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

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鸿鸾 著
图书标签:
  • FANUC数控
  • 铣床
  • 加工中心
  • 编程
  • 工艺
  • 数控编程
  • CNC
  • 机械制造
  • 工业自动化
  • 实训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086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195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码上学习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11
字数:3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初中级数控技术人员,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社会相关培训班学员
1、本书主要特点是运用二维码技术,将二维码应用在数控图书编写过程中,读者用手机扫码即可观看相关知识点的视频演示,很直观地彰显数控技术的操作特性,即学即得。
2、内容详略得当,以机床操作-加工工艺-指令编程为主线,并立足于典型形面的加工,引导读者在应用中学习编程指令。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数控铣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平面加工、轮廓加工、孔系与螺纹加工、槽类与型腔零件加工等。为了方便读者使用,扫描本书中的二维码可观看视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本书适合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初学者使用,也是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高校及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机电专业、数控专业的理想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数控铣削加工的基础知识001
1.1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发展002
1.1.1数控机床的分类002
1.1.2数控机床的发展012
1.2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组成与布局020
1.2.1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组成020
1.2.2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布局024
1.2.3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坐标系027
1.3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维护保养030
1.3.1保养的内容和要求030
1.3.2加工中心保养的操作033
1.4FANUC数控系统简介038
1.4.1FANUC数控系统的发展038
1.4.2FANUC数控系统的种类040
1.5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手动操作040
1.5.1操作面板简介040
1.5.2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手工操作044
1.6对刀与参数设置048
1.6.1刀具的安装048
1.6.2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051
1.6.3对刀053
1.6.4工件坐标系的设定058
1.7程序编辑与自动加工062
1.7.1程序编辑062
1.7.2程序的输入与输出064
1.7.3自动加工065
1.7.4显示数据068
1.7.5镜像功能070
第2章平面加工073
2.1一般平面加工074
2.1.1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用铣平面夹具074
2.1.2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平面常用刀具075
2.1.3平面铣削工艺076
2.1.4数控编程规则076
2.1.5准备功能077
2.1.6刀具长度补偿078
2.1.7辅助功能080
2.2阶梯面加工083
第3章轮廓加工085
3.1外轮廓加工086
3.1.1数控铣削加工工序的划分086
3.1.2铣削外轮廓的进给路线087
3.1.3指令介绍087
3.1.4刀具半径补偿089
3.2内轮廓铣削097
3.2.1内轮廓的加工工艺097
3.2.2螺旋类加工098
3.3复合轮廓的加工103
3.3.1子程序103
3.3.2比例缩放107
3.3.3可编程镜像108
3.3.4坐标旋转111
3.4非圆曲线轮廓的铣削116
3.4.1加工原理116
3.4.2用户宏程序118
3.4.3B类宏程序编程120
3.4.4用户宏程序的调用123
3.4.5倒圆和倒角127
3.4.6固定斜角平面铣削134
3.4.7通用宏程序的编写136
3.5曲面轮廓的加工138
3.5.1刀具138
3.5.2曲面轮廓加工的进给路线140
第4章孔系与螺纹加工151
4.1钻、扩、锪孔加工152
4.1.1孔加工的进给路线152
4.1.2孔加工方法的选择153
4.1.3孔加工用刀具及其选择154
4.1.4切削液的选用156
4.1.5孔加工的固定循环功能157
4.1.6圆周孔系编程165
4.2铰孔与镗孔加工168
4.2.1加工用刀具168
4.2.2指令介绍170
4.3螺纹加工174
4.3.1攻螺纹174
4.3.2刚性模式的固定循环176
4.3.3铣螺纹179
第5章槽类与型腔零件加工185
5.1通槽加工186
5.2封闭槽加工190
5.3型腔加工198
5.3.1矩形型腔加工198
5.3.2圆形型腔加工202
附录207
参考文献211

前言/序言


《制造新纪元: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技术深度解析》 本书旨在为广大制造业从业者、技术爱好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技术学习平台。在快速发展的智能制造时代,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与编程能力,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本书紧密围绕这一核心需求,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层层递进,力求为读者构建起一套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基础理论 加工中心原理与结构剖析: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加工中心的构成要素,包括机床主体结构、主轴系统、刀库系统、刀具交换装置、坐标系定义、运动学原理等。我们将解析不同类型加工中心的特点,如立式加工中心(VMC)与卧式加工中心(HMC),以及其在不同加工场景下的优势与应用。通过对关键部件的细致讲解,帮助读者建立对加工中心硬件的清晰认知。 切削原理与刀具技术: 深入理解切削过程是掌握数控加工的基础。本部分将详细阐述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包括切削力、切削热、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参数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同时,我们将系统介绍各类铣削刀具的类型、结构、材料、几何角度选择以及涂层技术,包括端铣刀、面铣刀、球头铣刀、钻头、铰刀等,并探讨刀具磨损机理与刃磨方法,强调刀具选择对加工效率与表面质量的重要性。 工艺规划与流程设计: 合理的工艺规划是实现高效、精确加工的前提。本部分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根据零件图纸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加工顺序、定位基准、装夹方式、刀具路径等关键工艺参数。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优化加工流程,减少空行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并讲解在实际生产中常见的夹具设计原则与应用。 第二部分:数控编程与仿真技术 数控指令系统详解(G代码与M代码): 本部分将全面解读数控编程中最核心的G代码与M代码。我们将逐一解析各种运动指令(直线插补G00、G01,圆弧插补G02、G03)、平面铣削指令(G17, G18, G19)、坐标系指令(G54-G59)、刀具补偿指令(G40-G43)、循环指令(G81-G84等)以及辅助功能指令(M00-M06, M08, M09等)。通过大量实例,帮助读者熟练掌握这些指令的含义与应用。 宏程序与参数化编程: 为提升编程效率与灵活性,宏程序与参数化编程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本部分将深入讲解宏程序的基本结构、变量定义、逻辑判断、循环控制以及子程序调用等,并演示如何利用宏程序实现批量零件加工、复杂刀具路径生成以及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 CAM软件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是现代数控编程的重要工具。本部分将介绍主流CAM软件(如Mastercam, UG NX CAM, Fusion 360等)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零件模型的导入、刀具路径的生成、切削参数的设置、后处理器的选择与配置等。通过实例演示,帮助读者掌握利用CAM软件实现自动化编程的技巧。 数控仿真与验证: 在实际加工前进行仿真验证,是避免程序错误、减少试切损耗、确保加工安全的有效手段。本部分将介绍数控仿真软件(如Vericut, CIMCO Edit等)的功能与应用,包括刀具路径可视化、碰撞检测、加工时间估算、代码优化等,帮助读者在虚拟环境中充分检验加工程序的可靠性。 第三部分:数控加工实践与优化 常见零件的加工工艺与编程实例: 本部分将结合实际案例,演示如何对不同类型的零件进行数控铣削加工。我们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零件,如方块类零件、圆柱类零件、异形件等,详细讲解其加工工艺分析、刀具路径规划、参数设置以及完整的数控程序编写。这些实例将覆盖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各个环节,为读者提供宝贵的实战经验。 加工精度控制与表面质量提升: 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表面质量是衡量数控加工水平的重要指标。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影响加工精度的各种因素,如机床刚性、热变形、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并提供相应的控制策略。我们将介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如精加工、抛光等,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切削参数与刀具选择来优化表面粗糙度。 数控加工中的常见问题诊断与解决: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振动、崩刀、尺寸超差、表面粗糙度不合格等。本部分将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与解决对策,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并排除故障,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智能化制造趋势与加工中心未来发展: 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的推进,加工中心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本部分将展望数控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如机器人与加工中心的集成、增材制造(3D打印)与减材制造(数控加工)的融合、大数据分析在加工优化中的应用、无人化智能车间的构建等,激发读者对未来制造技术的思考与探索。 本书内容丰富,案例翔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力求成为您掌握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技术的得力助手。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都能从中获益,在制造领域迈向更高峰。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这本书,是FANUC数控技术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宝典”。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解数控编程的书,更是一本涵盖了“工艺”与“编程”的综合性教材。书中对加工工艺的理解,贯穿了整个编程过程,让我在学习编程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深对机械加工原理的认识。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坐标系转换”和“工件坐标系设置”的讲解,这些看似基础但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掌握不好,往往会导致加工错误。书中详细的解释和实例,让我能够准确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技术。

评分

《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让我从一个对数控技术一窍不通的“小白”,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理解并运用FANUC系统的“半个专家”。书中的内容安排非常合理,从机床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到操作面板的功能介绍,再到数控指令的学习,最后到完整的加工程序编写和调试,每一步都让我感觉知识在不断积累和巩固。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安全设置”和“故障排除”的讲解,这些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尤为重要,能够帮助我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原因并解决。书中的一些“技巧”和“经验之谈”,更是弥足珍贵,是作者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华。

评分

读完《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技术能量。这本书在讲解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工艺与编程方面,确实做到了“码上学习”的精髓。作者巧妙地将复杂的理论知识拆解成易于理解的模块,并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实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我之前对于如何编写一个完整的加工程序总是感到无从下手,但这本书通过对不同零件加工过程的详细分解,让我看到了程序的逻辑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来的。书中对宏程序的介绍也让我眼前一亮,它展示了如何利用宏程序实现程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编程效率,也为解决一些复杂的加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体验到了“触类旁通”的学习快感。《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在介绍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技术细节时,并没有止步于表面,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原理。我惊喜地发现,很多在其他书籍中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在这本书里都变得异常清晰。例如,关于坐标系的讲解,书中不仅介绍了右手定则,还结合实际机床的运动方式,让我深刻理解了X、Y、Z轴的运动方向以及如何进行坐标系的选择和切换。书中对“指令”的解析也非常到位,每一个G代码和M代码,作者都会详细解释其功能、格式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并且会给出实际的程序段作为示例,让我能够立刻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评分

这本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是我非常看重的两个方面,而《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恰好满足了我这两点。在阅读过程中,我没有感到任何的晦涩难懂,反而觉得每一页都充满了启发。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的插图和表格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抽象的指令和复杂的流程可视化,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刀具路径优化”的章节,它让我明白了如何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效率,这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对FANUC数控系统产生了全新的认识。《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不仅仅是一本编程手册,更像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技术指南”。在阅读之前,我对数控编程的印象就是一堆晦涩难懂的代码,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将这些代码背后的逻辑和作用一一揭示出来。作者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指令,而是先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比如坐标系是如何建立的,G代码和M代码分别代表什么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相对坐标”和“绝对坐标”的讲解,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况下灵活运用它们,这对我理解程序编写的逻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FANUC系统的常用画面和操作界面,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程序运行的过程,甚至可以在脑海中模拟出刀具的运动轨迹。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把金钥匙,悄悄地打开了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那扇神秘的大门。我一直对机械加工和数控技术充满了好奇,但总觉得它离自己很远,知识体系庞大且晦涩难懂。直到偶然的机会,我翻阅了《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才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力量。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从最基础的机床结构、坐标系概念,到G代码和M代码的逐一解析,再到复杂的刀具路径生成和宏程序编写,每一步都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作者在讲解时,没有采用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穿插了大量的实例,这些实例贴近实际生产场景,让我能够立刻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模拟操作中。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良,清晰地展示了刀具的运动轨迹、工件的加工过程,甚至连机床的各个部件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这对于我这样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在我看来,《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作者并没有仅仅局限于编程本身,而是将工艺和编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我明白,编程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建立在对加工工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书中对不同材料的切削特性、不同加工方式(如铣削、钻孔、镗孔)的工艺要求都有细致的阐述,这为我选择合适的刀具、设置合理的切削参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在有了清晰的工艺思路后,再来学习如何将这些思路转化为FANUC指令,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刀具补偿的章节,它详细解释了刀具半径补偿和刀具长度补偿的作用,以及如何在程序中正确调用,这对于提高加工精度至关重要。

评分

拿到《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战性”。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数控编程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读起来就像在看说明书,缺乏实践指导。而这本书则不同,它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操作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从最基础的开机、找零,到程序输入、参数设置,再到各种指令的运用,书里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书中包含了很多实际加工案例,比如如何加工一个简单的零件,如何设置刀具补偿,如何处理加工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这些案例的指导性非常强,我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步操作,真的能看到自己手中的模型逐渐成型,这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加工策略的讨论,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如何优化切削参数、如何提高加工效率等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宝贵的经验。

评分

《码上学习--FANUC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书中提供的每一个程序实例,都经过精心设计,并且附有详细的加工步骤和说明。我尝试着将书中的程序输入到模拟软件中进行运行,看着屏幕上虚拟的刀具按照我的指令精确地运动,一步步地将工件加工成型,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书中对“圆弧插补”和“螺旋插补”的讲解,让我深刻理解了FANUC系统在处理复杂曲线加工时的强大能力,也让我看到了数控技术在精密制造中的巨大潜力。

评分

不错的书

评分

比较不错,努力学习

评分

不错的书

评分

比较不错,努力学习

评分

挺不错的!

评分

比较不错,努力学习

评分

比较不错,努力学习

评分

这书错误太多了

评分

挺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