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8辑)

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8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法司 编
图书标签:
  • 安全生产
  • 标准
  • 法规
  • 汇编
  • 第8辑
  • 工业安全
  • 职业健康
  • 应急管理
  • 安全技术
  • 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煤炭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0522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795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63
字数:128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8辑)》介绍了,安全生产标准作为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手段之一,是规范安全中介服务的基础,也是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重要保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积极推进标准的整合精简和立改废工作,针对近几年重特大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和经济发展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快制修订一批统一性、针对性强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 危险化学品
1 AQ 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2 AQ 3010-2007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
3 AQ 3011-2007 连二亚硫酸钠包装安全要求
4 AQ 3051-2015 液氯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5 AQ 3053-2015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程
6 AQ/T 3054-2015 保护层分析(LOPA)方法应用导则

第二部分 职业健康
7 AQ/T 4227-2012 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规程
8 AQ 4254-2015 涂料生产企业职业健康技术规范
9 AQ 5217-2015 木器涂装职业安全健康要求
10 AQ/T 4251-2015 木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11 AQ/T 4252-2015 黄金开采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12 AQ/T 4253-2015 箱包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13 AQ/T 4255-2015 制药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14 AQ/T 4256-2015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15 AQ/T 4257-2015 宝石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16 AQ/T 4258-2015 玻璃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17 AQ/T 4259-2015 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18 AQ/T 4260-2015 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19 AQ/T 4261-2015 石棉矿山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20 AQ/T 4262-2015 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21 AQ/T 4263-2015 石棉制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22 AQ/T 4264-2015 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23 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24 AQ/T 4266-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25 AQ/T 4267-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26 AQ/T 4269-201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27 AQ/T 4270一2015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第三部分 防尘防毒
28 AQ 7004-2007 制冷空调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9 AQ 4217-2012 粉尘采样器技术条件
30 AQ 4220-2012 石材加工工艺防尘技术规范
31 AQ 4221-2012 粮食加工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32 AQ 4222-2012 酒类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33 AQ 4223-2012 自来水生产供应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34 AQ 4224-2012 仓储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35 AQ 4225-2012 印刷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36 AQ 4226-2012 城镇燃气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37 AQ/T 4218-2012 铝加工厂防尘防毒技术规程
38 AQ/T 4219-2012 焦化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39 AQ 4241-2015 纺织工业除尘设备防爆技术规范
40 AQ 4242-2015 纺织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41 AQ 4243-2015 石棉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程
42 AQ 4245-2015 卷烟制造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43 AQ 4246-2015 建材物流业防尘技术规范
44 AQ 4250-2015 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45 AQ/T 4244-2015 造纸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46 AQ/T 4247-2015 水泥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47 AQ/T 4248-2015 钢铁企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48 AQ/T 4249-2015 制鞋企业防毒防尘技术规范
49 AQ/T 4268-20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
50 AQ/T 4271-2015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第四部分应 急救援
51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52 AQ/T 3052-2015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
53 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现代工业安全管理实践与前沿技术应用》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当前复杂多变的工业生产环境下的安全管理新趋势、新技术及实践经验,旨在为企业安全管理者、技术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参考指南。 本书的结构与核心内容设计,紧密围绕“预防为主、科技赋能、精细化管理”三大主线展开,力求突破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引导读者构建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安全生产体系。 --- 第一部分:工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塑与优化 本部分着重探讨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安全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适应新时代的管理理念和框架构建方法。 第一章:安全管理理念的迭代与演进 本章深入分析了从“事故处理导向”向“风险预防导向”转变的内在驱动力。详细阐述了“系统安全工程”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范式,包括功能安全、过程安全管理(PSM)的深化理解与实践。内容涵盖了如何将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特别对“人为因素”在事故链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提供了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干预措施。 第二章:风险评估与量化模型的构建 系统介绍了当前主流的风险评估方法,如HAZOP、What-If分析的升级版本,以及更侧重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层次化分析法(FTA)和贝叶斯网络在复杂系统故障预测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动态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即如何实时监测运营参数,并基于实时数据对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调整,而非依赖静态的周期性评估。此外,本书提供了大量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风险评估结果有效转化为可执行的安全改进措施。 第三章:安全法律法规与合规性管理的全球视野 本章超越单一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解读,侧重于跨国公司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内,如何建立统一且灵活的EHS(环境、健康与安全)合规管理平台。内容包括国际标准如ISO 45001的深层解读与实施难点突破,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如区块链或云计算平台)实现合规数据的不可篡改记录与快速审计响应。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安全合规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 第二部分:前沿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集成应用 本部分是全书的亮点之一,聚焦于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安全管理,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的跨越。 第四章:工业物联网(IIoT)与实时安全监控 详细介绍了新一代工业物联网架构在安全领域的部署策略。内容包括:高精度气体泄漏检测网络、基于边缘计算的设备健康监测系统(Condition-Based Monitoring, CBM)如何预测设备故障前兆,以及如何设计低延迟、高可靠性的安全关键数据传输协议。书中提供了多种传感器融合技术(如声学、红外与振动信号的联合分析)在特定高风险作业场景中的应用实例。 第五章: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事故预测中的实战 本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构建安全生产预警模型。内容包括: 1. 时间序列分析:用于预测设备异常停机或流程偏差的概率。 2. 自然语言处理(NLP):从非结构化的安全检查记录、事故报告和员工反馈中提取潜在的系统性缺陷。 3. 深度学习模型:在复杂的、多变量的工艺流程中,识别出人类专家难以察觉的早期风险信号。 强调了模型的可解释性(XAI)在安全决策中的重要性,确保预警结果能够被现场人员理解和信任。 第六章:虚拟现实(VR/AR)与沉浸式安全培训 本书详述了沉浸式技术在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应急响应能力方面的应用。内容涵盖: VR高风险场景模拟:如密闭空间作业、高空作业、复杂设备操作的零风险演练。 AR辅助现场作业指导: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标准操作程序(SOP)、实时设备状态和安全检查清单叠加到操作员的视野中,有效降低人为失误。 混合现实(MR)在应急指挥中的应用:如何通过MR技术,将事故现场的三维建模数据与远程专家的指导实时同步。 --- 第三部分:高风险作业的精细化控制与应急管理 本部分回归到现场操作层面,探讨了在极端复杂或高危环境中,如何通过流程优化和技术手段实现“零伤害”目标。 第七章:过程安全管理(PSM)的深化实践 针对石化、化工、制药等流程工业,本章详细剖析了PSM的十二大要素,特别关注变更管理(MOC)和承包商安全管理(CSM)中的常见陷阱与规避策略。引入了基于可靠性工程的保护层分析(LOPA)在设计安全仪表系统(SIS)时的具体计算方法与校准标准。 第八章:人机交互界面(HMI)的设计优化 安全事故往往源于人与复杂控制系统的误解。本章从认知负荷理论出发,指导读者如何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控制室HMI界面,确保在压力状态下,操作员能快速、准确地解读关键信息。内容包括关键报警管理的优先排序、信息降噪技术,以及如何避免“报警疲劳”。 第九章:综合应急响应与灾害恢复能力建设 本书将应急管理提升到“系统韧性”的高度。内容包括: 1. 多灾种耦合风险应对: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三次安全事故。 2. 动态资源调配系统:利用GIS和AI优化应急物资、救援人员的最快部署路径。 3. 跨部门信息共享协议: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社区之间建立的快速、安全的信息通报机制。 4. 事后复盘与知识固化:从事件调查中提取的经验教训如何转化为未来预防体系的输入,确保“永不重复犯错”。 --- 结论与展望 全书最后一部分对工业安全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包括对自主安全系统(Autonomous Safety Systems)的初步探讨,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框架下,安全管理所肩负的新使命。 本书适用对象: 工业企业安全总监、EHS经理、工艺工程师、风险分析师、安全监管人员,以及安全工程、工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人员。阅读本书,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智能、更可靠、更具前瞻性的现代工业安全保障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作为一个在安全管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拿到《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8辑)》时,内心是既兴奋又有些许的“老怀慰藉”。兴奋的是,又一本集大成的参考资料摆在了面前,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老怀慰藉的是,看到国家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欣慰。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覆盖面广、实用性强。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应急救援预案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类型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人员职责、物资配备等,对于我们制定和完善企业自身的应急预案,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曾经经历过一次较大的火灾事故,当时正是因为我们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并且平时也进行了多次演练,才得以在混乱中保持相对的冷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书中关于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也让我深有感触。它强调了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于我们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我认为,一本好的安全标准汇编,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从业者,让他们深刻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本书,无疑正在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评分

刚拿到这本《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8辑)》,就被它厚实的质感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翻开第一页,一股浓厚的专业气息扑面而来,感觉就像是踏入了一个严密的知识殿堂。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我深知标准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工作的指导纲领,更是保障生命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系统、更加权威的参考。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章节,里面详细列举了各种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储存要求、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我曾遇到过一起小型化学品泄漏事故,当时正是凭借着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公司内部的应急预案,才得以迅速控制事态,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而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我们在一些细节上的不足,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防范潜在风险。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用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这对于我们理解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与监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内容与我们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对比,看看有哪些可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藏,对于任何一个关心安全、重视安全的从业者来说,都将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蕴含的“细节决定成败”的精神。翻阅《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8辑)》,你会发现,每一个标准、每一个条文,都凝聚着无数次的经验教训和科学论证。例如,在关于机械设备安全操作的部分,书中对不同类型机械的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的要求,都进行了极其细致的阐述。我记得之前在工厂参观时,看到一台大型起重机在作业,操作人员的操作非常熟练,但当时我就在想,这背后一定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在约束着他。而这本书,正好揭示了这些“看不见”的约束。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一堆条条框框,而是深入到每一个操作环节,每一个潜在的危险点,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刚刚踏入安全生产领域的新人来说,这本书更是如同量身定制的“安全教科书”。它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建立起对安全生产的整体认知,理解各项措施背后的逻辑,从而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我特别欣赏书中在描述一些高风险作业时,所采取的“预警式”的叙述方式,提前告知可能存在的危险,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不仅提升了读者的警惕性,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安全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指南,让安全生产不再是口号,而是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的行动。

评分

《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8辑)》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我这样说,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经验的凝结和智慧的传承。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常常能感受到编写者在每一个标准背后所付出的思考和努力。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新兴行业或技术安全方面的内容,书中展现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对于一些自动化生产线的安全设计,书中不仅强调了机械部分的防护,还涉及到了电气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层面,这反映了现代工业安全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对此深感振奋。这本汇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掌握最新安全技术的平台,帮助我们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书中关于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的章节,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教我们如何科学地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而不是仅仅依靠经验主义。我曾经参与过一个项目的风险评估,当时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总感觉不够系统。而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更清晰、更高效的思路。我相信,通过学习和应用书中的方法,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提升项目的安全性,减少潜在的事故发生。这本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不断启发着我们对安全生产的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应对挑战的智慧。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而言,《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8辑)》的价值在于其能够提供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指引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如何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又不影响生产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这本书的出版,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它不仅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安全生产标准,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整合,使得我们可以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安全生产的整体脉络。我常常会思考,如何将这些国家和行业的标准,有效地转化为我们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确保落地执行。这本书的内容,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例如,书中在讨论职业健康防护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而是从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健康监护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对我启发很大。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更全面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中,从而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此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严谨,但并不晦涩,在专业性与可读性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这使得我们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应用。总体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有力工具,也让我对如何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