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贸易流程所涉及的基本环节分为外贸单证工作认知、开立信用证、审核、修改信用证、制作商业发票和包装单据、办理运输、办理报检、申领原产地证明书、办理报关、办理保险、制作汇票及其他结汇单据等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学习目标、情景导入、工作任务、操作示范、动手训练等栏目,让学生能够完整地掌握该情境下的学习内容,具有系统性、真实性和实用性。
黄秀丹200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02——至今 主要从事外贸单证课程和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工作
课题:.作为重要成员参与省级课题《我省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项目:1.参与辽宁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项目)主要负责:外贸单证课程资源库建设商务谈判课程资源库建设工作。
目 录
学习情境一 外贸单证工作认知 1
学习目标 1
情境导入 1
任务一 初识外贸单证员工作 1
任务二 申领出口许可证 5
学习情境二 合同拟定 12
学习目标 12
情境导入 12
任务一 熟悉合同条款 12
任务二 签订合同 20
学习情境三 信用证业务 27
学习目标 27
情境导入 27
任务一 信用证知识认知 28
任务二 开立信用证 35
任务三 审核、修改信用证 39
学习情境四 商业发票和包装单据的缮制 51
学习目标 51
情境导入 51
任务一 商业发票的缮制 51
任务二 包装单据的缮制 55
学习情境五 订舱委托书的缮制 62
学习目标 62
情境导入 62
任务 缮制订舱委托书 62
学习情境六 出境货物报检单的缮制 68
学习目标 68
情境导入 68
任务 缮制出境货物报检单 68
学习情境七 原产地证的缮制 75
学习目标 75
情境导入 75
任务一 缮制原产地证 75
任务二 缮制普惠制产地证 80
学习情境八 出口货物报关单的缮制 86
学习目标 86
情境导入 86
任务 缮制出口货物报关单 86
学习情境九 保险单的缮制 97
学习目标 97
情境导入 97
任务 缮制保险单 97
学习情境十 办理交单结汇业务 107
学习目标 107
情境导入 107
任务一 缮制海运提单 107
任务二 缮制装运通知 113
任务三 缮制汇票 117
学习情境十一 办理进口手续 122
学习目标 122
情境导入 122
任务 申领进口许可证 122
学习情境十二 办理进口报关、报检业务 129
学习目标 129
情境导入 129
任务一 缮制进口货物报关单 129
任务二 缮制入境货物报检单 135
附录 141
参考文献 190
前 言
“外贸单证实务”是高职高专经贸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是根据快速发展的外贸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而设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提高经贸类毕业生的岗位技能,编者与行业、企业专家研讨、设计共同编写了本教材。
本教材是基于外贸单证员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设计的,以虚拟的外贸公司为背景,以一笔完整贸易为主线,在外贸单证员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建外贸单证专家组共同开发课程标准,打破原有的以知识体系为线索的传统编写模式,使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自主实践活动。本教材根据贸易流程所涉及的基本环节分为外贸单证工作认知,开立信用证,审核、修改信用证,制作商业发票和装箱单据,办理运输,办理报检,申领原产地证明书,办理报关,办理保险,制作汇票及其他结汇单据等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学习目标、情境导入、工作任务、操作示范、知识拓展、技能训练等栏目。
本教材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强调对各种外贸单证操作能力的训练,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理论知识。在编写体例上也进行了创新,以一条工作线索贯穿全文,让学生能够完整地掌握该情境下的学习内容,具有系统性、真实性和实用性。
本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以单证员实际岗位要求为依托、以单证员具体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设计理念,打造了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情境。教材内容安排以学习目标—情境导入—工作任务—操作示范—知识拓展—技能训练为顺序,凸显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色,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及职业性。
本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可以作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货运与报关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外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或自学使用。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误漏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非常注重“前置思考”和“风险规避”。我之前一直认为,外贸单证只要填错了就修改,或者出现问题了再补救,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讲述“如何预防”。例如,在签订合同之前,作者就建议读者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尤其是一些模糊不清的表述,并要主动与客户沟通确认,以免日后在单证填写时出现矛盾。它还详细分析了不同种类单证的潜在风险点,比如信用证的条款、提单的特殊要求等等,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识别欺诈”的部分,作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骗局手法,并教导读者如何通过单证来甄别可疑信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提前预判潜在的风险,并且在单证操作中更加谨慎细致。它让我明白,做好外贸单证,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周全的考虑,才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评分这本书确实给了我不少启发,尽管我当初是冲着“外贸单证实务”这个名字来的,但读完之后,我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有效沟通桥梁”的实践指南,尤其是在跨文化商务环境中。它并没有直接教你填写单证的每一个栏目,也没有给出标准化的模板。相反,它花了很大篇幅去探讨“理解”的重要性。例如,它深入分析了不同国家客户的沟通习惯、思维模式,以及在合同谈判中可能出现的潜规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模糊性”的章节,作者通过几个案例说明了,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过于直白的表达反而可能引起误解,而一些看似“迂回”的沟通方式,实则是为了给对方留有余地,以便更好地达成共识。书里的一些小故事,比如关于一个中国公司如何因为误解了美国客户的“OK”而导致项目延误,就让我深思。它让我明白,做外贸不仅仅是把货物卖出去,更是要建立信任,而信任的基石,在于对对方文化和沟通方式的深刻理解。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与海外客户打交道时的许多细节,也开始尝试用更具“情商”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效果确实比以前好很多。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全局观”来理解外贸单证。它并没有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单证,而是将单证置于整个外贸交易的大背景下进行阐述。作者巧妙地将单证的生成、流转、审核等环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比如金融、物流、海关、保险等,紧密地联系起来。它让我明白,每一个单证都不仅仅是一张纸,它背后牵扯着大量的资金流动、货物运输、法律责任以及各方利益。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多式联运”的案例,讲解了如何处理不同运输方式下的单证衔接问题,以及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对整个链条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流畅,案例分析也十分生动,让我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对复杂的国际贸易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让我觉得,做外贸单证,不再是机械的重复劳动,而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性、全局视野和协同合作的工作。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诠释。原本以为“单证”就是填写信息,但读完后才发现,每一个细微的字句、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可能在外贸交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书中通过大量令人扼腕的案例,展示了由于一个微小的疏忽,导致一笔大额交易化为泡影的悲惨结局。例如,关于“品名”的精确性,书中详细解释了为何不同国家对同一产品的叫法可能存在差异,以及在单证中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编码(如HS编码)的重要性。它还强调了在填写数量、金额、尺寸等关键数据时,必须百分之百准确,并且要与合同、发票、箱单等所有单证保持一致。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外贸单证工作,需要的是一种“工匠精神”,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马虎。它让我从心底里认识到,做好外贸单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海关的要求,更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实操手册,充满了各种表格和法律条文,没想到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外贸流程。它并没有把“单证”当作最终目的,而是将其视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并着重强调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书中通过大量真实案例,揭示了在单证处理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或者对某些术语理解的偏差,是如何导致延误、损失甚至法律纠纷的。我记得有一个案例,一个客户对产品的描述模糊不清,导致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不符合预期,而最终在核对提单和发票时,才发现双方对“颜色”的定义完全不同,一个指的是色卡上的具体编号,另一个则指的是自然光下的视觉感受。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它教会了我如何“追根溯源”,在处理每一个单证时,都要去思考这个信息背后所代表的实际意义,以及它将如何影响整个交易链条。它让我明白,做好了“单证”,只是完成了流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通过严谨的单证,确保了信息的无误传递,从而保障了交易的顺利进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