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組播(第1捲)

IP組播(第1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喬希·勒夫萊斯(Josh Loveless) 著,YESLAB工作室 譯
圖書標籤:
  • IP組播
  • 組播協議
  • 網絡技術
  • 數據傳輸
  • 多播
  • 網絡編程
  • IP協議
  • 通信技術
  • 計算機網絡
  • 網絡應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46510
版次:01
商品編碼:12050019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頁數:33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是Cisco Press齣版的網絡技術係列叢書之一,該係列叢書旨在為網絡從業人員提供構建高效網絡、理解新技術和打造成功職業生涯的寶貴知識。
本書講解瞭如下內容:
講解IP組播應用和使組播具備獨特性的原因;
在訪問層理解IP組播(從分層封裝到交換組播幀);
處理二層交換域、IPv4租地址和MAC地址映射;
使用三層組播主機以及瞭解每一個PIM模式;
實施基本的轉發樹和匯集點;
比較組播轉發模式:ASM、SSM和PIM BiDir;
規劃與閤理地界定基本的組播網絡;
選擇轉發復製的第1選擇;
針對安全性和可恢復性應用第1選擇的做法;
理解獨特的IPv6部署問題;
有效地管理和排錯IP組播網絡。

本書全麵涵蓋瞭基本的IP組播原理和路由技術,可用來搭建和運維企業網絡以及服務提供商網絡,以支持從視頻會議到數據復製在內的所有應用。
本書首先簡要迴顧瞭IP網絡中的數據通信,然後全麵解釋瞭網絡訪問、二層和三層組播、PIM相關的知識。以此為基礎,本書介紹瞭組播範圍、IPv6組播,並針對IP組播設計、運維和排錯提供瞭實用的指導。本書還藉助於真實的網絡案例和詳細圖解闡述瞭書中的關鍵概念和技術。
為瞭反映在與Cisco客戶打交道期間積纍的豐富經驗,本書作者從實用的角度探討瞭共同特性、設計方案、部署模型和現場實踐。你可以在本書中發現從具體命令到“一攬子”方法論在內的所有內容,而這一切可以用來幫助你交付和優化任何IP組播解決方案。
本書對網絡工程師、架構師、運維人員、顧問、安全人員和協作專傢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網絡管理人員也可以在本書中找到非常有用的實施案例和特性解釋。

內容簡介

《IP組播(第1捲)》全麵介紹瞭用於設計、部署和運維當代IP組播網絡所需的原理和路由技術。《IP組播(第1捲)》分為7章,講解瞭組播的概念以及與單播和廣播的區彆,在網絡訪問層上的組播概念,在第3層上的組播概念,協議無關組播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設計IP組播網絡時要考慮的問題以及組播網絡的適用範圍,IPv6組播的概念,IP組播網絡的運維和排錯等內容。
《IP組播(第1捲)》適閤網絡工程師和架構師、網絡顧問以及網絡管理人員閱讀,本書也是相關專業的讀者瞭解IP組播技術的有益讀物。

作者簡介

Josh Loveless,CCIE #16638,作為一名客戶解決方案架構師就職於Cisco公司。他在Cisco工作瞭4年,為一綫服務提供商以及Cisco排名第1的企業客戶提供架構和支持服務,專門從事大規模路由和交換設計。目前,Josh正在幫助Cisco在國防和情報行業的客戶應對不斷變化的技術環境,設計具有高級功能的安全自動化網絡,包括IP組播網絡。在加入Cisco之前,他在大型服務提供商和企業工作瞭15年,擔任工程師和架構師,並為Cisco值得信賴的閤作夥伴提供培訓和架構服務。Josh擁有兩個CCIE認證:路由交換和服務提供商。
Ray Blair,CCIE #7050,是一位傑齣的係統工程師,自1999年以來一直在Cisco工作。他利用多年的經驗,將技術解決方案與業務需求相結閤,確保客戶在各方麵都能取得成功。Ray於1988年開始瞭他的職業生涯,負責設計工業監控和通信係統。從那時起,他參與瞭服務器/數據庫管理工作,以及網絡的設計、實現和管理工作,涉及的網絡技術從ATM到ZMODEM。他擁有三個CCIE認證:路由交換、安全和服務提供商,他也是CISSP(注冊信息係統安全專傢)和CBA(注冊商業建築師;CBA 00298)認證的持有者。在Cisco Press齣版社齣版的兩本圖書中,Ray都是閤著者,這兩本書是:Cisco Secure Firewall Services Module和Tcl Scripting for Cisco IOS。他在很多行業活動中都發錶過演講,也是Cisco Live的傑齣演講者。
Arvind Durai,CCIE #7016,他是 Cisco 高級服務部門的解決方案集成總監。在過去的 17年中,他的主要職責是在企業部門為Cisco的重要客戶提供支持,包括金融、零售、製造、電子商務、州政府、公用事業(智能電網)和醫療保健行業。他更偏嚮安全、組播、網絡虛擬化和數據中心,他撰寫瞭一些白皮書和各種技術的設計指南。他在不同行業參與瞭一些企業客戶的組播設計。他也是高級服務組播審計工具框架的貢獻者之一,幫助客戶評估他們的運營組播網絡到行業的**做法。
Arvind持有兩個CCIE認證:路由交換和安全,他也擁有CBA(注冊商業建築師)認證。他擁有電子和通信專業的理學學士學位、電氣工程專業碩士學位,以及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他是三本Cisco Press圖書的閤著者:Cisco Secure Firewall Services Module、Virtual Routing in the Cloud,以及TcL Scripting for Cisco IOS。他是IEEE WAN智能電網架構的作者之一,並齣席瞭多個行業論壇,比如IEEE和Cisco Live。

目錄

第1章 IP組播入門 1
1.1 組播解決瞭什麼問題 2
1.2 組播的應用和服務 5
1.2.1 一對多組播應用 5
1.2.2 多對多組播應用 6
1.2.3 多對一組播應用 6
1.3 組播數據包 7
1.3.1 組播源是什麼 8
1.3.2 組播接收方是什麼 9
1.4 三層組播是建立在TCP/IP協議棧中的 9
1.4.1 這是個組 10
1.4.2 IPv4三層組播編址中定義的組 12
1.4.3 IPv4組播組地址的分配 13
1.5 重要的組播組和組的考量 15
1.5.1 IPv4本地網絡控製 15
1.5.2 IPv4互聯網絡控製 16
1.6 組播的曆史 18
1.6.1 組播骨乾 18
1.6.2 Internet組播 18
1.6.3 IPv6組播 19
1.6.4 組播的發展與標準化 19
1.7 總結 19
第2章 網絡訪問和二層組播 21
2.1 層的封裝 21
2.2 MAC地址映射 24
2.3 組播數據幀的交換 26
2.4 組的注冊 26
2.5 網關路由器上的IGMP 28
2.6 IGMP版本 28
2.6.1 IGMPv1 28
2.6.2 IGMPv2 29
2.6.3 IGMPv3 32
2.7 在路由器上配置IGMP 34
2.8 混閤組:IGMPv1、v2和v3之間的互操作性 35
2.9 二層組管理 35
2.9.1 Cisco組管理協議 35
2.9.2 路由器端口組管理協議 37
2.10 探測 37
2.10.1 IGMP探測 37
2.10.2 維護組成員 41
2.10.3 配置IP IGMP探測 42
2.11 交換機中的數據包復製過程 43
2.12 二層保護 44
2.13 總結 46
參考資料 46
第3章 三層IP組播 47
3.1 組播主機 47
3.1.1 網絡組:客戶端/服務器 48
3.1.2 網絡主機 49
3.2 組播路由:介紹PIM和組播樹 50
3.2.1 通過樹木看到森林 50
3.2.2 PIM組狀態的概念 52
3.2.3 兩種類型的樹 57
3.2.4 PIM鄰居 62
3.2.5 PIM消息:加入、離開、修剪、嫁接和斷言 65
3.3 PIM模式 69
3.3.1 PIM密集模式 69
3.3.2 PIM稀疏模式 70
3.3.3 PIM稀疏-密集模式 73
3.3.4 樹葉上的組播 73
3.3.5 匯集點和共享樹 79
3.3.6 建立組播路由信息庫 94
3.3.7 PIM-BiDir 97
3.3.8 PIM-SSM 103
3.4 總結 114
第4章 協議無關組播 117
4.1 RP概述 117
4.2 IP組播域 120
4.3 基本PIM配置 123
4.4 動態RP信息傳播 128
4.4.1 自動RP 129
4.4.2 BSR 138
4.5 任播RP 144
4.5.1 組播源發現協議 145
4.5.2 PIM任播RP 146
4.5.3 虛位RP 155
4.6 PIM SSM配置 157
4.7 總結 159
第5章 IP組播的設計要點與實施 161
5.1 組播組作用範圍 161
5.1.1 組織機構與全球組分配的要點 162
5.1.2 IPv4要考慮的要點 164
5.2 在混閤設計方案和RP替換方案中使用組作用範圍 167
5.2.1 使用MSDP互聯組的組播RP設計方案 172
5.2.2 使用組播工作域的組播RP混閤設計方案 176
5.2.3 RP的替換 181
5.3 組播流量工程與轉發 181
5.3.1 深入探討mRIP、mFIB與RPF校驗 183
5.3.2 使用IP多路徑特性的流量工程 193
5.3.3 組播流量工程:通過設置影響路徑選擇 196
5.4 IP組播最佳做法與IP組播的安全性 204
5.4.1 在啓用PIM之前 204
5.4.2 通行的最佳做法 205
5.4.3 基本的組播安全 210
5.4.4 在邊界對組播域進行保護 213
5.4.5 保護組播RP 219
5.4.6 最佳做法與安全性的總結 221
5.5 歸納總結 221
5.6 總結 230
第6章 IPv6組播網絡 233
6.1 IPv6基礎:快速迴顧 233
6.2 IPv6三層組播組編址 236
6.2.1 IPv6組播組地址的劃分 239
6.2.2 IANA基於單播前綴的組播地址 241
6.2.3 IPv6特定源地址 242
6.2.4 請求節點組播地址 242
6.2.5 IP地址的作用範圍及地址規劃時應該考慮的要點 243
6.2.6 組播IPv6地址到MAC地址之間的映射 243
6.3 IPv6二層與三層組播 244
6.3.1 IPv6的組播偵聽發現協議 244
6.3.2 IPv6三層組播和PIM6(協議獨立組播6) 256
6.4 總結 277
第7章 IP組播網絡的運維與排錯 279
7.1 組播排錯的流程 279
7.2 組播排錯的方法論 279
7.2.1 校驗基綫:對源和接收方進行驗證 284
7.2.2 驗證狀態 291
7.3 組播排錯常用工具概述 301
7.3.1 ping測試 301
7.3.2 SLA測試 302
7.3.3 一些常用的組播Debug(調試)命令 305
7.4 組播排錯 307
7.5 一些重要的組播show命令 324
7.5.1 show ip igmp group命令 324
7.5.2 show ip igmp interface/show igmp interface命令 325
7.5.3 show ip mroute/show mrib route命令 326
7.5.4 show ip pim interface/show pim interface命令 329
7.5.5 show ip pim neighbor/show pim neighbor命令 330
7.5.6 show ip pim rp命令 331
7.5.7 show ip pim rp mapping/ show pim rp mapping命令 332
7.6 總結 333
IP組播(第1捲):網絡通信的精妙藝術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高效、精準的網絡通信早已成為現代社會運作的基石。從實時音視頻直播到大規模分布式計算,從多人在綫遊戲到物聯網設備管理,我們對信息傳遞的即時性和普適性提齣瞭前所未有的需求。然而,傳統的單播(unicast)和廣播(broadcast)通信模式在麵對海量信息分發場景時,其固有的低效率和資源浪費問題日益凸顯。單播一對一的模式在需要將同一信息發送給多個目標時,會産生大量重復的數據包,極大地消耗瞭網絡帶寬和設備處理能力。而廣播則將數據包發送給網絡中的所有節點,即便隻有極少數節點需要這些信息,也會造成嚴重的網絡擁塞和資源浪費,甚至可能引發“廣播風暴”,癱瘓整個網絡。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IP組播(IP Multicast)作為一種革命性的網絡通信技術應運而生。它巧妙地解決瞭傳統通信模式的痛點,實現瞭“一對多”甚至“多對多”的高效信息分發。IP組播的核心思想是,當一個發送者需要將數據發送給一組特定的接收者時,網絡基礎設施能夠智能地將數據包的復製和轉發過程“下推”到網絡的邊緣,隻在有接收者的路徑上進行復製。這樣一來,發送者隻需發送一份數據,網絡會自動將其高效地分發到所有訂閱瞭該組播地址的接收者手中,極大地節省瞭帶寬和處理資源,提升瞭網絡性能和可擴展性。 《IP組播(第1捲)》深入淺齣地為你揭示瞭IP組播這一強大技術的方方麵麵。本書並非泛泛而談,而是聚焦於IP組播的核心概念、關鍵協議和實際應用,為你構建一個堅實的技術理論基礎,讓你能夠透徹理解其工作原理,並具備解決實際網絡問題的能力。 第一篇:基石——理解IP組播的核心概念 在本書的開篇,我們首先將帶你走進IP組播的宏觀世界,為你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們將詳細闡述什麼是IP組播,它與單播和廣播在本質上的區彆是什麼,以及為什麼組播在現代網絡通信中如此重要。你將瞭解到組播地址的概念,它是如何被分配和使用的,以及它與標準IP地址的區彆。 隨後,我們將深入探討組播通信中的關鍵角色:組播發送者和組播接收者。我們將分析發送者如何發起組播數據流,以及接收者如何錶達對特定組播組的興趣。這其中,“成員資格管理”的概念至關重要。你將學習到,組播的實現依賴於網絡設備對哪些主機屬於哪些組播組的動態跟蹤。這種跟蹤並非由發送者或接收者單獨完成,而是需要網絡基礎設施的協作。 更進一步,本書將為你詳細解析組播數據包的轉發機製。當你發送一個組播數據包時,它究竟是如何在網絡中傳播的?我們將揭示路由器在組播數據轉發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它們如何根據接收者的需求動態地建立和維護轉發路徑。這包括瞭對組播樹(Multicast Tree)概念的深入剖析。你將理解,組播並不是簡單地將數據包復製並發送到所有路徑,而是智能地構建一種最優化的數據分發結構,確保數據隻在必要時進行復製,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網絡開銷。 第二篇:骨架——IP組播的關鍵協議 理解瞭核心概念之後,本書將帶你深入瞭解IP組播實現背後的技術支柱——關鍵協議。這些協議如同組播的“骨架”,支撐著整個體係的運作。 首先,我們將聚焦於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這是IPv4網絡中組播接收者與本地路由器之間進行組播組成員資格管理的標準協議。你將詳細瞭解IGMP的各個版本(IGMPv1, IGMPv2, IGMPv3)的演進和功能差異。本書將生動地描繪IGMP消息的交互過程:查詢(Query)消息如何由路由器發齣以發現組成員,報告(Report)消息如何由主機發送以錶明其加入或仍然活躍於某個組播組,以及離開(Leave)消息如何通知路由器主機已不再需要接收特定組播組的數據。尤其是在IGMPv3中引入的源特定組成員資格(Source-Specific Multicast, SSM)概念,你將深入理解它如何允許接收者更加精細地控製希望接收哪個源的組播數據,極大地增強瞭組播的靈活性和安全性。 接著,本書將重點闡述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PIM是一種運行在路由器之間,用於建立和維護組播分發樹的路由協議。與傳統的單播路由協議(如OSPF, BGP)不同,PIM本身並不依賴於底層的單播路由錶來計算組播路徑。它是一種“協議無關”的組播路由協議,可以與任何單播路由協議協同工作。本書將詳細介紹PIM的兩種主要模式: 密集模式(Dense Mode, PIM-DM):這種模式最初設計用於網絡密度較高、組播接收者分布集中的場景。在密集模式下,路由器默認會假設所有鄰居都可能對組播流量感興趣,並嚮所有鄰居轉發組播數據。隻有當發現某個鄰居實際上沒有組播接收者時,纔會通過修剪(Prune)機製停止嚮該鄰居發送數據,從而形成一個“反嚮路徑”的樹。你將詳細學習PIM-DM的反嚮路徑轉發(Reverse Path Forwarding, RPF)檢查機製,它是防止組播數據包在網絡中産生循環的關鍵。 稀疏模式(Sparse Mode, PIM-SM):鑒於密集模式在實際網絡中的局限性,稀疏模式成為瞭當前組播網絡中更為普遍和推薦的選擇。稀疏模式的理念是“按需分發”,即隻有當有接收者真正需要數據時,路由器纔會主動構建組播分發樹。這大大減少瞭不必要的網絡流量。在PIM-SM中,共享樹(Shared Tree)和源特定樹(Source-Specific Tree)是兩個核心概念。你將理解默認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 DR)和組播邊界路由器(Rendezvous Point, RP)的角色,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來建立共享樹的。隨後,我們將深入解析SPT(Shortest Path Tree)的創建過程,以及SPT切換機製如何讓接收者從共享樹轉移到更直接、更短的源特定樹,以進一步優化數據分發效率。 本書還將對MBGP(Multicast Border Gateway Protocol)進行介紹,它是用於在不同自治係統(AS)之間交換組播路由信息的協議。雖然在互聯網上廣泛部署組播路由的難度很大,但在特定的企業網絡或區域性互聯環境中,MBGP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三篇:實踐——IP組播的應用場景與部署考量 理論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於實際的網絡環境中。《IP組播(第1捲)》的最後一篇將帶你走進IP組播的實際應用世界,並為你提供部署和管理組播網絡的寶貴經驗。 你將瞭解到IP組播在眾多領域的核心應用,例如: 流媒體服務:互聯網電視(IPTV)、在綫直播、視頻會議等,組播能夠極大地降低服務器的壓力,實現大規模用戶的並發觀看。 金融交易:股票行情、交易指令的實時分發,組播提供瞭低延遲、高吞吐量的解決方案。 在綫遊戲:多人在綫遊戲的同步更新、玩傢位置信息的共享,組播是實現低延遲多人交互的關鍵。 網絡電視廣播:通過IP網絡進行傳統電視信號的分發,實現更廣泛的覆蓋和更靈活的內容管理。 分布式計算與高性能計算:大規模並行計算任務中的數據同步和消息傳遞。 物聯網(IoT):傳感器數據的匯聚、設備狀態的廣播、控製命令的下發。 除瞭應用場景的介紹,本書還將深入探討在實際網絡部署中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你將學習到如何規劃和設計組播網絡,包括如何選擇閤適的組播地址空間、如何進行組播路由器的部署和配置。 網絡擁塞與防範是組播網絡麵臨的另一大挑戰。本書將詳細解析RPF檢查失敗(導緻數據包被丟棄)、環路(導緻網絡癱瘓)等常見問題,並提供有效的排查和故障排除方法。你將瞭解到如何利用Wireshark等工具來捕獲和分析組播流量,從而定位問題根源。 同時,安全是任何網絡技術都無法迴避的問題。本書將簡要探討組播安全方麵的一些考量,雖然具體的安全協議(如SAP, SRM)可能在後續捲中詳細展開,但在此捲中,你將初步瞭解如何防範未經授權的組播接收,以及如何確保組播數據的完整性。 《IP組播(第1捲)》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它更是一次深入探索網絡通信精妙藝術的旅程。通過本書的學習,你將不僅掌握IP組播的核心技術,更能深刻理解其在現代網絡架構中的戰略意義。無論你是網絡工程師、係統管理員,還是對網絡通信充滿好奇的學習者,這本書都將為你打開一扇通往高效、可擴展網絡世界的大門。它為你提供瞭理解下一代網絡通信的基礎,為應對未來日益增長的網絡通信挑戰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天呐,我真的太想知道《IP組播(第1捲)》這本書到底講瞭些什麼!從書名上看,就覺得它充滿瞭技術深度和前沿性。我平時就很關注網絡技術的發展,特彆是關於數據傳輸的效率和可靠性,組播這種技術聽起來就非常有意思,它能讓信息高效地發送給多個目標,想想在流媒體、視頻會議、遊戲服務器這些領域,組播的應用前景有多廣闊!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講解組播原理、協議和實際應用的教材,能夠從基礎概念一步步深入,再到高級的應用場景分析,最好還能包含一些實際部署的案例和調優技巧。《IP組播(第1捲)》這個名字,讓我覺得它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那本“寶藏”。我特彆好奇書中會如何解釋組播地址是如何分配的?IGMP和PIM這些協議又是如何工作的?有沒有可能還會涉及到多播路由的實現細節?如果這本書能夠詳細解答我這些疑問,那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製的!我非常期待它能夠讓我對組播技術有一個全麵、透徹的理解,並且能夠將這些知識應用到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

評分

這本《IP組播(第1捲)》的書名,瞬間就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網絡底層技術的好奇心。我總覺得,理解瞭組播,就好像掌握瞭網絡通信的“捷徑”,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帶寬資源。我猜這本書應該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會包含大量的實踐指導。不知道書中會不會提到組播在物聯網(IoT)領域的應用?比如,海量設備如何通過組播進行高效的數據同步和控製?或者在金融領域,高頻交易數據如何通過組播快速分發到各個交易節點?我一直認為,優秀的IT書籍不僅要講解“是什麼”,更要講清楚“為什麼”和“怎麼做”。如果《IP組播(第1捲)》能夠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步驟,甚至是代碼示例,那簡直就是錦上添花瞭。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關於組播故障排除的章節,畢竟在實際環境中,各種問題層齣不窮,掌握一套有效的排錯方法論至關重要。我對這本書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能它能成為我學習組播技術的“敲門磚”。

評分

《IP組播(第1捲)》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專業性和挑戰性。我一直對網絡技術中那些“幕後英雄”般的協議和概念非常著迷,組播恰恰就是其中之一。我猜測,這本書應該會從組播的基本概念入手,比如一對多、多對多的通信模式,然後深入到各種相關的協議,像是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和 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甚至可能會涉及更底層的實現細節。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不會詳細講解組播地址的分配機製,以及路由器是如何處理和轉發組播流量的。對我來說,能夠理解組播的效率優勢,以及它在減少網絡擁塞、降低帶寬消耗方麵的作用,是學習它的重要驅動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圖示和邏輯嚴謹的闡述,幫助我徹底弄懂組播的原理。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不同網絡環境下組播配置的最佳實踐,那就更完美瞭。

評分

《IP組播(第1捲)》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網絡傳輸效率的極緻追求。組播,聽起來就帶著一種“少即是多”的智慧,能夠讓數據包高效地到達所有需要它的地方,而不是重復發送。我猜測,這本書會深入探討組播的底層機製,包括它是如何利用多播地址來標識一組目標,以及路由器是如何維護組播路由錶來轉發流量的。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講解如何設計和部署一個高效的組播網絡,包括如何選擇閤適的組播協議(例如 PIM-SM vs PIM-DM),以及如何進行流量工程和QoS(Quality of Service)的配置。我一直認為,掌握組播技術,對於理解和優化大規模網絡環境下的數據分發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麵對視頻點播、直播、遊戲服務器等高帶寬、低延遲的應用需求時。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終於有瞭一個深入學習組播的絕佳機會。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IP組播(第1捲)》,給我一種非常踏實的感覺。它不像是一些泛泛而談的入門讀物,而是明確地指嚮瞭一個具體的技術領域,而且“第1捲”這個標簽,暗示著它將是一個係列,或許會有更深入的後續內容。我一直覺得,組播技術在現代網絡架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需要高效地將同一份數據發送給大量接收者的場景下,比如實時視頻流、在綫遊戲、以及大規模的數據分發。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闡述組播的效率優勢,以及它與單播和廣播在工作原理和應用場景上的區彆。我猜想,它可能會涉及組播的分類,比如 ASM(Any Source Multicast)和 SSM(Source-Specific Multicast),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組播在企業網絡、數據中心或者雲環境中的實際應用案例,並給齣一些配置和優化的建議,那就太有價值瞭。

評分

組播單獨一個書,挺好的,看看學習瞭

評分

可以。 吃吃吃反反復復

評分

書本質量不錯,值得購買,性價比高。

評分

組播參考,雖然還沒上到組播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書到的很快,質量很好

評分

書籍很新,是正版,慢慢細讀。

評分

迴來咋咯嘛com利潤哦咯摸我OK啦分咯

評分

想買這本書很久瞭,拿到手以後沒有失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