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发烧人和事 40套音响搭配实例与品鉴

音响发烧人和事 40套音响搭配实例与品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怀冰 著
图书标签:
  • 音响
  • 发烧友
  • HiFi
  • 搭配
  • 品鉴
  • 音响系统
  • 音响选购
  • 影音
  • 器材
  • 音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3625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590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保真音响》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主要针对爱好音响的玩家以及想要接触音响的爱好者,内容浅显易懂,初中以上均可阅读。
这是一本音响发烧值得拥有手册,为你打开发烧大门;
这是一本音响发烧友进阶宝典,为你铺就真正的音响发烧之路;
40套极具价值的搭配实例,带你走向音响发烧的高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讲述音响发烧友故事的精致小书。全书分成两个部分,第1部分详细地讲述了一些作者采访过的音响发烧友的发烧经历和器材搭配,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音乐与音响是怎么影响他们的生活的。第二部分是比较纯粹地音响器材和搭配介绍,这部分内容对发烧友组建自己的音响系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书内容不仅可以让音响发烧友了解到其他发烧友的精彩发烧经历,还可以从其他发烧友的经历中选择正确的音响发烧之路,从而少走弯路。本书内容还对广大音响发烧友的音响器材搭配有借鉴意义,从而避免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

作者简介

陈怀冰,广东省汕头电台记者,《Hi-Fi天地》节目主持人,从事音响和音乐评论20年,著有《天籁之器》。

目录

序 旅途中的风景 /3


我的老师方展武 /11
我的音响系统 方展武/19
亦师亦友陈镜雄   27
闲心闲情好听茶 陈镜雄 /32
我的表哥   34
发烧李   41
我的器材搭配与调校 发烧李 /47
画家叶华 /50
我与音乐/54
长者陈江天   57
农民老二哥   62
退休工人老陈   66
简单袁兄   70
南澳船长   75
老黄牛   79
品茶听琴 吾友大硕  85
医生弟   88
自娱自乐   93
工夫达濠伟   98
校长外砂彬   103
夏玉先生  108
七彩葫芦——听MBL 101 X treme 全方位360°音箱  115
少明兄   121
麦景图党   125
金驰党   130
礼之杰  137
贵族   143


雅俊+音乐传真+KEF   151
声雅+天朗   154
声雅+丹拿   160
声雅 A203GS推维也纳“大贝多芬”  162
TEAC+科宝+丹拿  166
雅俊+音乐之旅+歌剧之声   169
乐林+丹拿   172
惊雷+百宝仕+雨后初晴   177
莲+金嗓子+雨后初晴   180
LINN+B&W;   182
AudioNET+CARY+JBL   185
dCS+麦景图+世霸   187
丹麦王子+贝森朵夫   190
天龙+乐林+枫叶之声   194
MBL+ NAGRA+DIY+EV  197
MBL+麦景图+盟主   199
柏林之声+ Boulder+乐林+盟主  202
愉快地“折腾”在音响发烧路上 黄奕强 207

后记   211
《音响发烧人和事:40套音响搭配实例与品鉴》 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音乐、追求极致听觉享受的发烧友们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段关于声音、关于情感、关于人与设备之间奇妙连接的旅程。本书深入浅出地解析了40个精心挑选的音响系统搭配案例,从入门级到发烧级,覆盖了各种预算和空间需求,为读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书中内容并非简单的参数堆砌,而是融合了大量真实的发烧友故事与经验。 您将有机会走进不同发烧友的“听音室”,感受他们对音乐的热情,了解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自己的梦想系统。这些案例不仅仅展示了设备之间的匹配,更重要的是,它们讲述了设备背后的人文关怀和对音乐的理解。每一套系统都凝聚了主人的心血、对声音的执着追求,以及无数次的试听与调整。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实例与品鉴”相结合的独特视角。 每个案例都配有详细的设备清单,包括音源、解码器(DAC)、前级、后级功放、扬声器,以及线材、避震、电源处理等辅助设备。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设备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最终的声音表现。 对于每套搭配,本书都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品鉴分析。 作者以其资深的发烧经验,从多个维度对系统的声音进行了客观而富有洞察力的评价。您将学到如何评估系统的声音素质,例如: 音场(Soundstage): 系统能否营造出开阔、深邃、层次分明的声场?乐器和人声的位置感是否清晰准确? 透明度(Transparency): 系统是否能够真实地还原录音中的每一个细节,不失真、不染色? 动态(Dynamics): 系统对音乐中强弱对比的描绘能力如何?是否能够捕捉到音乐的爆发力和细腻之处? 瞬态响应(Transient Response): 系统对突发声音的处理速度和清晰度如何?例如鼓的敲击声、吉他的拨弦声。 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 低频是否饱满有力而又不拖泥带水?中频是否圆润饱满,人声是否真实自然?高频是否明亮而不刺耳,具有空气感? 解析力(Resolution): 系统能够分辨出录音中细微的乐器层次和声音纹理的能力。 音乐感(Musicality): 系统在播放音乐时,是否能够传递出音乐的韵律、情感和生命力?这是比纯粹的技术指标更难量化,却也最能打动人的方面。 本书并非只关注高端发烧领域,而是将触角延伸至各个层面。 您会看到: 入门级系统: 如何用有限的预算搭建一套能够带来初步惊喜的声音系统。这部分内容对于初入发烧领域的新手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建立正确的听音观。 中坚力量级系统: 许多发烧友在这个阶段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与财力,追求更均衡、更细腻的声音表现。书中会展示一些经典搭配,以及如何通过升级部分关键组件来提升整体效果。 发烧级乃至Hi-End系统: 对于追求极致音质的发烧友,本书提供了顶级的设备组合和独特的调校理念。这些案例虽然价格不菲,但它们所展现的声音境界和设计哲学,足以让每一位发烧友心生向往。 本书的结构清晰,内容编排合理。 每个案例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搭配展开,并逐步深入。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性地阅读。例如,如果您对某个特定类型的音乐(如古典、爵士、人声)有偏好,可以重点关注与这些音乐类型搭配效果突出的系统。如果您正在考虑升级某个组件,也可以参考书中对不同组件搭配效果的分析。 除了具体的设备搭配,本书还提供了大量关于音响系统构建和优化的宝贵建议: 空间的重要性: 房间的声学特性对音响系统的表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书中会探讨如何通过简单的声学处理来改善听音环境。 线材的玄机: 线材在音响系统中扮演着“信号管道”的角色,不同材质、不同设计的线材会带来不同的声音变化。本书会对线材的选择和搭配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电源的艺术: 稳定的电源供应是音响设备发挥最佳状态的基础。书中会介绍一些电源处理的理念和方法。 避震与摆位: 即使是最顶级的音响设备,不当的避震和摆位也会大大影响其表现。本书将分享一些经验性的摆位技巧和避震方案。 “听”比“说”重要: 作者始终强调,最终的评价标准是耳朵。书中鼓励读者亲自去聆听、去比较,形成自己独立的声音判断。 《音响发烧人和事:40套音响搭配实例与品鉴》 是一本能够陪伴您成长、激发您灵感的音响百科。它不仅仅是提供解决方案,更是引领您进入一个更深邃、更精彩的音乐世界。在这里,您会发现,音响发烧并非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种与音乐心灵对话的方式。 本书的目标读者广泛: 音响新手: 正在考虑购买第一套音响系统,希望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推荐。 进阶发烧友: 已经拥有一定经验,希望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或者对某些特定的搭配理念感到好奇。 资深烧友: 寻求新的灵感,或者希望将自己的经验与书中的案例进行对比印证。 任何热爱音乐的人: 即使不打算组建自己的音响系统,本书也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构成,以及专业音响设备是如何还原音乐的。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落地性”和“人文性”。 您读到的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活生生的声音故事;您看到的不是枯燥的技术图表,而是对音乐美学的深刻洞察。每一页都充满了作者对音响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敬畏。 总而言之, 《音响发烧人和事:40套音响搭配实例与品鉴》 是一本集技术指导、经验分享、人文关怀于一体的音响专著。它将带领您穿越40个精选的音响搭配场景,让您在阅读中学习、在品鉴中成长,最终找到属于您自己的“天籁之音”。这是一次关于声音的探索,也是一次关于生活的感悟。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音响搭配的世界如此广阔且充满乐趣!它不像我想象中那样,只有冷冰冰的器材列表和晦涩难懂的术语。作者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搭配方案之中,每一个案例都像一部小品,有情节、有冲突、有高潮。我特别欣赏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将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的器材巧妙融合的“化学反应”。比如,有一段描述了如何用一对相对“理性”的箱子,搭配一对“感性”的功放,最终创造出那种既有分析力又不失音乐感染力的声音,简直是将理论与实践玩到了极致。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音乐品鉴的段落,让人不禁反思,在追求极致音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否让音乐触动心弦。这种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呈现方式,让我对音响的热爱又加深了一层,也激发了我跃跃欲试的冲动,想要亲自去尝试书中的一些搭配,去感受那种“对味”的声音。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种复古的、略带做旧的质感,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那些藏在街角音响店里的宝贝。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真的置身于一个由声音构建的王国。作者没有直接抛出枯燥的技术参数,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叙事方式,讲述那些与音响结缘的人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痴迷,他们的每一次尝试与突破。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个章节,讲的是一位老先生如何用一台几十年前的古董功放,搭配一套意想不到的箱子,最终奏响出令他魂牵梦绕的声音。那种对声音近乎偏执的热爱,那种在无数次试错中寻觅真谛的执着,透过文字,我都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器材的堆砌,更是关于耳朵的修行,关于心灵的共鸣。它让我明白,玩音响,玩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美好声音的追求,一种与过去和未来对话的方式。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视听觉体验的启蒙。我一直觉得音响是个很玄乎的东西,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发烧”理论,转化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没有局限于某个特定价位或者某个特定品牌的器材,而是尽可能地展现了不同预算、不同风格下的可能性。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讲的是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通过精心的搭配,也能获得令人惊喜的音效。这对于像我这样刚入坑不久的“小白”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关于音响摆位、线材选择等细节上的“小心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调整,却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提升。读这本书,就像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发烧友围坐在一起,听他们分享宝贵的经验,聊着那些只有行内人才懂的“黑话”,但又不会让人感到疏远,反而充满了亲切感和学习的动力。

评分

翻阅这本书,总能被作者那种对声音的执着和热爱所感染。他不是在推销器材,而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书中对每一套搭配的品鉴,都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不同器材声音特点时所使用的语言,非常精准且富于画面感。他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某种声音的质感、速度、密度,让我仿佛能“听”到他所描述的声音。而且,书中介绍的许多搭配,都充满了创意和惊喜,打破了我对器材固有的一些刻板印象。例如,有一个搭配,竟然是将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播放器,与一对价格不菲的音箱结合,结果却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音乐表现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音响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不适合,有没有“味道”。这本书是一次绝佳的耳朵“按摩”,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音响器材搭配的书,更是一部音响文化的百科全书。作者不仅仅是在介绍“做什么”,更是在讲解“为什么”。每一个搭配的背后,都有着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功力。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有大量的篇幅在探讨不同音源、不同放大器、不同扬声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如何产生的。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声音特性,描述得栩栩如生。比如,将某个功放比作“热情奔放的歌者”,将某个箱子比作“沉稳内敛的舞者”,然后讲述他们如何通过巧妙的结合,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这种充满艺术感的描述,让我对声音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音响搭配并非一味地追求“高端”,而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耳朵、最能打动自己心灵的组合,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主观的体验。

评分

书不错 满意

评分

纸张印刷都不错,作为薄薄的一小本书也确实贵了,另外很多老文章有明显的理论错误,比如第一篇里就说导电金比银好,这么多年也不修改下,责编也是明显不熟发烧这点事,也不能怪他

评分

长见识蛮好的。可以看看。

评分

不错的书,叙事推进,好好品味

评分

快递很速度 产品不错 值得分享

评分

服务不错还会在京东买东西

评分

书不错 满意

评分

书很喜欢,很实用。

评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5周年纪念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