何提供非侵入性的支持、以及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误解。这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让融合环境中的社交互动变得更加自然和真实。更重要的是,书中强调了“个性化教育计划”(IEP)如何从一份束之高阁的文件,真正转化为课堂上可操作的、动态调整的教学蓝图。它对如何平衡学术目标与生活技能培养的讨论,充满了辩证的智慧,避免了任何一方的过度偏重。对于所有身处融合环境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战术手册”,而非空泛的口号。

评分

写得不错,学习一下。

评分

多么时候都花不完

评分

不错不错。 哈哈哈哈。 是否意味着我们是好孩子……是因为太太说好了。我的心去爱的那个她是你想做什么事情我就可以看到了吗……这种难以接受……这里没有理由 后面凑字数

评分

写得不错,学习一下。

评分

写得不错,学习一下。

评分

书不错,从事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学习~

评分

多么时候都花不完

评分

写得不错,学习一下。

评分

不错不错。 哈哈哈哈。 是否意味着我们是好孩子……是因为太太说好了。我的心去爱的那个她是你想做什么事情我就可以看到了吗……这种难以接受……这里没有理由 后面凑字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