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经方人生》是著名临床家王三虎教授中医生涯的缩影、学术渊源的复现、经方学用发展的总结。心路历程、求学探索、笔记论文、师友交往、临证感悟、思想火花、困惑选择、会心之乐,娓娓道来,体现出实用性、故事性和文献性的统一。
作者简介
王三虎,男,1957年7月生于陕西省合阳县。14岁步入医林,苦练童子功,倒背《伤寒论》。先后毕业于陕西省渭南地区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获伤寒专业硕士学位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医学博士学位。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及西安市中医医院首席中医肿瘤专家等职。现为广西名中医,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等学术职务。
作者提出的“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人参抗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肺癌可从肺痿论治”“风邪入里成瘤说”等新论点,引起了中医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目录
第一章 初人医林
第一节 五七中学卫生班
第二节 王家洼卫生院
第二章 学经方
第一节 经方启蒙
第二节 边学边用
第三节 简单的经方病案
第四节 考上渭南地区中医学校
第五节 奠定传统思维模式的毕业实习
第六节 处女作发表
第七节 读伤寒,学经方
第八节 发表长篇伤寒理论研究论文
第九节 攻读伤寒专业研究生
第十节 书评和会友
第三章 用经方
第一节 活用经方
第二节 活用桂枝汤
第三节 活用大小柴胡汤
第四节 经方治疗结肠曲综合征
第五节 经方治疗面部痤疮、冠心病
第六节 经方治疗短气病
第七节 出版《经方各科临床新用与探索》
第八节 开展《千金方》研究
第九节 《干金方》新用
第十节 用经方在家乡解疑难
第十一节 为母校老师献艺
第十二节 在病房用经方
第十三节 给家人用经方
第十四节 儿科门诊用经方
第十五节 患者群的建立
第十六节 走上经方治疗肿瘤之路
第十七节 研制成药
第十八节 女儿随我查房感悟
第十九节 女儿学用经方心得
第四章 发扬经方
第一节 《中医抗癌进行时》的诞生
第二节 攻读博士学位
第三节 幸运与困惑
第四节 《金匮要略》的教学实践
第五节 和缓是尚中和为度
……
第五章 新解经方
第六章 创制新方
第七章 医德修养
第八章 宣扬经方
精彩书摘
《经方人生》:
我们大家都说“五泻心汤皆治痞”,大家都知道寒热错杂、辛开苦降用泻心汤,但是基本上都没有讲清楚什么就叫寒热错杂,怎么样就表现出寒热错杂?我在实践中才发现,之所以我们用泻心汤,就是因为它有寒热不同表现于一身。比如说这个人有胃胀、拉肚子、舌红,但是他说我不能吃凉的,不能受凉,一受凉就拉肚子,一吃凉的就胃痛,这就是寒热错杂。比如说舌红、苔白,这就是寒热错杂。总得说来,我们用半夏泻心汤是说明它有寒热错杂的不同表现,难以用单纯的寒或热解释才用,而不是简单地只要你是胃脘痞满就用。这种观点之后体现在我1992年出版的《经方各科临床新用》这一《经方人生》中,我认为这一《经方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我对寒热错杂的解释,我觉得在我目力所及之中,还没有看到有人像我这样把寒热错杂变得具有可操作性,从理论上讲通的。对寒热错杂的这种理解使我在临床上见仁见智,多用寒热错杂的思路看问题。不仅仅我是这样,我女儿王欢也是这样,当时她刚上大学,跟我回去给老乡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痛效果非常好,被多次夸赞,我也倍感自豪,至今她仍时常提及。
第四节考上渭南地区中医学校
本来我读经方、背伤寒是为当一个好的赤脚医生,不料改革开放、教育制度的改革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理想之路的大门。于是我就认真备考,在备考过程中,感想很多。这些日记就是我当时情感的真实反映。
到1978年,我离开初中文化学习已经7年了,A+B+C=D这些都是从头开始学习的,虽然我的数学差,但是语文、物理、化学还可以,结果于1978年考上渭南地区中医学校,正式步入医学殿堂。应该说是我经方梦的超越,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当时的背景是,“文革”十年,文化荒废,求学无门。因为突然有了难得的求学机会,给自己增加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而不是默默无闻地“修地球”(农民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黑色幽默),没有人不是主动地、如饥似渴地吸吮医学的养料。
在我们班50名同学中,约有一半人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甚至还有上过3年制五七大学的。上了中专,是自以为是地放手攻读我喜欢的《伤寒论》,还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学好各门课程呢?我的态度是坚持“门门及格,总分领先,优势突出”的原则,第一学年下来,我和樊海在全年级200人中并列第四。在学中药的过程中,班上采取轮流上台讲学习体会的方法互帮互学,我的演讲初露锋芒,在全校师生中有了名气。
从第二学年学习《伤寒论》开始,坚持学伤寒,背经方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当我向给我伤寒启蒙的党老师借他的《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时,党老师虽说“中专学生就是回来当医生,学好会使用的就行了。不像大学生,不一定用得上这些参考资料”,但还是借给了我。这《经方人生》有注家,思路开阔,还是对我系统学过《伤寒论》后的深入钻研起到一定作用。
渭南中医学校当时也是被农村包围。非常幸运的是,这里的田间小路更长、更宽、更适宜边走边背书,三年里的许多时间我就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尤其喜欢暑假,留在学校,在那田间小路上,天昏地暗地背诵;在那无人干扰的操场上、教室里,反复多次地徘徊领悟。幸好当时没有灯红酒绿诱惑、学而无用的后顾之忧、“我爸是李刚”那样豪言的刺激.甚至因为可以“裸婚”而没有房车的压力,正好使我心无旁骛地练童子功了。所以,“文革”后三四年上中专、大学的青年中人才辈出。
幸运的是当年的老师中有一批学验俱丰的高年资医师,如渭南中医学校的“三把刀”李树怀、亢海荣、杨恒茂老师,还有诊断老师秦智义、温病老师卢增民、内科老师邢建民等,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当然,最有影响的还是伤寒老师。下面是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友通讯》2015年1期刊登的我的回忆文章。
……
前言/序言
经方人生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经方人生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