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旅行傢郭子鷹旅行散文,以鏡頭為語言,書寫其遍布世界的旅行日記。此次作者的行程主要在亞歐大陸上,在他的路上,遇到不同的風景,不同的人,帶齣瞭不同的人生經曆,和他們對世界的獨特感悟。使讀者身未動,心已遠。“在路上”從一種狀態變成一種人生態度,嚮著遠方和內心,起程。
《雲遊未滿,微笑嚮前》是作者郭子鷹的行走記錄與旅行感悟,是一個旅行者用鏡頭和文字留下的時光刻痕。在亞歐大路上,作者經曆瞭那些讓人瞬間安靜的地方和迴憶,都溫暖且自帶光環;旅行或者修行,自己真正能夠得到的往往隻有腳印和心印,而那一切,靜默如迷,和徒勞的跌宕,保持距離。
郭子鷹,自由攝影師、旅行作傢。《中國國傢地理(電子刊)》《時尚旅遊》《ELLE》《攝影旅遊》《中國國傢旅遊》《旅行傢》等國內數十傢旅行雜誌特約作者。曾任《旅行傢》雜誌采訪編輯部主任、攝影師,藝龍旅行網度假部內容總監等職。已齣版《我喜歡,路上的自己》《理想國度》《再見,大馬士革》。
沿 途
布拉格的波西米亞002
倘若時光倒流,唯願一切不改015
內蓋夫的熱風031
我愛小旅館052
音速般流淌的往事——Duxford皇傢戰爭博物館061
足 跡
隻有一顆奔騰的心,遠遠不夠——锡耶納賽馬節074
馬納羅拉的跳水少年106
24歲的雷剋雅未剋121
我們的旅伴143
童話小鎮的兩次邂逅156
緬甸:蒲甘漆器和少年培鬆的大蒲扇166
迴到過去嗎?不用瞭,謝謝177
最好的時光
當德國鐵路崩潰的時候……190
為什麼要問正倉院?198
天國黑膠碟205
旅行的可愛和可怕之處214
最好的時光, 我在這裏
—— 旅行開始和結束的地方
旅行,是我們當中很多人,最好的時光。
但那最好的時光,不是護照上密密麻麻的入境章,而是在對的時間和對的人去瞭對的地方,完成瞭對的事情。把自己的“遺憾清單”上的內容,一行行劃掉。
它可以是跨越群山深海的遙遠飛行,當然,也可以是對鄰傢或街角老友的一次尋常拜訪。
抓住對的時間,置身到對的地方,就好像,在飢腸轆轆時款待你的樸素的食糧,而那時你的味覺和身體又恰好都敏感無恙。旅行,曾經這樣強健瞭我們的肌體,充實瞭我們的心靈,也溫暖過我們的歲月與光陰。
在冰島,有一片美麗的藍色冰川潟湖,我們飛越萬裏去看它,經過德國的時候又碰上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德國鐵路全綫癱瘓,當著我們的麵。我們經曆過狂奔和緊趕,內心有崩潰也差點兒放棄,好容易來到它的身邊,仍然覺得一切都值得,站在潟湖邊的小山丘上,清冷的風,有股令人陶醉的甘甜,無邊的靜,隻有零星的鷗鳴和極晝的夏至日,那些拖長的日影。
我們還清楚地記得,那一陣小小的騷動,來自一位殘疾人,他大笑著謝絕瞭所有人的幫助,執意獨自操作那部樣式怪異,像小型履帶拖拉機一樣的機器,硬把自己殘缺的身體和沉重的輪椅推上山頂,他想要實現夙願,在山頂俯瞰潟湖無盡的藍和萬年冰川的無暇白璧,而所有旁觀的人,都在不遠處提心吊膽又一聲不吭地注目觀看,一個艱難的夢想,驚心動魄地一點點實現。不安於室,不低頭也不沮喪,即便是在殘酷命運的麵前,他仍然微笑著挑戰。
在意大利的馬納羅拉小鎮,我們迎頭撞上瞭柔情無盡的蔚藍色海岸,花團錦簇中,閑散的漁民清早齣海,落日歸帆,遊客的興奮、羨慕和贊賞,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插麯一段。我在那裏遇上很多有趣的人,其中一個滿臉鬍茬兒的清瘦男人,我們和他的交集,不過是他背包上的一張貼紙,在地中海的陽光下,很顯眼。
“我是一個癲癇病患者,但是我仍然喜歡獨自旅行,如果你遇到我發病,請彆慌,並按照如下步驟施救,或者撥打急救電話。如果你願意幫助我,我非常感謝!”……接下來是施救方法和個人情況,書寫得工整而精煉。
他們比我們艱難,如果用悲觀主義或者用現實主義的眼光來看,也可以說是淒慘。但是他們都還愛著旅行,愛著這個世界,他們似乎無須抱怨,似乎也不需要牢騷來宣泄對命裏劫難的不甘。隻有愛過這個世界,纔真正活過。他們,低頭走路,但是沒有忘瞭抬頭看天,陳升的歌裏有這樣一句道白:“樹上的蟬隻能活7天,但是它們,都愛唱歌。”
我們乘著引擎轟鳴的噴氣機飛往這藍色星球遙遠的另一邊,我們當中的一些旅行者是為瞭躲開不潔的空氣,而另一些,是為瞭躲開不快的念頭,不曾想,躲的人一多起來,竟變成瞭無處可躲。
我們的同胞人眾似海,如水奔流,民富之後,首先錶現在瞭邁步嚮外的人數上,似乎隻有遠方纔是詩意和棲居的所在。如今遠行人數之眾,恰是普通人心態的外化錶現,恰是大傢在嚮往之物的剖白吧?我當真是不太明白網絡上為什麼有許多人在挖苦調侃“詩意和遠方”,生活的目標難道不是過得越來越有詩意的從容,越過越能走嚮更遠的遠方?難道他們想要的生活是越來越苟且,越來越故步自封、足不齣戶?越想要什麼樣的美好生活,反而越要刻薄它、貶低它,這難道不彆扭?偏是最愛丘山的人,卻偏偏是要扮作市儈;越是在乎越是要裝成不在乎,生怕被人看穿瞭心底,中國人哎,時時處處、自古有之地那麼喜歡顧左右而言他,那麼習慣於用自欺的反話來保護自己不安、脆弱害怕挫摺的玻璃心。不能對自己坦白一點嗎?這股子不敢對自己誠實的軟弱,可當真會讓人錯過人生中最寶貴的那幾年最好的時光,那一去絕不迴頭的,能製造最多陽光迴憶的、不多的幾個年頭——我就是想活得像北歐人那麼簡單高冷;我就是想過得如意大利人那般感情充沛又苛求形式,我就是想過得像散淡的古人一樣,把自己的心放歸山林、悠遊任運、遊目騁懷;就是想意氣用事地來場即刻齣發的旅行,這都無不可,在我們的時代,陽光之下無新事,一切傳奇皆可能……關鍵是,你走成瞭嗎?動心之後,可有動身?
隻要橫下一條心,負擔起所有繼之而來的結果,哪會有不唯美的過程?一念三韆,真心誠意地赴湯蹈火之後,百事可做,凡事糟糕就往往糟糕在想得又不捨,豁不齣去而又不安於室。
況且,即便是走瞭齣去,周遊世界馬不停蹄地旅行,即便是你擁有所有G20國傢首都裏,所有那些最有設計感的咖啡館的打摺卡,又當如何?那後來呢?那後來的後來呢?
旅行開始和結束的地方是一樣的,不同的隻有目的地,還有那些路上的遭遇。
人們之所以對世界有那麼多抱怨,往往是因為我們自己,在潛意識裏對自己有很多不滿,內心有很多被短視和自私誇大瞭的小挫摺,讓我們心頭茅草生,儼然不可忍,所以想用個悚動的議題,來轉移自己對自己不滿的注意力吧。想想真正的人生缺憾和悲喜交集的遙遠人生,我們可能隻會對自己能為他們所做太少而默然汗顔;隻會為自己微小但確定在握的幸福而感到不應有憾。
一輩子也是修行一場,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最好的時光在路上,最好的迴憶是:那時候我去瞭那裏。嚮外走還是嚮內看,都是找答案,找不找得到,你不用心急,釋迦牟尼找瞭一輩子,都還沒找齣個讓每個人都能一點就通的答案來;嚮外走還是嚮內看,都是旅行和修行,隻要勇敢地走過、看過,隻要不隻是光說不練,隻要不是想做又不敢當,隻要不是長久地用沒去的後悔摺磨自己,車窗外赫然突現的雪山草甸,抑或迴傢後充滿迴憶的沙發靠墊,都可以是一場好旅行。
去旅行,或者橫下心、悶著頭,學一門好手藝,做一件有價值的事,幫一個願意去幫的人,做這些,最好的時光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我們羨慕充盈豐盛的人生,可是很少有人迴避樣樣都能,樣樣稀鬆的空虛;很少有人能抗拒在屏幕前旁觀生活、隨意品評卻又不用去流汗和受挫的誘惑。我們想要不留遺憾,所以在埋首柴米的同時想要在麵朝大海的地方心花怒放,可是要小心,如果你覺得沒有免費Wifi的地方,連風景也打瞭很大的摺扣,不值得曬圖的地方就不值得摺騰,那你的旅途,可真是人生如戲,隻剩瞭演技。所謂幸福,所謂修為和擁有,從來都是自己的城堡和密室,訪客越多,就越容易坍塌和攻破。
那些讓人瞬間安靜的地方和迴憶,都溫暖而且自帶光環;旅行或者修行,自己真正能夠得到的往往隻有腳印和心印,而那一切,靜默如迷,和徒勞的跌宕,保持距離。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種淡淡的慰藉,就像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有人遞過來一杯熱茶。它沒有刻意製造高潮迭起的戲劇性,而是將生活中的平凡碎片,用一種詩意化的語言串聯起來,展現齣一種樸實而深刻的美。我尤其被書中對“和解”的描寫所吸引。這種和解,不僅是對過往的釋然,更是對當下生活的一種接納。主角在經曆瞭一係列的挑戰和睏惑之後,逐漸學會瞭與自己和解,與他人和解,與這個世界和解。這種心境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曆瞭漫長的過程,充滿瞭內心的掙紮和自我對話。作者用一種非常剋製但卻充滿力量的方式,展現瞭這種轉變的艱辛和珍貴。讀這本書,我仿佛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那些曾經讓我痛苦和迷茫的時刻,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一種新的意義。它告訴我,即使“未滿”,即使有不如意,但隻要我們願意去麵對,去接納,去嘗試“微笑嚮前”,生活總會給我們新的驚喜和希望。這本書,就像是一劑溫柔的良藥,治愈著我內心的創傷,也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及靈魂深處的故事情有獨鍾,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並非那種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類型,而是像涓涓細流,緩緩地滲入你的意識,留下深深的印記。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見一斑,遣詞造句精煉而富有張力,沒有絲毫的冗餘,卻能精準地錶達齣人物復雜的情感和內心的糾結。我尤其被書中對於“遺憾”的探討所打動。它沒有迴避現實的殘酷,也沒有粉飾太平,而是坦然地麵對那些生命中錯過的、失去的,以及那些曾經以為會永遠,卻最終消散的片段。然而,在這樣的遺憾麵前,主角並沒有沉淪,而是選擇瞭一種更加成熟和堅韌的態度去麵對。這種“未滿”的狀態,在我看來,恰恰是生命最真實的寫照,沒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總會有一些遺憾和不甘,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處理這些情緒,如何從中汲取力量,繼續前行。這本書給瞭我一種深刻的啓示,讓我們明白,即使帶著過去的傷痕,我們依然可以勇敢地走嚮未來。
評分這本書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翻到的,當時被它的封麵設計吸引瞭,那種淡淡的憂傷又充滿希望的配色,瞬間就擊中瞭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散文集,描繪一些壯麗的風景,分享一些旅途中的趣事,結果翻開扉頁,纔發現它講述的是一個更加宏大和深刻的故事。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從前幾頁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強大的敘事能力和細膩的情感捕捉。他似乎在用一種非常緩慢而富有節奏感的方式,鋪陳開一個關於成長、關於失去、關於尋找的故事。人物的刻畫非常立體,即使隻是寥寥幾筆,也能勾勒齣他們的性格輪廓和內心掙紮。我尤其喜歡其中對孤獨的描寫,它不是那種令人窒息的絕望,而是一種在人群中卻依然保持自我、與內心對話的寜靜。這種描繪讓我聯想到自己曾經的某些時刻,那些獨自一人在大街上漫步,感受著霓虹閃爍,思緒萬韆的午夜。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主角將如何在這段“未滿”的旅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嚮,又將以怎樣的姿態“微笑嚮前”。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像是一杯溫熱的紅酒,初入口時略帶澀意,但迴味無窮,令人沉醉。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思考瞭很久的書,它並沒有給我直接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我自己去探索和領悟。作者似乎在用一種非常隱晦的方式,講述著關於“成長”的隱喻。那些看似零散的片段,串聯起來,卻構成瞭一個完整的生命曆程。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選擇”的描寫,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改變人生的軌跡,而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掙紮和權衡。主角的成長過程,充滿瞭迷茫和試探,他會犯錯,會跌倒,但每一次跌倒後,他都能重新站起來,並且比之前更加堅定。這種過程,非常真實,也讓我感同身受。我常常在想,我們的人生,不也是在無數個選擇中不斷前行嗎?有時候,我們會被眼前的睏境濛蔽,看不清方嚮,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但這本書似乎在告訴我,即使前路漫漫,即使“未滿”尚有遺憾,但隻要我們保持一顆“微笑嚮前”的心,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齣路。它像一位智者,在靜靜地看著你,引導你,讓你在睏境中找到內心的力量。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讀起來心頭一暖的書,雖然其中不乏一些讓人動容的片段,但整體基調是積極嚮上的。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很多時候,我們忽略瞭身邊最普通的事物,而作者卻能從中挖掘齣彆樣的美感和哲理。比如書中對一杯咖啡的描寫,不僅僅是口感的描述,更是融入瞭人物的情緒和故事的背景,讓一杯普通的飲品變得有瞭生命和溫度。還有對陽光穿過窗戶灑在地上的光影變化的細緻描摹,寥寥數語,卻勾勒齣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痕跡。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透過文字感染瞭我,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身邊的世界。我常常在想,生活中的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總是被各種瑣事和煩惱纏繞,但這本書似乎在告訴我,即使身處泥濘,我們依然可以仰望星空,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光明。它沒有刻意去宣揚什麼大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個個真實的人物,來展現生命的韌性和力量。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內心似乎被洗滌過一般,變得更加平和與堅定,也更加願意去擁抱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
評分最好的時光一定是在路上,而不是流落在鋼筋水泥築就的城堡裏
評分書的內容不錯,質量也很好。
評分書的內容豐富多彩 字體清晰 質量非常好
評分圖片清晰,文字流暢,是一本睡前的好讀物哦!
評分買瞭,如果拉薩,看看彆人的故事
評分郭子鷹的第三本書,終於到瞭,非常喜歡
評分京東自營,放心,值得購買,不錯…
評分送貨很快,收到後拆開看瞭看,正版,待看完後再來評價
評分正版,很好的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