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国画爱好者 郑祖纬是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第一届学子,才华横溢。王一亭曾惊叹:“奇才出世,我侪徒抱残守缺耳!”潘天寿则感慨:“二十年后必当万人敌!”可惜他毕业之际因患伤寒而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五岁。潘天寿为之数日不食。林风眠痛叹“天妒奇才”,牵头集资出版了《郑祖纬遗作集》,他在序言里说:“苟天假其年,必能为国画界辟一生路。”本书由民国珂罗版影印,弥补了郑祖纬作品研究材料的不足。
内容简介
郑祖纬(一九〇八—一九三二),字地生,号仙华山民,浙江浦江人。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第一届学子。对于郑祖纬的才华,王一亭曾惊叹:“奇才出世,我侪徒抱残守缺耳!”潘天寿则感慨:“二十年后必当万人敌!”可惜他毕业之际因患伤寒而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五岁。潘天寿为之数日不食。林风眠痛叹“天妒奇才”,牵头集资出版了《郑祖纬遗作集》,并作序以告来者。他在序言里说:“苟天假其年,必能为国画界辟一生路。”本书以《郑祖纬遗作集》(一九三二年)为底本影印。
作者简介
王犁,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教师;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人物画研究会会员,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
前言/序言
《民国画册集粹》第一辑,选择了《郑祖纬遗作集》(一九三二年)、《闻韵花卉画册》第一集(一九三二年)、《白社画册》第一集(一九三二年)、《白社画册》第二集(一九三四年)、《苦禅画集》第一册(一九三六年)、《书旂画集》(一九二〇年初版、一九三一年再版、一九三五年三版),它们都出版于抗日战争之前,十分珍贵。如潘天寿的早期作品大多失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颠沛流离,两集《白社画册》中仅存的图片,弥补了早期作品研究材料的不足。这些珂罗版的画册,也因年代久远而残缺不全,稍完整的也奇货难觅。
早在浙江美术学院时期,学院就代代相传着一个名字——郑祖纬。这个国立艺术院第一届的学子,毕业之际因得伤寒而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五岁。潘天寿为之数日不食。林风眠痛叹“天妒奇才”,牵头集资出版这本《郑祖纬遗作集》,并作序以告后来者。传闻潘天寿先生亲笔题写每本遗作集的签条,耳闻大多有不实处,学院图书馆只见书名不见书影,口口相传更加神秘。我们还是能零星地看到些有关郑祖纬的记录:《西泠艺丛》(一九九一年第四期)“郑祖纬绘画作品选”的专题,刊有何保华撰《郑祖纬及其绘画艺术》,是迄今为止所见有关郑祖纬最为详尽的研究;《西泠印社书画名作丛编——郑祖纬》(西泠印社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四月第一版),湮灭在不是一个出版好时代的库存里;《西湖论艺——林风眠及其同事艺术文集》(郑朝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选录美术史家李朴园先生写于一九三二年的《采薇吊祖纬》;《李寄僧的画艺人生——忆父亲往事》(李行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第一版)中老同学子女记录其父忆旧的只言片语。白龙山人王一亭惊叹:“奇才出世,我侪徒抱残守缺耳!”潘天寿感慨说:“二十年后必当万人敌!”林风眠在《郑祖纬遗作集》序言里说:“苟天假其年,必能为国画界辟一生路。”这样一位奇才,不应因文献的稀缺而被我们遗忘,否则将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诸闻韵(一八九五—一九三九),因为“白社”和潘天寿的研究才看到他的名字,诚如我与管慧勇去其次子诸天觉先生家里寻找诸闻韵的早期画册时,八十六岁的诸天觉先生说:“原来潘天寿由父亲诸闻韵引荐拜访吴昌硕,现在要靠潘天寿的研究带出诸闻韵了。”诸闻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历任上海艺专、新华艺专、昌明艺专中国画系主任,一九二二年冬至翌年春应邀考察日本美术教育,回国后主张“中国画教学必须要建立自己的一整套教育体系”,可谓早期中国画教学学院化进程的先驱。一九三八年受聘于杭州国立艺专,随国立艺专西迁途中得肺病,遂返老家孝丰,次年四月去世,年仅四十五岁。《闻韵花卉画册》(一九三二年)出版时,诸闻韵三十八岁,《闻韵近墨》出版时(一九三七年)时年四十三岁。在向诸天觉先生咨询其父画册遗存时,诸天觉先生告知这本《闻韵花卉画册》还是他父亲的学生潘韫华女士的留存回赠。
同仁团体“白社”于一九三二年在上海成立,第一次“白社画展”在上海举行,并出版《白社画册》第一集,其时潘天寿三十六岁,已受聘西湖国立艺专;吴茀之三十三岁,任职上海美专;诸闻韵三十八岁,任职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张书旂三十二岁,任职南京中央大学;张振铎二十五岁,任职新华艺专。其中,张书旂往返沪宁杭,声名日隆,活跃于抗日战争之前的民国画坛;诸闻韵为海上诸遗老推崇。第二次“白社画展”于一九三三年在南京举行,白社吸收朱屺瞻、诸乐三、姜丹书、潘韫华(女)、郭沫文(女)入社,成员共十人,一九三四年出版《白社画册》第二集;一九三五年在杭州西泠印社举办白社第三次画展,一九三六年在苏州公园图书馆举办白社第四次画展,没有出版画册的记录。这两本《白社画册》成为“白社”及民国美术社团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这几位近代美术史上重要中国画家极为珍贵的早期线索。
李苦禅,一八九九年生于高唐,一九二三年拜白石门下。一九三〇年,林风眠聘齐白石南下国立杭州艺专任教,齐因年迈不能远游,推荐李苦禅赴杭州艺专任教,一九三四年回北京。一九三六年,《苦禅画集》第一册出版,时年三十八岁,由题识上作于金陵、长安各地,可窥苦禅先生早年活动轨迹;其中有苦禅先生送好友王森然的精品,王森然再请白石老人题识。看到这本李苦禅先生早期作品集,白石老人“英也过我”之词并不溢美。附录为同门万板楼主王青芳印刻,见苦禅高义。王青芳,一九〇一年生于徐州萧县,为王子云堂弟,一九二七年拜白石门下,一九五六年因白血病过世,苦禅先生为他主持追悼会;王青芳过世前为中央美术学院教员。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北平艺坛的万板楼主,要不是在这本《苦禅画集》附录中留下印花,更是无人提起。仅见的家属编辑的《王青芳1901-1956》(王同、沈宁、任之恭编,云南人民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十月第一版)这本略显粗糙的纪念文献,也会让人发出聊胜于无的感慨。关于王青芳的资料,另见《难忘帅府园——民国时期美术史料札记》(沈宁著,台北-新锐文创二〇一五年六月第一版)中《美术家王青芳生辰之谜》一文。
张书旂,一九〇〇年生于浦江礼张村,一九五七年逝于旧金山。生前很早就活跃于民国画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看《书旂画集》(一九二〇年初版、一九三一年再版、一九三五年三版)作品纪年,应该不是初版的画册。从大多初版于一九二〇年的作品中,可窥张书旂早期本事;画册图七为张书旂与诸闻韵合作,图三九和图四四为画友楼允康作品,不知何故夹印其间。
这套丛书据民国珂罗版影印,为体例统一和方便阅读,书名和广告页稍作调整,增加作品款识。因部分图片模糊难辨和编者的水平有限,释读错误处肯定难免,敬请读者指正!最后要感谢诸闻韵的公子诸天觉先生,李苦禅的公子李燕先生、孙女李欣罄女士,张书旂的侄子张海天先生,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女士,还有高克非先生、洪文江先生、陈熙先生、余久一先生、石栋先生、丁闪女士提供的帮助!
王犁二〇一六年五月十四日于兴坞居
民国画册集粹:郑祖纬画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民国画册集粹:郑祖纬画集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