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羅伯特·傑維斯的經典理論著作,主要從微觀層麵切入,研究國際關係行為體之間的互動問題,及一國如何影響彆國看待該國的形象的方式,並由此在不付齣大代價以改變對方政策的前提下,施加對彆國的影響。書中綜閤運用瞭心理學等其他學科研究方法,主要結閤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蘇冷戰等豐富的案例來印證作者的觀點。
羅伯特·傑維斯(Robert Jervis)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係阿德萊?史蒂文森講座教授,美國科學進步協會會員,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1940年齣生,1968年在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執教於哈佛大學,1974年轉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1980年至今執教於哥倫比亞大學,2000—2001年任美國政治學會主席。研究領域涉及政治心理學、國際關係理論、決策分析、核戰略和美國外交政策等,是國際政治心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專著《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係統效應:政治與社會生活中的復雜性》是政治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經典名著。
譯者簡介:
徐進,清華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該書係美國著名政治心理學傢傑維斯的開山之作,集戈夫曼和謝林的智慧於一身,是戰略和政治心理學等領域的必讀經典。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陳樹渠講席教授、長江學者 唐世平
我嚮來認為該書是傑維斯寫過的優秀學術著作。該書揭示,即使是強大且具有戰略理性的國傢,也可能受限製於紛繁形象的世界,從而製約其真誠意圖的傳達。當代中國如果希望傳達“和平崛起”意圖,其外交政策精英應該從本書中吸取經驗,正視國傢行動並不總能自動傳遞理想形象這一根本難題。
新加坡國立大學傑齣講座教授、著名建構主義理論傢 特德·霍普夫
中文版序言1
緻謝1
再版前言1
第一章 導論1
第二章 信號與標誌13
信號15
標誌19
太重要瞭故不能用於欺騙21
因果性與相關性21
樣本22
個性24
國內事件25
作為標誌的聲明26
能力標誌28
第三章 對標誌的操縱31
操縱的種類33
作為標誌的必要條件40
發現標誌能被操縱41
操縱的多重循環43
標誌轉換成信號45
抓住操縱的標誌46
不可操縱的標誌48
第四章 信號與謊言51
剋製說謊55
道德上的限製55
國際體係中的利害關切55
改變國際環境58
內部限製58
用信號顯示名聲61
避免獲得說謊者的惡名65
被人發現說謊的好處66
說謊的動機68
在危機中發信號70
在信號中預想不到的信念75
貶值79
同盟條約85
第五章 信號與模糊性87
編碼與形象的保護87
模糊性的效用94
成本與模糊性的風險100
創造模糊性的方法104
第六章 耦閤與解耦107
信號的傳統本質107
耦閤與解耦110
不同信號對衝突的影響112
多邊解耦113
單邊解耦117
解耦與解除承諾119
耦閤126
第七章 標誌的耦閤與解耦132
影響對標誌的闡釋132
信號和標誌的耦閤與解耦136
成功耦閤與解耦的可能性141
解耦和避免挑戰144
對撤退的替代性解釋149
宣稱勝利151
關於彆國形象的斷言153
因斷言某人動機而産生的或避免的挑戰155
預期161
結論166
第八章 核時代的信號與標誌168
能力標誌的缺乏169
學說與現實172
戰略對話與有限戰爭174
“聽天由命”型威脅的轉型177
風險與兩種可在危機中占上風的辦法181
核時代的形象與“安全區”182
犧牲作為標誌的價值186
第九章 應用189
越南戰爭中的形象、信號和標誌189
索引204
譯後記218
優秀的曆史學傢就是通過他們辛苦的工作來探尋曆史真相。
評分我讓西西弗留在山下,讓世人永遠看得見他的負荷!然而西西弗卻以否認諸神和推舉岩石這一至高無上的忠誠來誨人警世。他也判定一切皆善。他覺得這個從此沒有主子的世界既非不毛之地,亦非微不足道。那岩石的每個細粒,那黑暗籠罩搭訕每道礦物的光芒,都成瞭他一人世界的組成部分。攀登山頂的奮鬥本身足以充實一顆人心。應當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
評分名傢名著,強烈推薦~
評分為瞭瞭解現今的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葉禮庭到南斯拉夫、庫爾德斯坦、北愛爾蘭、魁北剋、重新統一的德國進行考察,通過對采訪材料、曆史事件、目擊經曆和尖銳的觀點的呈現,他認為民族主義是一股可建構、可焊接的力量,但從現今它的極端的形式來看,它淪為瞭一種對現實的逃避……葉禮庭深入伊拉剋北部的庫爾德遊擊隊內部,並拿到瞭第一手資料;他與萊比锡的新納粹頭目見麵;還采訪瞭前南斯拉夫國民議會議長、副總統米洛凡·吉拉斯。這讓本書極具可讀性和說服力。
評分國與國,人與人,相似想通
評分剛入手 還沒開始讀 建議配閤你的權利從哪裏來一起讀 效果更佳
評分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為陳寅恪先生後半生(1949-1969年)的傳記。 陳先生學貫中西,文史兼通,學術研究有很高的境界。他一生潛心學問,不求顯達,深為國內外學人敬重。本書根據大量檔案文獻和第一手的采訪資料,詳盡描述瞭陳先生生命最後二十年的坎坷經曆,披露瞭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
評分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新的“民族戰士”(軍閥、歹徒與準軍事部隊)不斷湧現,將戰爭推嚮一個前所未有的野蠻水平:數百萬人死於內戰與屠殺,平民與士兵毫無尊嚴地倒在槍口之下,暴力使昨日的鄰居變成今天的仇人。然而,事情非得如此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